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费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有哪些?虚词和实词有什么区别,怎么分辨?~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

这太多了,你只要知道并掌握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和120个文言实词足矣。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1爱 (爱护)(喜欢,爱好)(爱惜,吝惜)(爱慕,欣赏)(恩惠)(通“薆”。隐蔽,躲藏)

2安 (安稳)(安全)(安逸)(安抚,抚慰)(安置、安放)(哪里)(养生)(使---安)

3倍 (通"背",背叛,违背)(一倍,加倍)(通“倍”,增加)(越发、更加)

4被 (蒙受,遭受)(表示被动,助词)(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通“披”,披散)(被子) (覆盖)

5本(草本的根或茎干)(根本。基础)(本来,原来)(版本,稿本)(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天赋的善心)(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推究本源、考查)

6鄙(边界地方,名词)(庸俗,浅陋,鄙俗,形容)(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轻视,动词)

7兵(兵器,军械)(士兵,军队)(用兵策略,战略)(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疾病,名词)(困苦,困乏,形容词)(毛病,缺点,名词)(担心,忧虑,动词)(损害动词)(责备、羞辱,动词)

9察(仔细看,观察)(详审)(了解,弄清楚)(察察,洁白的样子,形容词)(看清楚)(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朝见,朝拜)(朝廷)(朝代)(朝政)(zhāo早晨)(对、向,动词)

11曾(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曾经,副词)(竟然,副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通“增”,增加,动词)

12乘chéng(驾车,坐车,骑马)(趁着,凭借)(冒着,动词)(登上)(shèng四,数词)(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13诚(诚心,诚意,名词)(实在,的确,副词)(果真,如果,连词)(真诚,形容词)

14除(台阶,名词)(清除,去掉)(整修,修理)(拜官授职)(门屏之间,名词)

15辞(言词,言语)(文词,文学)(藉口)(推辞)(告别,辞别)(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计较)(辞令,应酬的言辞)(辞谢,婉言道歉)(命令)

16从(使…跟随,带着)(听从,顺从)(向---学习)(依傍)(由,自,介词)(参与)(随从的人,名词)(放纵,动词)(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名词)(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名词)(从事,官名,名词)(办事)(从容,舒缓,不急迫,形容词)

17殆(危险,形容词)(几乎,副词)(大概,恐怕,副词)(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18当(对着,面对,介词)(抵,相抵,动词)(阻挡,抵挡,动词)(执掌,主持,动词)(承担,动词)(应当,应该,动词)(恰当,适合,合宜,动词)(判处,判罪,动词)(阻,拦,动词)(占据、把守,动词)(值,在,正在,介词)(必然,必定、一定)

19道(路,道路)(取道,动词)(道理,规律)(主张,思想,学说)(道义)(说,谈论,动词)(道理、规律)(意向)(走路、赶路,动词)(料想,动词)(通导、引导,动词)(道义:道德和正义)

20得(得到,获得,与“失”相对)(心得,收获,名词)(能够)(应该)(通“德”,感恩)(得无:莫非,岂不是)(得意,形容词)(具备)(融洽,形容词)(对、合适,形容词)

21度(量,计算)(推测,估计)(考虑)(尺寸,尺码)(限度,法度)(制度,法度)(通"渡"渡过,越过)(度量)(常态)(量词、次、回、个)(谱曲)(过)(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22非(不,没有)(责怪,反对)(不是)(除非,除了)(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对的,错误的)

23复(返回。回来)(恢复)(再,又)(重复)(回答)(报复)(免除赋税徭役)(通"覆",遮盖,盖上)(复算,追究)(背东西,以背载物)

24负(担负,使……承担)(依仗,凭借)(对不起,辜负)(违背,背弃)(失败)(覆盖)(亏欠,拖受,责通“债”)

25盖(遮阳避雨的用具)(器物上的盖子)(遮盖)(压倒,胜过)(大概,大约)(连接上文,表示原因)(发语词,不译)(通"盍",何不)(肯定判断、原来是)

26故(事,事故)(旧,与"新"相对)(衰老)(仍然)(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原因,缘故)(故意,特意)(原来,本来)(所以,因此)(故事:旧事,前例)(死亡)

27固(坚固)(险要的地势)(坚持,坚决)(顽固,固执)(本来,原来)(表示让步,固然,诚然)(巩固、安定)(坚守、安定)

28顾(回头看;回头)(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但是)(表轻微转折)(反而,难道)

29国(国家,国家的)(诸侯国)(国都,京城)(地区,地域)(国事)

30过(经过,通过)(超过)(胜过)(错误,过失)(责备)(访问)(看望)

