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关于姓丁的名人 介绍和事例 历史上姓丁的名人

作者&投稿:于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姓丁的名人~

  丁肇中
  月16日这天中午,时针已经走过12点30分了,可是出席2006年科协年会的6000多名代表仍然饶有兴味地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讲演“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

  席间,有位听众收到朋友一条短信:大科学家讲的东西你能听懂吗?

  众所周知,丁教授所从事的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均是目前世界最尖端的科学研究。一般人凭借现有的知识,的确很难理解或想象他心目中的奇妙世界。

  然而,幽默而风趣的丁肇中教授通过他所做过的5个实验,让所有的听众都听懂了他报告的核心内容——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丁肇中介绍他的第一个实验,是测量电子的半径。

  1948年,根据量子电动力学,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提出的理论,电子是没有体积的。这个理论被当时所有的实验所证明,他们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到了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著名的教授们和多年专门从事这种实验的专家们用很多年的时间,做了两个不同的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果——量子电动力学是错误的,电子是有体积的。这一结果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和重视。

  因为这是关于物理基本观念的实验,丁肇中决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电子的半径。当时,他刚刚拿到博士学位,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人相信他能做出这样的实验,也没有人支持他。

  1965年,他决定放弃在美国大学的前途,到德国新建的加速器用不同的方法重做实验。8个月以后,他的实验证明量子电动力学是正确的,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它的半径小于10-14厘米。

  从这个实验开始以及后来40年对新粒子发现的一系列过程中,他最重要的体会是,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要惧怕困难,也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

  不应重理论轻实验

  大脑思维一直活跃在探索自然科学奥秘中的丁肇中,对生活周围的一些社会现象也常常有独到的发现。

  他看到,身边来自印度、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学子,但凡成绩好的人,都比较喜欢偏向于理论的研究,而尽量避免做实验工作。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分析,问题可能更多出在观念上。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丁肇中认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有很大的害处。

  他讲述了自己观念发生转变的故事:

  “我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也喜欢做理论。我的导师是世界上很有名的一位物理学家,我和他工作了一个月以后,他找我到他办公室喝茶。他对我说,他要是再活一辈子,他要选择做实验物理学家,不做理论物理学家。

  “我感觉很奇怪。他告诉我,‘做一个普通的实验物理学家都是有用的,做一个普通的理论物理学家用途是有限的。上一世纪真正对物理有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是很少很少的。’

  “听了这个意见,我沉思片刻,五分钟以后,我就对教授说,‘再见,我不跟你工作了!’”。

  后来,丁肇中外出工作或演讲自报家门时,他总是说:“我是学实验物理的。”

  在这次科技年会上,丁肇中很想向青年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当实验推翻了理论以后,才可能创建新的理论,理论是不可能推翻实验的。

  要能和别人竞争

  1998年的《科技日报》发表过一则重要新闻:阿尔发磁谱仪首次升空运行正常。

  消息说,1998年6月2日,装有中国制造的巨大永磁体的阿尔发磁谱仪首次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此次磁谱仪将安装于未来的国际空间站,用以探测宇宙中的反物质粒子。在此次实验中磁谱仪运行正常。

  在过去40年里,天文学和宇宙论突破性的发展,仍源于光和电波的探测,至今没有一个精密的磁谱仪在太空观测到带电粒子,其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将超导磁铁送入太空。

  由丁肇中教授主持的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是首次美国、中国(台湾)、俄罗斯、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在空间领域的合作,吸收了世界56个大学和研究所的600名科学家参与。这是国际空间站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也是第一个送入太空的磁谱仪,目标是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物质,暗物质和宇宙线的来源。

  曾经有很多美国科学家预测这个实验是不会成功的。结果这个实验组装在航天飞机上飞行10天以后落地,果然发现了外太空中许多从未了解的、想象不到的现象。例如在靠近赤道的地区,正电子的数量为电子的4倍。

  1998年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丁肇中的思路和整个设计原理是成功的,在此以后,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制造AMS02上。新阿尔发磁谱仪预计2008年送到国际空间站上,现在这一实验仪器已开始运往日内瓦组装。

  人们可能要问,AMS实验到底可以找到什么?找到了会怎样?找不到又会怎样?

