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都督和都蔚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历史起源

作者&投稿:郝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十万个冷知识

_百度百科
尉由来编辑
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都尉一职最早出现是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战国策-赵策-秦赵战于长平》“秦赵战於长平 ,赵不胜,亡一都尉。“到秦楚,楚汉之际,都尉一职开始频繁出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傅靳蒯成列传》“(靳歙)略梁地,别将击邢说军菑南,破之,身得说都尉二人,司马﹑候十二人,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

都尉演变编辑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景帝中二年,郡尉更名为都尉,景帝中六年,主爵中尉更名都尉,此外秦代都尉,只有都尉,关都尉,两种职官,楚汉之际的文献中出现骑都尉,汉代,又先后出现部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水衡都尉,奉车都尉,驸马都尉等等,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主要的官阶品秩在
比二千石,而其他如部都尉,关都尉,虽没有直接的品秩记录,但参考郡属官吏的情况当在二百石,到六百石之间。
东汉时代,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中兴建武六年在内地郡国取消都试,省略都尉,其职由太守兼,只在边郡继续保持都尉及属国都尉,或出现极端情况时,临时设立,事了则罢。取消关都尉。在出现中二千石的品秩下,比二千石的都尉实际上已经降了半级。
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总体地位呈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历代沿置编辑
奉车、驸马、骑三都尉。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旧无员,或以冠常侍,或卿尹校尉左迁为之:奉车掌御乘舆车:驸马掌驸马:骑都尉本监羽林骑。皆武冠绛朝服,银章青绶。秩比二千石。
郡之长官,在京畿三辅或近边的郡,于太守外还承秦制置尉,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专管本郡军事戍防,其治所别立,置官属,在郡中与太守并重,有时代行太守职务。郡都尉本为郡守副贰,侧重在军事方面
官印
协助太守,但由于边郡的军事防务太重,往往需要把边郡划分成若干个防区,因而仅靠郡都尉一人是不行的,所以许多边郡都在不同的防区设置部都尉,类似于近世的军分区司令。
在边郡还有关都尉,如敦煌有阳关都尉,治阳关;有玉门都尉,治玉门关;张掖有肩水、居延都尉,亦为关都尉。边郡又置骑都尉,如天水有骑都尉,治豲道县,安定有主骑都尉,治参□县,均见《汉书·地理志》。此外,边郡因有大量屯田卒,往往又设农都尉以领其事。
清朝一等轻车都尉画像
西汉后,用都尉为官号的范围,由广转狭,除武职外,惟以宗室外戚与勋官为限。只在用兵归暂置。又省关都尉,仅保留边郡都尉与属国都尉,兼理民政。三国时都尉名号甚多,如建忠都尉、扬武都尉等,均系军官。晋以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三都尉。驸马都尉专为帝婿之官。自魏、晋至明不变。
唐、宋、元、明以上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为三、四品勋官称号。清以都尉为武官官阶,正三品为武义都尉,从三品为武翼都尉,正四品为昭武都尉,从四品为宣武都尉。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民国元年(1912)一月规定军衔等级,中等官佐称都尉,分大、左、右三级。同年八月,北洋政府改称中等官佐为校官。又民国初年,京师警察厅曾设都尉。

都尉与校尉编辑
都尉和校尉都是古代特别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他们之间的上下关系由于历朝历代的不同和异处不能统一作比较。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历史沿革编辑

