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国内寄信邮费怎么算的?贴邮票的,那些80分之类的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寄信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

作者&投稿:守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国范围内寄信贴80分的邮票可以吗?贴几张有规定吗?~

普通信件,本地区内为80分,外地区120分。(限重100克以内)
101克-199克。本地120分,外地200分。(每超100克,邮资加倍)
必须贴足邮票额数,几张不限但必须足额,投入邮箱即可。一般当天即可上路。

在中国寄信,如果是本埠的,平信:20克及以内,邮费为0.80元;21-100克每超过20克增加邮费0.80元,如果是外埠信函邮资:平信:20克及以内,邮费为1.20 元;21-100克每超过20克增加邮费1.20元。
拓展内容:

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邮资

1、中国寄信邮费有一定标准,如表:

2、邮票面值80分代表邮资代表人民币80分,120分代表人民币120分。(人民币1元=10角=100分)

3、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

(1)寄信件分平信和挂号信两种,邮费不同,平信便宜,挂号信贵,多了挂号费。平信没有收据,就是说没有登记的记录,若丢失了没法查询,只有认栽;挂号信有收据供寄出后查询用,若丢失,按邮资的双倍赔偿,若保价的按保价的金额赔偿。

(2)平信在20克内,内埠(在城市内部邮寄)为0.8元,100克内21克以上每20克再加收0.8元,100克以上每100克再加收1.2元;外埠(寄出城市本地到达祖国大陆任何可通信的地方)1.2元,21克至100克内每20克加收1.2元,百克以上每百克再加收2元。

(3)挂号信就是在平信的基础上再加收3元挂号费,内、外埠均如此。

(4)如果你买的明信片,若上面有邮资,叫邮资明信片,邮资又是现在邮寄明信片的邮资(现在不管内、外埠邮资都是0.8元),就可以直接邮寄,若是原来的低于0.8元邮资的,就要不足所欠的邮资才能寄;若不是邮资片,那就的贴0.8元邮票才能寄出。

拓展资料:

1、邮电局寄递

邮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传输形式之一,它能把你想送的东西很快捷的送到你想送到的地方或人的手中。

邮寄一般都是要到邮局去完成的,你只要到邮局去办理完相应的手续跟交完相应的费用后它就会通过各种快捷的方法帮你完成所需要的服务。

2、国内特快专递

1984年,我国邮政开办了国内特快专递业务。该项业务作为邮政的精品业务,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内紧急文件资料及物品,同时提供多种形式的邮件跟踪查询服务。目前,国内已有近2000个市、县开办了此项业务。

(1)同城特快专递

同城特快专递业务是指同一个城市区域内互寄的特快专递邮件业务。同城特快专递业务坚持特快专递"特、快、专"的特性,采用特殊服务方式、专门作业组织、确保邮件以最快速度传递。及时准确投交收件人。

(2)国内收件人付费

国内特快专递收件人付费业务是指寄递国内特快专递邮件时,寄件人不需交纳邮费,而由收件人支付相关费用的一种特殊服务,包括分散交寄分散付费、分散交寄集中付费、分散交寄第三方付费、集中交寄分散付费等四种。目前仅办理国内特快专递收件人集中付费业务、国内特快专递第三方付费业务两种。

(3)次晨达特快专递

“次晨达”业务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邮政“全夜航”的网络优势,对邮政资源再行整合,推出的高品质业务。次晨达业务包含“区域次晨达”和“跨区域次晨达”

(4)经济快递

经济快递主要定位国内物品类市场。 主要服务对象为批量交寄、价值相对较高、对安全、信息反馈和综合性价比要求较高的大综客户。如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电子通信产品生产厂家或销售商等。

(5)京津当日递

“EMS限时专递-京津当日递”业务,即客户在上午11点前交寄,保证在当日18点前送达到收件人的限时递业务。 适合寄递京津两地对时限要求较高的文件类邮件。 安全、快捷,让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真正享受EMS卓越的服务品质。

(6)电子商务速递业务

邮政电子商务速递业务是中国邮政依靠中国邮政速递优异的物流服务质量,根据电子商务运作的特点,结合自身资源和发展方向,特别为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个人和企业量身定做的速递服务,包括一款新产品――“e邮宝”(EMS电子商务经济快递)业务以及整合推出网上ems――“e-EMS”业务。

参考资料:

邮寄_百度百科



邮票面值80分的就是邮资代表人民币80分,120分代表人民币120分。人民币1元=10角=100分。

 

 

邮政信函的资费分为本埠和外埠。具体计费

 



信函资费首重100克以内,每重20克本埠由0.6为0.8元,外埠由0.8元为1.2元;100克以上的续重资费维持原来的每重100克本埠1.2元、外埠2.0元;明信片资费由每件0.8元
80分就是8毛钱 120分就是1快2毛钱分值越大寄得越快 如果是在省内80分就够了
是我自己手打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亲满意,也记得及时【采纳为最佳回答】
如果能点个【赞】那就再好不过了~~

现行邮资标准是,国内信件重量在20克以内是12元的邮票,也就是说除港澳台地区以外,寄往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是1.2元的邮票!明信片是80分的邮票!!就这样简单!

