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时光里的老屋散文

作者&投稿:尔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岁月流逝,老屋,温馨如昨。

  顺着水泥板的小马路一直走到路口左转,那三间青砖房——我家北院的老屋,就走进了视线,因为这三间房的左右都是镶着白瓷砖的房子,所以青砖房就比较显眼。北院,门口有两颗大柳树,因为是最后一排,临着马路,所以没有院墙,中间是水泥打的过道,左右两边一般都是种玉米高粱之类的高大农作物,因为后边没有房子不怕挡光。

  中院,右边居中是鸡窝和鸭窝,门的左右两边距房子两米左右各有一个花池子,左边一般都是种的是串红,黄须花等五颜六色的花,右边种的是红、白、黄三色的月季花,不仅好看而且香气扑鼻。花池子前面就是种的黄瓜,豆角,茄子,辣椒等等各种蔬菜了,中院的院墙上,在适宜的时候,也都爬满那些喜欢爬高的菜,比如:丝瓜,南瓜,精瓜扁豆角等等,满墙皆绿色。

  南院,坐落着三间镶着瓷砖的房子,瓷砖很多都已经脱落了,是我曾经居住的屋子,右边是车库和洗澡间,左边是小菜园,由于我比较懒,后来把小菜园用红砖铺上了,显得比较空旷。在这空旷的小场地上到处都有女儿小时候的欢声笑语:蹒跚学步的女儿追着小狗“球球”满院子跑,抓住就拎起来往地上一扔,她却哈哈大笑,女儿躲在车旁边稚嫩的声音在喊:“妈妈,来抓我呀”,老公陪着女儿玩小赛车,加油,加油!女儿拍着小手兴奋大喊,可气的是女儿拎着小桶玩沙子,玩水,弄得满身都是,还乐此不疲!

  最难忘的是女儿腿骨折痊愈之后,老公每天陪女儿在院子里做复健,女儿胆小,每一步走的都是那么的吃力,老公心疼孩子总想扶着她,恐怕孩子摔倒,小心而又细致的守护孩子走每一步,孩子进步一点他就高兴的不得了,继而鼓励孩子加油。等女儿能自己走路了,老公整整瘦了一圈……此刻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地的野草,看着墙边掉落的砖屑,虽然有些荒凉但依然那么亲切!

  说是老屋其实并不是很老,南院三间是我结婚时盖得房子,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北院的三间时间久了一些,得有三十多年了吧。院墙上的道道裂痕,大铁门上的斑斑锈迹,门框,窗户框上爆裂的漆皮都见证了老屋历经了风雨的洗礼,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北院,中院,南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记载了曾经的岁月,写满了回忆,更有我生命里最温馨幸福的时光。

  日子周而复始,老屋的院子也没啥太大的变化。早晨,人们从鸡叫狗吠的喧闹声中醒来,然后,村庄里的烟囱上就冒出一缕缕的炊烟,大家开始做早饭了。再然后就是大人们的吵嚷,孩子的啼哭,耍闹的声音,新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唯一令老屋有变化的就是季节,不同的季节,老屋的院子有着不同的风景。

  春天,婆婆生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北院的两畦韭菜,支上棚子,用塑料膜蒙起来,等到墙边上野草冒出来的时候,韭菜就差不多可以割着吃了。然后嘴里就开始叨咕: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时候真的是春雨贵如油了,雨后,地里湿润了,婆婆就开始种菜。那时候的我对于这些种菜的事一窍不通,跟在婆婆后边打下手,先把菜畦用锄头锄一遍,在把菜地用耙子耙平整,然后在地里均匀的挖俩排小坑,再把黄瓜或者豆角的种子放进小坑里,每个小坑里面放3-4粒种子,上面覆一层塑料薄摸,最后用土轻轻地埋上就大功告成了。

  而小白菜和小油菜、茼蒿、菠菜之类的菜则是另一种种法,一样的锄地,把地耙平,只是,不是挖坑,而是划几道垄,把菜籽均匀地撒到垄里用土轻轻地埋上。

  挖坑,划垄的时候经常听着老公公在一边喊:“哎!那俩坑离得太近了!”