汉末三国
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如东汉顺帝时﹐御史中丞冯绲持节督扬﹑徐二州兵镇压九江“盗贼”﹐就是一例。其后﹐又以中郎将督军﹐更增加了军事统帅的因素。汉末董卓之乱后﹐州郡拥兵割据称雄﹐朝廷为了笼络他们﹐有以将军兼督数州或都督某州的称号。献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大约同时﹐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种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1]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建立军镇﹐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区。建安
都督
初年﹐曹操以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驻长安。建安十七年又以夏侯渊督诸军驻长安﹔建安二十一年征孙权还﹐以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建安末﹐以曹仁为征南将军﹐假节﹐屯樊城。这是后来曹魏关中﹑扬州﹑荆州三个都督区的前身。都督区的正区建立是在魏文帝曹丕称帝前夕。延康元年(220)﹐他即魏王位﹐将统治区内的沿边诸州分为五个都督区﹐分别以曹真都督雍凉﹐曹仁都督荆﹑扬﹑益﹐曹休都督扬州﹐臧霸都督青州﹐吴质都督幽﹑并﹐各自负责一个方面的军事。与此同时或稍后﹐吴﹑蜀也各在其边境建立都督区。到曹魏后期﹐都督区也在其腹地建立﹐计有邺﹑许昌(豫州)两处。邺为魏王国旧都﹐许昌为汉末故都﹐都有武库﹑粮仓﹐加上长安﹐成为控制边州﹐拱卫洛阳的重镇。 持节都督本是军职﹐都带有将军或中郎将等军号﹐其地位高低视军号的品级而定﹐并依军号设立军府。如都督所带之军号为安西将军则置安西府﹐升为镇西将军则改称镇西府。军府置长史﹑司马﹑主簿﹑从事中郎﹑参军及行参军等僚属。参军﹑行参军分曹(部门)理事﹐其曹数多少视军府大小而定(见府州僚佐掾属)。
曹魏初置都督区时﹐都督与刺史各置﹐只有少数都督兼任所驻州刺史。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中﹐曾规定“都督知军事﹐刺史治民﹐各用人”。但惠帝以后﹐都督例兼所驻州的刺史﹐非重要州才单为刺史。都督兼刺史﹐即兼治军民﹐所属州郡之刺史太守军事上受其指挥﹐负责为之提供兵源及军需﹔其民政事务也常受都督干预﹐都督形成为州的上一级机构。但都督区与州区的范围并不一致﹐有的一州分属两个督区﹐也有一个都督除督所兼刺史之本州外﹐只督邻州之一郡或数郡者。故都督区还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是军事指挥区域。[1]
关于都督区的划分,曹魏的情况是[1] :
东线,黄初三年(222年),设置扬州都督区,先后以曹休、满宠、王凌、诸葛诞、毌丘俭、王基、石苞任职。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举兵反抗司马氏时,以都督豫州王基兼督扬州。这种以一人兼督扬、豫,不是常制,不久王基就专督扬州。而甘露二年,又分淮北都督区,以陈骞、卢钦、司马骏任职。设置青、徐都督区,该区都督有时合置,有时分置。合置时,以牵招、夏侯楙、桓范、胡质、胡遵任职;分置时,以臧霸、田豫都督青州,钟毓、卫瓘都督徐州。[1]
南线,黄初元年(220年),设置荆州都督区。明帝太和元年,以荆、豫合置都督区。嘉平三年(251年)分置,其中都督豫州,又称都督江南。荆、豫合置时,以司马懿、王旭任职;分置时,以夏侯尚都督荆州,诸葛诞、王基、州泰、陈骞、司马骏都督豫州。甘露四年(259年),荆州一分为二,一个荆州都督镇襄阳,以州泰、钟毓、王沈任职,王沈时,又称都督江北,另一个荆州都督镇新野,以王基、陈骞任职[1] 。
西线,设雍、凉将军区,以曹真、司马懿、夏侯玄、郭淮、陈泰、司马望任职。黄初元年,同时设关中都督区(关中地属雍州),以夏侯楙任职,太和二年(228年)撤销。甘露元年(256年)另置都督陇右(陇右地属雍州)一人,以后分置陇右、关中都督区。以邓艾、李允、卫瓘都督陇右[1] 。
北线,设都督河北,兼辖冀、幽、并三州军事,以吴质、吕昭、程喜等8人任职[1] 。
蜀国都督区,大体以郡划分[1] 。
西线,设汉中都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置,首任为魏延。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进驻汉中,以魏延改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北线,遥设关中都督,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置,首任为吴懿。南线,设庲降都督区,总摄南中诸郡军事,章武元年首任为邓方,治南昌县(今云南镇雄),继任李恢移治平夷县(今贵州毕节),马忠移治味县(今云南曲靖),庲降又设副职贰都督。东线,设永安(巴东郡治所,即白帝城)都督,又称巴东都督。永安是蜀国东部边境重镇,位于三峡西口,面对魏国新城郡和吴国荆州,章武元年首任为李严。在西、北、南、东线之外,后方二线设江州(巴郡治所)都督,江州在蜀国东南江水和西汉水(今嘉陵江)交汇处,水陆四达。是后方重镇,章武末首任为费观;建兴元年,继任者为李严、李丰、李福、邓芝等,在此主持北伐的后方事物[1] 。
吴国的都督区,以州、郡和郡内要点划分。[1]
根据敌情和特殊地形,形成极密或极疏的布局。其北线和西线,在沿江众多要点上,设置了密集的都督区,为国家重兵所在。这些都督区自西向东计有:信陵督、西陵督(永安二年陆抗都督西陵时,辖区自关羽濑至白帝)、夷道督、乐乡督、水军督[2] [3-4] 、江陵督、公安督、巴丘督、蒲圻督、夏口督、沔中督(辖区为夏口以上的沔水)、武昌督(陆逊死后,分为武昌左部督、武昌右部督。吕岱任武昌右部督时,辖区自武昌上至蒲圻)、半州(今江西九江上游江中)督、柴桑督、吉阳督、虎林(今安徽贵池西)督、濡须督、芜湖督、牛渚(今安徽当涂北)督、扶州(今安徽马鞍山以北江中之洲)督[5] 、都下(即建业)督(吴建兴元年,太傅诸葛恪攻击魏国新城前设都下督,以留守建业的滕胤充任)、徐陵(亭名,在今镇江)督、京下(今镇江)督。建衡二年(270年)陆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为信陵等诸督之督。其南线,设交州督,广州督。东线,孙权西征荆州关羽时,临时设吴郡都督,以吴奋任职,镇抚东方。[1]

