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科学养猪 怎样快速科学养猪

作者&投稿:栾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科学养猪~

阿里云首创AI养猪,竟给每头小猪上“户口”,更有猪脸识别,马爸爸牛!

阿里云首创AI养猪,竟给每头小猪上“户口”,更有猪脸识别,马爸爸牛!

科学养猪“六坚持”
一、坚持养杂交一代猪。
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皮特兰、迪卡、长白等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称为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存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
二、坚持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可在猪舍外种植葫芦、南瓜、向日葵等植物遮阳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新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三、坚持自繁自养法。
自己饲养优良种公母猪,自己培育杂交仔猪,自己育商品猪,有利于防疫防病,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
四、坚持推行高密度养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由于猪只饲养密集,省猪舍,固定资产投资少,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活动场地小,吃饱则睡,增重快,饲养期缩短。
五、坚持向科技要效益。
推行一条龙快速养猪法。实行“五改一加”,即一改养脂肪型猪为养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二改喂单一饲料为喂经过配合的全价饲料。三改饲喂熟料为生拌料湿喂。四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对断奶后的小猪采用直线育肥法,可有效缩短育肥期,提高育肥率,增加经济效益。五改有病找兽医为无病早预防,严格控制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副伤寒四大传染病,以减少病死率,提高成活率、出栏率。一加是加喂添加剂、生长素。
六、坚持适时出栏和屠宰。
育肥猪体重超过90千克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千克的,虽然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以体重90~120千克屠宰最合适。

科学养猪法——倒喂法
在农村,大多数农户养猪仍然延续着传统养猪法,即采用“吊架子”饲养法,前期大量饲喂青、粗饲料,只投入极少量的精饲料,当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再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饲料进行快速催肥。这种饲养方法虽然利用了大量的青、粗饲料,但由于不能满足猪生长前期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致使猪生长发育缓慢,出栏时间延长,一般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使饲养维持消耗大大增加,这种饲养方法非但没有达到节约精饲料的目的,反而造成精料的大量浪费。
而少数养猪专业户采用“一条龙”饲养方式,即从小猪到出栏一直用精料饲喂,不用任何青、粗饲料。这种方式虽然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料的维持消耗,但农村大量的青、粗饲料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经济效益仍然不够理想。
采用“倒喂法”养猪可以有效地避免“吊架子”饲养法和“一条龙”饲养法养猪存在的弊端,比“吊架子”和“一条龙”饲养法分别可节约精饲料30%和10%,而且“倒喂法”养猪瘦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倒喂法”养猪的具体做法是:
从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公斤以前,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合必需的饲料添加剂,只喂少量青绿饲料,不喂任何粗饲料。待猪长到50~60公斤后至出栏,再适当降低精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减少精料的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的投入,其比例为:精饲料62%、青饲料26%、粗饲料12%。
“倒喂法”养猪的科学依据是:因为猪从小猪到中猪阶段以长骨和瘦肉为主,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需求较多,加之此时猪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极低,所以要以精料为主,以满足猪生长发育对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的需要,使小猪迅速生长,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而待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耐粗饲能力增强,故增加粗饲料的饲喂量。

目前农村养猪量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养猪的经济效益不高,有的甚至亏本。我在农村从事农技推广40多年,对养猪上有些体会,提出来供广大养猪户:

一、养猪要养良种猪。良种猪就是一代杂交猪,用长白或大约克夏公猪与当地母猪或苏太猪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仔猪,生命力强、吃料广、生长快、瘦肉多。

二、养猪要喂配合饲料。25公斤以下的仔猪以喂正大551A乳猪料为好,25公斤以上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配制多种原料的全价饲料,营养全,不浪费。

三、养猪要精青饲料相结合。养猪不能单一喂精料,单一精料营养不全,成本高,猪成长慢。精青结合营养全面,有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多,成本底,长得快。

四、养猪要直线育肥。传统性的吊架子养猪法、周期长、出肉率低、成本高,此法不能再用。要采用直线育肥新的养猪法,对断奶后的仔猪到出栏止,采用提高营养水平的直线育肥法,可以大大缩短养殖期,提早、提高出栏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五、养猪要喂稠料。养猪推行每天两次喂猪法,并要喂稠料。投料上午8点左右喂第一次,下午5点左右喂第2次,中午12点左右加喂一次青料,增加微量元素,节约精料,降低成本。

六、养猪要高密度养殖。一般0.8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猪舍,而且猪多、抢食,增重快,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费用。

七、养猪要走自繁自养之路。要是一般农户养猪,就去选购一代杂交仔猪,进行养殖。如果规模性养殖,就首先选好优良公、母猪、培育杂交一代仔猪,养商品猪,提高成活率,有利防疫除病、降低成本。

八、养猪要把猪舍建成冬暖夏凉。春季可在猪舍周围栽种瓜藤之类,到了夏秋,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猪舍要安装塑料暖棚,保持猪生长所需温度,促进发育生长。

九、养猪要及时防疫治病。猪舍要天天打扫清理,定期驱虫和免疫注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

十、养猪要适时出栏。猪长到90公斤以后,生长逐渐减慢,再喂下去,就不合算了。一般长到10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屠杀,供应市场。

阿里云首创AI养猪,竟给每头小猪上“户口”,更有猪脸识别,马爸爸牛!



