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的治理型内部审计 治理型内部审计的实际案例,或者治理型内部审计实务中的知识

作者&投稿:蔺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构建完善的公司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

如何建立有 效的公司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内部审计工作定位,重塑内部审计工作环境 转变内部审计工作定位需要首先提高治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能从被动地应对审计到主动地邀请审计,通过公司审计重心从报表与 差错防弊转移到内控流程与风险管理,公司的治理层就会感受到内部 审计的增值作用,认识到内部审计对公司经营和良性发展所起到的重 要作用。 其次要转变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的定位。内部审计人员的身份已经 从早先的内部警察转变为管理参谋、经营助手,由简单的控制、监督 转变成服务、咨询。公司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审计, 提高审计的能动性,提出能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强调内部审计的 服务功能。 基于公司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发展过程,首先要重塑内部审计环境, 能使公司全体员工,从公司的治理层到普通员工,增加对内部审计人 员的了解,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支持并落实审计工作提出改进建 议和方法。
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水平,注重内部审计效率 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内部审计质量的 有效途径是提高审计监督与执行的职能,进而有效地增加公司价值。 公司始终致力于提高审计质量的努力工作中,以建立完善的制度为基 础,完善内部审计流程,从不同的审计项目入手,加强审计人员的管 理与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遵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依照 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制度、公司规章及管理办法,揭示企业经 营中的风险,保证审计质量,避免审计风险。公司在内部审计流程的 不同环节都制定了不同的关键控制点,如在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 实施方案时,深入审计项目现场,掌握公司运转的第一手资料,明确 审计工作实施的疑点和重点,确定人员分工,做到人尽其用;在审计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盘点、检查等审计方法,核实资产、数据和公 司资料,全面地开展审计工作的同时,落实审计实施方案的重点和疑 点;在审计跟踪与回访环节,针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 落实进行核查,以提高审计成果的应用。 通过以上措施,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后,加强审计规章制度的贯 彻与执行,按照审计质量和人员考核、评价审计成果,提高审计质量 及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公司价值。
三、加强内部审计沟通与协调,确保审计工作顺畅,落实内部审 计工作成果 内部审计人员实施现场审计,搜集公司运营的数据和资料,了解公 司经营和发展情况,公司生产、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内部审计职能 和作用,隐瞒或虚报公司经营情况和提供虚假的资料,内部审计人员 要得到公司的真实资料,必须与公司的上下管理层和员工沟通,打消 各部门和下属公司人员的顾虑,内部审计工作也能顺畅地进行。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职业判断,发现公司存在或面临的问题, 辨别和评估公司已有或潜在的管理和经营风险,提出管理建议,编写 审计报告,总结审计成果,落实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关键点,就是审 计人员与每个所属部门和下属公司及内部成员之间的有效协调,并且 在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审计人员与审计项目的管理层、管理人 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内部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增加公司的价 值,实现内部审计成果的转换,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职能,必须掌握 和运用好沟通与协调的方法和技能。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公司内部审计是一种 管理+效益 的管理活动,为实现内部审计的作 用,增加公司的效益,迫切需要公司拥有一批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都 过硬的审计人员,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目的。需要审计人员不仅掌握 财务知识,还要熟悉公司的业务发展、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公司的发 展战略和规划,具有税务、法律、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方面的 综合知识,同时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对其知悉的公司情况和信息,要 保守秘密,不能利用职权来换取或损害公司的利益,提高内部审计人 员的职业道德也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 公司多元化、大规模的发展,对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地学习审计业务相关的知识,运用、创新审计 技术和方法,具备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操守,才能实现内部审计检查、 管理、服务、创效的职能和作用,控制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风险,实现 公司价值增值的目标。

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合理安排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1.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屏障。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公司治理的结构要求,为治理型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应协调各方面关系,凭借优势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现其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并侧重于对高层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二,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我国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大多为监事会与董事会联合的治理模式,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有三种比较合理的选择:一是由监事会领导;二是隶属于董事会;三是由监事会和董事会双重领导。从理论上讲,监事会有更大的权利行使所有者赋予的监督权,董事会则有更大的权利行使决策权。作为保护所有者权益的内部审计,行使监督权应归于监事会的领导,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这种机构设置的前提是公司监事会有充分的权力与能力行使所有者的监督权。考虑到我国改制后部分公司监事会存在监督权的行使缺乏力度,功能名存实亡、功能弱化等问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通常采取第二种模式,即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实施对内部审计的管理。而条件成熟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而由监事会和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双重领导。这种“政治上的三权分立思想在公司机关构造上的显现”,从“权力层次”的理论上为治理审计提供了最强独立性的制度支持,应该属最优模式。
