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30岁前混日子,35岁后不甘心:比一事无成更毁人的,是结构化冲突

作者&投稿:枕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上学时自己的成绩倒也说得过去,可步入职场,却发现完全慌了神,不知从何下手?

在父母的建议下,你报考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来到了一家谈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的单位。

你有些心有不甘,但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很快,你忙着恋爱、结婚、成家......工作嘛,能混一天是一天,并没有做别的打算。

一晃多年过去了,转眼就到了30来岁。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觉得身上的担子陡然重了起来,你不想浑浑噩噩过下去了,你希望能给孩子做个表率。

然而问题在于,当你回首往事,发现自己似乎一事无成,这个时候,又该如何确定发力点呢?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

“晓璃老师,我觉得自己太失败了,好像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可是我现在醒悟了,想要重新开始,你说,我该如何寻找自己的方向呢?”

隔着屏幕,我似乎能感受到视频那端的咨询者阿敏(化名)的焦灼。

毫不夸张地说,阿敏的经历颇能代表一部分迷茫的职场人。

在沟通的过程中,阿敏的这些话让我印象深刻——

“老师,我觉得销售不适合我,我性格内向,肯定是做不好的。”

“老师,如果我现在去学一门技术,比如会计之类的,我担心我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是否能跟得上,我的数学成绩也一直不好,学会计会不会很吃力啊?”

“老师,你觉得我考事业单位编制怎么样?他们说我考编制是近水楼台,但考编制哪有那么容易啊?我担心自己考不上。”

......

“所以,你在工作上也是有类似的担忧吗?比如,担忧自己无法做好眼前的工作?”我敏锐地察觉到了阿敏的这个特点,进一步问道。

阿敏的眼眶湿润了。

她告诉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学什么专业,因为自己数学成绩差,就报考了英语专业,觉得这个专业应该不难学。

大学毕业之后,她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就在父母的安排下,来到一家行政事业单位做合同工,结了婚之后,自己和老公巨大的收入差异、婆家对自己和女儿的轻蔑,都深深刺痛了她,她这才渐渐醒悟过来,所谓“为母则刚”,说到底还是要自立,才能在这个家庭站稳脚跟,才能给女儿谋得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辞去这份合同工的工作,来到一家公司做起了客服。

但是很快,她就厌倦了客服工作的繁杂琐碎,这还不算,公司还对客服人员进行KPI考核,根据投诉率、续单率作为客服薪资的重要依据,并效仿销售部门的政策,对客服人员也进行“末位淘汰制”。

阿敏感到十分崩溃,她分分钟想离职,但回想过去,似乎也没有可圈可点的职场履历,这要一脚踏出了这家公司,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苍白的工作经验,还能到哪里去呢?

二、

随着咨询经验的增加,我渐渐明白,实际上,类似阿敏这样的职场人不在少数。

是什么让他们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到头来陷入一事无成的境地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 结构性冲突。

1、什么是结构性冲突?

要知道,任何一个东西达到了某种平衡状态,就会进入两种力量的制衡状态,即阻力和动力。

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就要削弱或者增强任意一方的力量,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形成一边倒的结果,要么逆袭而上,要么一落千丈,至于最终能发展到什么结果,取决于事物及个人自身的意志和潜力。

对于职场人也是如此。

一旦某种需求得到了满足,还没有找到更强烈的期望时,就会进入“结构性冲突”(即相对安逸的状态),对工作或生活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有人打过这么一个比方,就好比你现在正在开车,一脚踩着油门,一脚踩着刹车,速度自然提不上来。

职场也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空间,人在职场中,如果既奢求安稳(踩着刹车),又渴望追求高收入(踩着油门),这样下去的结果只会导致无意义的能量消耗。

原因很简单,因为安稳是低风险状态,而高收入必然要面临高风险的现状:你不可能同时达成这两项,反过来,如果达成这两项中的一项,意味着另一项的放弃或者失败。

2、职场发展困境中的内在矛盾,多是“结构性冲突”

对于在职场中渴望发展的个人而言,必然会时刻处在矛盾之中,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才使得个人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当矛盾双方纠缠不清时,会给个人发展制造内在的损耗和压力。

比如,一个人迫切想要改变现状,想要赚钱,但又舍不得当前的安稳,不敢接受压力和挑战,在两股力量的牵扯之下,当事人是最容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即,会呆在原单位很多年),但毫无疑问,这种状态会让其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造成诸多阻力,除非其中一方力量增强或者削弱,才会打破这种纠缠状态,进而进入另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就好比,有的人会遭遇家庭重大变故,或者内在渴望被激发了出来,就会打破这种半死不活的“僵持状态”。