这个问题太大了

《养猪怎么养 如何养猪》
答:1、猪圈搭建:想要养猪的话,需要先进行猪圈的搭建,猪圈搭建是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确保猪圈的通风是比较好,需要确保地理位置处潮气不要太大,这个我们是需要特别注意的。2、科学喂食:还需要确保科学喂食,一般可以选择饲料加谷物等,这样搭配式的喂食可以促进猪长得又胖又壮,这个我们是需要知道的,前期...

《怎样养好养猪》
答:猪饲料添加剂是由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30多种物质,采用现代科学先进工艺配制而成的。将它加入饲料中喂猪,既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满足猪生命活动及增重需要的营养,又能防治疫病。6、根据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全价饲料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复合添加剂后,必须先进行浸泡软化,使其渗到饲料中去。用这种...

《科学养母猪,提高养猪场效益》
答:一、养猪户该挑选什么样的母猪留种?(一)从品种(品系)性能和母猪个体性状方面进行评估对于母猪品种(品系)性能的要求,除了瘦肉率达到瘦肉猪标准、生长发育快外,更要注重其繁殖性能和对地方饲养条件的适应性。在这方面国内的培育品种占有明显优势,主要表现为:1、产仔数多;2、性成熟早,发情症状明显,如闹圈、爬栏、爬...

《养猪怎么养》
答:2、正确选种 想要养猪的话,那么首先需要正确选种,养殖户们可以根据地区还有养殖需求来选购,一般首选适应能力强且生长健壮的猪来养殖,如果是肉猪,就要选择肥育效果好的,种猪养殖的话,要挑选繁殖能力强的。3、科学饲喂 养猪还需要科学的饲喂,在猪的不同时期饲喂的方法都稍微有区别,不管在猪的哪个...

《养猪的方法》
答:养猪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苗、配料、管理和防病等方面都有讲究。要养好猪并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办不到的事。要把猪养好,养出效益来,必须掌握科学养猪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 总结 和提高。为此,下面就主要讲下喂养育肥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养猪户养好猪,进而养出好的经济效益。养猪...

《种猪:科学养猪技术之饲养管理》
答: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关键和保证,通过精细饲养与护理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增加窝产活子数和提高母猪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饲料营养能促进种公猪健康和提高配种利用能力。(1)日粮和饲喂技术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和配种的猪场,在...

《初次养猪没有经验,养猪如何喂比较好?》
答: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倾斜补贴,养猪业成为了越来越多人新的选择,也吸引了一大批返乡青年劳动力投入养殖行业中去,但养殖浪潮来临,咱们养殖户万不可盲目随大流,要有自己的综合判断和考量,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次养猪没有经验,养猪如何喂比较好?1.科学把握饲喂...

《养猪技术有什么》
答:发酵床养猪简要概括为" 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1. 三省( 省水、省料、省劳力)节省用水75%~90% , 仅为猪只饮用、保持垫料表面湿度、滴水降温用水;猪拱食菌体蛋白, 改善肠道环境, 提高饲料转化率, 可节省精饲料10%~15% 。仅喂料、翻扒垫料、清扫饲喂台、调整湿度用工, 无需清粪, 可...

《怎么养猪,才可以让猪少生病?大家有建议分享吗?》
答:养猪的人都知道,要想猪长得快,只有猪没有病或者少发病才能达到,这就要求管理者在饲养管理上下工夫,做好饲料、保健、环境、防疫等工作,只能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养”字上做文章,没有捷径可走。提供好的饲料,满足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饲料原料要多样化,要进行合理搭配和调制,严禁喂给发霉...

《科学养猪法?》
答:科学养猪方法有以下几点:1.养猪要养良种猪。2、养猪要喂配合饲料、选择优良饲料。科学养猪离不开猪催肥专用的饲料添加剂——催肥增重王。3、改进喂养方法,养猪要精青饲料相结合。4、做好猪病的防治和防疫。5、养猪要适时出栏,要经常了解猪的市场价格。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