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长江岸边流传着哪些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 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

作者&投稿:道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江岸边流传的神话故事~

1、巫山神女
远古时代,瑶池宫里住着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瑶姬。她在紫清阙里,向三元仙君学得了变化无穷的仙术,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
瑶姬生性好动,那里耐得住仙宫里那般寂寞生活。一日,她终于带着待从,悄悄地离开了仙宫,遨游东海。但是,当她看见大海的暴风狂涛,给人间造成严重的灾难时,便出东海腾云西去。
一路上,仙女们飞越千峰万岭,阅尽人间奇景,好不欢快。岂料来到云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却见十二条蛟龙正在兴风作浪,危害人民。瑶姬大怒,她决心替人间除龙消灾。于是,按住云头,用手轻轻一指,但闻惊雷滚滚,地动山摇。
待到风平浪静,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已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园、城廓,今天的四川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为着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当即从黄河来到长江。然而,山势这般高,水势这般急,采用开山疏水之法,谈何容易。正当夏禹焦急万分的时候,瑶姬为夏禹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乃唤来黄摩、童津等六位侍臣,施展仙术,助夏禹疏导了三峡水道,让洪水畅通东海。
夏禹得知神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找瑶姬致谢。上得山来,只见眼前一块婷婷玉立的青石;不一会,青石化为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继而又形成团团青云,霏霏细雨,游龙、彩凤、白鹤飞翔于山峦峡谷之间……夏禹正在纳闷,美丽动人的瑶姬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瑶姬说:"你治水有功,但还要懂得天地间事物变化的道理。"边说边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黄绫宝卷送给夏禹。水患虽已治理,瑶姬并未离去,她仍然屹立在巫山之巅,为行船指点航路,为百姓驱除虎豹,为人间耕云播雨,为治病育种灵芝。
年复一年,她忘记了西天,也忘记了自己,终于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她的待从也化作一座座山峰,像一块块屏障,一名名卫士,静静地守立在神女的身旁。
神女峰的传说,在巫山地区流传甚广,其说不一,古代巫山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心目中"神女"尊称她为"妙用真人",在飞凤峰山麓,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即神女庙)。山腰上的一块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书的授书台。

