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葫芦丝的选购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作者&投稿:素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葫芦丝在民族乐器大家园中,无论从形式还是演奏上都属于较为简单的乐器,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并喜欢它,那么该怎么去选购它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葫芦丝的选购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葫芦丝的选购方法

  一、选调

  一般常见的葫芦丝有小D、C、bB、A、G、F、bE、大D,大降B调等几种,但最为常用的调为小D,C、bB、G、F调,爱好者也可以根据自已的演奏需要来选择,定做特殊调性的葫芦丝。

  不同调的葫芦丝,葫芦大小,竹管粗细以及孔距长短都是不一样的。高音葫芦丝,个头小,吹奏时要求肺活量较小;低音葫芦丝,个头大,吹奏时要求肺活量较大。葫芦丝什么牌子好,通常成年人初学者推荐首选降B调葫芦丝,无论是葫芦丝的音高,音孔孔距,所需肺活量都是适中的;而未成年人推荐使用小D或C调葫芦丝,原因不需再多说了,也是一个音孔孔距和肺活量的问题。同样的调的葫芦丝,个头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选好调后还需要查看实物,调性并不是决定葫芦丝大小的唯一因素。

  二、听声音

  一支好的葫芦丝必须达到以下三点:

  (1)从低音向高音过渡平稳,总体音量统一;

  (2)在预热10分钟后音准统一

  (3)音色包满、低音厚实、中音圆润、高音明亮、声音穿透力强。

  说直接一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音色要好。所谓音准,就是指每个音的音高要准,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通常情况下,筒音在制作时要稍稍偏高一点,以防吹奏时间长了以后筒音偏低;葫芦丝什么牌子好,而音色好,通常指每个音听起来没有“杂音”,感觉比较纯净,尤其筒音很难做到没有杂音,一支好的葫芦丝,听筒音与其他间是否协调,基本能判断音色好坏。

  三、看外观

  品质优良的葫芦丝,一般采用优质的天然葫芦和紫竹制作而成,这种葫芦丝透气性好,音色穿透力强,使用时间长,在选购时,最好检查好以下几点:

  (1)葫芦外观形状好,无疤痕,无虫眼,粘接部位密封性较好,无裂痕;

  (2)竹子外观无裂纹、伤痕,主副管颜色、粗细、大小比例恰当;竹节所在位置不影响演奏和手持葫芦丝;

  (3)总体比例合理,外观设计精美,无论是激光雕刻还是手烙画、雕刻,画面协调,高雅,层次清晰,布局合理。

  四、看产地和品牌

  葫芦丝发源于云南,云南的制作师集中,工艺技术最精湛,原材料(尤其是天然硬葫芦)品质更佳,所以选择云南的葫芦丝相对来说是比较可靠的;北方也有一些不错的葫芦丝品牌,选购时注意上述要求即可。

  选品牌。选乐器时品牌很重要,一个好的品牌,产品质量比较可靠,产品体现的是企业的实力,实力强的企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生产工艺比较成熟,产品质量相对来说就比较稳定;好的品牌,售后服务比较完善,对以后产品维修和更换有保障。

  如何购买一支好的葫芦丝

  1、从外观看葫芦是不是很规则的圆形,葫芦是葫芦丝的音箱,如果比较圆的话,演奏时发出来的音会比较圆润。

  2、看主管和附管的材质。一般我觉得紫竹的音色比较好,从美观度上来说,我喜欢三只竹管都是全黑的。差的葫芦丝,其两只附管有可能是白竹的。有的葫芦丝把三只竹管改成红木的,美观度不错,但是音色有点‘涩’,穿透力不强。还有一些降B调的葫芦丝,主管用塑料管子做,这种的音色更差一些。

  3、看葫芦与主管的粘合处是否美观、严实。制作粗糙的葫芦丝有时在粘合处的胶过多,影响美观。有时胶过少,容易漏气。

  4、看附管是否为改良过的。有的朋友喜欢传统的白橡胶塞起来的附管,有的朋友喜欢改良过滑动的附管,也有部分朋友喜欢用小指塞孔的葫芦丝。对于初学者来说,用改良的比较好,因为这种的在价格上一般会稍微低一些。对于学到4、6级的朋友,用滑动的会好些。因为4级以上有些曲子已经需要开附管演奏了,滑动的可以节省开闭附管的时间。小指塞孔的葫芦丝呢,适合手指力量大的朋友。 我自己没有用这种葫芦丝,因为有时候觉得不开附管时小指要一直搭在上面,影响演奏滑音。小指塞孔的葫芦丝有一个好处是增加了葫芦丝的一种技巧。