两晋南北朝
晋时﹐分持节都督为三等﹐都督诸军事为上﹐监诸军事次之﹐督诸军事为下。都督均有节﹐表示朝廷赋于都督的权力﹐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有权诛杀二千石(守﹑相)以下官﹔持节有权诛杀无官位人﹐若在军事时期﹐可与使持节同﹔假节只有在军事时期可杀犯军令者。自曹魏开始﹐已有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的称号﹐假黄钺是比持节更高的权力标帜﹐可以专戮节将(即持节都督)﹐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或权臣当政期间才赋予这种权力﹐并非经常制度。除负责一个军区的持节都督外﹐还有奉命出征的持节都督﹐统率全军或一支独立部队。其后往往以统率全军者为大都督﹐如曹魏明帝太和四年(230)﹐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钺﹐以伐蜀。北魏后期﹐经常任命重臣为大都督统率出征。但其后常别置行台节度诸军﹐统帅之权又渐移于行台。
南朝后期﹐州郡分割﹐都督区也逐渐变小﹐都督的权威已不如魏晋时。
东魏时置六州流民都督及京畿大都督﹐以统率鲜卑军人。北齐时﹐京畿大都督以宗王或皇子担任﹐开府置佐﹐权力极重﹐是特殊的制度。
北周改都督区为总管区﹐总管兼任所驻州刺史﹐并统辖邻近各州。重要地区则置大总管府﹐除直辖州郡外﹐还统辖若干总管。大总管所统﹐自十余州至数十州不等。大都督﹑帅督﹑都督三等名号则成为府兵的中下层军官。至隋﹐此三号并为散官。隋炀帝杨广复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地位低微﹐有似魏晋时的帐下都督。[4]

隋唐时期
隋代军区亦称总管。唐初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至武德七年(624)﹐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都督府﹐而行军总管及大总管不变。大都督常以
都督
宗王遥领而以长史代理其职。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元年(627)﹐内地都督府多被裁撤。景云二年(711)﹐睿宗曾拟分全国(除京畿﹑都畿外)为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但并未实行。唐代都督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并不真正赐节。景云二年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唐后各代也袭用都督名号﹐但名号虽同﹐其职权与组织形式与魏晋南北朝时已迥异。[1]

宋元明清
北宋于行政区都督府设都督,一般以亲王担任,不常置,缺者以知府事为长官,掌本府兵民之政。地位较高者称大都督。南宋以后﹐都督成为中央执政官所加军事官衔。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以左仆射出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置司镇江。此后,凡遇执政官临时出任统帅,即加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衔,事毕即罢。
元天历二年(1329),立钦察亲军都督府,后改为大都督府,置大都督,统辖钦察诸部侍卫军及地方镇戍军。
明朝初年(1361),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制中外兵马。洪武十三年(1380)诛胡惟庸,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一员。各都督府通过都司统领京卫及外卫之兵。明中叶后,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为虚衔,领兵之官须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衔,始有统军实权。
清初,沿袭明制,以左右都督﹑都督等为提督和总兵官的加衔。乾隆十八年(1753)废止。[2]