2、大禹治水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3、长江与黄河
远古时,在须弥山外的青涧洞里,住着青黄二条孪生龙,它们嫉恶如仇,常常与那作恶人间的东海之滨的“魍魉”作战。
有一年,人间大旱,山神土地纷纷告急天界,如来佛知道两条龙深谙人间世道,便差青黄二龙来到人间。不久,青黄二龙便查知,原来是“魍魉”二妖又在人间作怪,它让魔子魔孙分散到人间,到处放火。又用魔力让每个人心里藏一种“疠火”,互相作恶,搅乱人间清凉世界,于是很多人都崇拜它跟随它。
青黄二龙决心替人类除去恶魔,重整人间正道。他们化装成二个出家人,以治病疗邪为名祛除人的恶念心疾。相传“魍魉”二妖毒害人们,使人们患了一种怪病,只有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才能暂时缓解病痛带来的痛苦。
天界的青黄二龙看到人间的疾苦,便化装成和尚来到人间为人们送去朱砂、珍珠、海藻配置的药,经过调治,很多人恢复了良心,解除了痛苦。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奔走相告,三个月后,成千上万的病人痊愈,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人们也纷纷传说来了二位活神仙。
魍魉”听说有人破了它们的法术,于是便派手下两员干将,鳄鱼精和蛤蟆精来探听虚实。那蛤蟆精一肚子坏水,诡计多端,它和头脑简单而又凶悍的鳄鱼精扮成二个病人,来到和尚居住的地方。
蛤蟆精看到,坐在树阴下的两位和尚,头上放出青黄两道光,知道对方神通广大,于是心生一计,它告诉鳄鱼精这是俩个小毛神,不必放在心上,让鳄鱼精坐那歇息,它一个人便可以把俩个小毛神抓回去。鳄鱼精一听大怒,功劳不能让蛤蟆精一个人拣了。于是现了原形,张开铡刀般的大嘴直扑两个和尚。
两位和尚早知是两个妖精来了,不动声色,见鳄鱼精忽现原形直扑过来,其中一位对准鳄鱼精打出一个弹子大小的龙珠,一下便把它打翻在地。鳄鱼精见势不妙翻身要逃,另一个和尚手一翻,便把它抓个脑浆崩裂。蛤蟆精却趁此机逃回,告诉“魍魉”是青黄二龙在拯救人们。
“魍魉”大怒,亲自带五万妖兵前来挑战,青黄二龙吩嘱所有医好的人们,隐藏起来千万不要出来,于是驾云布阵,在空中迎战“魍魉”。
青黄二龙各施法力,与妖兵大战了七天七夜。“魍魉”二魔眼见自己的妖兵越来越少,不甘失败,于是商量了一个歹毒的主意,“魍魉”二魔各施妖法将自己的妖兵分南北排成两条长蛇似的火龙阵,缓缓向中间挤来,所到之处,万物化为焦土,它们妄图把青黄二龙和人们烧为灰烬。
青黄二龙已经和妖兵苦战几天几夜,身疲力竭,当他们看到“魍魉”二魔的险恶用心时, 不顾安危,化成青黄两条冰凉的大河,分别迎着两条火龙而去。
当它们与“火龙”接触时,水火相遇,激起巨大的旋涡,将妖兵纷纷卷入河中。三天三夜后,两条“大龙”用他们巨大的身躯渐渐地把“火龙”压在身体下。消灭了恶魔,两条大龙也耗尽了元气,渐渐嵌入地下,形成了现在的长江与黄河。
直到今天,长江和黄河两岸的炎黄子孙,仍靠江河的养育,生生不息地繁衍着。
4、长江的由来
相传几万年前,人们还过着披树叶、吃野果的生活。好些人同住在一起,没有房子,只在树上搭个窝。那时候,还不知道种地人们整天东奔西走,打猎捕鱼过日子。后来,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一只大乌,落下来象座山,光这腿就有一二十丈高,飞起来翅膀一展,象阴了天。老虎、豹子、大象、蛇它都吃,找不到野兽就吃人。嘴巴含住个人,头颈一伸,就咽了。
自从来了这只大鸟,人们不能安生了,老是搬来搬去躲大鸟。大鸟越来越凶,天天吃人。又过了好多好多年,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这一天,大家围着火堆在烧野兽吃,一阵天阴,大鸟飞来了。人们一惊,知道又要遭殃了。谁知大鸟看见火,一抖身,慌里慌张飞走了。人们发现大鸟怕火。
