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客家人的由来及分布地点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作者&投稿:依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客家人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的最初发源地在哪里?

客家人创造的客家文化遍布全球约80个国家和地区,集中分布于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如中国的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台湾省、海南省、浙江省等,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加拿大、毛里求斯、澳大利亚等。中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扩展资料:客家人分布的大致城市如下:
一、广东客家人
广东客家人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其中纯客家县市有:梅县、梅江区、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丰顺、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源城区、东源、紫金、南雄、翁源、连南、英德、惠阳、曲江、博罗、宝安、惠东;
仁化、乐昌、廉江、乳源。此外饶平县、揭西、海丰、陆丰、龙门、从化、花县、新会、化州、四会、阳江、鹤山、三水、高要、开平、信宜、珠海、深圳、东莞等县市也有客家人分布。
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在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万人讲客家话,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千米,具体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县。
二、福建客家人
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龙岩西北部万安(旧名溪口镇)等地,也主要是客家人。
三、江西客家人
江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如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乌、安远、全南、龙南、定南、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县,以及西北部的铜鼓县、修水县的大部分乡镇。此外,萍乡、广昌、永丰;
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武宁以及赣东北的横峰、上饶等县市,也有部分客家人。
四、广西客家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客家人分布比较广泛的省份。据调查显示, 全区90个市县中有79个市县有客家人分布,占所有市县的 87.78%。就乡镇而言,全区1364个乡镇中,有583个乡镇讲客家话,占所有乡镇的42.74%。主要集中在陆川、博白、浦北南部与合浦东部;
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宾阳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等。广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初以来,从今梅州地区迁徙过去的。近年常有人回梅州地区寻根。
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宾阳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等。广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初以来,从今梅州地区迁徙过去的。近年常有人回梅州地区寻根。
五、四川客家人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由于明末清初长期战乱,四川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朝康熙年间朝廷谕令准许各地人进入四川垦殖,史上称“湖广填四川”。
很多客家人因此从南方迁到了四川。他们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区东山一带以及新都、金堂、广汉、什郊、彭县、双流、新津、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泸县、合江、宜宾、广安、仪陇、巴中、通江、达县、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大量梅州的客家人就是在这一时期迁入四川的。
六、海南客家人
客家人移民海南,主要是在咸同年间,广东台山、开平、四会一带发生空前的“土客械斗”的产物。那次械斗从咸丰六年(1856)开始,到同治六年(1867)结束,持续12年,伤亡几十万人。
械斗经官府平息后,客家人一部分就地安置,大部分由官府发放银两,鼓励移民他处,主要是南下进入高州、雷州、廉州 (时属广西),远的到了海南岛。
七、湖南客家人
湖南省的客家人主要分布于攸县、茶陵、都县(今炎陵)、汝城、桂东、浏阳、平江等县的部分乡镇。
除此之外,浙江省19个县市以及贵州、云南、江苏、安徽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客家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家人