  “哎!那垄划得歪到美国去了!”

  “哎!土埋的深了,那块土浅了”

  婆婆对此从来都是置之不理,顶多回个白眼“嫌我弄得不好你来啊!”

  我则在一边偷偷的笑……难怪邻居嫂子说要是有一天听不到老两口的吵闹声就奇怪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两口就这么吵闹着过了一辈子。如今婆婆走了,菜地由公公来种,和婆婆在世的时候一样,只是再也听不到老两口吵闹声了,代替这吵闹声的只有老公公那重重的叹息声,和偶尔的咳嗽声了。

  夏天,给黄瓜,豆角搭上架子,让它们顺着架子攀爬,它们缠绕在架子上葱茏着,很快就爬满了架,黄瓜花和豆角花黄白相间,西红柿,红绿相称,紫色的茄子,绿色的辣椒也都长大了,各色的花,各色的果,使得满院子生机勃勃,让人垂涎欲滴。到院里就忍不住走进黄瓜地里摘根鲜嫩的`黄瓜吃。老人家从来都不计较,不管谁来都是说,吃菜就来摘,家长的不打药,没污染,还有利于健康。

  而北院门口的大柳树是这时候左邻右舍聚集在一起乘凉的好地方,织毛衣,纳鞋底,十字绣,边干活边东家长西家短的瞎聊着:哪家孩子懂事了有出息了,哪家媳妇长得俊了,哪家媳妇孝顺了,还村里有啥新鲜事了……总之有说也说不完的话题,时不时的还爆发一阵阵大笑声。

  闲聊中口渴了,就到院子里摘几根黄瓜或者几个西红柿大伙分着吃,更有懒人去院里割点韭菜放在那,大家一起伸手帮着择,人多力量大嘛,分分钟就搞定了。

  秋天,玉米熟了,进去摘上十几个,大锅里填满水,把玉米扔进去,架上劈柴火,一会儿功夫玉米的清香就飘满屋子了,见者有份,顾不得烫,用筷子扎一个就开吃了,香香的,糯糯的……

  甜秆熟了,“大叔,我给老闺女砍根甜秆哈”

  “大哥,孙子想吃甜秆了”

  “想吃就去砍,还用说啥,种了就是留着吃的。”老公公总是笑眯眯地说。

  至于冬天,老屋的院子光秃秃的就显得特别的萧条了,除了鸡鸭的叫声,就是码在院子里的那一堆白菜了。天冷,串门的也少了,老人家不免有些孤单,我们都尽可能做到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拎几棵白菜回来,老人家喜欢我们拿菜回家,用他的话就是省钱,没污染,比买的好吃。

  岁月流逝,不知不觉中,老屋的院子已经成为了记忆。那些曾经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温馨,幸福……等我老了,就回老屋收拾院子里那些菜地,种点香气扑鼻的花,养些鸡鸭,大树下,房前房后和邻居们一起嘻嘻哈哈,继续过田园生活。

《关于回忆的美文:记忆中的老屋》
答:也就在那时,老屋的周围悄悄地发生变化,一栋栋的小洋楼立地而起,而我家的老屋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好像一切变化都与它全然无关,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人生的步履匆匆,记忆如同一本回味无穷的老书,老书里光阴的故事被清风一页页翻起,或铭记或遗忘,或……而老屋随着时光的消逝也见证了一路风风雨雨,一路沧桑,...

《乡情散文:父母、老屋,那些远去的时光》
答:我的家乡,是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我是在那出生长大,读书和工作的。自从调到外地工作以后,我自已的小家庭,也在了城市。只是每年都会回到家乡的老屋,探望年迈的双亲和家乡的亲朋好友。而每次回到小城的老屋,我都喜欢在午后时光里,坐于老屋门前的花盆旁边,泡一壶茶,伴随着茶香,让飘飞的思绪,...

