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孙膑成功引领了一场伟大战役,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死因却不明? 祖国的历史

作者&投稿:赞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香港历史~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
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
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
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
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扩展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
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英国武力侵占香港三步曲:
侵吞香港岛。1840年4月,中英鸦片战争首先在香港揭开序幕。战后,英国代表义律提出割让香港,赔偿鸦片烟价等无理要求。
清政府负责对英交涉的琦善在谈判中虽力求妥协,但由于道光皇帝态度强硬,琦善未敢接受义律的割地要求和与义律订立任何条约。
但1841年1月20日,义律却擅自宣称与琦善达成了“把香港岛及其海港割让给英国”(即《穿鼻草约》)。这纯属义律所捏造。
公告颁布5天后,英国侵略者便用武力强占了香港岛,并于26日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要求清政府赔款和清军从广州城撤出。
并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1842年6月,英国攻入长江,并于8月进入南京江面。面对城下耀武扬威的炮口,清政府彻底屈服了,遂于8月29日,派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军谈判。
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割占九龙半岛。英国殖民者侵占香港岛后,便以港岛为基地谋取九龙。
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3月,侵华陆军司令克灵顿遵循英国在华全权代表卜鲁斯的指令,派遣军队强行占领了九龙半岛岬角至尖沙咀一带。
在军事占领后不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巴夏礼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是年9月,英法联军6000余人进逼北京,10月24日,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从而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又被英国割占。
谋取“新界”。1898年4月,中英双方就香港扩界问题开始谈判。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英国外交部的指示,向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出示展拓界址范围的地图。
李鸿章等屈从于压力,遂于1898年6月9日,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
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租予英国,租期99年。至此,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这颗“东方明珠”完全落入了英国殖民者的魔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扩展资料;

中国军队积极开展对外交往。目前,解放军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了联系,在90多个驻外使馆中设 立了武官处。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国防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的强弱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存亡。
新世纪,朱镕基总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明确了“十五”期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全面体现了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孙膑之死一直众说纷纭,但据史料记载,孙膑并没有战死在沙场上,而是选择了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最终他在自己的家乡老死,活了大概七十多岁。

孙膑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军事家,早年的不幸遭遇并没有击垮他,甚至成就了他。他在被人夺取双腿后,来到了齐国任职,并且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帮助齐国夺得了霸主地位,而在夺取霸权的过程中,马陵战役是极其关键的一场战役。交战的双方主力是齐国与魏国,而双方的关键人物,正是孙膑与庞涓,也可以说这是一场宿命的对决。

最终,孙膑凭借着更为出色的军事能力帮助齐国打败了魏国,也成功地为自己报了仇。这场战役之后,魏国国力大损,不再具备霸主的条件,取而代之的是齐国。然而战役之后,齐国国内的争斗并没有停息,各方势力开始了更为激烈的利益争斗,最终孙膑所支持的田忌被边缘化,孙膑见势不妙,也就提出了辞退官职,告老还乡了。

影视剧中常常会夸大一些人物的行为,并通过剧情设计让人物更有记忆点。因而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孙膑在马陵战役之后,跳崖自杀,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孙膑的隐退与政治斗争相关,在返回故乡的许多年时间里,孙膑整理并书写了许多兵法,为后世所传颂。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孙膑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回到了鬼谷。



孙膑是齐国著名的军事家以及兵家的代表人物,孙膑之死一直备受争议。他打过很多著名的战役。但据史记的记载,孙膑没有打过败战,孙膑在马陵大战之后功成身退,随后隐居生病死去或无疾而终。


他曾与庞涓为同窗,后来遭受了庞涓的迫害,在魏国被软禁并遭受了膑刑,削去了膑骨。正是因为庞涓这样偏激的举动,引起了齐国大使的注意并把孙膑救了出来。孙膑投奔了齐国,为齐国谋划,利用它的聪明才智辅助齐国取代魏国并成为霸主。在与魏国的几次交锋中,孙膑的才识过人,足智多谋。孙膑利用魏军的自大心理以及对庞涓的性情的了解。庞涓为人狂妄自大,总觉得齐国一定会败在他的手上。所以孙膑利用了这一点设局诱骗庞涓。