  丁肇中的回答是,这个实验可以说代表人类的一个进步,因为在这以前,从来没有人能把磁铁放在天上寻找物质。专家的意见是根据已经知道的知识,实际的发现是要打破已经知道的知识,这样科学才可以前进。

  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丁肇中强调,一个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和别人竞争,能站在别人的前面,还要诚实。因为你不诚实,迟早会被别人发现,因为科学上的东西与时间和空间没有关系,今天你能做出来,明天别人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法一定能做出来,假如不诚实,迟早会被别人发现。

  好奇是最根本的动力

  有记者问,技术转化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短时期内就能见到成效,这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诱惑。您认为是不是做基础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呢?

  丁肇中微笑着摇摇头,“我不觉得寂寞,要是寂寞的话,我就不做了。”

  同时他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国家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穷人,而要花这么多钱做尖端的科学研究工作,这究竟有什么意义?

  他举例说,100年前,所谓最尖端的科学就是发现了电子和X光,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没有用,到30年以后才慢慢知道可以用来做医学,做通信,现在人类生活根本离不开电子和X光。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最尖端的科学就是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最尖端的科学,基本上没有用的,现在用在激光、用在超导、用在手机、用在网络上的,都是那个时候的基本原理。到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最尖端的科学就是原子核物理,现在用到能源上,用在激光上。

  “科学改变了整个人类生活,我猜想这也是很多国家支持它的主要原因。但这不是我的原因,我做这些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奇,想了解我们是怎么来的,这是我做科学研究最根本的动力。”

  从发现一个新现象到市场化大约需要20~40年,对政治家和实业家来说,这样一段时间常常是太长了。但是,研究工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深入到未知领域时,很难做出预言。错误是成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基础研究需要充分的自由空间和长期的展望。

  许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具有竞争力,它必须集中于能立即有市场效益的实用性技术的发展,并使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听到这样的争议:是支持“无用的”基础科学,还是将资源集中于技术的转化和应用研究。

  丁肇中肯定地说,从历史的观点看,后一种观点是目光短浅的。如果一个社会将自己局限于技术转化,显然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研究不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现象后,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转化的了。技术的发展生根于基础研究之中。

  回忆起1977年8月邓小平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对科技工作要想得远一些,看得宽一些”,丁肇中更觉得意味深长。

丁 恭:山阳东缗(今山东金乡县东)人,汉代学者,时称大儒,曾任谏议大夫、博士。后升为侍中祭酒、骑都尉,卒于任上。
丁 谓:苏州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其修复京城的故事被尊为古代“运筹学”运用的典范。
丁 度: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与李淑等刊修《韵略》,又刊修《广韵》成《集韵》。
丁 顗: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
丁 琏: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任朝议郎一职。
丁 敬: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喜好金石文字,善鉴别,工于诗、书、画,尤精刻印,开创了“浙派”,被誉为“西泠八家”之首。
丁 丙:浙江省钱塘人,清末藏书家,撰有《善本室藏书志》,著录其藏书中珍贵部分。
丁 谦: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地理学家。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
丁 颖:广东省高州人,现代农学家、水稻专家。曾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解放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丁大全:南宋镇江(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右司谏、签书枢密院事、右丞相。
丁云鹏: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画家,擅画人物,佛像、山水、花卉,亦会作诗。
丁启睿:明代河南永城人,官至兵部尚书。
丁耀亢:山东省诸城人,明清文学家。著有小说《续金瓶梅》等。
丁观鹏:京师(今北京市)人,清代画家,最精于人物画。
丁善庆:泉州(今属福建省)人,清代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左氏兵论》。
丁宝桢:贵州平远(今织金)人,清末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为其所筹建,今存其《丁文诚公奏稿》。
丁日昌:广东省丰顺人,清代大臣。历任江苏巡抚、福建巡抚、督船政、节度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曾参与洋务运动,著有《抚吴公牍》。
丁汝昌:安徽省庐江人,清末北洋水师提督,甲午战争爆发后,在与日军的威海卫一役中,拒降而自杀身亡。
丁氏(宋)女。洪庆善妻。贤而有文,字画劲丽。
请勿抄袭!🌹🌹

  历代丁姓名人简介

  丁姓是当今中国第四十六大姓。历史上的丁姓名人主要有以下一些:秦末项羽部将丁固,汉初大将丁复,东汉经学家丁恭,三国时吴国大将丁奉、魏国名士丁仪,唐代太常卿丁公著,清代将领丁宝桢、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江苏巡抚丁日昌等。