“客家”的字面概念是外来的住户。作为民系的称谓,“家”的含义应是“人”,而不是“户”,如“店家”、“船家”。“客家”是客家民系、客家人的简称。但是,“客”不是简单的相对“主”而言的外来者,如广府系、福佬系,他们也都是中原南迁的汉人,也是“外来者”,为何又不称客家?其中缘由还在学界讨论之中。从历史的现象看,汉族南方各民系的形成时间都比客家民系早,基本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之内(有的也只有部分外延),而客家民系形成时间较迟,而且不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是在三省的连结地区。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是这方连结地区,原本的土著或称主人,除了极少数的古越族之外,有“山客”、“木客”、“畲客”。他们大多也是“外来人”。这些“客”和后来的“汉客”混居一地,长期融合,孕育出一种独具个性的语言、文化特征,(可以认为此时民系初步形成,但没有正式的名称)然而这些独具特征的人外迁他乡,如迁至福佬系、广府系的聚居区,被当地主人称为客人、客户、客家。而且这一称呼是在福建沿海和广东沿海不同民系中“叫”出来的,这在文化内含上,应该可以认为是对同一文化特征(即后来确定的客家)人群的一种“共鸣”。这是否同闽粤赣三省连结区原住民的“客”有关,或者说这些地方的居民已有“客”的说法(虽然未见文字记载),现尚难定论。客家名称的来由,现在比较共识的观点是由“他称”到“自称”。“他称”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自称的时间起始于清中叶。但这绝不等于客家民系这时候才形成。“他称”首先是在福建沿海福佬人和广东沿海广府人,“称”出的。“自称”便是自我认同。因客家在民系形成之前的历史一直是作客他乡的迁移史。人家对自己的称谓并无贬意,同时符合自己的历史;也就认同了。
关于客家人的分布
  罗香林先生十1933年统计的客家人分布情况是,纯客住县:广东17、江西10、福建5,合计32县;非纯各住县:广东44、江西
  17、福建4、广东13、四川10、湖南4、台湾3,合计95县;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总数为127县。后在1950年出版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他又称客家人的分布情况是,纯客住县:广东15、江西10、福建8,合计33;非纯客住县:广东50、江西17、福建7、广西45、四川13、西康1、湖南5、贵州1、台湾5,合计144;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总数为177县。罗香林先生概括客家分布的大体范围,“客家居地“已达177县,就中除30余县为纯客住地外,其余都杂有其他各族各系的住民,彼此没明确界域,……不过,从统括的界域来讲,
  大体在东亚大陆南部及其他滨海小岛南起北纬18°的崖县(在海南岛)三亚街起,北至北纬31°的广汉县(在四川省)止,西起东经103°广汉县起,东至东经121°彰化县(在台湾岛)止,联结崖县、彰化、广汉三地点,适成一大三角形。其间所包含的地方,有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其中除湖北一省外,其余皆有客家在那里居住,这可说是客家居地的相对方位;至于其中所包含的纯客住县,则纯在闽赣粤三省交界地方。这个闽赣粤三省交界地方,就是我们常说的客家大本营。罗先生是第一个详细研究客家人的住地和人口及其分布地域的人,尽管其统计不够准确乃至谬误之处还不少,但基本的轮廓已经清楚。后人在其基础上,已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下面,笔者根据多位学者的调查统计资料,并参以自己的调查了解,试就中国和海外客家人口分布情况整理如下:
  (一)中国国内容家人口分布情况
  1、内地客家人口分布
  广东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5个:梅县、兴宁、大埔、
  五华、蕉岭、平远、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新丰、始兴、仁化、翁源、英德等;非纯客县65个:韶关、南雄、曲江、乐昌、乳源、连南、连县、连山、阳山、宝安、惠阳、河源、东莞、花县、清远、佛冈、从化、惠东、揭西、陆河、海丰、陆丰、饶平、潮州、揭阳、丰顺、潮阳、惠来、普宁、珠海、斗门、龙门、深圳、南海、曾城、博罗、广州、中山、新会、广宁、三水、高要、云浮、封开、高明、新兴、鹤山、开平、台山、郁南、罗定、德庆、阳春、阳西、阳江、遂溪、海康、徐闻、电白等县市。总人口2100万人。
  江西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8个:宁都、石城、安远、
  兴国、瑞金、会昌、赣县、于都、铜鼓、寻乌、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市、非纯客住县有20个:广昌、永丰、吉安、吉水、莲花、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萍乡、宜丰、奉新、靖安、高安、修水、横峰、武宁等。总人口1250万人。
  福建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8个: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宁化、清流、明溪等县;非纯客住县17个:龙岩、漳平、诏安、平和、南靖、云霄、沙县、永安、顺昌、泰宁、将乐、邵武、浦城、建瓯、建阳、福鼎、福安、福州等。总人口约500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没有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76个,占全区
  县市总数的90.5%:邕宁、武呜、宾阳、上林、马山、横县、隆安、大新、抉绥、崇左、宁明、龙州、凭祥、合浦、钦州、防城、溥北、灵山、上思、玉林、北流、容县、陆川、博白、贵港、桂平、平南、柳州、柳江、柳城、武宣、象州、来宾、合山、忻城、金秀、鹿寨、融水、融安、三江、苍梧、藤县、岑溪、贺县、钟山、富川、昭平、临桂、阳朔、平乐、恭城、荔浦、永福、灵川、龙胜、河池、宜山、罗城、环江、南丹、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巴马、百色、田阳、田东、平果、靖西、那坡、凌云、田林、隆林、西林等。总人口约有460多万人。
  四川省:无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市有35个:成都(市郊)、新都、涪陵、金堂、广汉、什邡、彭县、温江、双流、新津、简阳、仁寿、乐至、安岳、威远、内江、荣昌、隆昌、资中、宜宾、合江、沪县、仪陇、巴县、通江、广安、西昌、木台、德阳、绵竹、梓潼、会理、华阳、新繁、灌县等县市。总人口约380万人。
  湖南省:非纯客住县有个:汝城、郴州、桂东、酃县、茶陵、攸县、浏阳、平江、江永、新田、江华等。总人口约200万人。
  浙江省:非纯客住县有19个:云禾、松阳、青田、丽水、宣平、龙泉、遂昌、景宁、缙云、泰顺、金华、江山、衢州、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长兴等县市。总人口100万人。
  海南省:非纯客住县有2个:红安县、麻城县,总人口约15万人。
  贵州省:非纯客住县有榕江县。总人口约10万人。
  云南省:客家人约2万人。
  江苏南:客家人约2万人。
  安徽省:客家人约2万人。
  陕西省:客家人约0.5万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客家人约0.3万人。
  其他:客家人约300万人。
  2、台港澳地区客家人分布
  台湾省:非纯客住县有19个县市:桃园县、新竹县、苗粟县、屏
  东县、彰化县、高雄市、花莲县、台中县、台中市、台北县、台南县、台北市、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东县、宜兰县等,总人口460万人。
  香港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25万人;
  澳门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0万人。
  以上统计,中国境内纯客住县41个,非纯客住县246个,纯客
  住县非纯客县合计287个。