31何(哪里,代词)(什么,代词)(呵问) (何如:怎样,怎么样)(如--何:把---怎么办)(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多么)(怎么,为什么)

32恨(遗憾)(怨恨)(感到遗憾)

33胡(什么)(为什么,怎么)(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34患(忧虑,担心)(讳忌)(祸害,灾祸)

35或(有人)(倘若) (也许,或许)(或者)

36疾(疾病)(疾苦,痛苦)(痛心,痛恨)(缺点,毛病)(通"嫉"妒忌)(疾首:头痛)(强、大)(锐利)

37及(赶上,追上)(等到) (到)(比得上)(及第:科举考试考中)

38即 (就) (立即,马上) (当,当时) (倘若,如果) (登上帝位)

39既 (尽,完) (已经,…以后) (既然) (既…又…:并列关系) (不久) (农历每月十六日)

40假 (借)(凭借,借助)(假,与"真"相对)(假令:假如)

41间(中间,期间)(一会儿)(间或)(离间)(参与)(间关:形容鸟声宛转)(从小路)(秘密地、悄悄地)

42见 (看见) (拜见) (召见,接见)(见识,见解) (被)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已怎么样,可译"我") (同“现”,出现) (现成的) (看到的东西)

43解 (剖开) (解开) (解释,解答) (理解) (分裂,涣散) (解除) (离散) (同“懈”,松懈,懈怠)

44就(靠近,接近) (赴任,就职) (完成) (随即) (上车)

45举 (举起) (举出,提出) (发动,举行) (推举,推荐) (聚合) (全,都) (并吞)

46绝 (断绝) (停止,消失) (隔绝) (极,最,非常) (完全,绝对) (横渡) (陡峭的)

47堪 (经得起,忍受) (能够,可以) (能够,可以)

48克 (能够) (战胜,攻破) (克制,约束)

49类 (事例) (类似,象)

50怜 (怜悯,同情) (爱) (可疼爱,爱惜) (爱戴) (可惜)

51弥 (满,遍) (越,更加)

52莫 (通“暮”,傍晚) (没有谁,没有人) (不能)

53乃 (你) (才) (却,竟然) (只,仅仅) (是,就是) (竟然,却)

54内 (里面,与“外”相对) (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 (内心) (通“纳”,接纳) (通“纳”,交纳)

55期 (日期,期限) (希望,期望) (期年:一周年) (约定)

56奇 (奇特的,不平常的) (以…为奇,惊异) (零数) (珍贵的)     (出人意料的) (佳,好)

57迁 (迁移) (改变) (调动官职) (贬谪,放逐)

58请 (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事) (请求,请让我) (宴请) (谒问,问候) (邀请,约请)

59穷 (困窘,处境困难) (不得志,与“达”相对) (穷尽) (僻,荒)

60去(离开)(除去,除掉)(距,距离)

61劝(勉励,奖励)(劝说)

63却(退,退回)(使---退,击退)(拒绝,推却)(还,再)(回头)(但是、可是)

64如(到---去,往)(象,如同)(及,比得上)(如果,假如)(如----何,对<把>---怎么办)

65若(如,似,像)(你,你的,你们)(假如,如果)(及,比得上) (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好事,好的行为)(友好,亲善)(擅长,善于)(好,对)(优点、长处)(做好、处理好)(喜欢、羡慕)

66少(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不足,缺少)(稍微)(少年,青年;年轻)(削减、减少)(瞧不起、轻视)

67涉(渡过)(进入,到)(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尽)(胜利,战胜,取胜)(胜过,超过)(优美的,好的)

69识(懂得,认识)(知识,见识)(记住)

70使(派遣,命令)(使,让)(出使)(使唤)(使者)(使命)(主使,指使)(假使)

71是(正确,认为正确)(这个,这样,这些)(表示肯定判断)(是故,是以:因此)(是以:因此)

72适(到……去)(女子出嫁)(顺从,适合)(恰好)(刚才)(同“谪”,被流放)

73书(写,记下)(书信)(书籍,书)(国书)

74孰(通"熟",仔细)(谁,哪个)(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连接,连缀)(通"嘱"嘱托)(等、辈)(系、是)

76数(数目,数量)(几,几个)(命运)(列举)(屡次) (计算)

77率(带领,率领)(全都,一概)

78说(讲)(言论,说法,主张)(文体的一种)(劝说,说服)(通"悦",高兴)

79私(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偏爱)(私下,私密地)(私利、私事)(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白色的生绢)(向来,一向)(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热水,开水)(汤药)(同"烫",用热水焐)(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眼泪)(哭泣)