  2、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治理作用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真正得到保证,至少须具备以下条件:(1)审计委员会须确保内部审计机构能充分地、不受限制的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向其报告工作结果;(2)审计委员会必须评查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章程并保证内部审计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其工作所需的记录、职员、财力和物力;(3)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简称CAE)的聘用、解雇决定应由审计委员会主席认可,其还必须适当参与CAE业绩的考核及薪酬的决定;(4)审计委员会必须让CAE及外部审计师有机会定期与其进行非公开的商谈和讨论,而没有管理层人士参加。可见,要保证内审的充分独立,避免受管理层的操控或影响,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及其对内审的支持极为关键。事实上,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审计委员会要能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彻底的了解,其必须考虑内部审计师的工作。
  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的作用,它在帮助管理当局及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报告方面也起着任何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美国政府出台Sarbanes-Oxley法案明确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置和保持有效的内审机构,否则不得上市或将面临退市。内部审计师已被看做是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这一观点很快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并达成共识。随着我国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及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如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颁布实施、中注协《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的发布),有理由相信内部审计必将且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职能部门。为加快我国公司治理建设,在当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还没有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的情况下,首先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非常必要,同时还应参照前述为确保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对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尤其还应对我国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资职作进一步严格的规定。
  (二)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
  内部审计要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具备独立性可以说仅具备了必要条件,还必须具备充分条件——职业胜任能力。为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审计委员会必须确保内部审计规范是遵循国际内部审计标准,并要求内部审计师尤其是CAE必须取得适当职业证书以证明其职业胜任能力。目前,首推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证书,这是惟一被世界各国都认可的资格证书。取得该证书除要通过严格的考试,还须有两年以上审计、会计工作经历,取得证书后必须参加IIA规定的后续教育方可注册,否则取消其资格。如果内部审计是由有胜任能力的职业内部审计师按照其职业标准和行为规则,独立地、勤勉谨慎地进行的,其必定成为企业管理当局提高效率、管理和控制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最得力的智囊。因此,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否有效除具备独立性外,最关键的是其必须配备充分的、全职的、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师。
  (三)丰富审计主体
  治理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多方面的,在以相应的机构主导之下,根据业务需要,可能需要多方面人员参与进来,包括企业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企业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外部独立审计师、独立董事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并由此分为内部治理审计和外部治理审计。这一现实的做法,完全打破了内部审计原有的“内部性”壁垒,外部人员也可以实施内部审计。如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的联合外部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进行内审咨询都是可行的。
  (四)拓展审计对象及范围
  1、实施治理过程审计
  (1)战略审计。 战略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正式机制,是正式的战略考察过程,它同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约束;战略审计应采取由董事会主导的审计模式,主要由公司的独立董事来负责执行,是独立董事参与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方式。其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对公司经营战略实施前监督和评价其制订的合理性。通过战略审计既可使公司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不断获得更多的资源;又可使公司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抓住发展的机遇,避免或减少威胁,确保公司战略符合股东的利益,以及战略实施过程中监督和评价管理者是否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公司行动。
  (2)加强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是风险基础审计的一种延伸,其基本吸收了风险审计各种特点,只是在此基础上扩大审计关注点到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管理层对风险的容忍度,主要风险评价指标以及企业绩效评价分析等涉及现代企业整体风险管理领域的多方位角度。而且风险管理审计已经开始关注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应如何进行风险优化,如企业对哪些固有风险可以实行避免、转移或接受并予以控制的风险管理策略。
  (3)重视内部控制审计。以内部控制评价为核心的管理审计依然是治理型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运用文字描述、调查表及流程图等手段与方法对内部控制系统实施健全性评价,以及通过穿行试验或重点测试来进行符合性测试等,以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遵循及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是否有效,并找出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促进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对公司治理效果进行评价
  (1)董事会评价
