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哪些思想解放运动,各

作者&投稿:乐正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以来有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内容: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③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⑤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2)特点: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②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③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④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五)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己经有过四次思想解放:

①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

②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③第三次发生在1997年,围绕所有制结构问题,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对我国传统的公有制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

④第四次发生在2001年,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突破了“无产有产”的理论界限,科学地回答了党内外同志十分关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
1、戊戌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洋务运动。
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新文化运动。
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5、辛亥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文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扩展资料

戊戌变法直接起因: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②袁世凯的出卖。

③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④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

戊戌变法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919年,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与同时代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异同点》
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弱弱的问下,有追加分么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1901-1907...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思想解放运动》
答:⑴19世纪,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义主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⑵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与立宪保皇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争论的核心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论战》
答: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这场资产阶级思想与地主阶级思想的真正较量就成为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答: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19世纪,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2)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与立宪保皇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争论的核心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5件》
答:制度:①戊戌变法 1898 康有为梁启超 办学报 提出废除八股 裁撤绿营 开铁矿 改革吏治 办新式学堂等 影响:资产阶级的第一次爱国救亡改良运动,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但由於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以及发展的不完善,所以失败了!②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 孙中山等人 武昌首义 各省响应,军政府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 A.百家争鸣 B.独尊儒术 C.维新变...》
答:A 试题分析: B不对,独尊儒术为汉代董仲舒提出,体现了文化专制主义,不利于思想解放;C D不对,维新变法、五四运动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A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

《中国在近代前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答:(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

《五四运动有何历史意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答:1、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哪些思想解放运动,各》
答: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1、戊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

《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好按照时间顺序,有代表人物和影响。。以...》
答:前期 中国近代前期先后发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给近代中国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背景、内容与影响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联系比较从而总结其规律性认识。 一背景 1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论战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