83徒(同伙,一类人)(徒然,白白地)(只,不过)(步行)(门人、弟子)

84亡(逃亡,逃跑)(失去,丢失)(死亡,死)(灭亡)(通"无"没有)

85王(国王)(称王)(王师:朝庭的军队)

86望(看,观察)(盼望)(希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87恶(厌恶,嫉妒)(丑,劣,不好的)(怎么,哪)

88微(偷偷地,悄悄地)(不暴露,深奥)(小,微小)(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89悉(都,全)

90相(观察,审察)(容貌,貌相)(帮助,辅助)(宰相,丞相)(一起)(周全,详尽)

91谢(推辞,谢绝)(道歉,认错)(辞别)(辞别)(感谢)(告诉)(凋落)(请问)

92信(诚实,忠诚,信用)(相信,信任)(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确实,实在,的确)(随意,随便)(同“伸”,伸张)(信誓:真诚的誓言)(可靠的)(守信用)

93兴(兴起,发生)(发动,调发)(兴盛,复兴)(兴致)(起、起来)(兴办、举办)

94行(行走)(去,离开;前往)(实行;做)(行为,品行)

95幸(侥幸)(幸而,幸亏)(宠爱)(皇帝到来)(希望)

96修(修理,整治)(修建,修造)(长,高)(撰写)(美好)(修养)

97徐(迟缓)(慢慢地、缓缓地)

98许(答应,允许)(期望)(表示大约和数量)(处所)

99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光,太阳)(出的,外露的)

100要(险要)(同"邀",邀请)(相约,誓约)(希望)(总之)

101宜(适宜,合适)(应当,应该)

102遗(遗失,丢失)(遗漏,忽略)(送给,给予)(遗踪:遗迹,旧址)

103贻(赠送)

104易(换,换取)(改变,更改)

105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阴冷,寒)(阴影,树荫)(暗中,暗地里)

(凹入的)(阴险)

106右(右边,与"左"相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

107再(第二次或两次)

108造(到---去)(制作,建造)(制定)(造化:大自然)

109知(知道,懂得)(了解)(感觉,感到)(识别)(知识)(通"智",智慧)(主持,管理)

110致(表达,表示)(达到)(得到,取得)(招纳,招引)(意态、情趣)

111质(人质或抵押)(通"贽",信物)(质地)

112治(管理,治理)(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医治)(惩处,处置)(对付、抵御)

113诸(各,众多)("之于"合音词)("之乎"合音词)

114贼(祸害,危害)(刺客)(强盗)(敌人)

115-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灭族)

116卒(步兵,士兵)(死)(终于,最终)(通"猝",突然,仓猝)

117走(古代指疾行,即跑)(逃跑)(使之逃跑)(走向)

118左(左边)(较低的地位)(车上的尊位)

119坐(坐着,坐下)(通"座",座位)(因为,由于)(坐落)(触犯)

120归(归附)(回,返回)

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此文来自《百度文库》多篇文章。



《语文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大全。》
答: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危乎高哉!(《蜀道难》)亡去不义。(《鸿门宴》)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亡...

《文言文中的比较常用,比较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麻烦帮我一一列出好...》
答: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

《文言实词和虚词是什么?》
答:文言文中的实词是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是什么 区别在哪》
答:1 什么是虚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文言虚词共18个 [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

《求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
答:18个高考文言虚词、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高中文言虚词、初中文言虚词、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出处http://www.wenyanhanyu.com/wenyanxuci/ 文言实词定义: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不能...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都有哪些》
答:虚词:(之,焉,以,也,奚,岂,而,何,欤,乎,则,于,曷,尔,哉,者)经常出现的也就这几个。。。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代词”有争议。但总的来说还是包括在实词里。因为他不能单独的用来解释。。。

《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答:问题三: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实词就是有实在意义 虚词就是没有实在意义 虚词一般没有实义,表示动作衔接或语气。实词是有实际意义的词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

《高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答:有不有什么关于升官降职迁走掌握的实词还有什么比较难的虚词呢... 有不有什么关于 升官 降职 迁走 掌握 的实词 还有什么比较难的虚词呢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331272200 2015-10-01 · TA获得超过49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39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477...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用了哪些文言虚词和实词?》
答:一、文言虚词 1、而:却,连词。2、乃:于是,副词。3、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4、之:音节助词。二、文言实词 1、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2、方:方圆纵横。3、修:长,这里指身高。4、寝:躺,卧。5、地:土地,疆域。6、美:“以……为美”、“认为……美”,...

《文言文里有多少虚词和实词,它们的解释是什么》
答: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