  董事会评价是通过对董事会结构及其成员、董事会风格、董事会培训、董事会实务(包括企业使命和战略的制订、创新、生产力、市场推广、人员开发、团体关系以及最终收益等)作出评价,对董事会的治理责任及其业绩作出保证。董事会评价的难度是评价标准的选择。以下方面可作为董事会责任的评价标准:法律、法规、政策、社会规范;历史模式、公司传统;与公司事项相关的长期战略目标;责任人的认定;董事会诚信与成长力;董事会参与或干涉公司事件;绩效的业务与行业对比分析等。事实上,目前各国公司治理准则都已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是董事会评价现有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参考标准。
  (2)评价审计委员会的活动
  审计委员会的活动应当具有下列特征:正式的书面形式的审计委员会章程对目的,成员及独立性,会议频率,成员的作用和责任,与管理层、内部和外部审计师的关系,报告责任,进行特别调查的授权等问题进行阐述;实际的活动与章程的规定相比较;实际的活动与正式的指南和规则相比较;实际的活动与最佳实务相比较;以及审计委员会使用正式的自我评估程序。
  审计委员会对保证治理结构及其支持程序的有效性负最终责任。因此,将审计委员会的活动与章程中确定的作用和责任,以及外部指南和最佳实务等进行比较就非常重要。例如,审计委员会的结构和章程必须包含特定的责任和与Sarbanes-Oxley Act,SEC规定和其他公司治理指南的遵守有关的最佳实务。内部审计师经常应审计委员会的要求进行这类评价,以证实他们遵守了这些新的规定。当然,必须将这些责任和最佳实务整合到公司总体的治理活动中。审计委员会章程还必须保证内部审计师具有有效执行和遵守审计标准所需的各种资源,接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接近高级管理层的权利。该章程必须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章程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最后,内部审计师应该将这些评估视作通过观察、训练和建议等方式为审计委员会提供价值的重要的机会。
  (2)管理责任审计
  管理责任审计是以评价管理(经营) 责任为主要的业务内容,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经营或项目、业务或事项等) 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采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从而找出差距,挖掘潜力,提高效益,或证实效益优劣,评价管理绩效,提供咨询意见,增加公司价值。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种典型的管理责任审计,涉及决策审计、效益审计、经营审计和舞弊审计等相关内容,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治理审计。
  (五)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1、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公司中应用水平的提高,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2、内部审计的实施应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是指为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企业内部审计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转变为寻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工作的合作协调关系,如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相互交流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在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上相互沟通等等。这既有利于缓解内部审计人员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反馈机制,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只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结合起来,并互动地发挥作用,才能保障整体企业契约机制的有效运行。
  (六)协调并统一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
  近几年,作为完善与发展内部审计规制的重要举措,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相继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二十余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除此之外,相关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这些规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急需在实践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紧密结合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问题,寻求各法律法规的协调与统一,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通过具体规制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责任,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要加快各级内部审计协会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尽快设立和完善地方性或区域性内部审计协会,建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新的行业管理体制,使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由行政型的法规强制管理、分散管理,转变为社团型的行业自律管理、集中管理。

  (一)合理安排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1.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屏障。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公司治理的结构要求,为治理型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应协调各方面关系,凭借优势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现其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并侧重于对高层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二,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我国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大多为监事会与董事会联合的治理模式,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有三种比较合理的选择:一是由监事会领导;二是隶属于董事会;三是由监事会和董事会双重领导。从 理论 上讲,监事会有更大的权利行使所有者赋予的监督权,董事会则有更大的权利行使决策权。作为保护所有者权益的内部审计,行使监督权应归于监事会的领导,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这种机构设置的前提是公司监事会有充分的权力与能力行使所有者的监督权。考虑到我国改制后部分公司监事会存在监督权的行使缺乏力度,功能名存实亡、功能弱化等问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通常采取第二种模式,即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实施对内部审计的管理。而条件成熟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而由监事会和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双重领导。这种“ 政治 上的三权分立思想在公司机关构造上的显现”,从“权力层次”的理论上为治理审计提供了最强独立性的制度支持,应该属最优模式。
