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葫芦丝的来历?葫芦丝具有什么品质? 葫芦丝的来历

作者&投稿:矣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葫芦丝具有什么品质?~

从外形看,典雅、大方、质朴、美丽
从音色听,轻、飘、柔是主要特点,兼具甜美、圆润、细腻、饱满的特质

总评:美若天仙、艳如孔雀、婉转袅娜如小卜少、清越灵秀如小卜冒,精致可人,自然天成……

葫芦丝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来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
其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与古箫一样,可用于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来的箫、笛非常相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激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丝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扩展资料:

葫芦丝的的起源传说
1、传说一
葫芦丝的起源地被普遍认为在葫芦丝之乡——云南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
相传,在先秦时代,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伙子。
小伙子捧起金葫芦,立马吹出了美妙的曲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都为这对新人祝贺。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来效仿,继而传播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世代相传。

2、传说二
上古时代有一头凶兽,经常下山来吃人和牲畜。此时,有位大英雄,名叫阿泰。他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女娲娘娘的宫殿。女娲娘娘被阿泰的诚心感动,赐予他一葫芦,可以收付妖魔鬼怪。阿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待凶兽出现时,用葫芦将凶兽收付。
但凶兽依然在葫芦里乱撞,于是阿泰将一根竹子插在了葫芦的底部,凶兽终于在里面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出来作怪。后来为了纪念阿泰的事迹,大家仿照这葫芦和竹子的模样,创制出了葫芦丝,并作为乐器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葫芦丝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在中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小卜冒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葫芦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箫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箫,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芘南母倒”。主要流传于滇西的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是青年男女用来表达爱慕思念之情的乐器。在傣族民间神话传说中相传: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个傣家小卜冒(小伙子)抱着一个大葫芦,冲过肆虐的洪水,救出自己心爱的小卜哨(小姑娘)……于是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便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个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韵律。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便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含有忧郁的韵律感,古人云之“彩云之南独神韵,绕梁三日音不绝”,葫芦丝擅长于表达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朦胧忧郁的美感。因为它的发音犹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亲柔而得名“葫芦丝”。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

巴乌流传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哈尼族、彝族民间,是一种弹簧震气吹奏的乐器,外形类似笛子,常用于自娱自乐性的独奏,极富民族特色,但在云南主要流传于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区。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以前主要流传於傣、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在云南,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舞台都能听到葫芦丝演奏的优美音乐。近年来在国内外颇受瞩目。

葫芦丝属於簧管内乐器。常见的葫芦丝是由一个作为共鸣腔的葫芦和三根竹管组成。竹管插入葫芦的一端有簧片。中间竹管为主管,两边为附管,主管上开有七个按音孔(上六下一)。副管无按音孔,一般只能发一下固定音,用作和声以丰富其表现力。曲调多有深情、委婉之特点。

http://wenku.baidu.com/view/39fa41dd50e2524de5187eee.html

《葫芦丝起源什么地方?什么年代?》
答:(1)在德昂族广泛流传的古老爱情悲剧故事《昆撒乐和欧比木》,对葫芦丝的起源作了描述。古代的德昂族寨子里有一个叫昆撒乐的小伙子和一个叫欧比木的姑娘,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昆撒乐会用树叶、竹叶吹奏出美好的音乐。由于叶片会干枯,难以保管,昆撒乐就用薄薄的铜片代替叶片,并把...

《、民族乐器。葫芦丝乐器的特点是什么?》
答: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擅于表示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葫芦丝发出的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紫竹三音葫芦丝C调:采用云南本地紫竹,竹子的韵味是其它材料所不能体现的,材料天然韵味也就天然,使用造型各异的天然葫芦,外表金黄柔润再烙上画,就更精美大方了。制作葫芦丝...

《葫芦丝是怎么制作的?》
答:2、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副管则不开孔。吹奏时数管齐鸣,而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的持续和音相衬托。3、葫芦丝通常以自然换气法吹奏,亦有用循环换气法者。4、葫芦丝的音域常在9度以内...

《葫芦丝是否是什么音乐都能演奏?》
答:近年来在国内外颇受瞩目。葫芦丝属於簧管内乐器。常见的葫芦丝是由一个作为共鸣腔的葫芦和三根竹管组成。竹管插入葫芦的一端有簧片。中间竹管为主管,两边为附管,主管上开有七个按音孔(上六下一)。副管无按音孔,一般只能发一下固定音,用作和声以丰富其表现力。曲调多有深情、委婉之特点。

《有对葫芦丝了解的吗?我想买个学习,不知道哪种好》
答:一般常用葫芦丝有降B、C、D、F调等。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八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

《葫芦丝的材质主要是什么?》
答:葫芦丝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竹管和簧片,结合葫芦作为独特的气室。传统的葫芦丝制作过程是将竹管装入葫芦中,竹管部分嵌入铜质或银质的簧片,主管上则开有音孔,这样的结构使得葫芦丝保留了古代乐器的特色。葫芦的选取也很重要,通常是选择中等大小,适合制作乐器的葫芦。在葫芦丝的不同形态中,常见的包括三管葫芦丝...

《葫芦丝的的起源是怎样的?》
答: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先秦民族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还有,先秦葫芦丝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巨大飞跃。在先秦时期,傣族人们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

《葫芦丝的传统》
答: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

《葫芦丝是不是中国的?》
答:你好,葫芦丝是中国的啊,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

《葫芦丝善于表达什么情感》
答:葫芦丝构造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室葫芦底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几个音孔称为主管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这种乐器以葫芦...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