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20210216第9篇 劳动等于吃亏?

作者&投稿:帅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腊月二十六家里大扫除,就我和儿子在家,擦玻璃、拖地、搬书架……儿子一直在帮忙,不仅没喊累,而且表现出无比的兴奋。我问他为什么,儿子说:“干活特别好玩,尤其看着自己整理整齐的物品特别有成就感。而且我都十岁了,应该为妈妈分担家务了。”内心满满的感动,同时也想起了“劳动教育这个词”。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值日生的安排是班级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思想素质较低的农村,在有些学生和家长看来,打扫卫生是苦力活,是吃亏事,孩子在家被供着,到学校怎么能受累呢?因此,因为值日引发的校闹事件时有发生。

        教室值日生需要各司其职,但工种不同,其中擦黑板会有和倒垃圾两项工作很多思想觉悟不高的学生都唯恐躲之不及,家长更觉得孩子吃了大亏,擦黑板会吸进去粉笔沫,而垃圾比较脏。记得我们带五年级数学课时,一位学生家长气势汹汹地来学校找老师算账--凭什么让我孙子倒垃圾?这位家长是学校“著名”的难缠户。班主任也是久经沙场,充满智慧。“我们的值日是轮流进行的,班里的每孩子都能轮到。而且你家孩子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是别的孩子的榜样,相信这一定是你们在家里教的好,感谢你们把孩子培养的这么好!”再难缠的家长听到别人夸他也不好意思再因为这件事为难老师,“我还以为只有我家孩子在做这么又脏又累的活,那这样的话就没事了。”

我们没有权利去过分的谴责父母,因为他们不是专业的教育者。但是我们有义务让家长懂得,劳动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是每个孩子最神圣的义务。如果家长为了尽力使子女生活的轻松不让他们劳动,那么学校的实践课对孩子来说就成了想要摆脱的累赘,而这与教育观是相悖的。如果父母能让孩子从小认识劳动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劳动对孩子来说从来不会是负担,而是一种担当,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自我成长的养料。

        那么,劳动对学生到底有什么好处,劳动对成长有什么样的作用?如何通过教育让学生和家长对它产生正确的认识,从而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带着问题在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去找答案。

        首先,单纯的劳动可以开发大脑。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因为手和脑有着直接的关系,动手越多,脑被开发的越多,大脑也就越聪明。

        其次,在一项简单的劳动中,如果想把这项工作高质量的完成需要更多地思考,。就像打扫教室卫生,有些学生打扫的既快速又干净,而有些同学则浪费了时间还没打扫干净,这说明前者进行了更多的思考,能够统筹协调,从而改善了劳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手的动作和思想有不断的联系:思想检验报告、矫正和改善劳动过程,手则似乎把详细情况报告给思想,劳动发展着人的智力,教人逻辑连贯地思维,深入了解各种事实和现象这间无法直接观察的依从关系。”“理解重重关系和相互联系,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第三,阅读与劳动互相补充。不少事实证明,世界上伟大的学者、科学家既爱读书亦不轻视劳动。俄国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时候也不要轻视最平常、最‘粗’最‘脏’的劳动,因为创作活动恰恰从这儿起步”,“为了让手促进智力发展,当然应经常读书,书不仅能形成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形成机灵的双手。”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则说:“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许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即手脑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更感觉满意了。”巴老堪称读书与劳动融为一体的典范。大量成功人士的事例证明,若想有一番成就,就要让读书与劳动互相作用。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云:“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生之中,人的成长的会因很多因素受限,比如时间、精力、环境、家庭等,不能让所有经验都在实践中获得,所以阅读就成了辅助实践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案。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阅读与劳动可相互补充,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劳动培养人性 高尚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建立的社会里,人与人应该是朋友、兄弟、同志。只有当一个人为他人的幸福而献出自己一点心灵时,才能养成这种崇高的品质,献出精神财富--只有这才是精神财富的获得。”当一个学生挣着抢着去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为班级劳动为荣时,人性才在他身上诞生并发光,他的心灵才能逐渐高尚。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说:只有当劳动对于一个人不是抽象的教育练习,而是缺少它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事情时,他才能成为真正的劳动者,成为真正的人。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有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不可或缺。老师、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劳动一个正确的定义,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教育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合力而为,利用好教室、校园、家庭等主阵地,利用好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等节日庆典,利用好班会、实践课、每月一事等活动载体,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只有爱劳动的孩子眼里才有光,心中才有爱,身上才有人性的光辉。

        劳动不可能不出汗不长茧!劳动不是吃亏,劳动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必要条件。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