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土地法有什么新规定 2020年的最新土地管理法有哪些规定?

作者&投稿:沃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土地法关于宅基地具体有哪些政策~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政策解读: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是现实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却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等。而在对农民补偿方面,国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助费加起来,不超过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如果按照农业种粮的用途进行补偿,按一亩平均毛收入1000元来算,每亩30倍才3万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楼房,一平米就要卖5000元!
二、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途径。
政策解读: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靠卖地,可是土地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有一些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并入一些周边的农村,这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需求之一。把类似于村办企业、工厂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入市制度,并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农民可以利用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政策解读:试点宅基地改革,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未来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或宅基地闲置,国家可能采取的措施会很简单很暴力----征税!超过标准、面积过大的宅基地也要征税!对人均耕地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原则上或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是通过集中建设农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落实一户一宅。而对于那些在城镇落户的农民,他们村里的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偿退出,由村集体出资购买。河南省已经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市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资金库,对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相关拓展:
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须要完成以下程序:
一、申请
申请人持申请材料向当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用地申请。村委会应当在每一个季度集中申请材料,依法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并张榜公布,在张榜公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本村村民未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上报给乡镇国土资源所初审。
二、现场勘查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所进行现场勘查和群众调查,审查建房用地和建设申请条件,并制作勘查笔录和审查意见书。
三、填申请表
国土资源所初审合格后发放《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四、村委会审查
村委会对申请人提交的《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证明申请人的原住宅用地情况和家庭成员现居住情况,由负责人签字,同时加盖村民委员会公章,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五、审核上报
乡(镇)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会上报的住宅建设用地申请材料后完成审核并现场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初审。县国土资源局对符合审批条件的上报县人民政府。
六、审批
县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由县国土资源局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七、放样
由国土资源所牵头协同乡镇政府人员根据《建设用地批准书》和《村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实地放样,划定范围,填写《放样记录卡》,放样参加人应当在《放样记录卡》上签字。放样后,用地申请人方能动工建设。
八、验收发证
新建、改建、扩建农村村民住宅,应当自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依法申请办理土地初始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手续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和房屋所有权证书。


