感悟网 导航

中东是指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何而战? 中东为什么而战

作者&投稿:申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东是指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什么而战~

中东问题的由来和中东战争

大约在四千年前,犹太人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今天的巴勒斯坦一带繁衍生息,在这里,犹太人后来建立了犹太国和以色列国,并创立了犹太教。但是,犹太人命运多舛,巴勒斯坦地区后来一再遭到外族入侵,巴比伦、波斯和罗马帝国等历史上强大帝国先后占领过巴勒斯坦,公元一世纪前后,犹太人被驱散到世界各地,成为一个没有祖国的民族。大约在1300多年前,随着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阿拉伯人开始在这一地区生活。然而,千百年来,犹太人一直没有忘记巴勒斯坦是他们的故土,一直在努力回去。19世纪末以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开始高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所受的遭遇特别受到世人的同情,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和阿拉伯人的国家,分别拥有巴勒斯坦土地56%和44%,即1.4万平方公里和1.1万平方公里,但是,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犹太人占人口总数不到1/3,控制的土地不到总面积的6%,这就意味着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即现在所说的巴勒斯坦人)要让给犹太人大片土地。中东各国的阿拉伯人对联合国决议非常愤怒,1947年12月,阿拉伯联盟宣布阿拉伯民族要打一场维护阿拉伯民族利益的“圣战”,“把犹太人赶入大海”。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次日,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国联军不宣而战,出兵巴勒斯坦地区,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当时,阿拉伯联军的总兵力大约为2.4万人,以色列军队大约有1.9万人,阿拉伯联军的武器装备好一些,这样阿拉伯联军的军力占优势。面对阿拉伯联军的进攻,以军的形势非常危急。6月11日,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规定双方停火四星期。以色列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紧急购买军火,从海外犹太人中招募志愿兵,很快就集结近十万人的兵力。在此期间,阿拉伯联军的兵力虽然也有所增加,但各方仍各怀主意,矛盾反而增加。7月以后,以军分三次向阿拉伯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击溃了阿拉伯联军,还包围了一支埃及军队。第二年,埃及等国陆续同以色列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这一战,阿拉伯联军和以色列军队伤亡的人数分别是15 000人和6 000人。以色列从此控制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近百万阿拉伯人不得不流落他乡,成为难民。
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大为恼怒,决定联合以色列侵略埃及。10月29日夜,4.5万名以军分兵四路侵入埃及的西奈半岛。次日,埃及全国动员,反击入侵者,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10月31日,英法开始派大批飞机轰炸埃及首都开罗和其他一些主要城市。11月5日出兵8万在塞得港登陆。埃及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这次战争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阿拉伯国家和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支持埃及,美国和苏联两大国也支持埃及,英法国内的反战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1956年底,英法撤军。1957年3月,以色列也撤军。
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此后,英法在中东的势力一落千丈,美国和苏联加入中东的角逐。在此期间,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开始以自己的力量展开武装斗争。1956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即“法塔赫”)成立,8年后,法塔赫等8个组织联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这个组织得到了叙利亚政府的支持,在叙利亚境内建立了自己的营地。以色列从1966年起派飞机深入叙利亚境内袭击。叙利亚希望与埃及联合对付以色列。埃及为了表示对叙利亚的支持在西奈半岛集结了大量军队,1967年5月14日,埃及军队进入最高警戒状态;一星期后,埃及军队接管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控制区,封锁了以色列船只出入的蒂朗海峡。约旦表示将军队交由埃及指挥,伊拉克军队也进入约旦境内设防。6月5日清晨,500多架以色列战斗机和8个坦克旅对阿拉伯军队发动了突然进攻,埃及空军首先被摧毁,接着又占领了加沙地区和整个西奈半岛,攻入运河区。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当时,对形势的这一急剧变化,约旦国王侯赛因还蒙在鼓里,他自顾自地发动了对耶路撒冷的全面进攻,这样,以色列军队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整个约旦河西岸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阿拉伯联军几乎再无还手之力,不得不接受联合国的停战要求。第三次中东战争开始于六月五日,故称“六五战争”,只打了6天,所以又称为“六天战争”。这次战争,以色列方面以伤亡3 700多人、损失30多架飞机和400多辆坦克的代价夺得了6.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使阿拉伯方面伤亡被俘6.2万多人、损失450多架飞机和960多辆坦克。
阿拉伯世界的两大强国埃及和叙利亚对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败深感耻辱,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和叙利亚等国得到了苏联的大量先进军事装备;而以色列则得到了美国的先进武器。1972年,埃及和苏联的关系恶化,埃及接管了苏联在埃及的所有军事设施,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打败以色列。1973年10月6日,这一天,既是穆斯林的斋日,也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按照规定,教徒都应该休息。下午两点,8万多名埃及军人在300多架飞机和4 000门大炮配合下,向以军阵地发动了突然进攻,成功地渡过了苏伊士运河,收复了坎塔拉市和战略要地米特拉山口。与此同时,叙利亚军队也在戈兰高地向以色列军队发动了进攻,而在以军的后方,巴解游击队也发动了频繁的攻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因为10月是伊斯兰历法中的斋月,所以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斋月战争”或“十月战争”。10月9日,以军开始反击。以军首先遏制住埃及军队的进攻势头,然后回师戈兰高地击退叙利亚军队。10月15日,以军又偷偷回兵对付埃及军队,以军悄悄渡过运河,包围了埃军主力,威胁埃及首都开罗。战争规模越打越大,埃以双方进行有1 800多辆先进坦克参加的大会战。但是,美国和苏联都不希望战争打得太大,这两国是以埃双方的武器供应国,它们开始出面调停。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338号决议。眼看形势越来越不利,埃及和叙利亚分别接受了停火决议,以色列随后也停止了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这次战争阿拉伯方面损失了8 500多人、450多架飞机和2 200多辆坦克,以色列方面损失了2 800多人、110多架飞机和850多辆坦克。这次战争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28~30公里宽的狭长地带,叙利亚也只要回了戈兰高地的一小部分土地。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利用石油武器展开斗争,它们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伊拉克宣布将美国的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海湾产油国还宣布将原油价格提高17%,阿尔及利亚等10个国家则宣布每月石油产量递减5%。由于中东国家的石油减产和提价,引发了1973~1975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所谓“中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 由来已久。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 区定居。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 落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为主的国家。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当时这个地区阿拉伯人66万人, 犹太人仅9万人,但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他们的策划下已经在世界各地定居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族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 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阿拉伯世界广泛反 对这个决议,没有建立阿拉伯国家,也坚决反对犹太人建国。1949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 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一次中东战争,结 果阿拉伯国家失利,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直到1989 年,才终于建立“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建国问题才告一段落。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国家和耶路撒冷市国际化。阿拉伯各国坚决反对分治决议与建立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人于当日下午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旧城)、比尔谢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开战时,以色列武装力量约3万人,经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最后发展到10万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缺乏统一指挥,且受帝国主义掣肘,结果战败。阿军亡约1.5万人;以军亡约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共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卫塞得港战斗中,充分发动和武装群众,军民联合,英勇作战,并利用美、苏和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声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埃军亡1600余人,损失飞机 210余架;英、法、以军亡200余人,损失飞机约20架。英、法军于12月撤离。从此,美国便进一步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苏对中东的争夺加剧,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进一步向外扩张,借口埃及(当时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 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占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表1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各派突击队偷袭对方。1970年8月停火。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阿、以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10日,埃军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当埃军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展开第2次大规模进攻时,以军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24日,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 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表2第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军事实力与战争损失概略统计)。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第五次中东战争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和纵容下,借口其在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悍然出动陆海空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 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著名的贝卡谷空战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使巴解游击队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设在黎南部的游击队全部被毁,有400多座秘密武器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被毁坦克400余辆,飞机85架。