  丁 恭:山阳东缗(今山东金乡县东)人,汉代学者,时称大儒,曾任谏议大夫、博士。后升为侍中祭酒、骑都尉,卒于任上。

  丁 谓:苏州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其修复京城的故事被尊为古代“运筹学”运用的典范。

  丁 度: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与李淑等刊修《韵略》,又刊修《广韵》成《集韵》。

  丁 顗: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

  丁 琏: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任朝议郎一职。

  丁 敬: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喜好金石文字,善鉴别,工于诗、书、画,尤精刻印,开创了“浙派”,被誉为“西泠八家”之首。

  丁 丙:浙江省钱塘人,清末藏书家,撰有《善本室藏书志》,著录其藏书中珍贵部分。

  丁 谦: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地理学家。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

  丁 玲:湖南省临澧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以《莎菲女士的日记》而闻名。其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任《文艺报》主编、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丁 颖:广东省高州人,现代农学家、水稻专家。曾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解放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丁大全:南宋镇江(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右司谏、签书枢密院事、右丞相。

  丁云鹏: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画家,擅画人物,佛像、山水、花卉,亦会作诗。

  丁启睿:明代河南永城人,官至兵部尚书。

  丁耀亢:山东省诸城人,明清文学家。著有小说《续金瓶梅》等。

  丁观鹏:京师(今北京市)人,清代画家,最精于人物画。

  丁应 曜:汉初,在淮阳山里隐居,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丁志刚(1919—1996)

图书馆学家。

1919年 5月12日生于山东滕县(今滕州市)。1938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入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及鲁中军区宣传大队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教员身份在徐州从事城市秘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徐州市立第一中学校长,山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省文化局副局长。

1954~1982年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在此期间,曾兼任该馆党委书记,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图书馆司局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届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任《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学通讯》等期刊主编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 2版编辑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图书馆和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主持中国图书馆学会工作期间,致力于繁荣图书馆学研究,推进中外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曾为中国重新加入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赴菲律宾马尼拉交涉,后又率代表团出席国际图联第47、48、51届大会。此外还访问、考察过美国、苏联、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的图书馆事业。 1986年和1990年两次应邀在《ALA世界图书馆和情报工作百科全书》上撰文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事业。

丁肇中(1936— )

物理学家。
 
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县;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安阿堡(Ann Arbor);父亲是丁观海,母亲是王隽英,他在台北读中学,在密西根大学读大学本科与研究院,於1962年获博士学位;自1967年起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丁教授在粒子物理学中有许多卓著的贡献,最有名的是1974年J粒子的发现,这项发现导致粒子物理学走入了新的方向,也因此而获得1976年诺具尔物理奖。
  
  此外,他对量子电动力学之精确性、轻子的性质、矢量粒子的性质、胶子喷注现象,Z-γ之干涉等问题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丁教授组成并领导一实验组,积极建造L3探测器,将於1988年起在西欧中心(CERN)的LEP加速器上做实验,这是一项极大的计划,动员了世界各国四百多名实验物理学者,探测器建造费用将超过一亿美元。丁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工作特征是方向明确果断,计划周详严谨。

丁一(1925—)

翻译家。

曾用名丁尚谦,原籍浙江吴兴县人,1925年1月生于北京,1931年到上海就读于华明小学,1931年中赴日本留学。中学毕业后,考人东京农工大学,1945年回国。1949年3月在北京市贸易公司工作,1951年5月调到出版总署出版司调研处作统计工作,从此与印刷工业结下缘份,辛勤工作了40余年。

丁一是一位求知心切、志趣广博、知识丰富、译著甚多,在印刷界享有声望的翻译家。他的日语翻译水平甚高,译著成果丰硕,又有对事业孜孜不倦和奉献社会的精神,他经常以“珍惜点滴时间,求索再求索”为座右铭,鼓励自己追求知识,不知疲倦地工作。

1956年7月,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现为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创立,他调至该所任翻译,成为印刷界第一位日语专业翻译。他编纂了十余种供科研参考的专题资料,其中照相排字、感光性树脂版、橙光蒙版、PS版、彩色报纸印刷和立体印刷等专题资料,对推动印刷技术进步起到了借鉴作用,受到领导的表扬。丁一于1960年做印刷情报工作,他深感印刷技术进步必须搞好技术信息交流工作,为创建印刷科技情报站做了不懈的努力,积极参与创办《印刷科技情报》杂志,为该刊撰写多篇文章。