《我家老屋的散文》
答:现在,父亲每月领着国家发放的退休养老金生活,和母亲住在乡下,过着被村里人视为悠闲的日子。 父亲当初离家,老屋更多寂寞的时光,就扔给了孤单的母亲。后来,我们姐弟几个的出生,慢慢让那个老屋变得沸腾,变得热闹起来。父亲每年有几次的探亲假期,逢年过节便会回来看望母亲,看看我们,然后小住几天,返回单位上班。那时,...

《老屋旧烟火散文》
答:其实,早被风吹远了,鸟儿衔了去了呢。连着荷香,还有老屋旧庭里老物件旧农具的古色古香古朴,一并的飘得很远,很远…… 旧庭老屋,老去的时光。点滴拾捡,收藏在心底里。时时的回味,品读着那一份人间烟火琉璃的浓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乡情散文:故乡的老屋》
答:她们和姐姐当年那单薄瘦弱的身躯、憔悴黝黑的脸庞、纷乱飘起的长发一样,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姐姐在开始复苏的年代奉献的青春芳华,是姐姐用汗水为老屋谱写的青春之歌。 其实,我与老屋朝夕相伴的时光并不算长。虽说短暂,却是我人生的起点。青春的岁月相守老屋,守候一份亘古不变的乡村情怀,守望一份走出...

《关于生活随笔感悟之老屋情结》
答:现在回去,伫立在老屋后面的荷塘,打量着周遭,还是近乎当初的模样。只是老屋,不负当年那般年轻的模样,和蔼可亲的爷爷,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站在老屋的门口,在时光里,打捞着点滴的回忆,温馨如初。破败的老屋,尘封着来时的路。 在黄昏的折射之下,我仿佛看见了古铜色的爷爷。爷爷坐在老屋的门口,抽着自卷的老旱烟,一口...

《老屋的伤感散文》
答:夏日枝枝叶叶葱茏,几乎把所有的一切遮挡起来,没了院落,也没了房子,要不是回家的路是驾轻就熟的,肯定找不到回家的路儿。傍晚时光,当炊烟那特有草香气飘荡在老屋周围的时候,远处野地里觅食饱了的畜禽,早已舒舒服服在草窝内躺了许久,此时不用主人刻意地召唤,便懒洋洋地起身露头,摇头晃脑着,...

《老屋优秀作文》
答:我来到了老屋门前的土坡上,一条蜿蜒曲折的黄土路通向老家的房屋前,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路两边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我们撒着欢儿的在草丛里打着滚儿,如今...墙上电表也已经锈迹斑斑,停留的示数彷佛时光静止了一般。 老屋的门是木制的,过了这么多年,想必也已是风烛残年,裂缝在岁月的滋养下,悄无声息地生长。老屋...

《老屋与老树抒情散文》
答:站在山坡俯瞰,老屋就像一个乖巧的孩子,感激着老树的慈爱,村落亦是一个安静的赤子,虔诚地期待着享受着老树的恩惠。一切,是那么自然,仿佛时光瞬息镌刻。老樟树是外婆和村里人的.信仰,是老樟树赐予这个小村落生生不息的源泉。在外婆那颗纯朴的心里,这棵老树见证她的生,也将会见证她的死,是她的...

《老屋故事散文随笔》
答:老屋,成了风中的一粒尘,喘息地挣扎着,维持自己的生命。 阴暗、潮湿、破败,是老屋留给我的最后印象。但是,我知道,老屋潮湿的空气里,漂浮着我高高低低的声音;坚硬的泥地板上,承载着我密密麻麻的脚印;破旧的木板墙上,刻录着我歪歪扭扭的信手涂鸦;厚重的门板上,残留着我冷冷热热的温度;甚至连屋檐下的蛛网,也记得...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