这一来,有办法了,人们决心赶跑这只大鸟。于是聚集了好多人,点起火把追赶。大鸟见眼前成了火海,吓得飞起就跑。人们紧紧迫赶,超追越近,大鸟翅路用劲一扇,呼的一阵狂风,飞沙走石,火被刮灭了。大鸟一阵高兴,又吃了许多人。人们吃了一次亏,就又生了一个办法,找来许多红颜色的东西,顶在头上,远远一看,象是火,来吓唬大鸟。
大鸟使着劲扇翅膀,“火”刮不灭,它害怕了,就没命地飞跑。人们喊着追着,从高山到海边,从海边到中原,不知追赶了多少天,把大鸟累坏了。这天,大鸟飞到现在的青海境内,实在飞不动了,落下来喘喘气,可一下人们追上来了。大鸟一展翅膀,混身酸疼,飞不起来了。眼看就要被人捉住,大鸟急忙下了个蛋,那蛋见风就大,顷刻象山一样,挡住了人们的去路。
人们拿来斧子、凿子、锤子,叮叮当当凿乌蛋,三天三夜没有停手。鸟蛋终于裂了缝,大鸟又气又累又怕,一伸腿就死了。大鸟伸腿死的时候,蹬住了鸟蛋,这边人们又正下死命凿打,两边一用力,只听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鸟蛋崩开了。大鸟的蛋一崩,蛋清哗地流出来,向西滚滚而去;接着涌出蛋黄,向东流去。向西流去的蛋清成了长江;向东流去的蛋黄就成了黄河。
5、活了一百零三岁的胡老爷子
民国时期,采金行当里最有名的手艺人莫过于胡三太保了。他的原名叫做胡太原,只是因为深通采金古法,做过几单子大买卖,又加上机辨无双,口若悬河,便聚集了一帮地痞流氓,成了人多势众,亦匪亦盗的采金门派之一,江湖上便尊称他为胡三太保了。
传说早年间,他带人在湖南资水一片采金,寻到了一处无名金矿的附近。摸索了三日,在江底的一处寺庙遗迹的佛像下面,发现了一个这个重达三公斤的狗头金。这块狗头金的形象出奇的诡异,像极了一块令牌,中间是一个被处以极刑的女子,两行红色的锈迹从两颊滑落,表情痛苦,看起来怨气十足。尤其是令牌的下面,天然的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死’字,令人胆颤心惊。
当时,湖北的一位的破衣烂衫的老道前来,当时悚然,言称这东西来历不详,原先就是被□□在古寺的大雄宝殿之下,后来长江改道,便被埋在江底的淤泥中。没想到竟被胡三太保给挖了出来,除非将其重新投掷于江底,永不见天日,不然会有大难发生。
但是胡三太保哪里肯信,便叫人把这个道人赶了出去。谁知道没过多久,胡三太保这一拨人中就有人晚上去喝酒,一夜未归。第二天就被发现死在小道上,身子都已经冰凉,脑袋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咬掉了半个,死的不能再死了。紧接着再次下水,有一个采金的老手,经验丰富,世代是做河兵出身的,在水里犹如浪里白条,能和游鱼媲美。却无缘无故的被水草缠住了脚踝,生生溺死在了长江水底,被人发现时皮肤已经被泡的发白发皱。
开始所有人都还以为是个巧合,谁知道打从这以后,总是隔三差五的出事情,后来又接二连三的死人,要不然是溺死在水里,要不然是一言不合被人捅死,甚至还有逛窑子时死在女人的肚皮上的,总而言之,死相都不太好看。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渐渐便传开了。
所有人都觉得心惊,都觉得就像那个老道讲的一样,前些日子从江底大雄宝殿残骸下摸到的狗头金和江底的老物件犯冲。令牌上有个‘死’字,这东西一看就很邪 乎。还有人讲,自从胡三太爷得了这块狗头金,夜半如厕的时候,总能隐隐的听到黑暗中有女人哭泣的声音,但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影。
这件事越传越邪乎,后来实在没办法了,胡三太保也害怕了,便重新派人请来那个老道,让他帮着改改风水。老道嘱咐胡三太保祭了三牲,带领一帮人给长江大王磕头谢罪。并且把那块‘死’字令重新放回到江底的佛像下,才算完事。
说来也怪,自从胡三太保按照老道的嘱咐,把狗头金放回江底,所有的怪事就断了,也没人会突然横死了,这件事被老长江里的人津津乐道,一直流传了下来。再后来,大名鼎鼎的胡三太爷就忽然宣布金盆洗手了,一直活到了一百零三岁才死掉。