《客家建筑》
答:客家建筑 1.土楼:福建称土楼,江西称围楼、半围楼,广东称围龙屋。有园寨土楼、方形土楼(四角楼)、八卦土楼、五凤楼等。竹片木条做筋骨,石灰砂石为原料,内有住房,学堂、水井等。是同宗聚族而居的集中住宅,互相守望相助,具防御功能。2.土楼特色:高、大、全 小型:2、3层单环。21-28间 中...

《为什么要建造土ƥ》
答:土楼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土楼的兴建高潮是客家民系在中国动乱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

《赣南的旅游》
答:纪念坛相对应的三组踏步,则象征着客家人聚居地的三条生命之源——赣江、汀江和梅江。纪念鼎铭文是由华南理工大家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亨先生所题,铭文文体为志铭体,文稿分为纪和颂两大部分。铭文说明了铸鼎的缘由、时间、地点及其意义,记载了客家发展的历史,颂扬了客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篇寓意深远、文辞优秀的佳作...

《客家民俗文化介绍,客家民俗有哪些》
答:凡是当年娶媳妇的人家,翌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九到十五),新媳妇娘家及族亲好友,都必须向新婚夫妇敬送一盏"麒麟送子灯",祝愿新媳妇早生贵子。而婆家除隆重接待宴请来宾贵客之外,当晚还必须举行赞唱玩闹"打甑盖"的活动。参考资料 闽南网-客家人建房和迁居习俗的今昔之变 闽南网-客家人的“崇九”风俗 ...

《为什么广西的客家人到现在还有二次葬的习俗?》
答:另外就是赣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分布不均匀,经常会出现山体滑坡、洪涝灾害,河流改道、潮水侵蚀等侵害坟地的现象,所以需捡骨再葬。第三这是族群凝聚的方式,客家人组成聚族而居的宗族,一般都是居住在山区。客家人宗族很认同二次葬习俗,他们认为通过二次葬仪式,能够巩固、维系客家...

《土楼在福建什么地方?》
答:它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了人们共同居住的居住和防御要求,并巧妙地利用了山区狭窄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经济、坚固、防御性很强的高层建筑类型,极具美感。这些独特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夯土技术推向了极致。客家人是汉族中的一个...

《方言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同是中国人,说话的语调怎么差距这么大呢?_百 ...》
答:大多数地点古三个鼻音韵尾合并为一个(一般为-ng)、三个入声韵尾亦合并为一个(-?)。双元音多单元音化,不少鼻音韵变为鼻化元音,甚至不带鼻化。声调按清浊分为两组,一般有七到八个,但上海市区只有五个。3,客家方言 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

《客家土楼的特点和地理环境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和地理环境》
答: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

《福建有什么适合旅游散心的地方?》
答:土楼(福建土楼):这些独特的圆形或方形建筑物分布在福建南部,尤其是永定和南靖两县。土楼是客家人的传统居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参观土楼不仅可以欣赏到建筑之美,还能深入了解客家文化。鼓浪屿:位于厦门市对面,这个小岛以其独特的殖民地建筑、美丽的海滨风光和悠闲的生活节奏...

《怎样制作土楼》
答:土楼的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