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专利权(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法,名词解释专利权人是指什么

作者&投稿:羊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专利权? 名词解释~

专利权(Patent Right),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我国于1984年公布专利法,1985年公布该法的实施细则,对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及排他性。此外,专利权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专利权是两权一体的权利,既有人身权,又有财产权。
(2)专利权的取得须经专利局授予。
(3)专利权的发生以公开发明成果为前提。
(4)专利权具有利用性,专利权人如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有关部门将采取强制许可措施,使专利得到充分利用。

扩展资料: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相比一般技术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70%~80%发明创造只通过专利文献公开,并不见诸于其他科技文献,相对于其他文献形式,专利更具有新颖、实用的特征。
可见,专利文献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另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文献包含了世界科技技术信息的90%~95%。
如此巨大的信息资源远未被人们充分地加以利用。事实上,对企业组织而言,专利是企业的竞争者之间惟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而在其他地方都不会透露的某些关键信息的地方。
因此,企业竞争情报的分析者,通过细致、严密、综合、相关的分析,可以从专利文献中得到大量有用信息,而使公开的专利资料为本企业所用,从而实现其特有的经济价值。科研工作中经常查阅专利文献,不仅可以提高科研项目的研究起点和水平,而且还可以节约60%左右的研究时间和40%左右的研究经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利权

专利权人是专利权的所有人,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专利权人有专利的独占权、许可权、转让权等权利。

专利权是指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经依法批准对其发明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或专有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根据专利法,如果对专利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查后没有发现驳回理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将作出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并颁发专利证书。1992年12月31日前申请的发明专利保护期为自申请日起十五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自申请日起五年。期满前,专利权人可以申请延长三年。1993年1月1日以后申请的发明专利权为申请日起二十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为申请日起十年。

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我国于1984年公布专利法,1985年公布该法的实施细则,对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及排他性。

扩展资料:

专利权包含的种类:

1、发明专利

它可以是一项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或是一种构思,具有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但这也不能将这种技术方案或构思与单纯地提出课题、设想相混同,因单纯地课题、设想不具备工业上应用地可能性。

2、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不需经过实质审查,手续比较简便,费用较低,因此,关于日用品、机械、电器等方面的有形产品的小发明,比较适用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3、外观设计专利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相对于以前的专利法,最新修改的专利法对外观设计的要求提高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利权



专利权
〉〉〉〉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1、独占实施权

独占实施权包括两方面:

(1)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依法享有的进行制造、使用、销售、允许销售的专有权利,或者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方法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以及对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专有使用权和销售权;

(2)专利权人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的特权。除专利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其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允许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允许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其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转让权

是指专利权人将其获得的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3、许可实施权

许可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通过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

4、标记权

标记权即专利权人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

5、请求保护权

请求保护权是专利权人认为其专利权受到侵犯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请求专利管理部门处理以保护其专利权的权利。保护专利权是专利制度的核心,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侵犯专利权并引起纠纷的,专利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6、放弃权

专利权人可以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的任何时候,以书面形式声明或以不缴纳年费的方式自动放弃其专利权。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专利权人提出放弃专利权声明后,一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其专利权即可终止。

放弃专利权时需要注意:A、在专利权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有时,必须经全体专利权人同意才能放弃;B、专利权人在已经与他人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情况下,放弃专利权时应当事先得到被许可人的同意,并且还要根据合同的约定,赔偿被许可人由此造成的损失,否则专利权人不得随意放弃专利权。

7、质押权

根据担保法,专利权人还享有将其专利权中的财产权进行出质的权利。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依据专利法和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专利权人应履行的义务包括:

1、按规定缴纳专利年费的义务

专利年费又叫专利维持费。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交纳年费。

2、不得滥用专利权的义务

不得滥用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应当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其利用专利权的方式并适度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终止和无效宣告

(一)专利权保护期限

根据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5年,期满前专利权人可申请续展3年。根据1993年1月1日以后的专利申请所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10年。

保护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此处所指的"申请日",不包括优先权日。对于享有优先权的专利申请,其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不是自优先权日起计算,而是自专利申请人向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

(二)专利权的终止

专利权终止,是指专利权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其效力消灭的情形。专利权的终止有两种情形:

1、因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即专利因其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其效力。

2、专利权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终止。

(1)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放弃专利权。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2)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内,专利权人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交纳年费。专利法规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交纳年费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专利登记簿和专利公报上登记和公告。专利权终止日应为上一年度期满日。

(三)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专利权无效宣告,是指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该专利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规定条件的,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专利无效的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对这种请求进行审查,作出维持专利权或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

1、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有如下几种:

(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属于专利法第5条的规定,即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2)授予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规定;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不具备专利法第23条关于新颖性的规定;

(3)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或者第4款的规定,即专利说明书没有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致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能实施或者权利要求书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

(4)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5)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6)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对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所作的定义性规定;

(7)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第1款规定,就同样的发明创造重复授权;

(8)申请人主体不合格。

专利权(Patent
Right),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对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所享有的控制、利用和支配权。专利权是一种对世权,仅就此而言它类似于所有权,但与所有权相比又具有相对性。

《知识产权法自名词解释》
答:4. 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专利权(名词解释)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的名词解释》
答:3. 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4. 最主要的三种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也被统称为工业产权。5. 知识产权的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也被翻译为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6. 属于...

《有关国际组织关于知识产权的定义各是什么?》
答:由此可见,发现权与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另外,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加入了该公约,并承认该公约划定的知识产权范围,但各国学者对这一范围在学术上仍存在较大争议。世界贸易组织(WTO)文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所指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

《知识产权法名词解释重点》
答: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两部分:(1)版权以及近似版权的邻接权;(2)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实用新型与外观 设计 、商标以及服务( 劳动 )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等 详细解释 对知识领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 权利 。包括 发明 权、发现权、专利权、商标权、 著作 权等。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 , ...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
答:定义: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来源:1、知识产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就开始重视知识的保护和传承。古代社会出现了一些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在中国,商标制度、专利制度和著作权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2、随着现代...

《知识产权法发明专利名词解释》
答: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成果和工商标记合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发明专利是指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属于发明。发明专利不是自动生成和生效的。需要经过主管专利代理机构的审查,确认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才能取得专利权,成为...

《知识产权法重点名词解释》
答:这种权利通常只在有限的时间期内有效,涵盖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11.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与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它包括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等。

《专利优先权名词解释》
答:1、优先权是专利申请权的一项附属权利,没有专利申请权也就是没有优先权。2、只有在专利申请人提出了专利申请后,专利申请权才可能衍生出优先权。3、优先权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即只有法律规定的优先权限期内,优先权才有效,过期则无效。4、专利申请人所提出的先后两份申请如果在同一个国家,专利申请...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