一、 违法行为的认定及表现形式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新的《土地分类》,建设用地分为商业服务、工矿仓储、公用设施、住宅等八大类。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用地单位就不得擅自改变原批准的土地用途,擅自改变的则构成了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的违法行为。
违法主体:是取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或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
违法客体:出让或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表现形式一般为:(1)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占据优越的地势而改变土地用途用于经营活动(2)单位和个人看上某企业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买断企业,进行改制,伺机进行开发。 (3)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搞房地产开发。
违法行为的特征是:(1)局部或大部分改变使用用途和建设用途(2)整宗地全部改变使用用途和建设用途。
二、 违法行为处罚和存在的问题
法律规定了改变使用用途应遵循的程序。《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或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经有关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同意,报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在报批前,应先经规划部门同意。《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规划部门同意,签订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出让金。
在法律中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规定: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
三、 对策及建议
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如不及时加以规范,势必扰乱土地市场秩序,使国有土地资产严重流失,为此提出下列对策和建议:
1.加强土地市场监管和政策宣传。一是基层所严格按照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的要求,对改变用途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把违法消灭在萌芽中。并加强用地的跟踪管理,把监管工作贯穿于建设单位开工,施工,竣工的全过程。二是加强对全社会的政策宣传力度,把宣传与日常收费相结合,与土地证书年检相结合,与动态巡查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土地政策,增强依法用地的观念。
2.对整体改变用途的由监察部门依法立案查处。对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责令交还土地,并处以罚款。对符合城市规划的,处以罚款后,督促违法单位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改变用途手续,然后到市局办理变更土地出让合同或重新签订协议,按实际用途的标准补缴出让金。
3.对临时性或局部改变用途的。为解决法律实际操作性差和土地资产流失的问题,可按改变用途的现状,丈量土地面积,进行现场勘测,并建立临时性改变用途台帐和跟踪管理制度,按实际用途和土地等级逐年收取年地租,待其恢复原用途后停止。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构成本罪的主要要件:
(一)犯罪客体。
二)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
(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根据《刑法》第346条的规定,单位亦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明知是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也明知自己的行为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业地,并且已改变了所占用的耕地、林地等农业地的用途(即改为了非农业用地),必须或者可能造成这些耕地、林地等农业地的毁坏,而仍决意实施,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毁坏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的结果发生。行为人的动机可多种多样,如盖房、出租、转赠他人等等,但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土地法新增了以下内容:
第一章 我国土地权利物权化建设中的疑难问题
  一、土地权利的物权化保护问题
  (一)土地权利物权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用益物权——我国土地权利物权化建设的重点
  (三)《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的关系
  二、地役权——我国土地用益制度的新突破
  (一)地役权的概念和特点
  (二)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
  (三)地役权设定和行使中应注意的几个实务问题
  三、不动产登记制度——土地权利物权化建设的基础
  (一)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
  (二)合同效力与登记效力的区分
  (三)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责任及行为限制
  (四)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创新
  第二章 集体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疑难问题
  一、《物权法》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新规定
  (一)首次将社会保障费用纳入征地补偿范围
  (二)突出强调了征地补偿款的足额支付
  (三)突出强调了耕地保护和土地征收程序
  二、征地前提——“公共利益”认定问题
  (一)应将“公共利益”的界定列入征地听证内容
  (二)应将“公共利益”的界定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三、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如何确定
  (一)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指导思想应当调整
  (二)农民所获补偿与被征土地改变用途后的价格落差不应过大
  (三)目前征地补偿的立法标准不合理
  (四)征地补偿标准应当如何确定
  四、征地补偿款分配争议
  (一)征地补偿款的构成及分配之争
  (二)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的立案条件之争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认之争
  (四)几种特殊情形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认
  第三章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疑难问题
  一、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及相关法律问题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因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及主要形式
  (三)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规制建议
  二、农村宅基地转让行为的效力认定
  (一)农村宅基地转让行为的效力认定依据
  (二)确认农村宅基地转让行为效力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农村宅基地转让几种不同情况的效力认定原则
  (四)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转让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及难点分析
  第四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制度中的疑难问题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制度的适用范围及制度缺陷
  (一)我国土地使用权划拨制度的建立及适用范围
  (二)土地使用权划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国企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一)国企改革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
  (二)国企改革中土地使用权处置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及性质转化
  (一)划拔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标准
  (二)划拔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性质转化
  四、将划拨用地上房屋有偿出租行为的效力认定
  (一)出租划拨土地上的房屋的法定条件
  (二)出租划拨土地及其地上房屋的效力认定标准
  五、经济适用住房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弊端及解决对策
  ……
  第五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中的疑难问题
  第六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疑难问题
  第七章 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中的疑难问题
  第八章 土地使用权抵押中的疑难问题处理
  第九章 土地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附录 常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咨询一下,各地标准不一!

《土地管理法2022年新规定》
答:农村土地政策2022的新规定如下: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2、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3、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4、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

《土地管理法2022年新规定》
答:农村土地政策2022的新规定国家一直大力扶持农业,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村土地和农民的政策,现在即使是农民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同样也可以获得耕地补偿轮携;并且新的《土地管理法》中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出租、出让等方式转移给其他个体使用;不仅如此,获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使用者还可以...

《新土地法有什么新规定》
答:法律分析:1、明确征收范围 2、提高征收补偿标准 3、完善征收程序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 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第十三条 市、县级...

《2023年最新土地管理法》
答: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有权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举报和指控。第七条人民政府应当对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给予奖励。法律客观:一、最新土地管理法何时生效还没确定。虽说是草案,但还是在修改当中。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

《土地承包法新规定2022年》
答:土地承包法最新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现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是规范土地流转的基础。

《按照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
答:现行《土地管理法》于2004年8月28日实施,共八章86条,本次修正案共修改19条、增加6条、合并7条、删除2条。(一)将土地督察制度上升为国家法律,土地督察进入依法督察新阶段第一条到第五条未修改,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国务院授权的机构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

《新土地管理法征收土地的规定》
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

《农村土地有什么新政策》
答: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

《新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公布》
答:占用耕地补充情况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个别省、直辖市需要易地开垦耕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第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的范围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

《新土地法第28条新规定》
答:法律分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规划土地用途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评定土地等级。 第二十八条新规定的释义一、土地等级是土地质量和价值状况差异的反映。二、按城乡土地特点的不同,土地分等定级可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两种类型。城镇土地分...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