  2、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治理作用 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的作用,它在帮助管理当局及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报告方面也起着任何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美国政府出台Sarbanes-Oxley法案明确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置和保持有效的内审机构,否则不得上市或将面临退市。内部审计师已被看做是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这一观点很快被 社会 各界所接受,并达成共识。随着我国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及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如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颁布实施、中注协《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的发布),有理由相信内部审计必将且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职能部门。为加快我国公司治理建设,在当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还没有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的情况下,首先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非常必要,同时还应参照前述为确保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对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尤其还应对我国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资职作进一步严格的规定。
  (二)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
  内部审计要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具备独立性可以说仅具备了必要条件,还必须具备充分条件——职业胜任能力。为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审计委员会必须确保内部审计规范是遵循国际内部审计标准,并要求内部审计师尤其是CAE必须取得适当职业证书以证明其职业胜任能力。 目前 ,首推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证书,这是惟一被世界各国都认可的资格证书。取得该证书除要通过严格的 考试 ,还须有两年以上审计、会计工作经历,取得证书后必须参加IIA规定的后续 教育 方可注册,否则取消其资格。如果内部审计是由有胜任能力的职业内部审计师按照其职业标准和行为规则,独立地、勤勉谨慎地进行的,其必定成为企业管理当局提高效率、管理和控制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最得力的智囊。因此,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否有效除具备独立性外,最关键的是其必须配备充分的、全职的、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师。
  (三)丰富审计主体
  治理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多方面的,在以相应的机构主导之下,根据业务需要,可能需要多方面人员参与进来,包括企业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企业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外部独立审计师、独立董事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并由此分为内部治理审计和外部治理审计。这一现实的做法,完全打破了内部审计原有的“内部性”壁垒,外部人员也可以实施内部审计。如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的联合外部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进行内审咨询都是可行的。
  (四)拓展审计对象及范围
  1、实施治理过程审计
  (1)战略审计。 战略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一种正式机制,是正式的战略考察过程,它同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约束;战略审计应采取由董事会主导的审计模式,主要由公司的独立董事来负责执行,是独立董事参与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方式。其审计的主要 内容 是对公司经营战略实施前监督和评价其制订的合理性。通过战略审计既可使公司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不断获得更多的资源;又可使公司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抓住 发展 的机遇,避免或减少威胁,确保公司战略符合股东的利益,以及战略实施过程中监督和评价管理者是否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公司行动。
  (2)加强风险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是风险基础审计的一种延伸,其基本吸收了风险审计各种特点,只是在此基础上扩大审计关注点到 企业 的主要战略目标,管理层对风险的容忍度,主要风险评价指标以及企业绩效评价 分析 等涉及 现代 企业整体风险管理领域的多方位角度。而且风险管理审计已经开始关注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应如何进行风险优化,如企业对哪些固有风险可以实行避免、转移或接受并予以控制的风险管理策略。
  (3)重视内部控制审计。以内部控制评价为核心的管理审计依然是治理型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运用文字描述、调查表及流程图等手段与 方法 对内部控制系统实施健全性评价,以及通过穿行试验或重点测试来进行符合性测试等,以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遵循及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是否有效,并找出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促进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 经济 效益。
  2、对公司治理效果进行评价
  (1)董事会评价
  董事会评价是通过对董事会结构及其成员、董事会风格、董事会培训、董事会实务(包括企业使命和战略的制订、创新、生产力、市场推广、人员开发、团体关系以及最终收益等)作出评价,对董事会的治理责任及其业绩作出保证。董事会评价的难度是评价标准的选择。以下方面可作为董事会责任的评价标准: 法律 、法规、政策、 社会 规范; 历史 模式、公司传统;与公司事项相关的长期战略目标;责任人的认定;董事会诚信与成长力;董事会参与或干涉公司事件;绩效的业务与行业对比分析等。事实上, 目前 各国公司治理准则都已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是董事会评价现有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 参考 标准。
  (2)评价审计委员会的活动
  审计委员会的活动应当具有下列特征:正式的书面形式的审计委员会章程对目的,成员及独立性,会议频率,成员的作用和责任,与管理层、内部和外部审计师的关系,报告责任,进行特别调查的授权等 问题 进行阐述;实际的活动与章程的规定相比较;实际的活动与正式的指南和规则相比较;实际的活动与最佳实务相比较;以及审计委员会使用正式的自我评估程序。
  审计委员会对保证治理结构及其支持程序的有效性负最终责任。因此,将审计委员会的活动与章程中确定的作用和责任,以及外部指南和最佳实务等进行比较就非常重要。例如,审计委员会的结构和章程必须包含特定的责任和与Sarbanes-Oxley Act,SEC规定和其他公司治理指南的遵守有关的最佳实务。内部审计师经常应审计委员会的要求进行这类评价,以证实他们遵守了这些新的规定。当然,必须将这些责任和最佳实务整合到公司总体的治理活动中。审计委员会章程还必须保证内部审计师具有有效执行和遵守审计标准所需的各种资源,接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接近高级管理层的权利。该章程必须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章程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最后,内部审计师应该将这些评估视作通过观察、训练和建议等方式为审计委员会提供价值的重要的机会。
  (2)管理责任审计
  管理责任审计是以评价管理(经营) 责任为主要的业务内容,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经营或项目、业务或事项等) 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采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从而找出差距,挖掘潜力,提高效益,或证实效益优劣,评价管理绩效,提供咨询意见,增加公司价值。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种典型的管理责任审计,涉及决策审计、效益审计、经营审计和舞弊审计等相关内容,是一种 中国 特色的治理审计。
