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参加 2017 年(CPA)考试是怎样一种体验? 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是怎样一种体验

作者&投稿:谈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参加2017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怎样一种体验~

2017年注册会计师报考将从3月30日开始,为期一个月。
想要两年内拿下CPA,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想要拿下这一场CPA战争,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让我们先从一份报考攻略开始,了解每门科目特点和报考搭配技巧!
一、科目特点
会计:六科的基础,可以说跟六科关联度最大的一科。
审计:逻辑性最强的一科,刚开始会有看天书的感觉,考验考生的逻辑,同时需要一定的背诵能力。
财管:计算量最大的考试,相对而言记忆要求比较低,需要一定的做题熟练度。
税法:计算量偏大的科目,且有比较多的税收优惠需要运用,需要一定的做题熟练度。
经济法:计算量最小,但是记忆内容比较多的科目。突击背诵效果好。
战略:需要先建立起框架,然后背诵记忆的科目,逻辑方面跟审计比较类似,背诵方面,类同与经济法,且有财管的一部分内容。
二、报考组合
1
两科组合
会计+税法
优势:会计+税法可以说是CPA组合的黄金搭档,两者关联度很大,尤其是在所得税上,且税法和会计两者在某些章节相辅相成,非常有利于考试的备考
劣势:会计和税法都比较偏重计算,需大量练习,对于某些偏文科的考生来说,需要越过计算关
适合考生类型:有一定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裕,考完急需上岗
税法+经济法
优势:2法可以说是CPA科目中相对比较容易的科目,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的学员来说,搞定两法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并且能够增加考生信心,最终拿下CPA。
劣势:由于第一年备考的科目未涉及CPA的“三座大山”,会导致后续的备考压力增大。
适合考生类型:没有会计基础,备考时间较少,自信心不足
会计+经济法(会计+战略)
优势:相对于会计+税法,会计+经济法更为容易些,且会计偏重于理解计算,经济法偏重理解记忆,计算与记忆搭配,难度合理,且经济法可以搞突击策略,学员可以更有利于时间的分配。
劣势:对于想2年通过CPA的考生,后续备考压力较大。
适合考生类型:预计3年通过考试的同学,考完即可顺手把会计初级考掉。
会计+审计(会计+财管)
优势:如果学员能在第一年,通过会计+审计,那对学员以后注会备考将会是一针强心剂,毕竟注会最难的2科都过了,那还怕啥呢?
劣势:首次报考注会难度最大的2科,复习周期很长,非常容易放弃,且需要冒着第一年1门都不过的风险。
适合考生类型:有会计基础,时间精力充沛,自制力较强,有强大心理支撑
财管+战略
优势:财管和战略有一定联系,财管偏理解计算,战略偏理解记忆,难易搭配,适合交替学习。
劣势:对于一些文科类考生,财管是最难上手的科目,可能会因为在财管上花的时间过多,导致最后放弃战略。同时对于希望2年内通过CPA的考生,后续备考压力过大。
适合考生类型:没有会计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较强,预计3年通过考试
审计+战略
优势:审计中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战略中的内控的内容高度吻合,审计的逻辑也与战略的逻辑很相通,所以一般能学好审计,战略也不会学的很差
劣势:审计刚开始学难度会非常大,而且会让人感觉逻辑不清,可能会影响到最后战略的备考。
适合考生类型:有一定会计基础,理解记忆能力较强,预计3年通过考试
以上是2科报考组合,虽然没有穷尽所有组合,但是基本上差不多了。同学们可以对照自己实际情况,慎重决定报考科目。
2
三科组合
会计+税法+经济法
优势:会计与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较低,比较容易通过,树立自信
劣势:后续备考压力较大
适合考生类型:第一次参加CPA考试,希望2年通过专业阶段,备考时间较充裕,考完即可从事财务工作
会计+财管+经济法
优势:这三科看上去并没有联系,但是这3科恰恰是中级职称考试的3个科目,对于又考中级又考注会的人来说,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搭配
劣势:对于0基础考生来说,这3科难度有点大,且关联度不高
适合考生类型:对于那些既想考中级又想考注会的考生,或者已通过中级,准备备考注会的考生。
会计+财管+战略
优势:一年拿下“2座CPA大山”,后续备考压力减轻。做题(会计+财管)与记忆(战略)相搭配,适合交替学习
劣势:会计和财管难度较大,需做大量练习,难以坚持
适合考生类型:有一定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裕,自制力较强,逻辑思维较强
会计+审计+财管
优势:拿下这最难的三科,对于后面的备考就很轻松
劣势:因为是最难的三科,所花的时间跟精力都是最多的,容易让人放弃
适合考生类型:有较好的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分,有强大的自制力和心理支撑
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
优势:按照综合阶段试卷一的内容备考,科目之间联系较大,减少重复内容的学习
劣势:难度较大,需大量做题
适合考生类型:有较好的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分,考完即可去事务所工作
备考攻略
会计:会计属于细水长流的科目,且每年教材变化不会太大,所以需要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把会计基础打好。这样有利于以后的备考。
审计:审计是偏重于逻辑理解的科目,报考审计的学员需要在这个阶段多注意理解,知道审计一些相关逻辑,用于以后的备考会很有帮助。
财管:财管同样属于细水长流的科目,且更偏重于计算,这就要求学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做题、勤总结。
税法:税法这个科目相对比较特殊,因为每年教材变化很大,所以如果报考多个科目的学员,这个阶段可以暂时把税法放一放,等新教材出来后再开始研读。
战略:战略这个科目适合先建立框架,然后背诵。今年报考战略的学员,建议在这个阶段,先把框架建立起来,考前1-2个月左右再集中背诵。
经济法:经济法这个科目跟战略类似,需要在后期进行大量背诵,在这个阶段,学生只需把相关法律所讲述的内容理解即可。
更多内容清查看会计岛CPA.