  5、听主管音的音准。初学的朋友,如果不太会选乐器的话最好有会听音准的朋友陪同选购。当地不好找这样的朋友,我建议最好从网上选购。

  6、试附管音:很多朋友在选购乐器时不注重听附管音的音准和音量。其实在演奏很多曲子时,附管音的作用很大。像竹林深处、幸福的日子,晚霞等等。选好主管音后,我们要听一下附管音的音量是不是会盖过主管音。同时还要听一下附管音的音准。一般的葫芦丝都是左边的附管发低音la的音,右边的附管发中音mi。双音的葫芦丝是右边附管发音的。要试MI音是否准的话,可以按着6、7孔打开右边附管听一下,主、附管音可否合起来。

  7、尽量不要购买塑料的葫芦丝。第一点是因为塑料的葫芦不透气。吹奏时呼出的水汽在葫芦中凝成水珠,积多了,滋生细菌。第二点是音色不好,这里不多说了。

  8、不要购买葫芦和竹管上喷漆和刷金粉的葫芦丝。因为透气性不好,导致葫芦里面容易发霉。天然的葫芦丝,希望他外表光滑的话,可以自己用砂纸磨一下。

  葫芦丝的三个学习过程

  一、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也就是指刚刚拿到葫芦丝准备开始练习,或者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能进行简单乐曲演奏的阶段,这一个阶段所要学习的东西最多,每天的练习时间也最长。我简单地把这一阶段分为以下几个练习过程:

  过程一 解决音头

  当朋友们刚拿到葫芦丝吹的时候会发现吹不响或者吹响了就只有一个很难听的音,仅仅有时偶尔能吹出一个正常的音来,为什么呢?原来葫芦丝是簧管类乐器,她的发音要靠她的心脏部分—簧片的振动来发音,如果你的方法不正确,那么簧片就不会发出声音,或者发出不正常的声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办法呢?那就是用吐音去吹音头,当我们说吐的时候,气流会有一个爆发力,这样就能使簧片一下子正常地振动起来。

  过程二 解决音尾

  我们音头吹得正常了,但是为什么结束的时候葫芦丝会发出一个很难听的“咕”音来呢?原来我们在吹完以后,突然的发松,使口腔内的余气缓缓地注入葫芦腔,这样簧片的振动又不正常了,所以我们吹完一个音后,如果音乐中止了,那么就要迅速地张嘴,让余气释放出去,这样就不会发出“咕”音了。张嘴也有注意点噢,张得不好象可不行,要注意动作要小,张的方法是下嘴唇微离吹嘴就行。

  过程三 了解指法

  现在我们的葫芦丝已经能正常的发音了,但是葫芦丝上面这么多小孔是干什么的呢,这时我们就要学习音阶的演奏指法,了解最常用的全按作低音5的指法,从低音5开始一直演奏到中音6。

  过程四 气息调整

  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避免了“咕”音的出现,学习了通常使用的指法,但是感觉自己吹出来的音阶不正常不好听呢,原来葫芦丝的气息与很多吹管乐都不同,她在低音部分反而用气量大,高音部分用气量小,为什么呢?原来簧片是倒楔形的,尖的部分发高音,根部发低音,大家可以想一下,要让簧片根部振动起来是不是要更用力呢?于是我们现在就要调整自己的气息,从低音到高音气息逐渐减弱。使葫芦丝发出正常的音来。

  过程五 音阶演奏

  前面我们了解了指法,现在就要对指法进行强化。所以这时候可以通过练习一些最简单的小曲子来熟悉熟练指法。

  过程六 找毛病并纠正

  初学的时候所养成的不良习惯很可能严重阻碍以后的学习,所以在初级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演奏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常见毛病。