清末民国
辛亥革命,起义各省多置都督,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袁世凯上台后改称某某将军督理某省军务。1916年袁死后改称督军,1922年又称督理。

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都尉一职最早出现是在战国后期的战事中《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战国策-赵策-秦赵战于长平》“秦赵战於长平 ,赵不胜,亡一都尉。“到秦楚,楚汉之际,都尉一职开始频繁出现。《史记》《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傅靳蒯成列传》“(靳歙)略梁地,别将击邢说军菑南,破之,身得说都尉二人,司马﹑候十二人,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
都尉演变编辑
西汉时期,都尉一职的含义不断扩大,景帝中二年,郡尉更名为都尉,景帝中六年,主爵中尉更名都尉,此外秦代都尉,只有都尉,关都尉,两种职官,楚汉之际的文献中出现骑都尉,汉代,又先后出现部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水衡都尉,奉车都尉,驸马都尉等等,逐步扩大成为一个都尉体系。主要的官阶品秩在
比二千石,而其他如部都尉,关都尉,虽没有直接的品秩记录,但参考郡属官吏的情况当在二百石,到六百石之间。
东汉时代,都尉的地位不断下降,中兴建武六年在内地郡国取消都试,省略都尉,其职由太守兼,只在边郡继续保持都尉及属国都尉,或出现极端情况时,临时设立,事了则罢。取消关都尉。在出现中二千石的品秩下,比二千石的都尉实际上已经降了半级。
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总体地位呈显下降趋势,而且职务虚化。
历代沿置编辑
奉车、驸马、骑三都尉。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旧无员,或以冠常侍,或卿尹校尉左迁为之:奉车掌御乘舆车:驸马掌驸马:骑都尉本监羽林骑。皆武冠绛朝服,银章青绶。秩比二千石。
郡之长官,在京畿三辅或近边的郡,于太守外还承秦制置尉,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专管本郡军事戍防,其治所别立,置官属,在郡中与太守并重,有时代行太守职务。郡都尉本为郡守副贰,侧重在军事方面
官印
协助太守,但由于边郡的军事防务太重,往往需要把边郡划分成若干个防区,因而仅靠郡都尉一人是不行的,所以许多边郡都在不同的防区设置部都尉,类似于近世的军分区司令。
在边郡还有关都尉,如敦煌有阳关都尉,治阳关;有玉门都尉,治玉门关;张掖有肩水、居延都尉,亦为关都尉。边郡又置骑都尉,如天水有骑都尉,治豲道县,安定有主骑都尉,治参□县,均见《汉书·地理志》。此外,边郡因有大量屯田卒,往往又设农都尉以领其事。
清朝一等轻车都尉画像
西汉后,用都尉为官号的范围,由广转狭,除武职外,惟以宗室外戚与勋官为限。只在用兵归暂置。又省关都尉,仅保留边郡都尉与属国都尉,兼理民政。三国时都尉名号甚多,如建忠都尉、扬武都尉等,均系军官。晋以宗室外戚为奉车、驸马、骑三都尉。驸马都尉专为帝婿之官。自魏、晋至明不变。
唐、宋、元、明以上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为三、四品勋官称号。清以都尉为武官官阶,正三品为武义都尉,从三品为武翼都尉,正四品为昭武都尉,从四品为宣武都尉。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民国元年(1912)一月规定军衔等级,中等官佐称都尉,分大、左、右三级。同年八月,北洋政府改称中等官佐为校官。又民国初年,京师警察厅曾设都尉。
都尉与校尉编辑
都尉和校尉都是古代特别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他们之间的上下关系由于历朝历代的不同和异处不能统一作比较。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历史沿革编辑
汉末三国
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如东汉顺帝时﹐御史中丞冯绲持节督扬﹑徐二州兵镇压九江“盗贼”﹐就是一例。其后﹐又以中郎将督军﹐更增加了军事统帅的因素。汉末董卓之乱后﹐州郡拥兵割据称雄﹐朝廷为了笼络他们﹐有以将军兼督数州或都督某州的称号。献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大约同时﹐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种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1]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建立军镇﹐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区。建安
都督
初年﹐曹操以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驻长安。建安十七年又以夏侯渊督诸军驻长安﹔建安二十一年征孙权还﹐以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建安末﹐以曹仁为征南将军﹐假节﹐屯樊城。这是后来曹魏关中﹑扬州﹑荆州三个都督区的前身。都督区的正区建立是在魏文帝曹丕称帝前夕。延康元年(220)﹐他即魏王位﹐将统治区内的沿边诸州分为五个都督区﹐分别以曹真都督雍凉﹐曹仁都督荆﹑扬﹑益﹐曹休都督扬州﹐臧霸都督青州﹐吴质都督幽﹑并﹐各自负责一个方面的军事。与此同时或稍后﹐吴﹑蜀也各在其边境建立都督区。到曹魏后期﹐都督区也在其腹地建立﹐计有邺﹑许昌(豫州)两处。邺为魏王国旧都﹐许昌为汉末故都﹐都有武库﹑粮仓﹐加上长安﹐成为控制边州﹐拱卫洛阳的重镇。 持节都督本是军职﹐都带有将军或中郎将等军号﹐其地位高低视军号的品级而定﹐并依军号设立军府。如都督所带之军号为安西将军则置安西府﹐升为镇西将军则改称镇西府。军府置长史﹑司马﹑主簿﹑从事中郎﹑参军及行参军等僚属。参军﹑行参军分曹(部门)理事﹐其曹数多少视军府大小而定(见府州僚佐掾属)。
曹魏初置都督区时﹐都督与刺史各置﹐只有少数都督兼任所驻州刺史。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中﹐曾规定“都督知军事﹐刺史治民﹐各用人”。但惠帝以后﹐都督例兼所驻州的刺史﹐非重要州才单为刺史。都督兼刺史﹐即兼治军民﹐所属州郡之刺史太守军事上受其指挥﹐负责为之提供兵源及军需﹔其民政事务也常受都督干预﹐都督形成为州的上一级机构。但都督区与州区的范围并不一致﹐有的一州分属两个督区﹐也有一个都督除督所兼刺史之本州外﹐只督邻州之一郡或数郡者。故都督区还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是军事指挥区域。