CPA考试的最大特点就是难,考试范围相当的广。一般普通人考2-3年才能全部考下来。
报名时间:每年4月
报名条件:大专以及以上学历
考试时间:每年10月

想来回答一下,纪念我这三年的注会考试。2015年:2015年我报考了会计、税法、经济法。因为自己没有规划好时间,只通过了会计85.5,税法76.5;经济法没过39。

1、会计。我听完了徐经长的中级基础班为自己打基础,听了2014年郭建华的基础班,听了2015年郭建华的基础班。做了轻一、轻二、轻四、经典题解、郭建华习题班、中华东奥所有的网校模考题。当时我复习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我翻开讲义的开头不用往后翻就知道这章的知识点的排列顺序,知道例题都有什么,知道解题思路是怎么样的,在考前一晚上,我翻郭建华的讲义和教材时,感觉没有什么不会的了,晚上10点安心入睡。最后考试一个半小时做完考题,成绩算正常发挥吧。

2、税法。税法我听叶青的课,奚卫华的课作为补充,奚卫华在免抵退这块讲的很好。做了轻二、轻四,王亭喜的习题班还可以但是我考前两天才知道,所以也没怎么看了。考前的模拟题基本就在60上下,最后的成绩也算是考试发挥的比较好。2016年:报考了审计、战略、经济法。最后审计67.5,战略77,经济法72。

3、审计:主听范永亮。还听了孟然的答疑解惑班,金鑫松、张敬富、刘圣妮也听了一些感觉还行吧。审计做了轻一、轻二、轻四,考前模拟题也基本在80左右,范永亮的讲义当时我能直接背出80%的知识点,是我16年花时间最多的一科,奈何去年审计考的太变态,67.5勉强通过。

4、战略:主听杭建平,李宏伟的资料作为补充。我把杭建平的讲义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全部默写了下来,第六章十八项内控及指引,风险管控全部能背诵下来。第七章信息技术也反复看了十遍以上,自觉很稳,考试时20分钟做完了选择题,最后做主观题才发现时间完全不够用,我键盘就一直没停过,真的时间非常紧。

最后25分的综合题把理论东西默写上去之后就是胡乱复制粘贴,最后77通过。

5、经济法:主听中华网校苏苏,郭守杰作为补充。强烈推荐苏苏,逻辑非常清楚,讲义看着舒服,课件是我见过最用心的老师,还有记忆口诀。苏苏唯一的缺点就是更新的有点慢,不过慢工出细活,好东西是值得等待的。

经济法重点是记忆,我没怎么做题,把苏苏的讲义反复看了十五遍以上,买了轻一和轻四都没做完就去考试了,这个成绩也还能接受吧。(黄洁洵的习题班很赞,如果有时间可以做做听听,我当时因为规划得不好没听完。)2017年:今年考了财管,主听闫华红的基础班和习题班,吴相全、贾国军、陈华亭也听了不少,感觉都很不错。看了轻五,做了经典题解、轻一、轻四,中华全真模拟题,自认为考前准备的很好。

然而今年计算量惊人,我们考场不让带科学计算器,把我都整懵了。初步估分是70左右,希望今年能过吧。这三年,我心中只有注会,每天复习到晚上12点之后,没有什么娱乐,没有追剧。我在2016年考后的一天坐在公交车上,安静的看着窗外,突然想到“怎么还不看书还在这里发呆浪费时间,快看书了”,然后顺手把手机点亮准备看审计讲义,才发现我手机上已经没有资料,考完的那天就删完了,突然眼角就在发酸,这一年真的太苦了,我已经潜意识里把考试当做了生活的全部。很多人说中注协考的偏,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想说的是,套路的从来都只有我们自己,中注协从来没说过什么重点,只有把知识全面掌握了才能“稳住,我们能赢”,幻想以压重点来通过考试的基本上都过不了。最后,天道酬勤,希望认真准备的人都能顺利过关。



参加考试记不清楚第一年是哪一年了。每次都会想这次不过就去特么的注会吧,老子没有照样过的滋润。然后第二年消停报名,买书,再一次踏上虐自己的路。真是那句注会虐我千百遍,我待注会如初恋。你要问我为什么坚持下去?我是做会计的,还不能说自己是做财务的。之前有一个领导告诉我,咱们财务要心胸宽广,要有开放的心态。他说你还不是计财部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我知道还很长,会很艰难,这个过程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给感动了。如果真要有一天要去感动自己,那就是把注会拿下那一天吧。女朋友今年最后一科,战略。我看的到她为注会放弃了很多她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做瑜伽,做美食,学插花,学英语等等。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一个注会情节。喜欢做财务的人,会舍不得自己不把这东西做到出类拔萃。因为那么喜欢,怎么会舍得不做到出类拔萃呢?参加2017年注会的体验就是,这个世界播种的季节与收获的季节就是不同的。要成熟,不要急于得到回报。珍惜当下,或许才是我得到的唯一体验。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