  1、吹嘴问题 有的朋友在吹奏的时候喜欢把吹嘴全部含在嘴里,或者含得很深,这种方法不正确,只要轻轻地含一点点,不漏气就可以了,不然今后会影响吐奏的速度,而且不卫生也不美观。

  2、指法问题 请初学的朋友一定要练习习惯将自己的小指定位在附管上,这样你就不会出现孔雀开屏等难看的手势,对葫芦的固定也有好处(今后的练习中如遇到速度比较快的曲子,可以适当地放开)。

  3、按孔问题 我们一定要养成用指肚来按孔的习惯,千万别用指尖按孔,容易漏气也影响按孔的准确性。

  4、姿势问题 一般情况下葫芦丝与身体的角度为45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气息的流畅,很多新学的朋友为了一边吹一边看谱,于是就把头低着,这样的习惯不好。正确的姿势是双手持葫芦丝主管,双臂自然张开,头部稍稍向后仰,眼睛平视前方,这样的姿势才美观大方。

  5、气息问题 有的时候中音6不容易吹响,越是着急的时候越是用力,于是很容易把簧片吹坏。要学会正确的用气,用心去呵护你的葫芦丝。

  过程六 乐曲吹奏

  下面我们就可以进行乐曲的吹奏了,但是所选曲目一定要量力而行,初级阶段就是吹初级的曲目,如《婚誓》一类的小乐曲。

  二、中级阶段

  这个阶段是一个能让自己的葫芦丝发生质的转变的一个阶段,可以说其乐无穷,每天都会有新的感触,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习过程:

  过程一 技巧练习

  前面我们所学习的只是些简单的乐曲,而且没有技巧的点缀,使得乐曲听起来平淡无味,这时候就要逐一地去练习葫芦丝的技巧并把它加入到你所吹的乐曲中去。

  技巧分为三类,也几乎是所有吹管乐都要练习到的技巧,那就是:气、指、舌。请朋友们注意,我们都说气指舌,而不说指气舌,或者舌气指等,可见气息的练习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轻重点,把气息的练习放在首要位置。这三类技巧分别包含的内容如下,练习方法会在下面详细介绍。

  气:平稳长音、渐强、渐弱、腹颤音、循环换气

  指:打音、滑音、虚指颤音、叠音、倚音、颤音、波音、其它指法

  舌:单吐、双吐、三吐、花舌、碎音

  这一过程中可以查阅各种学习资料及练习曲目,把以上的大部分技巧逐一地进行练习掌握并熟练。

  过程二 学以致用

  技巧能熟练地使用了,但是有些朋友会觉得吹曲子的时候居然会加不进去,所以这一过程就是练习把技巧加进乐曲,一定要按照乐谱上标记的技巧严格地加上去。

  过程三 乐曲练习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着演奏大量的乐曲,自己喜欢的曲子都可以去吹,包括高级的曲目,不要怕,把她分解开来一段一段地练。最后综合起来就成一支完整的曲子了。

  三、高级阶段

  前一个阶段我们所演奏的曲目听上去还过得去,但是为什么与大师们的原曲差别为什么还是这么大呢,听上去就是差了点味道,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我们要尽量缩短与大师的距离,甚至要有一种信心去超越他们。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与大师们的这种差距来源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意境,这与个人的综合素养有关,并不是天生的。这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如乐理知识和生活阅历,甚至可以涉及到人品,这里不细述。如果我们吹一支曲子而对曲子所需要表达的情感没有什么体会,那么这样的曲子你吹出来也索然无味,有其形而无其神。

  其二是技巧,大师们的技巧非常的细腻,吐音清晰,滑音无痕,颤音迅速有弹性,气息收放自如等等。



《葫芦丝技巧有哪些》
答:葫芦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息控制技巧。葫芦丝是一种吹管乐器,气息的运用是演奏的基础。演奏者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呼吸和运用气息,包括呼吸的节奏、力度和持续性。气息控制得当可以使音色更加优美,音乐更加动人。2. 指法技巧。葫芦丝的音色通过指法的变化来呈现。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指法,包括...