“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人口:中东地区人口总数约为4.9亿,包括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其中以穆斯林为主体、人口过千万的民族包括:一、阿拉伯人。人口约有2.8亿,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即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二、土耳其人。人口约5500万,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三、波斯人。人口约3600万,主要分布在伊朗,在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有一定分布。四、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人口约2600万。五、阿塞拜疆人。是伊朗的第二大民族,占伊朗总人口的25%,约为1600万。六、普什图人。是阿富汗人口最多的民族,约为1200万,占阿富汗人口的40%以上。七、柏柏尔人。伊斯兰征服北非地区前的土著,被伊斯兰征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由于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长期融合,人口估计在1400万到2500万之间。主要分布在北非,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

中东特征

1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处。这就使它在非洲和欧亚大陆之间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周围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等国际海域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也为中东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有利的水运条件。同时,沟通这些海域的黑海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不仅都是重要的国际航道,而且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咽喉门户。马汉

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全长375公里,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也是黑海沟通爱琴海、地中海的惟一通道。克里米亚战争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长160公里,宽180--200米。自1869年开通后,它已成为沟通“三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和“四海”(地中海、黑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航程;过去从伦敦绕道南非好望角,到印度孟买的航程约有10800海里,改经苏伊士运河后,仅为6300海里,缩短了航程40%。目前苏伊士运河的货运量约占世界海上贸易总货运量的20%,欧亚两洲的海运货物约有 80%经由苏伊士运河,世界约1/4的油轮要经过苏伊士运河,特别是西欧国家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大部分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运抵。

2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在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油气杂志)的估计,截止到2000年1月1日,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385.88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约为926亿吨,约占肚界总储量的66.82%。目前世界上5个已探明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都在中东,它们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伊朗,其中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的储量就占全世界的25%以上。

