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韩非子·喻老翻译 韩非子·喻老的翻译

作者&投稿:希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非子·喻老》翻译(完整版)~

发动兵力在徐州击溃了齐国,在河雍战胜了晋国,在宋国与各地诸侯结盟(可能是联合或者统治的意思~但当时恐怕不会这么容易称帝的。),才称霸于天下~楚庄王不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做,这样就有了高的名望。不把没意义的东西拿出来显摆张扬(也可能是说楚庄王有宏图大略、有远大目标。这句“不蚤见视”意思比较模糊。。。)所以有大的功劳。

所以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这话取自《道德经》就是有大成就的人总是需要长时间磨炼~大音希声就是说这一切将人笼罩住~让人不知身在其中~有点“身在此山中”的意思~并不是具体得说大声音会让人听不到~那是被震聋了。。。

大致就是这意思~就是那不蚤见视的意思不太好理解~“不会因为事小而不去理睬”?应该是这句意思更贴切一点~能符合上句的。

《宋人献璞》语出《韩非子》
宋之鄙人得璞玉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之玉为宝。”

译文:宋国的乡下人得到璞玉将它献给子罕(宋国大夫),子罕不要。那乡下人说:“这是宝啊,适合君子用,不宜给小人使用的。”子罕说:“你把玉当宝,我把不接受你的玉当作宝。”

2011-10-20 15:28 woshinidedadie | 十二级
正文
  天下有道,无急患,则曰静,遽传不用,故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故曰:“戎马生于郊。”   翟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于晋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叹曰:“此以皮之美自为罪。”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以城与地为罪,虞、虢是也。故曰:“罪莫大于可欲。”   智伯兼范、中行而攻赵不已,韩、魏反之,军败晋阳,身死高梁之东,遂卒被分,漆其首以为溲器。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   虞君欲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不听宫之奇,故邦亡身死。故曰:“咎莫憯于欲得。”   邦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不欲自害,则邦不亡,身不死。故曰:“知足之为足矣。”   楚庄王既胜狩于河雍,归而赏孙叔敖。孙叔敖请汉间之地,沙石之处。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唯孙叔敖独在。此不以其邦为收者,瘠也,故九世而祀不绝。故曰:“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孙叔敖之谓也。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故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故曰:“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邦者,人君之辎重也。主父生传其邦,此离其辎重者也,故虽有代、云中之乐,超然已无赵矣。主父,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是以生幽而死。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主父之谓也。   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则不可复得矣。简公失之于田成,晋公失之于六卿,而邦亡身死。故曰:“鱼不可脱于深渊。”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君见赏,臣则损之以为德;君见罚,臣则益之以为威。人君见赏,则人臣用其势;人君见罚,而人臣乘其威。故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处小弱而重自卑,谓“损弱胜强”也。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句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于姑苏。文王见詈于王门,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故曰:“守柔曰强。”越王之霸也不病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故曰:“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此世之所过也,而王寿复之,是学不学也。故曰:“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离其实也。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於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锐贯颐,血流至于地而不知。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为忘哉!”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而资费仲玉版者,是爱之也。故曰:“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目不见睫原文及翻译》
答:目不见睫原文及翻译:目不见睫出自《韩非子·喻老》,本意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身情况或问题缺乏认识、觉察不足。当一个人陷入“目不见睫”的状态时,意味着他对自己的行为、态度或处境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这...

《韩非子·喻老 三易马而三后易啥意思》
答:原文应该是: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翻...

《此君之所以后也翻译是什么?》
答:意思是: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译文:其实,驾驭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意思》
答:意思是: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引证: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翻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

《司令之所属翻译 急!!!》
答:这句话应该是出自《韩非子·喻老》的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原话应该是: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是“司命之所属”,不是“司令之所属”。翻译如下...

《翻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
答: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第18则。联系上文的一句话和下文的一句话才能够准确地理解韩非子的这句话的含义。现予补充,然后再翻译。【原文】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

《文言文翻译【杜子谏楚庄王】》
答:《杜子谏楚庄王》出自《韩非子·喻老》。全文翻译:楚庄王想讨伐越国,杜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杜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

《《韩非子·喻老》里赵襄主学御的翻译?》
答: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不久就与他进行比赛,赵襄主多次更换马却多次落后了。赵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技术还没有教完。”王子期回答说:“技术已经全部都教给你了,但你使用时出现了错误。但凡驾车注重的是,要使马安置在车里,人的精神和马相协调,之后就可以凭借这样加快速度,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自知之明文言文急要译文的说》
答:4. 韩非子·喻老《自知之明》古文翻译 《韩非子·喻老》"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

《千里之堤溃于蚁泬常用来比喻什么》
答:常用来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注音:qiān lǐ zhī dī,kui yú yǐ xué 释义:毁:摧毁。蚁穴:蚂蚁(白蚁)的洞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