丁一热爱印刷事业,虽步入印刷界较晚,但著译颇多,他编著的《印刷知识》和翻译的《照相制版用药品手册》、《印刷油墨手册》、《印刷科学》、《照相化学》、《感光性树脂》、《感光性高分子》、《印刷适性》等印刷科技书,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印刷知识》是用科普语言叙述印刷技术的尝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人耳目一新,博得出版印刷界的赞赏。他翻译的《摩擦》、《什么是催化剂》、《立体数学游戏》和《精密陶瓷》等科普图书,分别由科学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丁一热心提倡统一印刷名词术语,1974年与他人合作编辑了《日英德汉印刷专业常用词汇》,后又合编出版了《英汉印刷技术词汇》。1988年7月至1989年7月,他受聘于东京工艺大学,任图像工程系客座教授,登上了国外大学讲坛。这一年中,日本有关单位出版了他编著的《日中英印刷关连用语解说》,这是一本首次用科普语言撰写的包括三种语言的工具书。该书面世后,得到日本出版印刷界的好评,日中友好协会专为此书发表了书评;继而又出版了他编著的《日英中印刷·出版·情报用语辞典》和《日英中印刷·出版·情报略语集》。这些书问世后,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印刷用语的规范化,也有助于国际间印刷技术交流,深受国内外印刷界的青睐。

1980年3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成立以来,丁一当选为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兼任协会副秘书长。他参加《中国印刷》、《中国印刷年鉴》的创办工作,曾任两刊的编委,经常为《中国印刷》撰稿。1985年夏他调到协会工作,协助领导为推进中日两国印刷界友好往来,开展中日印刷技术交流屡有建树,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从1985年起,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与日本印刷技术协会合办了平印制版印刷函授班三期(共6年),随后继续合办了印刷企业管理函授班。在长达8年之久的合办函授教育中,他翻译与组织他人翻译和负责校订了40册函授教材,并担任面授辅导的翻译。他为无偿引进日本3批二手印刷设备,设立“森泽信夫印刷奖”,吸引日资成立三祥堂快速印刷公司,联络和开展对日印刷加工业务,呕尽心血,做出了贡献。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邀请日本各界学者、教授来访讲学和函授辅导等难以数计的活动中,他不顾年事已高,不辞劳苦。他译述准确和诲人不倦的品德,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赞誉,同日本朋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增进了中日两国印刷界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丁一在50年代初期从事科普读物的创作,在《科学大众》、《科学通报》、《现代化》等科普刊物上发表的科普作品有百余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过他编写的科普作品6篇。这些科普作品在社会上引起较好的反响,由此诱发出开展印刷科普工作的强烈愿望,在他倡议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与有关单位合作召开过3次印刷科普座谈会,为印刷科普的播种和耕耘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丁一兴趣广泛,爱好很多。他为《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世界》等十几种科技刊物撰写了近百篇文章,为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翻译了涉及十几门学科的大量资料。他编译的《摄影的创作》、《摄影术语小辞典》分别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他还翻译过大量有关摄影艺术和摄影技术方面的文章,曾担任《国际摄影》的编委。

由于他对印刷事业的眷恋,对科普创作的执著,对科技情报的追求,对翻译工作的酷爱,勤奋笔耕40余载,以其著译量大、面广而闻名于世。功夫不负苦心人,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个人先进工作者奖,1979年当选为北京情报学会第一届理事,1984年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选为理事,并编人《中国翻译家辞典》。1985年他被编入《中国摄影家辞典》,后又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198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个人先进工作者奖,1988年被评为译审。1990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他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1991年被聘为新闻出版署印刷科技情报委员会委员,1992年受聘为北京印刷学院董事会董事。

姓名:丁贝莉
生日:6月17日
籍贯:上海
星座:双子座
年龄:19
身高:168cm
体重:47公斤
三围:82-63-80
专长:唱歌 嗜好:跑步

姓名:丁俊晖(Ding Junhui)
籍贯:江苏宜兴
生日:1987.4.1
身高:1.76米
体重:60公斤
转为职业选手:2003年
临时世界排名:第4
排名巡回赛冠军:3
职业生涯总奖金:189,975英镑
单杆最高分:147分 2007年温布利大师赛

辉煌战绩
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的丁俊晖,性格内向、好强,是个外柔内刚的孩子,非常适合台球运动。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径而走。