《古代官员的等级和称谓?》
答: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

《东汉官职骑都尉,大督护,都督,中郎将,校尉,骑督,步督和太守级别和关系...》
答:骑都尉 汉武帝时期设置的骑都尉,属于光禄勋下属,秩比二千石,专司监领羽林骑兵,人数不定。如程昱的官职中,东中郎将、济阴太守和都督兖州事,就综合体现了他的武将与地方治理能力。总的来说,东汉官职体系中,每个级别都反映了权力的递进与职责的细分,从中央到地方,从武将到文官,各有其独特的...

《古代的六部是指什么?》
答:【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

《古代校尉和都尉是什么级别》
答:都尉专管本郡军事戍防,其治所别立,置官属,在郡中与太守并重,有时代行太守职务。郡都尉本为郡守副贰,侧重在军事方面协助太守,但由于边郡的军事防务太重,往往需要把边郡划分成若干个防区,因而仅靠郡都尉一人是不行的,所以许多边郡都在不同的防区设置部都尉,类似于近世的军分区司令。西汉后...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具体有哪些???》
答:【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

《明朝的武官等级制度是什么?》
答:二品.武显将军.武功将军.三品.武义都尉.武寅都尉.四品.昭武都尉.宣武都尉.五品.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六品.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七品.武络骑尉.武络佐骑尉.八品.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九品.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官员的服饰.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

《在三国时期将军等级制度上,校尉、都尉、将军、中郎如何排序?》
答: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1、奋武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2、骑都尉: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3、镇东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建兴元年,赵云任中护军、征南将军,后...

《都督[dū du]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答: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更多→ 都督 [都督]英文翻译 mand; governor of province; military governor [都督]相关词语 官衔 都统 御史 县令 郡守 宰相 巡抚 参将 刺史 长史 都尉 知府 [都督]相关搜寻 都督成语 ...

《三国时期官职从高到低排名(官职要全)》
答: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

《汉朝校尉和都尉哪个比较大?》
答:黄巾起义前,除了边郡,因州郡兵撤销,作为主捕盗贼的郡都尉也被撤销。黄巾起义后,州郡兵兴,加军职不足,都尉之职便重新设置,并主要作为军职使用,跟以往的职能稍稍有异。其中,中央武官骑都尉比杂号都尉地位要高,而少数专门设为牧守的都尉,位在太守与县令之间,属于文职,与武职的杂号都尉不同[3]。细究曹魏将领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