  (五)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1、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
  随着 计算 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公司中 应用 水平的提高,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2、内部审计的实施应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是指为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机构与 会计 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企业内部审计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转变为寻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工作的合作协调关系,如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相互交流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在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上相互沟通等等。这既有利于缓解内部审计人员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反馈机制,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只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结合起来,并互动地发挥作用,才能保障整体企业契约机制的有效运行。
  (六)协调并统一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
  近几年,作为完善与发展内部审计规制的重要举措,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相继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二十余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除此之外,相关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这些规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急需在实践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紧密结合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问题,寻求各法律法规的协调与统一,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通过具体规制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责任,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要加快各级内部审计协会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尽快设立和完善地方性或区域性内部审计协会,建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新的行业管理体制,使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由行政型的法规强制管理、分散管理,转变为社团型的行业自律管理、集中管理。

(一)合理安排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1.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屏障。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公司治理的结构要求,为治理型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应协调各方面关系,凭借优势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现其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并侧重于对高层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二,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我国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大多为监事会与董事会联合的治理模式,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有三种比较合理的选择:一是由监事会领导;二是隶属于董事会;三是由监事会和董事会双重领导。从 理论 上讲,监事会有更大的权利行使所有者赋予的监督权,董事会则有更大的权利行使决策权。作为保护所有者权益的内部审计,行使监督权应归于监事会的领导,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这种机构设置的前提是公司监事会有充分的权力与能力行使所有者的监督权。考虑到我国改制后部分公司监事会存在监督权的行使缺乏力度,功能名存实亡、功能弱化等问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通常采取第二种模式,即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实施对内部审计的管理。而条件成熟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而由监事会和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双重领导。这种“ 政治 上的三权分立思想在公司机关构造上的显现”,从“权力层次”的理论上为治理审计提供了最强独立性的制度支持,应该属最优模式。
2、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治理作用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真正得到保证,至少须具备以下条件:(1)审计委员会须确保内部审计机构能充分地、不受限制的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向其报告工作结果;(2)审计委员会必须评查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章程并保证内部审计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其工作所需的记录、职员、财力和物力;(3)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简称cae)的聘用、解雇决定应由审计委员会主席认可,其还必须适当参与cae业绩的考核及薪酬的决定;(4)审计委员会必须让cae及外部审计师有机会定期与其进行非公开的商谈和讨论,而没有管理层人士参加。可见,要保证内审的充分独立,避免受管理层的操控或影响,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及其对内审的支持极为关键。事实上,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审计委员会要能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彻底的了解,其必须考虑内部审计师的工作。 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的作用,它在帮助管理当局及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报告方面也起着任何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美国政府出台sarbanes-oxley法案明确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置和保持有效的内审机构,否则不得上市或将面临退市。内部审计师已被看做是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这一观点很快被 社会 各界所接受,并达成共识。随着我国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及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如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颁布实施、中注协《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的发布),有理由相信内部审计必将且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职能部门。为加快我国公司治理建设,在当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还没有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的情况下,首先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非常必要,同时还应参照前述为确保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对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尤其还应对我国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资职作进一步严格的规定。
