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投稿:卓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2)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3)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主观能动性是人自身积极主动地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意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有一个质的变化。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教支配学,师生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学生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观能动性根本无法发挥出来。此教学方式严重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一种发展的强大阻力。数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主动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如何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我觉得应该做到如下:
一、做好减负工作
“考——教师的法宝,分——学生的命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种教育方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减负”喊了多年,但表面的素质教育,实质上的应试教育仍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以分取人的升学制度,造成学校领导者追求高升学率的办学思想,也就有了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管理制度。农村的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绝大部分教师的素质达不到创新教育的要求。于是,“时间+汗水+题海战术”就成了大多教师的法宝,他们就把学生推上“书山”。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得他们又把大量的学习资料塞进学生的书包。学生整日在题海中摸打滚爬,头昏脑胀,不堪重负,主观能动性怎能发挥出来?
“减负”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联合互动,齐抓共管。国家应建立一套以考核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评价体系,从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抓到底,打持久战。学校领导要更新办学思想,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摘掉学生身上沉重的学习枷锁,给他们铸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把好课堂教学关,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之密切相关。要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必须把好“课堂教学”关。
1、创设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
有的教师采用“警察式”的课堂教学管理,总是板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动辄就训斥一番。学生紧绷着心弦,学习的主动性还怎么发挥?教师要真正树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温和的教态,幽默的谈吐,真诚地相待,使得师生关系融洽,心灵相通。师生之间既有追求知识的共振,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情景才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 教法灵活,精讲精炼
千篇一律的教法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设法让学生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目标教学为基调,结合“以读代讲”法、“情景教学法”交叉进行,灵活多变,学生兴趣高昂,积极思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精讲要结合精练。设计课堂练习,题型要新颖,量少而精,有梯度,同时结合讨论、辨证、动手实验等活动,学生既掌握了知识要点,学习又有兴趣,这样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积极进行问题情境之中,自觉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安排了这样的情境:电脑演示“小鸡吃食”的动画故事情节(有一个小朋友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出现了左盘4只,右盘6只),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画面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想象和猜测的欲望。他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一共有几只小鸡吃食?(6十4=10)。(2)左盘吃食的小鸡比右盘少几只?(6-4=2)。(3)一共有10只小鸡吃食,左盘4只,右盘有几只?(10-4=6)。其中,提出第1、2、3个问题的学生人数依次递减,也有极个别的学生提出其它问题,共提问题6个,有两个错误。教师顺水推舟引入新课。这个情境问题的创设不仅包含了与数学知识内容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事物背景。它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反映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样一个道理,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 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主动学习引导健康的竞争,激发雄心壮志,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1、课堂上创造竞争的环境,激励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激情,将会调动学生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克服困难,去积极思维,去大胆实践。如在计算教学中经常设计“争当速算标兵”、“夺红旗”、“开火车”、“数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学生对这些游戏特别感兴趣,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形成了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一些“解题能手”、“争当智慧星”、“评选火箭组”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2、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开展竞争。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还要赛习惯、意志力,赛学习方法,赛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独创性,赛语言的表达是否流利、简洁、完整、准确。不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经历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进步,与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同学同样得到肯定和赞扬。对取得同样高的分数的同学,还要评比谁的方法更优越、谁的解题思路更简捷。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3、树立学习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常选择时机给同学们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1、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源,正是独创思维的火花的闪现,教学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如教师微笑的面庞,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平等的角色使学生如沐春风之中,感到安全,心情舒畅,学生便会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涌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教师加以鼓励、启发、诱导、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便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利于创造,而勇敢、自信的性格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说自己所想到的,说自己所看到的;允许他们说错,说不完整的还可以补充,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在教学中,若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不是随便指责,应及时鼓励并大加赞赏。
总之,学校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重视学生“问”创造条件让学生“做”,选择时机让学生“写”并注意“问”“做”“写”的结合,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孩子,让学生在课堂上释放生命的活力,闪耀智慧的光芒,飞扬起自主的个性,让数学课堂既扎扎实实,又充盈活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
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实践探究,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答: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答: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体会。一、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有宽松的环境和充足的空间。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课堂充满浓浓的深情,学生置身宽松、愉悦、安全的氛围之中,他们会无拘无束,无所不敢,无所不能,参与...

《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答:一般来说,知识的分级目标根据知识的网络结构循序确定,能力和素质的分级目标 依据知识载体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螺旋式递进;二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数学能力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渗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答:接着,教师又提出7根小棒还可以分成几堆的问题,学生的情绪再一次高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探究学知识、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儿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能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要求小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小学生应如何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答:三、组织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一些模拟活动,让同学们亲自动口动手,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的,留给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尽量让他们独立...

《如何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李洪伟》
答: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答:创设有效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些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课题总结》
答: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时,注意一下几点: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上数学,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