《北京市内寄信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答:挂号信:在上述平信各档邮资的基础上,再加 3 元挂号费。特快专递:500 克及以内,邮费 10 - 25 元(本埠各区域邮资有所不同)明信片: 每件 邮资为 0.80 元;邮简: 每件 邮资为 0.80 元 。你可以根据上列邮资标准,依据自己寄信的品种和重量,按上面标准规定贴用相应面值的邮票,或支付...

《跨省寄信邮票要用多少的,一般几天能寄到?》
答:跨省寄信属于外埠邮件,国内信件根据距离远近,大约3-10天到达。按我国现行标准邮件的邮资是:平信:20克及以内,邮费为1.2元; 21—100克每超过20克增加邮费1.2元; 101克及以上的续重资费每重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算)再加邮费 2 元;挂号信:在上述平信各档邮资的基础上,再加3元挂号费...

《从中国寄信到美国要多少钱?贴中国的邮票可以吗?贴够邮票是不是直接扔...》
答:的详细资费表,一目了然 。从中国寄信到美国必须贴中国的邮票(根据万国邮联规则:国际邮件只能使用发出国/地区的邮票和其它邮资凭证) 。寄国际邮件要到邮局去办理,主要是邮局人员要检查是否符合国际邮件的要求(包括书写是否正确,有的错误书写收件人是收不到的)、以及称重、计算邮资等。

《我问一下寄信的邮费分别怎么算?(平信 挂号信和外省市的)》
答:国内信件分本埠信件和外埠信件,本埠信件是指本市区以内的信件,外埠信件是指出市区,直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信件,不分省内省外。本埠信件,信件重量在100克以内,每20克是80分邮票(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外埠信件,重量在100克以内,每20克是1.2元邮票,不足20,按20克计算。挂号信资费是信件...

《有一封信45克重寄往外地该怎样贴邮票?》
答:一. 平信:20克及以内,邮费为1.2元; 21—100克每超过20克增加邮费1.2元; 101克以上每增加100克再加邮费2元。二. 挂号信:在上述平信各档的基础上,再加3元挂号费。你的这封信重量是 45 克: 一. 若寄平信 要贴邮票 1.2 元 + 1.2 元 + 1.2 元 = 3.6 元; 二.若寄挂号...

《寄信邮寄普通的信件要多少钱邮票》
答: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其他邮寄方式 1、经济快递 经济快递主要定位国内物品类市场。

《现在邮局还能寄信吗?收费标准》
答:能、1.2元。1、寄信方面。截止到2023年2月15日,邮局仍然办理信件邮递业务,是能寄信的。2、金额方面。截止到2023年2月15日,邮局进行国内信件邮寄时,重量在20克以内,贴1.2元邮票即可。

《明明给本地寄信重50克的信,要邮资多少钱?2小刚寄给外地亲戚的信函重38...》
答:信件寄至外地(外埠)邮资100克内续重20克1.2元。100克以上部份每续重100克2元。信件寄至本地(外内埠)邮资100克内续重20克0.8元。100克以上部份每续重100克1.2元。寄至本地50克,3*0.8=2.4元。寄至外地388克 1.2*5+3*2=12元。如果使用挂号信加收3元件。

《邮票(普通寄信邮票),寄向国内各个地方(包含港澳台)的邮票最高多少钱?除...》
答:大陆地区分为本埠和外埠,本埠是本埠以市属城区(不含市辖县和飞地)为范围,本县以县境为范围。除此之外都属于外埠。外埠(本埠)的邮资,100克以内,每20克(不足20克的的按20克计)贴1.2元(80分)邮票,100克以上部分,每100克(不足100克的的按100克计)加贴2元(1.2)邮票。挂号的话...

《从北京寄往海南的明信片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答:3. 特快专递:500 克及以内,邮费 20 - 25 元(各地外埠邮资有所不同)4. 明信片: 每件 邮资为 0.80 元;挂号另加3元挂号费。5. 邮简: 每件 邮资为 1.20 元; 挂号另加3元挂号费。根据上列邮资标准可知,从北京寄往海南的明信片,应贴面值0.80元的邮票,或支付邮费。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