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投稿:宇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中国的原始农具,如翻土用的手足并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获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后增至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不同于西亚很早就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更不同于中南美洲仅知道饲养羊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以采集狩猎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来源,形成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定居农业相适应,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较早出现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较晚。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总之,中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华文明建立在自身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一度流传的所谓"中华文明西来说"不符合历史实际。 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4)东汉:九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5)三国:曹操实行过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

 �(6)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7)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8)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作物交流。

 �(9)金: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灾地区租税。

 �(10)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11)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二)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1)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旧石器朝代)。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石凿、石斧和大量的骨制耒、耜,还发现了木器遗迹。半坡遗址发现了石斧、石锄、石铲,还有弓箭。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有锄、镰、镞、矛等多种,并出现了小型铜器。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3)封建社会:A.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B.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C.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耧车。D.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E.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三)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

 �(1)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河姆渡人学会了种植水稻。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3)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4)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5)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同蒿开始引种。

 �(6)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蔗、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如下:

1、它是逐渐演变成精耕细作的农业。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3、基本特点。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原始社会 是刀耕火种
商周木质工具 春秋末期铁犁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推广
隋唐出现曲圆犁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1)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

  (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5)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6)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7)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1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1.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是怎样演变的?
2.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翻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如下:1、它是逐渐演变成精耕细作的农业。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1、促进的因素:统治者的重视,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农民的辛勤劳动。2、阻碍因素:农民的赋税负担沉重,繁重的兵役徭役影响生产时间,个体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小,土地兼并严重等。农业(Agriculture):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产生的情况》
答: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国强民富,增强国力,利于社会稳定。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得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以采集狩猎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来源,形成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定居农业相适应,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较早出现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哪些变化?》
答:③认识将拉车的牛用在农业生产上拉犁是一种创造,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3.水利事业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增强经济实力,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情况。②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二、手工业的发展1.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教师要特别强调此项技术发明的重要...

《依据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了解,谈谈自己对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的...》
答:官僚、地主可以通过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兼并土地,土地高度集中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土地过度集中,导致无数小农经济破产,严重破坏了农耕生产秩序,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在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长期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答: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

《简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
答:铁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个体劳动者具备了单门独户经营农业的能力,导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使得小农经济得以长期存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特点》
答:1.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坚持的基本农业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强调优先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发展,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稳定社会秩序。2.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农业就一直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农业技术的进步,如铁犁牛耕的使用,以及灌溉、耕作制度的创新,显著提高了农业...

《古代中国的农业的发展》
答: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