罗伯特·弗里茨在无数次帮助他人开发创造力的实践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

“几乎所有人都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即认为我们是不能实现愿望的” ,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能量的纠缠状态。

三、

当你明白了结构性冲突之后,你就不难明白,为何有些人在职场中屡屡不顺了。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谨以文中的阿敏举例说明。

阿敏这些年虽然渴望改变,但一直未能采取有效行动,根源就在于这种“结构性冲突”。

经过了解得知,阿敏的父母是做小生意的,由于市场行情不稳,家中的收入也忽高忽低,这让阿敏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她对于职业的安稳有着强烈的渴望,表现在她不希望经常变换职业环境,以及工作内容及同事也最好不要频繁变动。

与此同时,这些年同学之间的差距让阿敏的内心蠢蠢欲动:有的同学依靠强大的专业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的同学利用外语优势做销售做的风生水起,也有的一开始就在其他行业发展,如今也做到了中高管职位。

相比之下,阿敏的转变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追求安稳与渴望改变这两股力量持续在阿敏内心撕扯,让阿敏处于一种微妙的相对平衡状态,直到女儿的出生,让阿敏感受到了来自老公家族的冷眼,这才激发起她渴望改变的决心,做出了辞去事业单位合同工的举动。

但现实是,即便改变了职业环境(从事业单位到企业),阿敏的处境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她依然在追求安稳与渴望改变这两股力量中消耗了大量的心力,随着老公事业的蒸蒸日上,阿敏决定要二胎,如此一来,家庭矛盾突然缓和了很多,原本被激发的斗志渐渐恢复到了最开始的平稳状态,她又开始陷入了习惯性的无力境地。

咨询后的阿敏恍然大悟,她明白了为何自己这么多年无法突破的根源所在。

后来,当阿敏看到线下训练营的通知时,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希望通过训练营进一步了解自我,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四、

两天的训练营中,阿敏收到了来自老师及伙伴们的积极反馈和正面评价,这种体验对她而言是极为珍贵的,阿敏觉得内心渐渐充满了力量,在训练营结束后没多久,阿敏找我做了一次线上沟通和交流。

我告诉阿敏,针对“结构性冲突”,最好用的解决策略有两种。

1、一般性策略

一般性策略包括三个部分:降低愿景、操纵冲突及意志力策略。

例如愿景维度上,如果一个人给自己的目标制定的太高,就会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

比如对阿敏而言,月入3k的她如果渴望年薪10w,无疑目标太大,反而让自己深感无力。

这个时候,不妨把薪资目标锁定为月薪5k,假设客服主管收入能达到这个标准,接下来不妨将职位目标锁定你为客服主管,这让阿敏会觉得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能大大减少她的焦虑。

鉴于篇幅有限,另外两个策略就不赘述了。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性策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但都有自身的局限。

2、说出真相,并且敢于承诺

想要真的应对结构性冲突,简单有深刻的办法,就是说出真相。

说出真相并不是追求什么真理,是心甘情愿根除令我们限制自己、不让自己看到真实情况的习惯,不断扩大意识范畴。

比如在阿敏这里,她的思维模式是:一旦出现困难或挑战,她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不行,但事实上,如果她敢于面对挑战迈出第一步,可能结果就大不相同。

我给到阿敏一个建议就是,不妨从家庭关系入手,例如可以先和老公坦诚沟通,说出自己这些年真实的感受,并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希望。

后来的阿敏真的这么做了,她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反倒是当她说出自己的不满、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后,老公反而更能理解与尊重自己了。

我很开心阿敏真的迈出了这一步,这对她而言非常关键。

我深知,当她今后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或困难时,虽然潜意识会告诉自己不行,但参加训练营的美好体验以及这次和老公摊牌的经验,她发现自己如果主动争取一下,说不定就能战胜困难或挑战了。

这种体验和经验异常珍贵,她会引领阿敏的未来,直至让阿敏的理想变成现实。

五、

行文至此,我想对职场中千千万万的阿敏们说——

很多时候,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成功地做成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做成第二件、第三件.....