画龙点睛
女娲补天
叶公好龙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女娲造人
鹬蚌相争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哪吒闹海
八仙过海
开天辟地
吴刚伐桂

(庄子神话传说、屈宋辞赋卓越贡献、楚帛书、楚文化对长江流域神话传说的整合与扩散) 楚人曾并国六十有余,据地五千里。其境西至巴枳(今四川涪陵西),东括吴越。从长江上游的下段(重庆)一直到长江下游的入海口,都在楚文化的覆盖之下──这还不包括楚文化在上游 因“庄蹻入滇”(今云南省昆明市)所留下的一块“飞地”。 不妨说,研究楚地文献典籍中的神话传说,就是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到了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神 话传说的主体部分上。无可置疑,楚文化集长江流域先秦时期神话传说之大成。楚文化典籍保存了大量古代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包括黄河流域)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战国是楚地神话传说大量载入文献典籍的黄金时期,而两汉则是长江流域神话传说载入文献典籍的巅峰期。下面,以《庄子》、《楚辞》、《楚帛书》、《山海经》、《淮南子》、《吴越春秋》、《华阳国志》等为例,对长江流域的古代神话传说作一扫描式介绍。一《庄子》神话传说的独特风姿(返回顶部)(一)庄子神话传说的内容《庄子》一书有“内篇、外篇、杂篇”凡计33篇,其中约有1/3的篇什载有神话传说内容。如《逍遥游》、《养生主》、《至乐》、《徐无鬼》、《让王》、《大宗师》、《应帝王》、《在宥》、《天地》、《天道》、《秋水》、《盗跖》等篇。从内容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例如《楚狂接舆》(《养生主》)、庄子“鼓盆而歌”(《至乐》)、《郢人垩鼻》(《徐无鬼》)、《王子搜(越王无颛)避君位》(《让王》)、《屠羊说辞赏》(《让王》)、“尧放讙兜、蹿三苗、流共工”(《在宥》)、《鲲鹏之变》(《逍遥游》)等;另一类则是长江流域以外(不排除已流入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如“为浑沌凿七窍”(《应帝王》)、“藐姑射之山”“神人”(《逍遥游》)、《望洋兴叹》(《秋水》)、《黄帝失玄珠》(《天地》)、“尧让天下于许由”(《逍遥游》)、《叔夷伯齐》(《让王》)、“老聃与孔子”(《天道》)、孔子“厄于匡”(《秋水》)、“厄于陈蔡”(《让王》)、《盗跖》(《盗跖》)等。此外,《庄子》中还提及一些神人和氏族始祖及历史人物,如西王母、堪坏(昆仑山神)、禺强、冯夷、肩吾、豨韦氏、伏戏氏、颛顼、舜、禹、彭祖等等。(二)《庄子》神话传说的特点纵观长江流域先秦文献典籍中,录载神话传说数量多寡不一,其共性是不论此畛彼域兼收并蓄,但风韵方面唯有《庄子》独具一格。概略而论有如下两点:1、传说多于神话从上面所列举的例子来看,《庄子》一书里所收录的传说数量明显多于神话,如神话只有《鲲鹏之变》(《逍遥游》)、“为浑沌凿七窍”(《应帝王》)、“藐姑射之山神人”(《逍遥游》)、《望洋兴叹》(《秋水》)、《黄帝失玄珠》(《天地》)等,明显少于传说的数量。这些神话绝大多数是非长江流域的作品。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庄子》一书说理为主,神话传说只不过是用来证明“命题”的材料,所以,对这些材料不强求其“原汁原味”,有时为了论证的需要,甚至不排除部分传说情节(细节)虚构的可能。其二是庄子生在国,后入楚境,接触中原神话传说甚多,所以,《庄子》一书多引用北方神话材料。而这种情况其传说中有所改观──长江流域的传说材料倒是不少。2、神话传说的寓言化寓言是立论性文章行之有效的佐论方法之一。它能使读者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作者的观点,寓立论于形象叙述之中。《庄子》是将寓言手法运用得最为成功的范例。表现在《庄子》一书中,就是“材料与观点的水乳交融”──亦即神话传说在《庄子》中的“寓言化”。神话是人类童年思维的产物,而寓言则脱胎于神话──但直接由比喻发展而来。寓言是神话传说的“后裔”之一。寓言和神话传说的构思都需要“联想”(有时就是幻想),在这一点上,寓言和神话传说是相通的。二 屈宋辞赋对保存上古神话传说的卓越贡献(返回顶部)研究长江流域的古代神话传说,就必须把视野投向先秦时期楚地的文献典籍──中国文学史上的煌煌巨著:屈宋的辞赋。因为,它是长江流域古代神话传说较丰富的辑录者,也是中国神话传说宝库中硕大的明珠。(一)屈宋辞赋所见神话内容1、《离骚》: ⑴神话人物:羲和、望舒、飞廉、雷师、帝阍、丰隆、西皇、九嶷女神、宓妃。⑵神话传说地名:悬圃、崦嵫、咸池、昆仑、天津、西极、流沙、苍梧。⑶神 物:鸾皇、凤鸟、若木。⑷通神者:巫咸、灵氛、彭咸。⑸历史传说人物:高阳、高辛氏、尧、后羿与寒浞、浇、舜、鲧、禹、三后(禹、汤、文王或熊绎、若敖、蚡 冒)、夏启、少康、有虞二姚、夏桀、殷纣、傅说、武丁、简狄、周文王、吕望、宁戚与齐桓公。2、《九歌》:《九歌》所出现的神灵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阵亡将士的鬼魂)。除东皇太一、河伯等外,全为长江流域(楚地)所独有的神灵。《九歌》十篇“全为祭神乐章,直接以神灵为描写对象,反映了楚人心目中包括有天、地、人三类神祗的神话系统,展现了楚地敬神娱神、降神祈神的社会生活与民情风俗”。