中东石油对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经济的这种巨大影响,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供应危机对它们所带来的剧烈冲击,第一次石油供应危机是1974年爆发的。其起因是1973年10月6日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支持或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愤慨。阿拉伯产油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带动下,以石油为武器,通过减产、禁运、提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击和削弱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上颐指气使的嚣张气焰,触发并加深了战后西方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石油供应危机发生于1979年。由于1978年伊朗国内发生政治动乱,1979年伊朗的石油出口陷于中断,从而使石油的国际价格从1978年末的平均,2.86美元上涨到1981年10月的34美元。这两次给西方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都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陷入低谷。西方经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中东战略价值的又一重要体现。

3、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有史以来,中东地区既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多种民族迁徙的通道和融合兴替的场所。因此,中东是一个民族分布很复杂的地区,民族跨界而居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期来,由于历史的或宗教和教派的原因,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矛盾和冲突时而发生。其中既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也有同一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和同一信仰的同一民族之争。特别是在近代,英法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除了用武力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外,还通过人为的划界分疆,肢解原属同一民族的地区为不同国家,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们利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的分歧,或借口保护少数民族,或制造民族隔离,致使当地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这个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阿以冲突、两伊战争、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之争、库尔德族的独立问题、黎巴嫩内战和阿富汗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与突出的民族矛盾有关。

4、扑朔迷离的宗教纠纷

中东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这里,这些宗教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它们从产生之时起,便与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形形色色,主张各异的宗教思想及其教派体系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是中东历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迄今仍对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黎巴嫩,信奉基督教的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其中教派林立,不仅有东正教派、天主教派,而且两派还衍生出许多教义歧异的教派和自主的教会,如希腊东正教派、亚美尼亚东正教派、科普特教会以及属于天主教的马龙派等等。同时,黎巴嫩的穆斯林也分为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派等不同教派。1975年爆发的长达17年之久的黎巴嫩内战就与这些教派武装的争权夺利有着密切的关系。

犹太教徒和穆斯林仍在为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和归属问题争论不休,也仍然是解决阿以矛盾,实现中东和平的一个举世瞩目的焦点。

5、世界列强的激烈争夺

自古以来,中东地区就是外界各种强权势力争夺的对象。在早期,首先是亚述人、赫梯人、埃及人、希腊人,接着罗马人、蒙古人都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过角逐,留下过刀光剑影。从18世纪末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中东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成为欧洲列强入侵和争夺的主要场所。先是英、法在埃及的争夺,继之是英、法、俄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东又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在大战中争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后重新瓜分的地区之一。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的势力范围则包括了埃及、约旦、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塞浦路斯、阿富汗、亚丁和波斯湾沿岸的一些酋长国。英国军队还进驻奥斯曼帝国的京城君士坦丁堡,其军舰控制了黑海海峡,从而实现了将其东起印度,西至不列颠群岛串连在一起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从英国本土经非洲和中东到印度的大英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势力逐步取代英、法而称霸中东。与此同时,苏联也逐步向中东渗透,它在支持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时,也把中东作为它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

土耳其海峡也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它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整个海峡全长375千米。东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0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仅720米,水深约28~80米。中部马尔马拉海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西部的达达尼尔海峡长65千米,宽1.3~7.5千米,水深57~60米。1973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已建成一座公路大吊桥。

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

游艇由南向北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慢慢开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1973年的海峡第一座大吊桥。远远望去,两条高高架起的弧线,吊起一块平直的长板,横搭在海峡两岸,气势极为壮观。大桥全长1560米,水面部分为1074米,大桥桥身高出水面64米,整个桥身由耸立在两岸的两座高165米的门字形钢筋混凝土塔柱伸出去的两根90厘米粗的钢索吊起,每根钢索由12300根5毫米粗的钢丝拧成。桥宽33米,可并行6辆汽车。

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土耳其城市现代化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一座大桥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政府开始兴建第二座海峡大桥。命名为法蒂赫大桥的新桥,于1988年投入使用,在长度和荷重量等方面都优于老桥,水面部分长1090米,宽39.4米,比第一座大桥长16米、宽6.4米,可并行8辆汽车。桥高仍为64米,可通行任何巨型船只。

横跨海峡的两座大吊桥与亚、欧两边的高速公路相连,人们驱车从亚洲出发,穿越大桥,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可以直达欧洲各国,开阔壮丽的大桥,纵横交错的公路,上下回环的立交桥,组成了一幅雄伟的海峡交通图。

中东地区的阿以问题

中东地区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下资源,而且这里还产生过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二战以来,这里由各种原因引发的战争冲突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本地区生产的发展。中东地区的各国人民及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多年来一直期盼着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帮助及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和平。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形成对峙局面之后,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又回到长期陷于僵局中的中东和平进程上来。中东问题的形成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之间长期对峙斗争的结果。追溯阿以矛盾的历史根源,还需从巴勒斯坦问题说起。