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取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0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3比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取斯诺克台球单打冠军,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并与队友一起获得亚运台球团体亚军。2002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在埃及举行世界台球锦标赛上,丁俊晖列第三名,平了老将郭华1997年世锦赛第三的最好成绩。2002年12月15日,中国台球协会向丁俊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

2003年8月,在欧亚大师对抗赛香港站和泰国站比赛中,丁俊晖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3年9月,丁俊晖正式转为职业选手。2004年2月,丁俊晖在6:3击败世界排名第16位的乔-派瑞、闯入温布利大师赛16强的精彩瞬间,让英国的老百姓在一夜之间认识、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东方的台球少年。

2005年丁俊晖在享有声誉的温布利大师赛上打进八强,4月又在国际台联排名赛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和亨德利等名将,首次夺得冠军。12月在参赛水平仅次于世锦赛的英国锦标赛上挫败各路高手,问鼎冠军。

2006年丁俊晖的上升势头依然明显,8月的北爱尔兰杯比赛他以9-6击败奥沙利文获得冠军,成为有史以来第三位在20岁之前就赢得3个排名赛冠军的选手。在年底的亚运会上,组织者特意为需要卫冕英国锦标赛的丁俊晖调整赛程,结果他也果然不负众望,一人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斯诺克男子单人、双人和团体三枚金牌。

进入2007年,丁俊晖又在温布利大师赛创造历史,成为有史以来打出147分的最年轻选手,并且一举进入决赛,中央电视台特意为此转播了丁俊晖温布利大师赛的最后三场比赛。在半决赛以6-2击败亨德利之后,台球皇帝认为丁俊晖是过去十年来涌现的最具天才的球员:“如果他继续保持这种表现的话,那么丁俊晖将在未来的10-15年都位居世界前四之列。”不过在决赛中丁俊晖还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稚嫩,3-10溃败的同时还在比赛中泪洒赛场。但丁俊晖还是得到了来自火箭的极高评价:“如果他能保持进步并改进一些小细节,那么丁俊晖将能获得很多次世锦赛冠军。网球有费德勒,高尔夫有泰格-伍兹,丁俊晖在台球界也能取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就。”

丁俊晖的赛季结束于斯诺克世锦赛,他首次打入了这项赛事的正赛,但是很不走运,第一轮他就遇到了儿时偶像奥沙利文,并以2-10惨败。不过不管怎么说,他第一次在赛季结束时进入世界前16,最终排名第9位。

台球大师的评价:

“如果丁今后不是世界第一,我会非常惊讶!与戴维斯、亨得利对抗多次,但从没感觉到象他这样难以对付。丁是继奥沙利文以来最好的球员,甚至比奥沙利文还出色,他将成为台球圈中的老虎伍兹!”——2004年2月在英国威林不勒的斯诺克俱乐部面对电视台的采访,丁俊晖的训练搭档、2002年世锦赛冠军艾布顿如是说。

“丁的主动进攻能力非常强,他非常善于比赛,我相信丁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世界冠军,他会成为一个大明星。”——现世界排名第一的奥沙利文对丁俊晖的评价。

2002年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青赛冠军,亚运会单人冠军,世锦赛第三;

2003年中国台球排名赛(郑州站)冠军;

2004年全国台球团体锦标赛冠军,中国台球排名赛(兰州站)冠军;

2004年英国公开赛16强;2004年英国温布利大师赛16强,世界职业巡回赛苏格兰大师赛32强;

2005年温布利大师赛8强,中国公开赛冠军,决赛战胜亨德利。

2005年12月,夺得英国斯诺克锦标赛冠军,决赛击败戴维斯。

2006年8月,夺得北爱尔兰杯赛冠军,决赛击败奥沙利文;

2006年12月,多哈亚运会斯诺克团体、双人赛(与田鹏飞)、个人赛冠军。

2007年1月14日,温布利大师赛首轮第七局打出单杆满分147分,这是丁俊晖职业生涯第一杆147分,他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打出单杆147分的选手。