在马陵大战时,孙膑最终报了庞涓当日残害之仇。齐国战胜魏国后国力大增,虽然国力强盛起来,但是内部各官员仍有勾心斗角之势。马陵之战后孙膑田忌理应受到皇帝赏赐,可是田忌却被邹忌陷害被迫逃亡,与此同时对孙膑的记载便少之又少。所以很有可能是孙膑意识到齐国内部混乱,可能会让自己像田忌一样走上流亡之路,于是从此便退隐,而因膑刑而留下的伤随年龄增长会越来越严重,直至最后病死。



       而在电视剧《战国》中,里面的孙膑因为厌倦了战争而跳崖自杀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还有另一种说法:孙膑带领门下弟子,一边躬耕,一边整理兵法,为国家政治做贡献,为然后被后世传送。



我觉得他应该是老死的吧,具体的原因历史上也没有记载,所以也太清楚原因了。

孙膑的死是非常奇怪的 可能孙膑的死是一件早有预谋的事,所以死得蹊跷

我觉得他可能自己隐退家乡了,毕竟他赢得了一场伟大的战役,害怕功高震主,所以选择隐去。

《带娃学习189——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成语:围魏救赵、减灶之计,典故:孙...》
答:孙膑与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历史典故紧密相连,他的兵法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这些战役和智谋不仅塑造了孙膑的伟大形象,也孕育了成语“围魏救赵”、“因势利导”以及“减灶之计”的诞生。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令人赞叹不已。孙膑的故事,正如他的兵法一样,深邃而富有哲理,流传千古。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答:指挥了军事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战役,打败了当时最为强大的魏国,「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武和孙膑不仅是战绩卓著的名将,而且各有军事著作传世,这就是蜚声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孙武撰,又称《吴孙子》。《汉书‧艺文志》着录有「...

《古代十大杰出人物及事迹》
答: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

《孙膑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求好人 指点!!!》
答:孙膑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军事家。《孙膑兵法》是一部内容丰富、极有价值的重要著作,值得人们好好阅读,仔细咀嚼,用心领悟。 (二)纵观《孙膑兵法》十六篇,在继承孙、吴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首先,孙膑在《威王问》中阐述了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观。 他明确地说,战争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先...

《孙膑忍辱负重的故事算不算励志故事?》
答:于是,孙膑与庞涓又一次相逢在战场,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生死较量。 战役之初,按照孙膑的计策,齐军长驱直入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国的都城大梁。时过不久,孙膑...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宫刑之侮,怎么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而流芳千古,成为人人敬仰的史学家,后人尊称的“太史公”...

《鬼谷子的四大弟子最终下场如何》
答:孙膑通过帮助田忌赛马展示了才能,田忌又将孙膑推荐给齐王。孙膑一番言论下来,齐王见识到了孙膑之才,立马拜为军师。于是后面就有了围魏救赵,设伏马陵等著名战役,而马陵战役之后孙膑就功成辞赏,遁迹藏名。2、庞涓 庞涓下山之后到了身处四战之地的魏国,他常年征韩伐赵、讨楚抗齐,在乱世中奠定了...

《评价孙膑===急急急》
答:”齐威王十分赞赏孙膑的谏仪,当即采纳。一年后,当魏韩两军交战更为激烈,双方实力已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威王才决定派兵出战,仍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于是,孙膑与庞涓又一次相逢在战场,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生死较量。 战役之初,按照孙膑的计策,齐军长驱直入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国的都城大梁。时过不久,孙膑得知庞涓...

《怎样的孙膑》
答:他最大的特点是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强调战争并非简单的武力对抗,而是智谋的较量。因此,他善于运用兵法中的智慧,根据不同的战争形势制定战略。他的战略常常以出奇制胜、巧妙运用兵力而著称。例如,在桂陵之战中,他采用减灶之计,成功欺骗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此外,孙膑还具备高超的...

《请阐述孙子兵法基本精神,结合实际例子谈谈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答:军事上有助,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取得“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反之,如果“恃其不来,恃其不攻”,则国家将会处于危险之中。1990年2月,伊拉克出动大军一举占领了海湾小国科威特,引起了世界震动,并由此引发冷战后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科威特亡国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麻痹无备。

《孙子、孙武、孙膑是同一个人吗?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孙膑兵法》记载的是战役、战术以及战斗指挥的战术问题。从两本书中对战斗的理解就能知道,孙子和孙膑并非同一个人,因为他们的战略、战术思想并不一样。孙子就是孙武,他们是同一个人 首先解释一下,子的意思,在春秋战国时期,子是一种敬称,如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包括孙子。而孙子的真实...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