1.巴勒斯坦的历史变迁

巴勒斯坦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公元前3000年,一批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从阿拉伯半岛迁此定居。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迦南国,其领土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后来爱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来到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建立了“腓尼西亚”国家。再后来,希伯来人从幼发拉底河沿岸迁来巴勒斯坦,他们在迦南文化的影响下,很快由游牧转为定居。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不断与迦南人、腓尼基人以及当地部族作战,于公元前11世纪在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和约旦河东岸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把耶路撒冷定为首都。公元前10世纪,希伯来王国分成两部分,在北部的称为以色列王国,在南部的称为犹太王国。犹太王国的人称为犹太人,后来所有的希伯来人都叫犹太人。

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征服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其居民被亚述人同化。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消灭了南部的犹太王国,国王及大批居民被掳到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允许当年被巴比伦掳去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新定居下来,并在耶路撒冷附近恢复一个附属小国,这些人即是现代犹太人的祖先。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本世纪初,巴勒斯坦一直处在周围大国的侵略、占领和掠夺之中,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后,先后几次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进行残酷镇压,100多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从那时起,犹太人开始在各地流浪,主要去向是英、法、德、意等西欧国家。后来又大批流向波兰、俄国和北美国家。长期以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数量极少,据统计,到1882年,犹太人只有两万多人,仅占当地居民总数的8%。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发动了阿拉伯运动,确立了泛阿拉伯主义。公元637年,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同化,形成现代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2.阿以矛盾的由来

中世纪末期,西欧各国商业迅速发展。移居在那里的犹太人有许多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同当地资产阶级发生竞争而受到排挤,大批犹太人被迫流亡到东欧和北美各国。19世纪初,东欧国家也开始排犹。在沙皇统治的最后几十年里,在俄国经常发生有组织屠杀犹太人的事件。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受到排挤后,为了寻找出路,于19世纪末打起“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号,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他们号召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重建犹太国家。1897年,他们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大会,成立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后,犹太复国组织内部一部分人曾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应该团结阿拉伯人,反对欧洲帝国主义。但这一主张在后来的犹太组织代表大会上被否决。从此,犹太复国主义者完全选择了依附帝国主义实现其复国计划的道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后,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国际联盟于1922年决定把巴勒斯坦作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统治期间,进一步在巴勒斯坦扶植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来巴勒斯坦定居。英、犹合伙夺取阿拉伯人的土地,把阿拉伯人赶出家园。阿、犹两个民族便从此结怨。二战前夕,由于英国对犹太复国组织向巴勒斯坦移民政策的改变,使犹太人开始脱离大英帝国的轨道,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战后,美、英为争夺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权,进行了连续几年的激烈斗争,最后于1947年11月在美国操纵的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英国统治结束后,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面积1.12万平方千米;犹太国面积1.49万平方千米;耶路撒冷及其郊区(约158平方千米)实行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

这个分治决议的通过,使阿以矛盾进一步发展。因为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按照分治决议得到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人口只有60万,不足总人口的1/3,面积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6%,并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联大分治决议通过不久,即遭到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的强烈反对,他们发表声明坚决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而战,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扩军备战,并经常对阿拉伯人居住的村镇发动武装袭击,把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从他们生活的庄园里赶走。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委任统治终止之时犹太复国组织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秘密策划向阿拉伯国家进攻的计划。面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疯狂挑衅和对外扩张,邻近的阿拉伯联盟5个成员国(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在国内人民反犹斗争的推动下,于当年5月15日分别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就这样爆发了。以色列在美国的政治保护和军事援助下,战争持续到1949年1月初,最后阿拉伯国家战败。经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和耶路撒冷的西半部,战争中有近百万阿拉伯人被以色列侵略者逐出家园,流落在附近的阿拉伯国家。之后,以色列在美、英、法等国的支持和怂恿下,单独或合伙出兵于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同阿拉伯国家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规模的流血冲突和暴力事件则不计其数。通过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辖区、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些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除西奈半岛在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埃以和约》后归还埃及外,其余仍被以方占领。

长期以来,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存在一直持反对态度,他们反对《贝尔福宣言》,反对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当以色列国于1948年宣告成立时,阿拉伯国家就想用武力消灭它,因而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1967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开展武装斗争反对以色列。1968年通过的“巴勒斯坦国民宪章”重申了过去阿拉伯国家对待犹太人和以色列的政策,那就是“摧毁犹太复国主义”“把犹太复国主义者从巴勒斯坦的领土上赶出去”。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政治、经济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经过一次次的战争,以色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战胜了比自己大数十倍的阿拉伯国家,侵占了比它自己的面积还要大3倍的阿拉伯人的土地。他们不断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以达到永久吞并的目的。