(蔡靖泉《楚文学史·中编·第二章·第三节〈庄子〉和屈原、宋玉的辞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3、《天问》:全诗共提出170余个问题,“因古往今来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而问天索理,广泛地述及了先秦重要的神话和传说”。(引文出处同上)4、《招魂》、《大招》:⑴神 灵:上帝。⑵通灵者:巫阳。 ⑶灾 异:十日代出。⑷神话地名:汤谷。⑸怪 异:千仞巨人、烛龙、九头蛇、大蛇、如象红蚁、虎豹守天门、九头怪兽、纵目猪头神、土伯(牛身虎头三眼)。“《大招》、《招魂》全篇都是巫事巫语,生动地描绘出天地四方奇异诡怪的神话世界”。(引文出处同上)5、《远游》: ⑴神话人物:羽人、旬始星、丰隆、风伯、蓐收、西皇、文昌、众神、雨师、雷公、宓妃、娥皇女英、海若、冯夷、黔蠃。⑵神话传说地名:丹丘、天阍。⑶神 物:凤凰、玄武、鸾鸟。⑷通神者:湘灵。⑸修仙者:赤松子、韩众、王乔。⑹历史传说人物:太皓、黄帝、颛顼、高阳、傅说、炎帝、祝融。“《远游》则通过对主人公逍遥游乎浩渺天庭、往来见乎六合诸神的描写,较为全面地勾勒出‘帝系’神话的面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神话得以荟萃和整合之后的状况。”(蔡靖泉《 楚文学 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 版第145页) 6、《高唐赋》、《神女赋》与巫山神女故事: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将故楚三峡地区炎帝女儿瑶姬会怀王的神话传说采录入赋。宋赋因瑶姬神话传说而熠熠生辉,瑶姬神话传说亦凭宋赋而流传千古,并催生了三峡地区大量神 女传说故事的滋蘖。 (二)屈宋辞赋神话传说特点 1、类 别: ⑴神话人物:上帝、东皇太一、黔嬴、蓐收、西皇、文昌、宓妃、河伯、冯夷、海若、羽人(众神)、旬始星。⑵长江流域(楚地)所独有的神灵: 男性神灵:大司命、少司命、东君、羲和、望舒、飞廉(风伯)、雷师(雷公)、雨师、丰隆、云中君、帝阍。女性神灵:巫山神女、九嶷女神、湘君、湘夫人(娥皇、女英)、山鬼。⑶神话传说地名:昆仑、悬圃、汤谷、咸池、崦嵫、西极、流沙、丹丘、天津、苍梧。⑷神 物:凤凰(鸾皇、鸾鸟、凤鸟)、若木、玄武。⑸怪 异:千仞巨人、烛龙、九头蛇、大蛇、如象红蚁、九头怪兽、纵目猪头神、土伯(牛身虎头三眼)。 ⑹通神者:彭咸、巫阳、巫咸、灵氛、湘灵。⑺修仙者:赤松子、韩众、王乔。⑻历史传说人物:炎帝、黄帝、颛顼、祝融、高阳、高辛氏、尧、后羿与寒浞、浇、舜、鲧 、禹、三后(禹、汤、文王或熊绎、若敖、蚡冒)、夏启、少康、有虞二姚、夏桀、殷纣、傅说、武丁、简狄、周文王、吕望等。 ⑼灾 异:十日代出。 ⑽国 殇:(阵亡将士的鬼魂)。2、楚神话传说的特征: 其一,在接受北方神话体系的同时,仍保留了长江流域(楚地)的传统神话,两者已杂糅在一起。《九歌》里出现的神系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其二,女性神和水神的位置十分突出。如女性神有巫山神女、九嶷女神、湘夫人(娥皇、女英)、山鬼、宓妃等;水神有湘夫人(娥皇、女英)、宓妃、河伯、冯夷、海若,还包括与降雨有关的雷师(雷公)、雨师等。 其三,图腾崇拜遗痕明显。其中痕迹最明显的莫过于凤凰了,仅其别称(或曰同类)就不少,如凤凰(鸾皇、鸾鸟、凤鸟)。其它崇奉的灵物还有若木、玄武等。其四,巫风浓郁,嗜好怪异。其表现为巫觋(通灵者)在神话传说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彭咸、巫阳、巫咸、灵氛、湘灵等就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并不时将其“事迹”拿出来颂扬一番。 巫风浓郁所导致的文化结果,就是对神秘怪异现象(包括神灵和灵物)的嗜好。将其推向极至的便是《山海经》。屈原亦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屈原的辞赋中就出现了千仞巨人、烛龙、九头蛇 、大蛇、如象红蚁、虎豹守天门、九头怪兽、纵目猪头神、土伯(牛身虎头三眼)等怪神怪兽。这种嗜好后来竟成为风习,一直流传后世。巫风浓郁的又一个结果是与道家结合,催生了道教的诞生。这里面蕴藏的底蕴,便是由巫觋通灵所引伸出来的修仙意识。所以在楚神话传说中就有了赤松子、韩众、王乔等修仙者的传说故事。其五,楚地传说已与中原流入的传说合流,在保留自己传统传说的前提下基本融为一体。3、评 价: 关于先秦时期楚国神话的特点,蔡靖泉先生有过极为精辟的概括,那就是它具有“原始性的古朴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独立性和综合性、增益性和创造性”(参见蔡靖泉《楚文学史》)。同时期的传说在继承这些特点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融合性”。三 楚帛书(返回顶部)严格地说,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先秦时期的神话传说(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只能算是那一时期神话传说作品的“摹本”。而在“摹写”的过程中,不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出现“省略”和“添彩”现象。这对于研究神话传说的变异是十分需要的,但对于比较其流变特征却又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它使我们缺乏一个进行比较研究的标本(范本)。