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六课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六课

作者&投稿:劳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六课中罗马帝国立法的标志是什么~

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制定了《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
罗马法的产生
罗马法大约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古代罗马王政时代,当时,罗马的法律有人民大会的法律和平民大会的法律,共和时代的末期,元老院的决议逐渐取代了王政时代的人民大会和平民大会的法律。
(1)氏族公社时期:
公元前8世纪以前,罗马处于氏族公社时期。传说罗慕路斯于公元前754至前753年创建罗马城。
(2)王政时期:
公元前8至前6世纪的罗马,称为王政时期,此时的罗马尚处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公元前7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罗马社会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基本对立的阶级,氏族制度趋于解体。与此同时,“平民”阶层逐渐形成。平民承担罗马大部分的税收和罗马军事义务,但因其不是氏族公社成员,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不能与贵族通婚,也不能占有公地。正是平民为争取权利同贵族进行的长期斗争,客观上加速了罗马氏族制度的瓦解,促进罗马奴隶制国家与法律的形成。
(3)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贵族被迫让步,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对罗马社会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部落,以地域关系来划分居民,并按照财产的多少将居民划分为五个等级。这次改革标志着罗马氏族制度的彻底瓦解,罗马奴隶制国家正式产生,罗马从此步入共和国时期。 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最终形成,罗马法也随之产生。当然,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习惯法。罗马法是一种反映罗马奴隶主阶级的意志,保护奴隶制的剥削关系,巩固奴隶主阶级在国家机关中的统治地位以及对奴隶的无限权力的社会规范体系。
公民法和万民法两个体系的形成
●1.罗马共和国前期——公民法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2.共和国后期——万民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于是共和国后期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公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实际上,经过一段时期的适用与完善,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理解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了解四个阶段: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
其它职能:货币除了两大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纸币的含义、优点和不能任意发行的原因
(1)纸币的含义: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不能任意发行的原因: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放行纸币。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③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5、理解金钱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金钱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金钱)。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6、信用工具
(1)信用卡:1)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是一种信用凭证。2)用途::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2)用途:转帐支票:付款单位开出转帐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上。现金支票: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7、知道外汇的用途,了解汇率的含义及其升高、跌落的表现
(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1)外汇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②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2)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复习提示:重点把握: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货币与财富;外汇与汇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理解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的道理
了解价格的含义: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反过来,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3)价值决定价格:1)商品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场里的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4)如果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规律,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3)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①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②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反之亦然。③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就会增加产量。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商品生产者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及更多利润。
(复习提示:重点把握:本部分内容是理解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都应该重点掌握)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1)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的影响;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2)物价水平。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反之。
2、了解消费的主要类型和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的含义
(1)类型:1)按消费对象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如家政、维修等服务);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贷款消费要考虑自已的收入状况)3)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2)消费结构:1)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2)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3)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认识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但过于节俭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尽量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消费是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复习提示:重点把握: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结构变化与生活水平的关系;树立正确消费观)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必要性: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重要性: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4、了解我国各种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国有经济: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3)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将进一步发展。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允许有些地方、有的产业有所差别。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表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5、了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3)外资经济(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4)非公有制经济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非公有制经济作用:在发展生产、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2)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复习提示:重点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了解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它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
2、了解公司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1)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基本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3、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4、企业的兼并与破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破产。
1)实行企业兼并的意义:①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②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③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企业破产的意义:①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进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②通过破产,及时调整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5.2劳动者
★★★★5、理解就业对生产发展和劳动者自身的意义,懂得就业是民生之本
(1)就业对生产发展的意义: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就业对劳动者的意义:1)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2)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劳动光荣
①劳动创造文明,创造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7、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1)就业形势:由于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原因,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2)解决:1)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了解就业、自主创业需要的基本素质:(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2)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3)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和技能;(4)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只有跟上飞速 发展的时代步伐,抓住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开辟一片天地。)
★★★8、了解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学会维权:1)自觉履行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3)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可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复习提示:重点把握:结合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理解公司发展和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及主要种类,了解存款利息的计算
(1)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2)目的:人们参加储蓄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孩子上学做准备,有的是为了购房、买车,有的是为了养老,还有的是为了资金安全。在我国,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
(3)主要种类及比较:1)定期储蓄: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存期长,流动性差;2)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
(4)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2、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含义: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三大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3、比较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树立理财观念。
(复习提示:重点把握:结合投资理财收益与风险,理解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特点。)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