3.时局的发展

40多年来,阿以双方始终强调以武力解决中东问题,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但经过多次交战,双方都认识到战争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灾难、死亡和仇恨,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能实现阿以之间的和平与合作。1991年,马德里和会开启了中东和平进程,阿以双方同意接受国际社会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1992年,以色列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拉宾组成新政府。拉宾政府顺应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潮流,重视用和平手段解决阿以冲突。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奥斯陆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1994年5月巴以签署加沙和杰里科第一阶段自治协议,以色列按照协议撤出了加沙地带、杰里科以及西岸7座城市。1995年巴以达成的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自治协议即奥斯陆第二协议。协议规定:以色列分三个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巴勒斯坦实行自治。由于撤离所占领土触动了以色列的重大战略利益与传统的宗教观念,结果拉宾被极右的宗教分子刺死,继任总理工党领导人佩雷斯继续加快推进和平进程。1996年二三月份在以色列境内发生的几起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恐怖事件又激起以色列人的更大不安,结果造成工党在大选中失利,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获胜。内塔尼亚胡政府拒绝“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不允许建立巴勒斯坦国,不归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继续扩大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中东和谈陷入僵局。新政府的强硬政策不仅导致巴以双方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而且还使以色列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外资退缩,经济增长率放慢;同时以色列在国际上也受到普遍谴责,地位严重孤立。由于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重新回到和平进程的轨道上来,于1997年1月同巴勒斯坦签订了履行奥斯陆协议义务的希伯伦协议。希伯伦协议规定:以色列在10天之内从希伯伦80%的地方撤军,并规定从当年3月份开始按1995年签订的奥斯陆第二协议分三个阶段撤出除犹太定居点和军事地点以外的约旦河西岸的其他地区。希伯伦协议虽然签订,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由于双方在撤离领土的面积及其他一些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特别是以方以安全为借口有条件撤军的强硬态度引起阿拉伯人的极大不满。1997年3月以色列开始在东耶路撒冷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中止和谈,中东和平进程再度陷入僵局。在双方僵持长达19个月之后,最后在美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经过9天1夜的艰苦谈判,于1998年10月23日在白宫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巴勒斯坦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并删去宪章中消灭以色列的条款;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13.1%的领土上撤军等。巴以临时和平协议的签署,可以说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两国大多数人的拥护。但协议能否顺利执行,关键在于巴以双方能否恢复相互信任和真诚合作。如果这个过渡协议失败,那就预示着将有更严重的危机甚至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发生。

中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国际背景,要想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必将经历艰难的历程,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坎坷,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乃是大势所趋。

“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战争为的是争夺圣城、领土、水源和资源而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人口:中东地区人口总数约为4.9亿,包括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其中以穆斯林为主体、人口过千万的民族包括:一、阿拉伯人。人口约有2.8亿,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即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二、土耳其人。人口约5500万,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三、波斯人。人口约3600万,主要分布在伊朗,在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有一定分布。四、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人口约2600万。五、阿塞拜疆人。是伊朗的第二大民族,占伊朗总人口的25%,约为1600万。六、普什图人。是阿富汗人口最多的民族,约为1200万,占阿富汗人口的40%以上。七、柏柏尔人。伊斯兰征服北非地区前的土著,被伊斯兰征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由于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长期融合,人口估计在1400万到2500万之间。主要分布在北非,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

中东特征

1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处。这就使它在非洲和欧亚大陆之间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周围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等国际海域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也为中东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有利的水运条件。同时,沟通这些海域的黑海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不仅都是重要的国际航道,而且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咽喉门户。马汉

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全长375公里,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也是黑海沟通爱琴海、地中海的惟一通道。克里米亚战争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长160公里,宽180--200米。自1869年开通后,它已成为沟通“三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和“四海”(地中海、黑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航程;过去从伦敦绕道南非好望角,到印度孟买的航程约有10800海里,改经苏伊士运河后,仅为6300海里,缩短了航程40%。目前苏伊士运河的货运量约占世界海上贸易总货运量的20%,欧亚两洲的海运货物约有 80%经由苏伊士运河,世界约1/4的油轮要经过苏伊士运河,特别是西欧国家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大部分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运抵。

2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在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油气杂志)的估计,截止到2000年1月1日,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385.88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约为926亿吨,约占肚界总储量的66.82%。目前世界上5个已探明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都在中东,它们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伊朗,其中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的储量就占全世界的25%以上。

中东石油对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经济的这种巨大影响,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供应危机对它们所带来的剧烈冲击,第一次石油供应危机是1974年爆发的。其起因是1973年10月6日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支持或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愤慨。阿拉伯产油国在沙特阿拉伯的带动下,以石油为武器,通过减产、禁运、提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打击和削弱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上颐指气使的嚣张气焰,触发并加深了战后西方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石油供应危机发生于1979年。由于1978年伊朗国内发生政治动乱,1979年伊朗的石油出口陷于中断,从而使石油的国际价格从1978年末的平均,2.86美元上涨到1981年10月的34美元。这两次给西方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都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陷入低谷。西方经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中东战略价值的又一重要体现。