所以说,只有先秦时期的文物才能算是我们所需要的“原始”标本(范本)。楚帛书便是长江流域(主要是中游地区)神话传说研究的一个“原始标本”。 “楚帛书”,指的是建国前在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帛书。它全文约900余字,学者们将之分为甲、乙、丙三篇。其中甲篇主要记录了天地开辟、四季形成、诸神主宰地的神话传说。 甲篇又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讲的是,天地洪荒之时,宇宙“梦梦墨墨”,一片混沌。是伏羲、女娲生下四个孩子,以职掌天下,分守四方,且“步以为岁”。 第二段说的是,过了一千多年后,因为九州不平、山陵倾侧造成了四季混乱。于是,“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奠四极”,帝俊出来恢复了日月的正常运行。第三段则说共工推步十日而成“十干”,并区分出昼夜和朝夕。将这些内容与后世所记录和口传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那么,这类神话传说的流变特征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四 楚文化对长江流域神话传说的整合与扩散(返回顶部)楚神话传说之所以能够成为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神话传说的集大成者,是因为它在汲纳周边地区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优势──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在当时都无与伦比。 (一)楚文化对周边神话传说的汲纳楚文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汲纳着周边地区的神话传说“元素”,构筑起自己的神话传说“大厦”,这从《庄子》和屈赋中都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庄子因身居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界处,故其作品对中原的神话传说接纳尤多,而对楚地的神话传说则“青睐”较少。相比之下,屈赋对四面八方神话传说的态度更具有大家风范。在屈原的笔下,东夷的太一,北方的河伯、黄帝,西边的巴蜀乃至更远的神话传说等等,一概来者不拒,“欢迎光临”──包括四面八方铮狞可怖的怪神怪兽全都一视同仁。这在《招魂》和《大招》中出现的各方怪神怪兽身上都得到了证实。 (二)楚神话传说对周边地区的扩散从时间段上来看,“楚神话传说”有三层含义:即分别指“先楚”、“楚”、“后楚”的楚地神话传说。从空间来看,又有“雄踞江汉”(都纪南城)和“势吞吴越”之别。在这里,我们只介绍楚神话传说对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的远播和浸润。至于“楚神话传说向北方的扩散”则放在本章第二节里进行。 1、楚神话传说对长江上游的远播神话传说的传播是以人口的流动、迁徙为直接原因而进行的,文化的交流、辐射则是神话传说传播的又一种方式。在长江流域,楚神话传说向上游地区的辐射、传播在不同的时期则有不同的主导方式: ⑴原居民的西南迁楚人在其国势不断发展壮大(包括在其向西南地区扩展)的过程中,先楚及楚的神话传说也就如影随形流向西南地区。槃瓠、女娲神话传说在西南诸族中的存在就是这一移动的结果。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等文献记载,曾为蜀国望帝杜宇之相、后居蜀国帝位十二世并对蜀地文明伟巨大贡献的开明氏就是由楚入蜀的楚人鳖灵。《华阳国志·蜀志》说:“九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由此可知,楚文化因开明帝而在蜀地传播深广,楚神话传说也因开明帝而在蜀地流行久远。战国后期,秦将白起拔郢,楚公室东迁,大量的平民百姓则向西南退缩,无形之中把楚神话传说也带向迁徙地。只不过这些难民向上游的路程没有庄蹻那么远罢了。 ⑵楚势力的上溯《史记·西南夷列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里也有大同小异的文字记载。《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 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有人说,庄豪即庄蹻,或曰与为盗于楚郢者为同一人。不论庄蹻为谁,楚人向西南方向发展,派兵入滇为王是不争的史实。所以,至今云南省昆明市的汉族生活习性和方言,与长江上、中游的重庆市、湖北省等地有诸多相同、相通之处。 ⑶楚文化的辐射春秋以后,楚文化走向鼎盛,其对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的影响也日盛一日,如青铜器的铸造、丝织、蜡染技术的等莫不如此。其神话传说也随楚文化的西渐而向该地辐射。囿于篇幅,此处就不赘言。2、楚神话传说对长江下游地区的浸润楚人的空间发展方向在向北受阻的情况下,自然就转向了东方。首先,楚人灭掉了“汉阳诸姬”,然后把矛头东指,吞并了长江中下游之处的诸小国,直至最后领有吴越之地。这一过程约经历了数百年,由此造成了楚文化向东方(长江下游地区)的浸润式扩展。楚神话传说,也随之向下游地区浸润、覆盖。本来产生于长江中游的“俞伯牙遇钟子期”的传说,就“落地生根”到了长江下游的江苏省镇江市民间。

