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声音传播的快慢由哪些因素决定 声音传播的快慢由哪些因素决定

作者&投稿:陈没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1、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反抗平衡力就是当物质的某个分子偏离其平衡位置时,其周围的分子就要把它挤回到平衡位置上,而反抗平衡力越大,声音就传播的越快。水的反抗平衡力要比空气的大,而铁的反抗平衡力又比水的大。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有关。
3、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每上升/下降5℃,声音的速度上升/下降3m/s。
4、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质的密度减小而减少。一般情况下,同温度下,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低声速越慢。
5、声音的传播与阻力有关。声音会因外界物质的阻挡而发生折射,例如人面对群山呼喊,就可以听得到自己的回声。

扩展资料
声音传播过程:

音叉被敲击时会振动,这种震动会引起音叉周围的空气也产生振动,而且振动会由空气传播到另一边的空气,最终连在一起想成波,也就是声波。
如果在漆黑一片的太空中,敲击音叉,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这时只有音叉在振动,所以,在太空中,没有声音。
震动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所以我们会感到声音在地球上,无处不在。而且,由于气体、液体、固体的不同,声波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在钢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然后声波进入我们的耳朵里再引起耳膜的震动,进入我们的大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音

如果是直接传播的话、就是有
传播的声音的介质(如
空气
泥土)
如果间接传播
如打电话。就是转化为电流传播的

声音速度是因传播介质的(单位介质压强变化/单位介质密度变化)的方根
气体里单位介质密度变化最大,所以声音速度最小.
液体里单位介质密度变化小一点,所以声音速度比较高..
固体里介质密度变化最小,所以声音速度最高
游击战士不是经常附听铁路,这不但听得清楚, 还可以早10倍时间知道列车到来.
最后一点要知的就是"密度变化"和"可压性有关", 气体可压性最高

温度 越高,越快
介质密度 密度越大速度越快
介质分子间距 越小,速度越快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在规律之中又会有不和谐的音符。
还有,不同的物质对声音的阻碍效果不同,铅和银就是阻性比较大的物质。

温度和介质的性质决定

介质。比如在0°的时候速度和37°的时候明显
不同。在真空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也不同。

介质密度

第二节声音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象。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和探究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器材
多媒体电脑,收录机(配磁带)鼓,钢尺,梳子,塑料片,发音齿轮,二胡,橡皮筋,碰铃,横笛,竖笛,发令枪和秒表。
课前活动
1、拿一根钢尺(或锯条)把它夹在抽屉的缝隙里,伸出来的部分要长一些,并保持不变,用手指拨动钢尺(或锯条),一次用力拨,一次轻轻拨,对比观察钢尺弯曲的程度,观察钢尺振动的情况,用耳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强弱变化,并把探究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拨动方式 拨动振幅 声音响度
用力拨动
轻轻拨动
2.用手指摸自己的喉咙的喉结处,试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感觉一下喉头的振动幅度哪次变化大?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设疑激趣
演示实验:
1.用收录机播放一首歌曲,调节音量旋钮。
2.用收录机分别播放女高音和男低音所唱的同一首歌曲。
学生比较听到的声音。
师:声音的区别在何处?
生:声音的高低不同、响亮程度不同……
师: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的词语有哪些?
生:响亮、嘹亮、清脆、低沉……
教师总结;
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各有其特点,大家所举的词语大多只能反映声音一个方面的特性。
二、新课引入
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新课教学
(板书)一、声音的特征
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一)响度的教学
演示实验:
将钢尺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使其振动发声,比较所听到的声音。
师: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之处?
生:声音的响亮程度、强度……不同
师:发声强(响)的时候,钢尺是如何放置的?
生: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
师;在其振动过程中有何特点?
学生口答:上下振动的幅度比较大。
(板书) (一)、声音的强弱
1.响度:声音的强弱。
2.振幅:振动的幅度。
师;怎样可使鼓发出的声音响一些?
学生猜想。并用实践操作进行验证。
生:用力大、用大鼓、用大鼓槌、振动幅度大……
教师引导分析:
不论何种发声器,若无振动,则不能发声,所以,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强弱应与振动有关。
师;用力大小、鼓槌大小等因素对鼓面的振动有何影响?
生:使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用力大,振幅大……
师:声音的强弱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教师总结并板书: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演示实验:
1.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不同距离处,播放同样的声音。
学生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强弱。
2.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一定距离处,第一次,直接对学生播放,第二次,在其前面放一纸喇叭,对学生播放同样的声音。
师;声音的响度还与那些因素有关?
生:距离、扩音设备、声音散出去的程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并板书。
4影响响度的其他因素;与发声器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
(二)音调的教学
演示实验:
1.将硬纸片以同样的力量和速度划过疏密程度不同的梳子。
2.用同一张硬塑料片分别接齿轮数目不同的旋转发音齿轮。
学生观察梳子齿与纸片的振动快慢,并比较听到的声音。
师:1.不同的梳子齿和齿轮片在振动过程中的快慢有何不同?
2.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
生:振动快慢不同、粗齿的振动慢、小齿的振动快……
细齿的声音细、尖、高;小齿轮的声音高……
教师补充说明:
声音在这方面的不同,反映了声音的第二个特征。
(板书)(二)、声音的高低
1.音调:声音的高低。
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演示实验:
改变二胡弦的松紧,演奏同一首曲子,比较歌曲的调子有何不同。
师:1.弦松的时候调子高,还是弦紧的时候调子高?
2.弦松的时候振动快,还是弦紧的时候振动快?
生:弦紧的时候调子高。两种答案的都有(弦松的时候振动快)。
学生实践:
用同样大小的力量拨动松紧程度的橡皮筋,学生观察橡皮筋的振
动快慢。 ’’
教师说明: ’
发声器振动快慢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有时高,有时低。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器振动的频率越高,音
调越高。
学生根据实践活动中的现象,比较橡皮筋振动的快慢,并回答音调
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教师补充说明:在物理学中,音调与响度有严格的区分,分别用高
低与大小来形容,而在日常中没有严格区分,甚至有时两者混在一起。
(三)音色的教学
师:你区分乐器或说话人的依据是什么?
生:乐器的种类、结构不同;说话人的语气、声调、习惯不同……
(板书) (三)辨别发声器——音色
多媒体演示:几种乐器发出声波的波形图。
师;不同声波的波形图有何不同?
生:形状不同、高低起伏不同……
教师补充说明;波形图的不同,反映了发声器在振动时的振幅、频率等方面的不同
(板书) (四)、声音的基本特征(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四)知识应用练习:
三个学生分别持碰铃、横笛、竖笛在教室外发出声音,室内的同学分辨发声乐器
(五)声音传播的教学
师:夏天,下雷雨时,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是不是同时的?
生: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师;从上面的活动和事例来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不需要时间?
生:需要时间。
师:提出学生实践活动目标;粗略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学生实践活动;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操作步骤:
步骤一 量出一段300m的距离,一同学站在起点,另一同学站在终点。
步骤二 起点处同学打响发令抢,终点处同学看到白烟后按下秒表,听到枪声后停下秒表。
步骤三 算出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师:测量结果说明:在活动中我们所测出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结果,与其真正的速度相比有一定的偏差。
(板书) 二、声音传播的快慢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师;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可以传播,在不同种类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学生举例: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师:在金属中声音传播的最快;在固体中比气体中快,在液体中比
气体中快。
四课堂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充和评价。
五作业
1.教材书P36第1、6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最慢;对比表中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故答案是:(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2)在同种介质中,不同温度下传播速度不同。

