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民法准则》和《物权法》关系 物权法算民法总则么,为什么

作者&投稿:展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民法与物权法的关系~

  物权法是我国民法法典体系的一个部分。
  目前有民法通则,担保法、继承法、婚姻法等,物权法和这些法律一样同属普通法。
  1、《民法通则》对于共有财产,部分共有人主张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张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证明财产是按份共有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共有。《物权法》第八条 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物权法草案将抵押、留置关系规定在第四编担保物权。民法通则在第五章民事权利第一节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中未规定抵押权、留置权,由此发生的抵押权、留置权属债权范畴,是一种优先债权。前者写在物权,后者规定在债权,出现不一致。

  3、物权法草案在所有权编中规定:国家机关对其支配的不动产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国办事业单位对其支配的不动产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收益处分的权利,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又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这些条文同写在所有权一编,按照常人通常理解,很容易导出国家机关、国办事业单位、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动产享有所有权的推论。法律的导向性很强,社会上又有人鼓吹法人所有权,将国家机关、国办事业单位、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写在所有权编,极易被法人所有权论调钻空子。法人所有权论调的要害是架空国家所有权,为私有化鸣锣开道,它的危害必须高度警惕。

网页链接
中国人大网,民法总则全文。
民法总则有11章,206条。所以你说物权法在不在里面呢?
民法总则与物权法的关系:
民法总则是民法领域所有立法的总纲,里面有一些条款涉及到了物权领域的内容,以后会是我国《民法典》的总章。而物权法会作为《民法典》的其中一编(即物权编)纳入到整个体系之中。
而现在,物权法是单行法,自己一本,跟别的法没什么关系。

  1. 民法通则涵盖各类民事法律关系,系总类法。物权法仅调整因物权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系分类法。

  2.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物权法第2条规定,物权法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二产生的民事关系。供参考。



《物权法综述》
答: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对物权法的认识。一、什么是物权法?(一)物权法属于私法。私法(民法),规定经济生活(财产关系)和家庭生活(亲属)的法律规则;公法(宪法、行政法等),规定政治生活和国家公权力行使的法律规则。(二)私法分为财产法(规定财产关系的法律规则)和身份法(规定亲属关系的...

《物权法草案颁布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物权法》以高票获得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物权法的立法背景 按照国家立法规划,到2010年,我国要出台《民法典》,目标是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典》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主体编、合同编、物权编、债权编和责任编。法律条文至少要超过1000...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总结4篇》
答:(一)物权法定原则 关于物权的创设,有两种做法:一是放任主义,即物权的创设依当事人的意思,法律上不予限制;二是法定主义,即法律规定物权的种类和资料,不允许当事人依其意思设定与法律规定不同的物权。现代各国民法,大都采法定主义而排斥放任主义。如《日本民法典》第175条规定:“物权,除本法及其他法律所定者外,...

《民法典包括广告法么》
答:我国民法典主要包含以下法律法规:1、《民法总则》;2、《物权法》;3、《合同法》;4、《婚姻法》;5、《继承法》;6、《侵权责任法》;7、《民法通则》。其中,人格权从民法总则脱离出来,独立成为民法典中的一编——第四编。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届时上述法律法规同时废止。 【...

《对民法的认识》
答:民法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法律之一,它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新中国建立后,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两次起草民法典,均因当时特殊的政治原因而中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制定了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等民事法律。

《我国现行民事法律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律,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包括《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拍卖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民法的主要内容》
答:《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将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由二年延长至三年,这一变化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中新情况的不断出现、交易方式与类型不断创新、权利义务关系更趋复杂的现实情况与司法实践,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更好...

《民法典和知识产权法的适用关系》
答:《民法典》直接涉及知识产权(包括技术合同)的相关规定共计52条,但知识产权并未以独立成编的形式出现。纯粹的知识产权条款主要是第123条和第1185条。知识产权没能在《民法典》中单独成编,原因是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尽管如此,二者之间仍具有多维度的密切关系。(一)《民法典》对知识产权法的统领和支撑 ...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这一原则要求物权的类型、各类物权的内容、效力,以及创设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规定,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2、公示、公信原则。公示就是物权的设立、转移必须公开、透明。、物权平等保护...

《我国的基本法有哪些?》
答:《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其他法的制定都是以宪法为基础 宪法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其他基本法之间效力平等。基本法:1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其中包括有《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婚姻法》等 2民事诉讼法 国家规定的关于办理民事...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