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1 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3 明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 唐朝工商业城...

作者&投稿:钮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2分)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n...~

(1)变化: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发展。(2分)(2)变化: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分,回答“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也可得分;仅回答“市坊的界限被打破”或“出现夜市”可得1分)(3)特点: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1分)事例:晋商和徽商。(2分)(4)观点:工商皆本。(1分)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2分)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2分) 试题分析:(1)观察图片,图1西汉时期的工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邑、邯郸、宛等大多位于北方黄河流域;图2唐朝时期的工商业城市如汴州、苏州、扬州、越州等都位于南方沿江、沿海或大运河沿岸。(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管理严格。到了宋代,“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提取材料信息,北方货物“日夜商贩而南”;南方货物“日夜商贩而北”,可见这一时期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晋商和徽商。(4)黄宗羲认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本业。第二小问提取材料信息,清朝“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可知清朝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辩证地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会产生的影响。点评: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商人群体活跃;6、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示例: 信息一:工商业市镇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朝工商业市镇比唐朝的明显增多。(3分)说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3分)信息二: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明朝向中东部沿海集中;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北方,明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3分)说明:经济重心由内陆向中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唐朝时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3分)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利用图片进行不同历史阶段时代发展特征的比较型试题。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是另个,一是准确获取图片蕴含的有效信息,二是合理调用教材中对应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论证;图中主要反映了唐代和明朝工商业的地区分布地点和数量上的不同,结合时代背景,从中随意选择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即可。


(1)变化:分布地区由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运河和沿海地区发展;(2分)商业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2分)
原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起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唐、宋、元海外贸易兴盛;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趋势。(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给4分)
(2)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城市的政治、军事职能;(2分)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明清又实行锁国政策,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古代城市难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2分)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
答:(古今各4分)概括综合:(4分)住宅结构变化体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级观念,封闭观念,宗法观念,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有效的提炼信息以及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东西两侧的卧室...

《在(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
答:信息三:文化交流由东学西传到西学东渐。说明:古代发达的东方文明沿着丝绸之路传到西方,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西方文明对东方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评分说明:其他不同角度比较提取信息且合理说明,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 试题分析:提取图片信息并结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答:实行内外服制度;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独立自主趋向强。综上所述,可见地图是文明的直观体现,古希腊与西周的地图能够看出中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模式的不同;也可见文明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2分)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信息说明类设问,答案一般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提取材料信息,...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组 图1 近代北...》
答:示例信息:第一组的图1,近代北京四合院比较封闭;图2,近代北京市民的主要生产运输工具是板车,同时也受到了欧洲近代化影响,有了单车。(3分)第二组的图3,近代欧洲民居比较开阔;图4,近代欧洲民居有了整洁的街道、使用了电灯和汽车。(3分)说明: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理念与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89年...》
答:考生从相关法治文献的时代背景、精神内涵、理论渊源或历史命运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而制定的。 试题分析:本问共有小问,即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与从法治建设与现代化关系的角度比较分析。《中...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
答:主动开放。(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阐述均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
答:示例一:信息: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2分)说明:“二战”中纳粹德国战败,雅尔塔体系造成德国分裂,使其处在“冷战”最前沿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开始发生巨变。进入90年代,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4分)示例二:信息:欧洲由分裂对峙到形成一体化。(2分)说明:“二战”后...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图一 19世纪中期的上海县城和租界图...》
答:示例一:信息:上海由一个列强侵略中国的堡垒变成了一个繁荣发达的城市。(3分)说明: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被列强盘踞;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实现了繁荣昌盛。(3分)示例二:信息:由市区地铁规划可见上海城区面积大大增加。(3分)说明: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90...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代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
答:高于一切。(4分)信息五 都城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2分)说明:汉代的都城,有东市和西市;明代的则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城自身也在发展。其政治性、军事性不断减弱,商业性不断增强。(4分)(以上五个信息及其说明中,学生只要完整回答出两个,即可得满分12分。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场 史论五篇:一、“周唐外重内轻...》
答:说明:当时清政府正推行新政,需要借鉴古今中外改革变法的经验。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有关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重视考查史论;重视考查世界各国治国策略;三场考试只有一场考四书五经;关注改革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的三项信息进行阐释说明。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