《声音速度》
答:声音速度是指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这是个普遍接受的数值。然而,声音的速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介质的性质、温度、湿度等。一、影响声音速度的因素 1.介质的性质:不同的介质对声音传播的速度有不同的影响。在空气中,声音的...

《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
答:一、声音本身的因素: 声音的波长和频率对传播的影响 先说明,在同一种介质当中,声音的速度是一定,所以波长越大则频率越小,这两个同时改变 声波是可以衍射的,即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可以不是沿直线传播,波长和障碍物的尺寸越接近,则衍射现象越明显 二、介质的影响 1、介质的弹性越好(越软),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小(一...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传播介质的什么因素有关》
答: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反抗平衡力就是当物质的某个分子偏离其平衡位置时,其周围的分子就要把它挤回到平衡位置上,而反抗平衡力越大,声音就传播的越快。水的反抗平衡力要比空气的大,而铁的反抗平衡力又比水的大。声音的传播也与温度和阻力有关。声音还会因外界物质的阻挡而发生折射...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如果相对论的效应明显的话,声速可由相对论的欧拉方程计算。关于声速,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经典公式:c=331+0.6T(其中T为摄氏温标)。声速影响因素 媒质的性质和状态都能够影响音速,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s。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影响声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声音传播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声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常温(15°)下,钢铁(固体)中的声速约为5200米每秒,液体中的声速约为1500米每秒,空气中的声速,15摄氏度时约340米每秒,25摄氏度时约346米每秒。扩展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的大小与介质的什么什么等因素都有...》
答:经科学家测量,在0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31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73米/秒;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188米/秒。声音的传播也与温度有关,声音在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冷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另外声音在传播还与阻力有关,当大风的天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就慢得多。声音还会因外界物质...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声音的速度随着空气温度及空气压力改变,温度越低,空气里的分子密度就会增高,所以声音的速度就会下降。声速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介质性质:声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介质的性质。例如,在固体中,声速通常比在气体中快得多。这是因为声波在固体中传播时,会受到更多的阻碍和散射,...

《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什么影响影响传播速度的》
答: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和温度的影响 如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真空0m/s(也就是不能传播)空气(15℃)340m/s 空气(25℃)346m/s 蒸馏水(25℃)1497m/s 铁(棒)5200m/s 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越高,介质粒子运动速率越快,介质产生疏密变化的速度就越快,传播振动形式的速度就越快,...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答:1. 固体: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通常比较高,因为在固体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紧密。一般来说,固体中的声速范围大约为2000到8000米/秒,具体取决于固体的种类和密度。2. 液体:在液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空气紧密,但不如固体,因此声音传播速度较低。常见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