3、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有史以来,中东地区既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多种民族迁徙的通道和融合兴替的场所。因此,中东是一个民族分布很复杂的地区,民族跨界而居的现象十分普遍。长期来,由于历史的或宗教和教派的原因,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矛盾和冲突时而发生。其中既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也有同一信仰的不同民族之争和同一信仰的同一民族之争。特别是在近代,英法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除了用武力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外,还通过人为的划界分疆,肢解原属同一民族的地区为不同国家,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们利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的分歧,或借口保护少数民族,或制造民族隔离,致使当地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成为导致这个地区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原因,如阿以冲突、两伊战争、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之争、库尔德族的独立问题、黎巴嫩内战和阿富汗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与突出的民族矛盾有关。

4、扑朔迷离的宗教纠纷

中东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这里,这些宗教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它们从产生之时起,便与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形形色色,主张各异的宗教思想及其教派体系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是中东历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迄今仍对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黎巴嫩,信奉基督教的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其中教派林立,不仅有东正教派、天主教派,而且两派还衍生出许多教义歧异的教派和自主的教会,如希腊东正教派、亚美尼亚东正教派、科普特教会以及属于天主教的马龙派等等。同时,黎巴嫩的穆斯林也分为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派等不同教派。1975年爆发的长达17年之久的黎巴嫩内战就与这些教派武装的争权夺利有着密切的关系。

犹太教徒和穆斯林仍在为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和归属问题争论不休,也仍然是解决阿以矛盾,实现中东和平的一个举世瞩目的焦点。

5、世界列强的激烈争夺

自古以来,中东地区就是外界各种强权势力争夺的对象。在早期,首先是亚述人、赫梯人、埃及人、希腊人,接着罗马人、蒙古人都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过角逐,留下过刀光剑影。从18世纪末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中东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成为欧洲列强入侵和争夺的主要场所。先是英、法在埃及的争夺,继之是英、法、俄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东又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在大战中争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后重新瓜分的地区之一。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占领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的势力范围则包括了埃及、约旦、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塞浦路斯、阿富汗、亚丁和波斯湾沿岸的一些酋长国。英国军队还进驻奥斯曼帝国的京城君士坦丁堡,其军舰控制了黑海海峡,从而实现了将其东起印度,西至不列颠群岛串连在一起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从英国本土经非洲和中东到印度的大英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势力逐步取代英、法而称霸中东。与此同时,苏联也逐步向中东渗透,它在支持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同时,也把中东作为它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

土耳其海峡也称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它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整个海峡全长375千米。东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0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仅720米,水深约28~80米。中部马尔马拉海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西部的达达尼尔海峡长65千米,宽1.3~7.5千米,水深57~60米。1973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已建成一座公路大吊桥。

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

游艇由南向北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慢慢开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1973年的海峡第一座大吊桥。远远望去,两条高高架起的弧线,吊起一块平直的长板,横搭在海峡两岸,气势极为壮观。大桥全长1560米,水面部分为1074米,大桥桥身高出水面64米,整个桥身由耸立在两岸的两座高165米的门字形钢筋混凝土塔柱伸出去的两根90厘米粗的钢索吊起,每根钢索由12300根5毫米粗的钢丝拧成。桥宽33米,可并行6辆汽车。

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土耳其城市现代化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一座大桥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政府开始兴建第二座海峡大桥。命名为法蒂赫大桥的新桥,于1988年投入使用,在长度和荷重量等方面都优于老桥,水面部分长1090米,宽39.4米,比第一座大桥长16米、宽6.4米,可并行8辆汽车。桥高仍为64米,可通行任何巨型船只。

横跨海峡的两座大吊桥与亚、欧两边的高速公路相连,人们驱车从亚洲出发,穿越大桥,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可以直达欧洲各国,开阔壮丽的大桥,纵横交错的公路,上下回环的立交桥,组成了一幅雄伟的海峡交通图。

中东地区的阿以问题

中东地区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下资源,而且这里还产生过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二战以来,这里由各种原因引发的战争冲突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本地区生产的发展。中东地区的各国人民及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多年来一直期盼着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帮助及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和平。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形成对峙局面之后,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又回到长期陷于僵局中的中东和平进程上来。中东问题的形成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之间长期对峙斗争的结果。追溯阿以矛盾的历史根源,还需从巴勒斯坦问题说起。

1.巴勒斯坦的历史变迁

巴勒斯坦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公元前3000年,一批半游牧部落的迦南人从阿拉伯半岛迁此定居。公元前2000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迦南国,其领土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后来爱琴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来到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建立了“腓尼西亚”国家。再后来,希伯来人从幼发拉底河沿岸迁来巴勒斯坦,他们在迦南文化的影响下,很快由游牧转为定居。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不断与迦南人、腓尼基人以及当地部族作战,于公元前11世纪在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和约旦河东岸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把耶路撒冷定为首都。公元前10世纪,希伯来王国分成两部分,在北部的称为以色列王国,在南部的称为犹太王国。犹太王国的人称为犹太人,后来所有的希伯来人都叫犹太人。