(二)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 内部审计要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具备独立性可以说仅具备了必要条件,还必须具备充分条件——职业胜任能力。为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审计委员会必须确保内部审计规范是遵循国际内部审计标准,并要求内部审计师尤其是cae必须取得适当职业证书以证明其职业胜任能力。
目前 ,首推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证书,这是惟一被世界各国都认可的资格证书。取得该证书除要通过严格的 考试 ,还须有两年以上审计、会计工作经历,取得证书后必须参加iia规定的后续 教育 方可注册,否则取消其资格。如果内部审计是由有胜任能力的职业内部审计师按照其职业标准和行为规则,独立地、勤勉谨慎地进行的,其必定成为企业管理当局提高效率、管理和控制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最得力的智囊。因此,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否有效除具备独立性外,最关键的是其必须配备充分的、全职的、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师。 (三)丰富审计主体 治理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多方面的,在以相应的机构主导之下,根据业务需要,可能需要多方面人员参与进来,包括企业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企业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外部独立审计师、独立董事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并由此分为内部治理审计和外部治理审计。这一现实的做法,完全打破了内部审计原有的“内部性”壁垒,外部人员也可以实施内部审计。如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的联合外部专业性的咨询公司进行内审咨询都是可行的。

《怎样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答:具体讲,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的先决条件。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

《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的内部控制中,通过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企业会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加以技术修正或改进,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
答:公司其他部门可能各部门说各部门的好,但审计应该做企业的第三只眼,站在相对独立的角度去看问题,敢于向高管问责。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董事长重视审计,并赋予审计应有的权利。经营方面的损失。一般来说现代内审有以下几个作用:(1)风险评估及预防风险评估是指内部审计对风险的识别及评价和评估相应措施...

《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答: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第六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第七条 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当依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备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
答: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目前,建立内...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控制防范风险探析》
答: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如何实施好,关键靠人员素质。内部控制渗透于整个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体系建设涉及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监督、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涵盖的知识面广,业务流程复杂,需要拥有掌握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监控流程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内控人才的储备...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答:但是,管理层如果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那么,来自于综合性风险管理过程的信息,则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更快地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或使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成为可能。examda.com2、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风险...

《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内审的作用》
答:转载以下资料供您参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审计在现代民营企业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所以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经济监督机制和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许多地方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已成为推进...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答:2002年4月IIA在对美国国会关于《Sarbanes-Oxley Act》的意见陈述书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这是国际上第一次正式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一起提上了公司治理的有效高度,将两者看作是公司治理问题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探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和贡献...

《探究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构建》
答: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有助于界定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和审计工作的卞要领域, 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的未来走向、主要工作内容、生存状态及其应当具有的基本功能。 三是内部审计战略规划是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与形成流畅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导向因素。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