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 翡翠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作者&投稿:羽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

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如1987年,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经鉴定,材质为翡翠;再经考古学测试,为远古时期的文物。目前谈论翡翠历史比较系统、资料较为丰富的文章是杨希林先生所撰写的《翡翠简史》一文,杨希林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出土的汉唐等时期的翡翠,其原石应为日本所产,经高丽(朝鲜)运人中国,而不是缅甸出产的翡翠。但至少在唐代以前,商品级的硬玉矿物在中国很少见,也还未获得翡翠的美称,如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南郊,唐代玢王府旧址地窖发现的出土文物中有翡翠六颗,但其名称却与其他玉石一道题记为“颇黎十六”。显然,当时人们还未将硬玉矿物定名为翡翠,当时流人中国的翡翠除产自日本外,还有可能来自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滇游日记》中已明确记载有在腾冲、保山两地加工、经营翡翠(后来才称为翡翠)的消息,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腾冲的翡翠加工业和翡翠商贸活动已经达到了繁荣的程度;清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纪昀(1724-1805)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记载:“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如蓝田,乾黄强名之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出真玉上矣.…盖相去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百年乎!”从徐霞客在永昌府(今云南保山、腾冲一带)加工“翠生石”(翡翠)时(1639),至纪昀幼时(1734年左右)的近百年间,翡翠仍未被内地认为是价值较高的“真玉”,其消费群体很小,价格也很低。所以,皇室、贵族当然不屑使用价格低的玉石自贬身价。因此不能因十三陵中没有翡翠,就断定当时在民间也没有发现和使用翡翠。根据史料及考证,从周朝至明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1644年),中国民间已有翡翠玉器及饰品,但数量极少,未受到起码的重视,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软玉(和阗玉)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软玉,尤其是软玉中的白玉,在使用上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从故宫博物馆所藏的玉件珍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现象,这一时期的玉件多为各种软玉制作的雕件。即使到了明代,翡翠也未被重视。清代康熙以后,缅甸国王常将翡翠饰品作为贡品,向中国皇帝进贡,历史上著名的“翡翠之路”得到了拓展,康熙之后,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有着特殊的爱好,使得大量的翡翠进入皇亲国戚阶层,翡翠业迅速地兴旺了起来,翡翠逐渐流人中国上层社会,为统治阶级所注重,尤其在清末,翡翠受到慈禧的特别偏爱,其身价陡然上升。史料记载,曾有一外国进贡者向慈禧献上一颗大钻石,她不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小件翡翠的人。在慈禧的殉葬品中,有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估价值白银500万两;翡翠甜瓜4个,形象神似,估价值白银600万两;翡翠荷叶1件,叶上布满绿筋,估价值白银285万两;翡翠白菜2棵,生动逼真,令人叫绝:菜心上有两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均为一块玉料制成,估价值白银1000万两。另外还有许多翡翠制品。1928年慈禧墓为军阀孙殿英所盗,致使这批翡翠珍宝大量流人外国。从史料中及这些史实可以看出,到了清代特别是清末,翡翠在中国王文化及玉贸易中的地位已超过了白玉和其他玉石。总之,翡翠制品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就已流人中国西南边陲,但数量极少;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中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600年)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称,玉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玉的踪迹,至四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时期更是涌现出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在古人心目中,“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可见人们对玉石由衷的喜爱之情。深厚的玉文化底蕴,使翡翠在明末清初之际,以其缜密坚韧的质地、天然艳丽的色泽而成为了玉石家族中个重要的后起之秀,顷刻间在玉石界独领风骚,并且其价值在近二百年的演变中日益升高,远远超出了中国传统的玉石一透闪石、阳起石质软玉。翡翠凝聚着亿万年天地的造化,承载着五千载华夏文明的精髓,深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而最终当之无愧地赢得了“玉石之王”的美誉。翠的美是含蓄典雅的,深深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它具有一种灵韵古典的气质,这是一种来自文化深处的柔美,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的美,是一种别有韵味的难忘之美…凭借其朦胧外皮之下所蕴含着的万千美色与晶莹别透,翡翠最终以其独具魅力的种、水、色征服了所有爱玉、惜玉、崇玉、赏玉、藏玉之人,担当起了“器以载道”、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任翡翠颜色五彩斑斓,质地晶莹别透,品性润若凝脂。它既有青翠欲滴的绿,又有热情如火的红;既有雍容华贵的黄,又有典雅庄重的紫:既有圣洁高贵的白,又有凝重犀利的黑……“这些种种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的色彩,无不是收藏家们倾心向往的经典。

