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为什么会产生日环食 为什么会出现日环食现象

作者&投稿:敞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会出现日环食~



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三种。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朔)。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会出现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连线上,这样才有可能使月球挡住太阳而形成日食。同样地,月食一定出现在望日,即农历十五。

月球的直径为3476千米,平均轨道半径为384000千米,偏心率为0。0549,所以月球最近时离地球363300千米,最远为405500千米。通过简单计算可得的,月球的时直径最小为29。4分,最大为32。9分。太阳的直径为1392530千米,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9亿千米,最远为1。521亿千米,最近为1。471亿千米,通过计算可得太阳的视直径最小为31。4分,最大为32。5分。这这里,我想楼主引入一个食分的概念,对于日食而言,食分并不表示太阳圆面被遮俺的面积,而是表示日面直径的被遮部分与太阳直径的比值。通过我以上的计算,可以得出当月球完全处于太阳之中但是分小于一时(此时月亮是直径一定小于太阳时直径),此时即发生日环食.
以下是月食形成的原因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
月食
lunar eclips
月球被地影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月食一般都发生在望日,即夏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这时地球运动至太阳和月球之间,但并不是每个望日都可能发生月食,因为黄道和白道之间有交角存在,所以只有在望月夜,月球又走月食的连续照片,可见到地球影到黄道和白道交点附近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才能观看到月食。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当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就发生月偏食。而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时就可以看到月全食。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但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然而事实上半影月食是经常发生的,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34.46%和28.94%。

■月食

月全蚀月蚀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像,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份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现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在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

以地球而言,当月蚀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 180 度,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15日前后)。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 (称为黄道和白道) 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约 5 度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有哪几种月蚀?

月全蚀: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内时
月偏蚀:当月球只有部份进入地球的本影时
半影月蚀:此时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的光度极轻微减弱,所以较不易为人发现。

■月全蚀七步曲

月全蚀后半影食始: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肉眼觉察不到。
初亏:月球由东缘慢慢进入地影,月球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既: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并与本影第一次内切。
食甚:月圆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间。
生光:月球在地球本影内移动,并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内切。
复圆:月球逐渐离开地球本影,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半影食终: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正式完结。

■你知道吗?

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著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蚀这种现象。

月食每年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年也不发生一次。

■月食与科学研究

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中国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原理。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
月食的原理。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月食形成图

月食的过程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早在1881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 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





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

月亮挡住了太阳光,并且是伪装影

《日环食和普通的日全食分别都是如何形成的呢?》
答:随着天文科学知识被大家慢慢熟悉,大家对开始对日全食以及日环食的形成也开始慢慢了解。人们都知道日环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球、太阳以及月亮排成了一条直线,而且月亮刚好就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并且成功地将太阳的一些部分光线给挡住了,从而人们在地球上看太阳,会发现太阳的周围就会出现一个圆环,这就是...

《为什么会有日食和月食呢?》
答: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国天文学家)。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

《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各有什么特点?》
答: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形成原因是月球离地球较远,月球的本影不能到达地面而它的延长线经过了地面,此时位于月影的本影延长线区域(伪影区)的人们就能看到日环食。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发生时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

《日环食多长时间发生一次》
答:在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其轨道上距离地球较远,因此无法完全遮住太阳,太阳边缘形成一个明亮的金环。这种现象相比日全食,可观测的天文现象较少,因为太阳光线没有被完全遮挡,使得色球、日冕和贝利珠等天文现象不易被观察到。尽管如此,环食阶段仍然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日环食不仅是天文现象,也是普及...

《什么叫日环食(太阳被月亮遮挡,形成火圈现象)》
答:观测日环食的步骤 观测日环食需要一定的天文知识和专业的观测设备,以下是观测日环食的步骤:1.了解日环食的时间和地点 日环食只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因此需要提前了解日环食的时间和地点。这可以通过天文学网站或天文学杂志获取相关信息。2.选择观测地点 选择一个适合观测的地点非常重要。最好选择没...

《“日偏食”这一天文奇观,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日偏食”的产生原因》
答:日全食 ;观察者在半影内则见到太阳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 日偏食 ;观察者在伪本影内见到太阳的中间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偏食;周边剩下一个光环,称为 日环食 。日偏食是最常见的日食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有一部分地区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的一部分被...

《...求教日食,月食怎样形成?(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偏食及月全食)如果...》
答:等月亮从地球的影子里钻出来后,我们又能看见月亮了。月食时,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十六日。日食每年最多看到五次,月食每年最多看到三次。由于观测者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和月球到地球距离的不同,所看到日食和月食的情况也不同。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发生...

《日食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答:造成永久性失明。所以,在观看日食的时候,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专门观看日食的保护眼镜,或者可以接一盆水,在水中滴入很多的黑色墨水,在发生日食的时候直接在水中观察。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前一段日子出现的日环食非常漂亮,你们都看到了吗?或者你们对日食还有什么不懂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日环食一定发生在公历某月的哪一天 原理》
答: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而在月球的阴影区内,人就不能接受到阳光,所以就无法看到太阳。又因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且月球离太阳比月球距离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阳遮住,只露出周围的一部分,所以形成日环食。观测方法 一是要选择好合适的滤光片。虽然将近日落,但阳光仍旧...

《日全食是怎么产生的?观察日全食会看到什么?》
答:日全食是一种相当壮丽的自然景象,所以时常吸引许多游客特地到海外去观赏日全食的景象。例如,在1999年发生在欧洲的日全食,吸引了非常多观光客特地前去观赏,也有旅行社推出专门为这些游客设计的行程。发生日环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食既从初亏...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