②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③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

①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日益激烈。

②标志: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

③特点

a.内容相当广泛。

b.条文比较清晰。

c.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④意义: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⑤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主要是哪一社会阶层强烈要求的结果:平民。

【易错点】在成文法出现之前,罗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实质上指: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早期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易错点】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仅仅指原来罗马境内的所有公民。

【易错点】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易错点】法律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在原始法律产生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习惯——习惯法——法。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发展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起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①背景

a.罗马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

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统治者表现出强烈不满。

b.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②表现:3世纪,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

【易错点】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总结】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奴隶作为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享受这些民主的。因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公民法是特权等级人的法律,万民法是普通公民的法律。

例题: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A )
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例题: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D )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 B。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2.完善

①标志: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②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易错点】为统治日益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重视法律的制定。

【易错点】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罗马的不断扩张。

【易错点】对罗马法的系统化和法典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主要是:查士丁尼。

【易错点】欧洲古代史上,对法律制度建设贡献最大的人物是:查士丁尼。

【易错点】广义的罗马法的含义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话的全部罗马法律。

【总结】《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分别是罗马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标志。《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总结】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总结】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例题:从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问世到《民法大全》的编成,其间约经过了多少年( A )

A.1000年 B。约600年 C。约800年 D。约700年

三.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现实作用

①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②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③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④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记忆方法:帝国支柱,矛盾利益。

【易错点】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易错点】古代罗马法对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

【易错点】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维系和巩固帝国的统治。

2.影响后世/深远影响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②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虑,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记忆方法:法律资阶。

【易错点】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并且,它的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易错点】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指的是:罗马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易错点】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易错点】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阶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易错点】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例题: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 D )

A.维护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妇女的权益得到一定的保护

C。在亚非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 D。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例题:在政治文明方面,古代罗马留给人类最大的遗产是( C )

A.自由 B。民主 C。法治 D。集权

例题: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B )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问题】正确理解万民法对公民法的发展

1.原因

①在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

②要稳定整个帝国的统治,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

③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罗马司法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万民法体系。

2.发展

①在适用范围上,打破了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

②在适应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实用。

③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民法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颂程序等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

【问题】史学界普遍认为,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最主要财富。什么是罗马法?它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探究要点: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大致经过了如下发展历程:

1.罗马法起源于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此后,取得了很大发展。

2.狄奥西一世皇帝于438年将帝国的法律汇编成《狄奥多西法典》。这部汇编只是把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之后的历任皇帝所签署的宪令进行了汇集。

3.一个世纪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大部分罗马法进行了重新整理汇总,编纂成一部由四部分构成的《民法大全》(又译作“国法大全”)。该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4.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著名的《拿破仑法典》就起源于罗马法。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大量借鉴《拿破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问题】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和评价等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①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自主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它还制约或消除家长权、夫权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婚姻中妇女地位得到相应的保障。

②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③罗马法中还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平等、正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2.罗马法的特点: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内容涉及范围广,但以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核心内容;渗透了自然法思想。

3.罗马法的实质:不管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4.罗马法的评价

①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后世。它以法律形式确保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并为近人法律的创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②罗马法也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问题】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它不仅是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对近代社会也有着深刻影响。罗马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2.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3.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因为高一历史地理政治没好好学现在暑假想补习下,求知识点总结_百度知 ...》
答: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

《时局图反映了什么历史重大事件?从图一道土司说明了列强侵华最后形成了...》
答:高一历史鸦片战争 flash课件必修一 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影响课件2旧人教 思考: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根本)? 2、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3、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一、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①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高中必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学习高中历史的重点是掌握课本内容与知识点,因此同学们在学习历史课时,要好好理解与牢记书上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是我为方便同学们所做的完整版的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的 总结 ,希望在同学们的学习上有所帮助! ▼▼目录▼▼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一课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二课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三课 历史必修一...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答: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 方法 可以让我们快速提高成绩呢?其实办法很简单,做好复习提纲就没问题了。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 高一历史 必修一提纲,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学好历史的方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答:★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完整版)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人教版》
答: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答:★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详细总结 人教版 详细具体》
答: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高中人教版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知识总结 必修一》
答:高中人教版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知识总结 必修一 10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公司那些设施可以提高员工幸福感? 匿名用户 2011-12-27 展开全部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想一想: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这种说法对吗?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能够...

《历史重点》
答: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2009-08-01 19:56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