《葫芦丝的吹奏方法》
答:2、手指按住各个孔的位置应该尽量放在中心点上,并且夹紧。用拇指环抱笛子红缨边缘,固定笛子位置。三、掌握呼吸技巧 1、葫芦丝演奏需要良好的呼吸控制和技巧。以下是正确的呼吸方法:深呼吸,使腹部和肺部充分扩张,将空气吸入。2、掌握节奏,吐气时按照音乐节奏进行呼吸并使吹奏持续时间更长。通过控制吹嘴的...

《吹比较好的葫芦丝是什么感觉,好的葫芦丝有些什么特点?》
答:1、吹好的葫芦丝的感觉:无论高音低音,吹起来不费劲,很容易吹响,且不会堵塞,也不容易出“咕”音。2、好的葫芦丝的特点:除了第一条所说之外,还具备音准好,音色统一,没有噪声,受环境温度对音准和音色的影响较小。且好的葫芦丝大都不会在葫芦上雕刻图案。

《葫芦丝怎样入门起步?》
答:葫芦丝的常用指法表以及葫芦丝各部位名称:葫芦丝的常用指法表以及葫芦丝各部位名称 学葫芦丝其实不难,有人指导学起来当然更快,无人指导自学也完全可以学会,自学首先要有简单的乐理知识,会识简谱,然后买一只葫芦丝,买一本葫芦丝学习入门的书。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大多数人都吹不响,掌握不了力度。慢慢试...

《葫芦丝初学买什么调的。不同调什么区别》
答:对于初学来说,气息不是很足,腹式呼吸的技巧不懂,那么选用C调合适(如果选用降B或是大调,长时间的练习会吹的头昏脑胀,眼冒金星,这是大脑缺氧所致)等肺活量大了,就可以顺利的吹大调。再说说C调和降B调个头的大小。一般来说,为了使降B调的葫芦丝音色低沉些,会选用比C调大的葫芦和粗的管子,...

《葫芦丝怎么吹,葫芦丝的学习技巧》
答:1、右手在下方占三个孔,分别是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严,拇指在后面相应的和食指对上。左手先用拇指把后面的孔按严,然后依次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严,小指按在副管口上。2、把所有孔按严是低音“so”和低音“mi”。吹“so”时气息用力,吹“mi”时气息平缓。3、下面三个孔松开时“do”,...

《吹葫芦丝的指法》
答:用口吹奏葫芦丝,需要掌握正确的口型和呼吸方法。用嘴唇形成一个小圆口,将空气从嘴里吹出,使气流通过葫芦丝管内,产生音乐声。吹发音需要掌握正确的气息和吹奏力度,可以通过练习唇部肌肉的训练来提高吹奏技巧。指法 在吹奏葫芦丝时,需要用手指堵住或开启葫芦丝管的孔洞,从而改变音高和音色。葫芦丝上一般有...

《葫芦丝初学技巧》
答:初学葫芦丝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有没有学习技巧呢?小编为大家分享葫芦丝初学的技巧,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1、气(呼吸方法)1、不提肩、不挺胸、口鼻通、不出声;气下沉、丹田功、音柔美、颤常用。2、高音缓、低音急、轻呼能出筒音3 3、吹长音时要做到:音头不能软、音体不能板、音尾不能散...

《葫芦丝C调与F/D/B有什么区别》
答:各种调门的葫芦丝,在外形结构和演奏技巧上没有任何的区别,主要是在体积大小和音色上的区别。区别如下:1、调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小D、C、降B、G、F五种。其中F调最低。2、乐器外观不同。例如小D调,音孔的孔距较小,演奏的时候,手指要并得很紧,稍有疏忽就会按不住音孔。体积很大的葫芦丝...

《葫芦丝上擦什么油不会裂》
答:注意事项:葫芦丝的葫芦共鸣器与竹质吹管,在吹奏以后,里面会含有大量水汽,及时控掉水分,晾干,是保护葫芦丝所必要的。如果在葫芦丝的周身涂满橄榄油,这样就会堵塞气孔,不利于水汽散去,时间长了,会导致葫芦丝内部潮湿发霉,簧片锈蚀变质。葫芦丝的保养方法:一、吹奏后,葫芦内壁充满潮气、口水,这时...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