如果你从来都没有做成过一件事情,请不要惊慌,你最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仔细检视自己的内心,因为十有八九是“结构性冲突”让你止步不前。

有缘读到此篇文章的你,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不妨让TA通读这篇文章,并参照文中的方法积极实践,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潮水自会来去,但心志得坚若磐石。即便成不了那根定海神针,也至少不是那随意被拍上岸的野鬼游魂。” (by 一枚热汤圆)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

《三十多岁或四十多岁的女性在职场中的现状是怎样呢?》
答:虽然对于女生来说并没有很强的三十而立的说法,但是当一个女人过了30,如果她还没有结婚,她还混的很差的话,她也会引起很多人的议论。但是对当前这个社会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跟以前的社会很不一样了。现在社会发展了,女性也变得更加开放了,很多女性也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有些女性很有...

《大城市没有归属感,小城市不甘心,我们该怎么办》
答:大城市没有找到归宿感,回到家乡小镇又不甘心 ……各种焦虑附身,但是依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没有选择,会将我们拖入恶性循环中。0 1 多创造选项 罗振宇2022年跨年演讲中,也提到了35岁现象,35+的焦虑。心理学和医学表明,人的大脑成熟得40岁,然后一直保持高水准,一直到70岁以后才衰退。罗振宇用...

《迷茫的人,如何应对三十几岁的工作危机?》
答:确实30多岁,开始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开支变大,也许会有房贷,车贷。公司如果又是互联网化或者年轻态的公司,看看左右皆年轻过自己。也许你的上司也比你年轻,有的公司还会说35岁后需要清理,让年轻着上。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气氛,所以惶惶不可终日者确实存在。其实从上面就可以看到迷茫的因素来自两个...

《致所有不读书的人:你将“死”于35岁》
答:表妹总结陈词,这样不读书的人,再光鲜,也不能要。亲戚们,为这门亲事可惜了很久。去年国庆,我回老家,却偶然听到这位男士的消息:因为一次竞聘失败,他被调到了冷门科室。虽然愤愤不平,却没有能力也没有气魄,不敢辞职出去闯。35岁的人了,白天在单位混日子,晚上在家以酒消愁。02 和硕士生导师做...

《“普通人,最好别去北上广发展,人生很短,生活很重要”你怎么看?_百度知 ...》
答:当然,人各有志,有的人就是愿意选择一辈子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也无可口非,但是,相对于平淡和“稀释”的人生,我还是更加愿意选择“浓缩”和拼搏的人生——哪怕只是用更短的时间实现与内地相同的目标,我都觉得是赚到了人生的时间。 毋庸置疑,混日子,庸碌的人,在深圳也好在内地也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讨论这类人群...

《不甘在目前行业心混日子想换行业。怎么写自荐信》
答:你不甘心在目前的行业上面去混日子,你想换一个行业怎么写计件信呢?如果你再当前的行业上面绝对是混日子的话,你可以花一点心思往上爬呀,当上管理层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觉得你如果是打工的话,怎么换行业都是打工都差不多是混浴吉?如果用心去做的话,想方设法往上面去做的话也是可以当上管理...

《既然很多工作 35 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_百度...》
答:至于让出位置后,你去哪里,那不是公司应该考虑的问题,裁掉混日子的老人、末位淘汰裁掉弱者、停止招聘中年人,大力任用新生代精锐,不仅减少开支,还能保持队伍创造力,真香。现在一线城市的节奏,23岁左右进社会,到基层,27岁左右成精锐,到中层,30岁左右到巅峰,团队负责人,35岁之后,精力锐减,出局,给27岁左右的精锐腾地方...

《30多岁还在工厂里面打工,出路在哪里?》
答:不要盲目听别人的唆使,有谁想给别人打工,谁不想成为有钱人,谁都想做老板,可能吗? 三十岁了不是在工厂混日子的年龄,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不做行动是永远改不了现状的。30岁左右的80后,如果你没有钱,也没有特殊才华,我们的打工出路在何方,我认为应该做几个准备。 1、明确自己的行业和公司,工作未来十年的发展...

《今年23岁了 初中毕业就出来瞎混日子了 不甘心于一辈子打工的 想学门...》
答:其实现在有好多的年轻人都和你差不多,像你这种情况你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按照自己喜欢熟悉的路来慢慢的走,不要着急,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也不要总是跟别人比较,只要自己过得开心 就好,不要去管其他人,对自己树立信心。

《35岁转行最适合做什么》
答:20岁到30岁,做别人吩咐给你的事。30岁到40岁,慢慢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0岁到50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50岁以后,为别人做做事情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