2007年1月22日,温布利大师赛决赛3-10不敌奥沙利文,屈居亚军。

2007年最后四站排名赛——马耳他杯、威尔士公开赛、中国公开赛、斯诺克世锦赛连续首轮出局。

丁俊辉模式
丁俊辉父子演绎“读书无用论”的启示

2005年中国体坛的亮点之一,无疑是被英媒体称为 “东方之星”的台球“神童”丁俊辉两夺斯诺克世界冠军,并第一次在世界台球锦标赛冠军榜上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书写了世界台球史上的神话。其意义并不亚于许海峰的第一块奥运金牌;而且,台球是中国体坛的弱势项目,丁的夺冠,与刘翔、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奇迹,异曲同工。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丁的父亲慧眼识天才,毅然让小学还未毕业的儿子退学打台球,甚至不惜变卖房屋家产供儿子到广东练球,到各地参加比赛,丁俊辉的成长并没有走少体校-省队-国家队模式,而完全是业余模式,没有花纳税人的一分钱,真可谓是平民英雄。

丁俊辉父子演绎的“读书无用论”,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启示之一:体育人才培养并非只有现行唯一的举国模式,还有业余模式和高校运动队模式。业余模式即“丁俊辉模式”, 而高校运动队模式,无独有偶,也是2005年所创造。创造者就是戴着眼镜的文弱书生胡凯,成绩是今年大运会男子百米冠军,别去质疑这块金牌含金量的多少,这是中国田径在世界级大赛上取得的第一块男子百米冠军却是毋容置疑的。而胡正是清华大学学生。而且,业余模式和高校运动队模式应该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更高级模式,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模式。纳税人的钱应该用在义务教育、公费医疗、失业保障、退休养老、全民健身上。而职业运动应该采用市场化操作。

启示之二:成才之路并非只有走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一条路,而是成才之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什么专业,不管干什么,能做到冠军、做到最好,都能成为人才,都能作出贡献。丁俊辉的退学,不禁使人想起波尔加姐妹没有上过学,而由其父实行家庭教育,并双双成为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冠军;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两位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斯蒂夫.乔布斯一个从加州有名的伯克利分校退学,一个被大学开除,但是他们创造的”苹果2型”微电脑是世界上第一台有彩色图形界面的微电脑,是个人电脑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轰动旧金山,轰动整个美国西海岸,40余名苹果公司的员工和经理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当然,更有名的是比尔.盖茨,他大二从哈佛退学,他看到电脑软件象硬件一样重要,一样可以卖钱,电脑不仅是计算工具,还是文字处理工具,不仅是文字处理工具,更是信息处理工具,而世人都没有看到,或者认识没有他深刻,因此他的视窗操作系统成了每台微电脑的必装系统软件,因而他成了世界首富。更加了不起的是比尔.盖茨将自己成百上千亿美元,无偿捐献给慈善事业。无疑,他的贡献是罕见其匹的。写到这里需要慎重声明,我并不是鼓吹大家退学创业,事实上退学下海成功者寥若晨星,99%都是碰得头破血流。

启示之三:丁俊辉的成才之路并不能证明读书无用。台球是一项绅士运动,作为一个绅士,丁俊辉还缺少文化知识。有消息说,上海交大要录取他,一边补习文化知识,一边打球,这正说明读书有用。问题出在现在的中小学教育都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做不完的作业,解不完的习题,沉重的书包压得青少年喘不过气来,牺牲了体育锻炼,泯灭了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窒息了多少少年天才。一个个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白面书生。树不能爬,沟跳不过,太阳一晒头晕目眩,野风一吹,玉山立倒。这样的应试教育是培养不出丁俊辉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大学专业设置又有很多不适应社会需要,加上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比例;大学和技工学校比例等倒置,使得毕业生就业成了问题。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启示之四:读死书没有前途。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是一句名言,含有至理。哪个大学者,大作家不是手不释卷,终日与书为伍的。李敖说读书有他十分之一,就要成为书呆子,而他不是书呆子。要做到不读死书,不成书呆子,我以为关键是要“行”,要实践。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丁俊辉没有读多少书就去行,就去在实战中磨练,在实践中学习,加上他的天赋,在无需多少理论的台球领域,终于夺取世界台球冠军,然后再去补习文化知识,演绎他完美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行,往往比读书,比理论更重要。不是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口号么

而我所认为的则是这是一种敢于向中国应试教育挑战的新型的教育模式

三国时吴人丁固,少年丧父,家贫而敬母至孝。官尚书的时候,曾梦见松树生于腹上,醒来后对人说:“‘松’字可拆为‘十八公’,十八年后我要做到‘公’吗?”后来果然官至司徒(三公之一)。

丁奉,三国时吴将.
丁原,东汉末年诸候,吕布原是他的义子,大将.
丁汝昌,清北洋水师提督,著名的中日甲午海战,任指挥官,惨败.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