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征服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其居民被亚述人同化。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消灭了南部的犹太王国,国王及大批居民被掳到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允许当年被巴比伦掳去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新定居下来,并在耶路撒冷附近恢复一个附属小国,这些人即是现代犹太人的祖先。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本世纪初,巴勒斯坦一直处在周围大国的侵略、占领和掠夺之中,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后,先后几次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进行残酷镇压,100多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从那时起,犹太人开始在各地流浪,主要去向是英、法、德、意等西欧国家。后来又大批流向波兰、俄国和北美国家。长期以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数量极少,据统计,到1882年,犹太人只有两万多人,仅占当地居民总数的8%。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发动了阿拉伯运动,确立了泛阿拉伯主义。公元637年,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同化,形成现代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2.阿以矛盾的由来

中世纪末期,西欧各国商业迅速发展。移居在那里的犹太人有许多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同当地资产阶级发生竞争而受到排挤,大批犹太人被迫流亡到东欧和北美各国。19世纪初,东欧国家也开始排犹。在沙皇统治的最后几十年里,在俄国经常发生有组织屠杀犹太人的事件。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受到排挤后,为了寻找出路,于19世纪末打起“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号,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他们号召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重建犹太国家。1897年,他们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大会,成立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后,犹太复国组织内部一部分人曾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应该团结阿拉伯人,反对欧洲帝国主义。但这一主张在后来的犹太组织代表大会上被否决。从此,犹太复国主义者完全选择了依附帝国主义实现其复国计划的道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后,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国际联盟于1922年决定把巴勒斯坦作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统治期间,进一步在巴勒斯坦扶植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来巴勒斯坦定居。英、犹合伙夺取阿拉伯人的土地,把阿拉伯人赶出家园。阿、犹两个民族便从此结怨。二战前夕,由于英国对犹太复国组织向巴勒斯坦移民政策的改变,使犹太人开始脱离大英帝国的轨道,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战后,美、英为争夺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权,进行了连续几年的激烈斗争,最后于1947年11月在美国操纵的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英国统治结束后,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面积1.12万平方千米;犹太国面积1.49万平方千米;耶路撒冷及其郊区(约158平方千米)实行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

这个分治决议的通过,使阿以矛盾进一步发展。因为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按照分治决议得到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人口只有60万,不足总人口的1/3,面积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6%,并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联大分治决议通过不久,即遭到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的强烈反对,他们发表声明坚决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而战,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美国的支持下,加紧扩军备战,并经常对阿拉伯人居住的村镇发动武装袭击,把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从他们生活的庄园里赶走。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委任统治终止之时犹太复国组织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秘密策划向阿拉伯国家进攻的计划。面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疯狂挑衅和对外扩张,邻近的阿拉伯联盟5个成员国(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在国内人民反犹斗争的推动下,于当年5月15日分别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就这样爆发了。以色列在美国的政治保护和军事援助下,战争持续到1949年1月初,最后阿拉伯国家战败。经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和耶路撒冷的西半部,战争中有近百万阿拉伯人被以色列侵略者逐出家园,流落在附近的阿拉伯国家。之后,以色列在美、英、法等国的支持和怂恿下,单独或合伙出兵于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同阿拉伯国家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规模的流血冲突和暴力事件则不计其数。通过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辖区、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些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除西奈半岛在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埃以和约》后归还埃及外,其余仍被以方占领。

长期以来,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存在一直持反对态度,他们反对《贝尔福宣言》,反对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当以色列国于1948年宣告成立时,阿拉伯国家就想用武力消灭它,因而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1967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开展武装斗争反对以色列。1968年通过的“巴勒斯坦国民宪章”重申了过去阿拉伯国家对待犹太人和以色列的政策,那就是“摧毁犹太复国主义”“把犹太复国主义者从巴勒斯坦的领土上赶出去”。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政治、经济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经过一次次的战争,以色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战胜了比自己大数十倍的阿拉伯国家,侵占了比它自己的面积还要大3倍的阿拉伯人的土地。他们不断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以达到永久吞并的目的。

