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急求中国近现代史历程艰难曲折原因 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

作者&投稿:叔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自己的观点谈“中国近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或者“探析从《我的1919》看中国革命的历史转向”~

1旧的封建势力太强大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3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扶植反动势力,压制革命力量

建国前,由于中国近代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进行,具有许多不利因素:
1. 民族工业先天不足。(缺资本原始积累,思想、技术、人才等准备不足)后天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多轻工业少,地区分布:沿海、沿江多,内地少。)(形成这 一特点的原因?自然:资源、气候、交通。社会:大中城市,劳动力、消费市场。历史:外国侵略,自然经济解体程度高。造成什么影响:东西发展不平衡,西部大 开发。)
2.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阻挠(通过控制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实现),封建专制主义(封建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官僚资本主义(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
3. 缺乏正确道路、安定环境。(西方: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农业近代化紧随其后,为工业近代化奠定物质基础。资产阶级先通过革命掌握政权,为工业化提供 政治保障。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中国:先重后轻,农业始终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政权,历届中国政府没有把教育放在重要 地位,使近代化缺乏科技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战争、革命不断,难有安定环境。所以发展缓慢。)

“中国近代化进程”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同时也因知识点多、史实纷繁复杂成为中考复习中的难点。为了帮助广大初三考生更好地复习这一热点难点,记者日前采访了唐山市友谊中学的王秀玲老师,请她就这部分内容向同学们作以分析和点拨。

-重点内容分析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从被动防御西方国家的暴力征服开始,继而不得不主动学习西方,将自己融入到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之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都不断地发生着改旧换新的变化。

-学法指导点拨

1、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及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2、运用图示法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表示出来(如,从器物—制度—思想)。3、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历史知识,理解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4、运用整合教材的方法,如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以以“背景—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发展—历史意义”为线索,提高梳理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5、本主题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复习时应联系史实,总结经验教训。

-中考命题透析

这是一个新的主题,也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本主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康梁的维新变法活动,辛亥革命的性质、进步性及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等。本主题是中考命题范围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有考题出现,同时热点问题也不回避,图表寓于其中,历史与现实在本主题中存在着最佳结合点。本主题应是今后中考的重点命题所在,有可能向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展,题目也将从知识型向综合型过渡。

-综合问题归纳

□制约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条坎坷之路。制约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有:1、先天不足: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人才奇缺、思想僵化。2、面临的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3、缺乏正确的道路:外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而中国却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4、缺乏安全的政治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

□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特点分析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是伟大的反殖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大大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三次运动都未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这说明,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来完成。

□比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1、产生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2、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3、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4、实践结果: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严重。5、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封建势力的强大,都与袁世凯有关。主观原因是本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6、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不同点:1、代表阶层:戊戌变法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辛亥革命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2、变革的手段和目的: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辛亥革命主张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5、实际影响:戊戌变法的法令基本被废除,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考热点示例

今年的考生应格外关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民主化的问题,注重中国近现代历史前后知识的联系。如,政治民主化是我国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有关史实回答:

1、列举中国近代史上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特点。

答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民主化的进程艰难,逐渐由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向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转变。

2、简述20世纪40年代中共为争取民主政治所做出的努力和斗争。

答案:召开七大并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赴重庆谈判并签订和平建国纲领《双十协定》;1949年9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成立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了国家主人。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实行了哪些重要制度?

答案: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

4、当前我国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有利于国家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5、通过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你有何认识?

答案:政治民主化历经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要不断发展、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命题分析:该问题的设置既注重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相关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和政史知识的渗透、融合,体现了一定的基础性和综合性。

王老师说,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归纳,尤其是对近两年河北中考试题的解析,不难发现中考试题追求的效果:稳定、连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考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即试题紧扣教材重点,反映时政热点,既贴近生活和实际,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又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引导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意料之外”即着重考查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和现实社会的能力,增强了试题的思维含量;同时还从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入手,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同学们明确了中考试题的设计意图和方向,在复习中做到知己知彼,那么在中考中定会稳操胜券。”

1.根本原因是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双半社会,阻碍中国的复苏
2.中国当时仍属于小农经济,经济基础不发达,上层建筑就不稳固
3.先进思想,先进阶级受到消极思想和资本主义的严重阻碍
4.农耕思想不利于发展和创造
5.封建残余势力尚存,外国势力野心勃勃,干扰中国发展

http://www.lishi.xueke.cn/Lishi/Zhongguo/jinxiandaishi/

《浅析中国近代化曲折的进程》
答:历程:①起步阶段(1840~1895):主要是洋务运动。②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包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③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近代化进程被打断;解放战争时期,近代化被推入绝境。④近代化发展的新...

《近代中国人政治建设的曲折性和艰难性。用史实论证。》
答:近代中国是指中华民国开始的,中国政治建设先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但最后被袁世凯窃取果实,接着是一系列的改革,争斗,到新中国建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完成三大改造,然后又因为左倾,文化政治经济建设严重退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为什么说中国近代化道路十分曲折?》
答: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认识考纲:(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复习内容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一)经济结构的变动1、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什么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鸦片战争后中国这种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答:2、在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艰难发展.19世纪末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在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20世纪初,也就是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成立,实业救国思想,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等多方面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寻找民族出路的艰辛历程及启示》
答:40年艰难曲折的奋斗中,“孙先生总是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当着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先生总是坚定的。”“他始终坚持了三民主义,并且发展了三民主义”。“不但坚持了而且发展了统一战线”孙中山这面旗帜,是由孙中山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和贡献树立...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论文》
答: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进退失据,步步被动,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丧失了主动变革、...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答:5、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关税主权”,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的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

《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曲折?》
答: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近代化”了,那列强到什么地方倾销自己的工业产品呢!事实上今天我们还是没有从这种被扼制的国际环境中解脱出来!西方国家现在不还是对我国进行高科技方面的封锁吗!靠衣服、鞋子能强国吗?

《...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由学技术到学制度曲折前进。》
答:(1)维护封建统治;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或甲午战争的惨败);发展资本主义。(2)要求变革政治制度(或要求实现君主立宪)。(3)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近代中国人从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经历了曲折过程》
答:从在外国人带领下走出国门,到中国人独立周游世界;从选拔中下级官员海外游历,到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从出洋观光或泛泛调查异国风情,到全面深入考察外国国情特别是政治制度;从回国后默默无闻几乎被遗忘,到推动立宪决策发挥重要作用。这反映出晚清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艰难曲折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在前进,逐步了解国际社会,登...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