最著名的应该是巫山神女的故事吧

你看下还有什么景点,就知道有什么故事了。神话好像不是很多吧。

《菩萨蛮·黄鹤楼是谁的作品?》
答: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

《才饮长江水 又食武昌鱼全诗》
答:《水调歌头·游泳》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译文:刚喝了...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
答: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也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记曰:“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虫。”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俗称“画额”,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

《高分悬赏哥伦布大航行之前或者这前后的欧洲海洋神话!急急急!》
答: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317年 葡萄牙堂·迪尼斯国王与热那亚航海家佩萨尼亚签订重建海军的协定,开始成为海军强国。 1375年 欧洲当时最完备的航海地图-加塔兰地图完成。 1405-1407年 中国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洋”各国,“耀...

《刘琰的人物经历》
答:刘琰的为人为文足以名世,只因他性不狎世,一味强项,无视官场规则,身处政以贿成的封建官场,终于自己退离官场,而他又雅不好名,遂渐被湮没,但在阳谷家乡却流传着他的口碑遗闻,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刘琰墓在县城东八里营村西,现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十首最经典的《古诗词》,惊艳千年之美!》
答: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死前的最后一首《示儿》,更是家喻户晓,表达了陆游的强烈爱国之情。这首词一反以往的情调,以梅花自喻,表现他孤芳自赏的孤独情调,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3.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西湖的资料》
答:断桥残雪,是神话《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相会定情的地方。断桥是白堤与陆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桥,由于神话传说,使它家喻户晓。断桥两旁,桃披红云,柳笼绿雾,香风送爽,波光摇翠。待到冬末积雪末化时,这里又是观赏雪景的好地方。三潭印月是在苏东坡治理西湖后,作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塔...

《秋天来了,它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呢?》
答:心里的满足一如剃须膏破裂一般,瞬间充实了内心。可转瞬想想在这个文人低廉的衣食窘迫的年头,会涂鸦点小文,也只能为生活的空间增添一丁点情趣而已。那怕你疾书一宿,为浅博红颜一笑。我看都很困难。记得日本家喻户晓的作家村上春树曾说过“你再怎么才华横溢,也未必就能填饱肚皮;但只要你拥有敏锐的直觉,就不必担心混不...

《秋天的作文400字》
答:记得日本家喻户晓的作家村上春树曾说过“你再怎么才华横溢,也未必就能填饱肚皮;但只要你拥有敏锐的直觉,就不必担心混不上饭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定位了文人的“劣”性。敏锐的直觉告诫我,要好好做人,本色做人。诚然,吾等并非文人,忆及往日,无可厚非,曾经年少时的“文学梦”也泛滥成灾。今昔,历经生活的坎坷...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