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如1987年,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经鉴定,材质为翡翠;再经考古学测试,为远古时期的文物。目前谈论翡翠历史比较系统、资料较为丰富的文章是杨希林先生所撰写的《翡翠简史》一文,杨希林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出土的汉唐等时期的翡翠,其原石应为日本所产,经高丽(朝鲜)运人中国,而不是缅甸出产的翡翠。但至少在唐代以前,商品级的硬玉矿物在中国很少见,也还未获得翡翠的美称,如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南郊,唐代玢王府旧址地窖发现的出土文物中有翡翠六颗,但其名称却与其他玉石一道题记为“颇黎十六” 。显然,当时人们还未将硬玉矿物定名为翡翠,当时流人中国的翡翠除产自日本外,还有可能来自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 ,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滇游日记》中已明确记载有在腾冲、保山两地加工、经营翡翠(后来才称为翡翠)的消息,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腾冲的翡翠加工业和翡翠商贸活动已经达到了繁荣的程度;清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纪昀 (1724-1805) 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记载:“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如蓝田,乾黄强名之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出真玉上矣.…盖相去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百年乎!”从徐霞客在永昌府(今云南保山、腾冲一带)加工“翠生石”(翡翠)时(1639) ,至纪昀幼时(1734年左右)的近百年间,翡翠仍未被内地认为是价值较高的“真玉” ,其消费群体很小,价格也很低。所以,皇室、贵族当然不屑使用价格低的玉石自贬身价。因此不能因十三陵中没有翡翠,就断定当时在民间也没有发现和使用翡翠。 根据史料及考证,从周朝至明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1644年) ,中国民间已有翡翠玉器及饰品,但数量极少,未受到起码的重视,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软玉(和阗玉)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软玉,尤其是软玉中的白玉,在使用上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从故宫博物馆所藏的玉件珍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现象,这一时期的玉件多为各种软玉制作的雕件。即使到了明代,翡翠也未被重视。 清代康熙以后,缅甸国王常将翡翠饰品作为贡品,向中国皇帝进贡,历史上著名的“翡翠之路”得到了拓展,康熙之后,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有着特殊的爱好,使得大量的翡翠进入皇亲国戚阶层,翡翠业迅速地兴旺了起来,翡翠逐渐流人中国上层社会,为统治阶级所注重,尤其在清末,翡翠受到慈禧的特别偏爱,其身价陡然上升。史料记载,曾有一外国进贡者向慈禧献上一颗大钻石,她不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小件翡翠的人。在慈禧的殉葬品中,有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估价值白银500万两;翡翠甜瓜4个,形象神似,估价值白银600万两;翡翠荷叶1件,叶上布满绿筋,估价值白银285万两;翡翠白菜2棵,生动逼真,令人叫绝:菜心上有两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均为一块玉料制成,估价值白银1000万两。另外还有许多翡翠制品。 1928年慈禧墓为军阀孙殿英所盗,致使这批翡翠珍宝大量流人外国。从史料中及这些史实可以看出,到了清代特别是清末,翡翠在中国王文化及玉贸易中的地位已超过了白玉和其他玉石。 总之,翡翠制品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就已流人中国西南边陲,但数量极少;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中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600年)

《翡翠原石什么时候流传到中国的》
答:1、到了清朝中国的翡翠文化则进入了鼎盛时代,翡翠制品也开始在民间开始广为流传。清朝的商人曾建立“作玉坊”对翡翠原石进行加工和销售。翡翠得以广泛流传还得归功于清王朝的皇家贵族对翡翠的嗜好。2、最晚在宋代,翡翠就已传入我国,但数量很少,经过明代至清代初期,中缅之间的翡翠文化交流逐渐频繁,...

《翡翠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中国在明朝中期开始进入的翡翠文化吧,在清朝时候最盛行,慈禧太后最喜欢佩戴的就是翡翠。

《为什么说翡翠是玉石之王?》
答:翡翠以其高贵的颜色、丰富的质地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同时翡翠的知识博大精深,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玉石之王”。翡翠的成长史众所周知,以翡鸟和翠鸟的颜色而命名的翡翠玉,有历史记载进入中国是在明代末期,在清代翡翠玉较为普及是在清晚期慈禧太后的时代(1835——1908),道光至光绪年得以较大的发展。进入民国...

《翡翠在什么朝代被带入中国成为皇族珍品?》
答:国内主要产自云南和缅甸等地,而国外的翡翠则主要通过越南和缅甸等国家进口。这些原石经过精湛的工艺加工,变成了精美的翡翠首饰和工艺品,成为皇室和贵族们竞相收藏的宝物。总结来说,翡翠在清朝时期的传入和流行,不仅丰富了中国的珠宝文化,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皇室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翡翠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在中国古代,翡翠因其鲜艳的色彩、温润的质地和坚硬耐用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翡翠制品,如玉琮、玉璧等,这些都是当时祭祀和礼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到了汉代,翡翠的开采和加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翡翠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然而,翡翠文化的...

《翡翠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答: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玉的踪迹,至四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时期更是涌现出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在古人心目中,“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可见人们对玉石由衷的喜爱之情。深厚的玉文化底蕴,使翡翠在明末清初之际,以其缜密坚韧的质地、天然艳丽的色泽而...

《翡翠从什么时候被发现 翡翠是何时被发现的》
答:1、第一种是周朝说,牛秉铁先生在《翡翠史话》中说“周朝时有翡翠玉石,汉朝也有翡翠玉石……但是直到明朝末年才是鲜见的稀有宝物。”周、汉、明末,哪个朝代更确切定准,作者的举证也似显不足。2、第二种是汉代说,即汉武帝时代,班固《西希赋》中有“翡翠火齐,合耀流英”之说,张衡的《西京赋》...

《翡翠什么时候发现,翡翠什么时候开采的》
答:1、很多学者认为是周朝发现的,有的说是汉代,有的说是梁代等不同的看法。2、例如:汉武帝时代,班固《西都赋》中有“翡翠火齐,合耀流英”之说,张衡《西京赋》也有“翡翠火齐,络以美玉”的提法,宋代欧阳修《归田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

《你知道翡翠的历史吗?》
答:那么,要是谈到翡翠的历史文化的话,到底能追溯到多久以前呢?一、翡翠的发现 发现翡翠时具体是什么时候,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说法,中国玉器是石器时代的长子。在辽东半岛的兴隆峪文化(大约8000年前)的考古发现中,中国发现的岫岩玉是世界上最早的玉石,此说法已认证。从...

《翡翠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答:相信很多人对于翡翠并不陌生,它历经数亿年发展,在中国已牢牢占据了珠宝消费市场的一席之地,然而翡翠玉石真正被发现的时间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那么,翡翠最早发现于什么时间呢?很多学者认为是周朝发现的,有的说是汉代,有的说是梁代等不同的看法。例如:汉武帝时代,班固《西都赋》中有“翡翠火齐...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