3.时局的发展

40多年来,阿以双方始终强调以武力解决中东问题,实现本地区的和平。但经过多次交战,双方都认识到战争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灾难、死亡和仇恨,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能实现阿以之间的和平与合作。1991年,马德里和会开启了中东和平进程,阿以双方同意接受国际社会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1992年,以色列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拉宾组成新政府。拉宾政府顺应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潮流,重视用和平手段解决阿以冲突。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奥斯陆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1994年5月巴以签署加沙和杰里科第一阶段自治协议,以色列按照协议撤出了加沙地带、杰里科以及西岸7座城市。1995年巴以达成的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自治协议即奥斯陆第二协议。协议规定:以色列分三个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巴勒斯坦实行自治。由于撤离所占领土触动了以色列的重大战略利益与传统的宗教观念,结果拉宾被极右的宗教分子刺死,继任总理工党领导人佩雷斯继续加快推进和平进程。1996年二三月份在以色列境内发生的几起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恐怖事件又激起以色列人的更大不安,结果造成工党在大选中失利,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获胜。内塔尼亚胡政府拒绝“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不允许建立巴勒斯坦国,不归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继续扩大犹太人定居点的规模,中东和谈陷入僵局。新政府的强硬政策不仅导致巴以双方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而且还使以色列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外资退缩,经济增长率放慢;同时以色列在国际上也受到普遍谴责,地位严重孤立。由于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重新回到和平进程的轨道上来,于1997年1月同巴勒斯坦签订了履行奥斯陆协议义务的希伯伦协议。希伯伦协议规定:以色列在10天之内从希伯伦80%的地方撤军,并规定从当年3月份开始按1995年签订的奥斯陆第二协议分三个阶段撤出除犹太定居点和军事地点以外的约旦河西岸的其他地区。希伯伦协议虽然签订,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由于双方在撤离领土的面积及其他一些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特别是以方以安全为借口有条件撤军的强硬态度引起阿拉伯人的极大不满。1997年3月以色列开始在东耶路撒冷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中止和谈,中东和平进程再度陷入僵局。在双方僵持长达19个月之后,最后在美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经过9天1夜的艰苦谈判,于1998年10月23日在白宫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巴勒斯坦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并删去宪章中消灭以色列的条款;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13.1%的领土上撤军等。巴以临时和平协议的签署,可以说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两国大多数人的拥护。但协议能否顺利执行,关键在于巴以双方能否恢复相互信任和真诚合作。如果这个过渡协议失败,那就预示着将有更严重的危机甚至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发生。

中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国际背景,要想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必将经历艰难的历程,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坎坷,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乃是大势所趋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 4次战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犹矛盾在新条件下日趋尖锐,加上新、老殖民主义以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战争的主要根源。

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欧亚大陆西南部的地区。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战争为的是争夺圣城、领土、水源和资源而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中东一般包括以下国家: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是这片地区冲突的一大根源,其背后国际势力的介入使矛盾更加加剧。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教内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
石油资源及战略地位的重要是国际势力介入的主要原因。

《中东战争指的是?》
答:是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五次战争,第一次是巴勒斯坦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

《中东是指那些地区?》
答: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欧亚大陆西南部的地区。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

《什么是中东战争》
答: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几十年的斗争使双方意识到,战争解决不了阿以冲突。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中东地区开始了漫长曲折的和平发展道路。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举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

《“中东”是什么?》
答:中东指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的大部分与非洲的埃及、地处于俄罗斯边界的外高加索地区。中东主要居住着阿拉伯民族,因此,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也被笼统地称为中东国家。中东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东地理位置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

《中东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何战争不断?》
答:谁就能左右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中东一直都会有大国介入,没办法利益太巨大了。连一个小小的农产品,两个国家都会打起来,何况石油这么有力的经济来源。而且两个大国也不希望中东铁板一块,那不太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毕竟中东乱不乱这不重要,美俄发展得好不好他们才关心。

《中东地区包括哪些国家》
答:东部,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的边界同样是两条直线。总体而言,中东直线国界以沙特阿拉伯为分野。北部边界相对“土耳其化”,是英法等国在奥斯曼帝国瓦解过程中逐渐确定的,而南部边界相对“阿拉伯化”,是阿拉伯诸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征程中依次确立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东地区 ...

《中东战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一、复杂的宗教问题。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各种宗教势力,在中东地区都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中东地区长期混乱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中东信徒遍布世界。但因为一教之下划分逊尼派和什叶派,打了几百年。不是伊斯兰教不神圣,是...

《什么叫中东地区?》
答:中东地区指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的大部分与非洲的埃及、地处于俄罗斯边界的外高加索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包括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地形以高原与平原为主。主要河流只有幼发拉底河、尼罗河等,从地理...

《中东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屡屡成为国际社会热点呢?》
答:在近现代,除去沙特外都曾经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板图以内。但在当今,这一地域的大国在政治、外交关系、经济发展等方面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有很大的一动百摇之态。第二种建议觉得,阿拉伯世界是一个总体,中东地区该是阿拉伯世界再加上土尔其、沙特部分地区。而北非地区(又称马格里布)是阿拉伯世界的一个重要...

《为什么中东地区会战乱不止?》
答:这其中,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伊朗或是依靠共同的历史记忆,或是依靠足够庞大的主体民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即便在发生革命时,这几个国家的框架依旧连续且正常地运行。这种适应性让上述四个国家在未来中东地区依旧是主要力量。而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上的异数。尽管民族认同不成熟、国家制度相对落后,但...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