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用国语学国语文言文

作者&投稿:蒯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代一来是用普通话来讲文言文的

汉族的本来名字是华夏民族。

华夏这个名字有很深奥的意思。简单说,华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礼仪之盛。

雅言,就是夏言。我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出现了“雅言”。

《辞海·雅言》条说:“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孔颖达在《正文》中说:“雅言,正言也。”

“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丰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

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

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

关西秦声,在古代之所以称作雅言并做国语使用,除了王朝一统天下的必然需要,其语调发音还有高雅、文雅、风雅、清雅、幽雅等大雅脱俗之义,娓娓道来圆润清丽,美妙悦耳,理应成为国家正音,人人学范,学说秦声雅言成为附庸风雅之风尚。《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

《论语骈枝·释雅言》曰:“夫子诵诗、读书、执礼必正言其音。”为此,王朝定期召集各诸侯国雅语推广人员进行语言文字教范和语音训练,统一通用文字和发音标准,以“达其志,通其欲。”

中原雅言的历史达一千五百多年。周以后,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历代正统汉族王朝,都不遗馀力的推广雅言。

雅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各周边国家皆争相学习中原雅言。

2. 我们平时所说的国语,白话(文言文)普通话还有汉语

根据张朋朋教授的观点,语和文是不同的概念。文是中国的文字,具有传承性,除了人造的简体字是一种不甚光彩的“飞跃”之外,中国的正体字(很多人叫繁体字)是传承的。而你所说的这几个都是语音的内容。

白话最早被发现在唐朝的史料当中,也就是说唐代的人已经开始用白话文进行交流了,而且比起明清白话,他们更接近于民国白话。作为普通话的语音体系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存在,被称为“官话”。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某些人(并非学者,而是某些自称对外汉语教师的人)居然说都城在哪里,哪里的音就是官话,实际上是大错特错。汉语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而现在研究的古代汉语基本上是指中古汉语。他们的传承者,很多学者认为是客家话,其实更多学着证明,应该是中古汉语的雅音。雅音和现在的读音实际上非常相似,如果想要验证这一点,可以去查平水韵。这是古代韵文所用的韵书。除了其中的入声现在不存在了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和现代汉语普通话(Mandaren)的韵是相同的。

而中古汉语的普通话也是有传承的,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官话”作为朝堂上通用的语言,官员都需要懂得。而明之前所有的改朝换代其实都是贵族或官僚的起义。所以他们应该都懂得官话,才会造成官话的传承。所以大汉天子在朝堂上用陕西话作指示的情景,实际上并不存在。

3. 文言文《国语楚语》

原文:斗且廷见令尹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

“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赢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相望,盗贼伺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翻译:

斗且在朝廷上拜见子常,子常和他谈话,问斗且怎样才能聚敛财物、名马而致富。

(斗且)回家对他的弟弟说:“楚国大概要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令尹大概要不免于难了!我拜见令尹,令尹问如何聚敛财物,就像饥饿的豺狼一样;恐怕是一定要灭亡了。

“古时候(君臣)积蓄财宝不妨害百姓穿衣吃饭,聚敛马匹也不损害百姓的财用。国家征收的马匹满足行军所用就够了,公卿征收的马匹足够打仗也就行了,都不超过限度。公卿的财物足够馈赠进献就行了,大夫家里的财物足够供给使用也就行了,也都不超过限度。财物和马匹超过了限度,百姓那里就不充足,百姓不充足就会产生反叛之心,那么将凭什么来立国呢?

“过去斗子文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家里连一天用来生活的积蓄都没有,这是体恤百姓的缘故。成王听说斗子文几乎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因此每逢朝见时就预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用来送给子文。直到现在还成为国君对待令尹的常例。成王每当增加子文的俸禄时,子文一定要逃避,直到成王停止给他增禄,他才返回朝廷任职。有人对子文说:‘人活着就是求个富贵,但你却逃避它,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当政的人是庇护百姓的,百姓的财物空了,而我却得到了富贵,这是使百姓劳苦来增加我自己的财富,那么我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我是在逃避死亡,不是在逃避富贵。’所以楚庄王在位的时候,灭了若敖氏家族,只有子文的后代存活了下来,直到现在还居住在郧地,做着楚国的良臣。

“现在的子常,是先大夫(子囊)的后代,辅佐楚君,在外却没有好的名声。百姓疲弱饥饿,一天比一天厉害。四方边境上布满了堡垒,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盗贼伺机作乱,百姓无所依靠。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子常难道能比成王、灵王更贤明吗?成王因为对穆王无礼,临死时想吃熊掌都没有得到。灵王不顾念百姓的死活,一国的百姓都背弃了他,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子常执政,他的无礼、对百姓的不顾念比成王、灵王还厉害。他独自一人凭什么力量来对付这种败亡的局面呢!”

过了一年,就发生了柏举之战,子常跑到郑国,昭王跑到随国

4. 学中文的需要背很多古文吧

正确来说,背古文不是目的,也不是途径。

正确的途径是——抄古文!明代张溥书斋号为“七录斋”,好文章必抄七遍,始得神髓。不否认有那种天才过目不忘,但一般人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透中文的。

我大学时曾手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遍,总共六册书,抄了十几个白报本,很多人嘲讽这种做法,但我认为真的是有效果的。增强文学功底和基础如同盖房,今天垒一块砖,明天抹两下水泥,根本无济于事。

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你的文学素养和自身品位。“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改变气质,只要你肯用心。



《语文言文》
答:[编辑本段]香港和澳门地区对文言文的定义 香港、澳门,一般的报章和杂志都是用粤语书写的,他们会把用普通话书写的中国 *** 书面语(台湾地区称为国语)称为文言文,最近香港推行普通话教育,由于香港学生习惯了用粤语书写的课本,学生们都向老师反映这些文言文很难学,其实他们指的文言文就是中国大陆的普通话或台湾地区...

《中文,汉语,华语,普通话,国语有什么区别》
答:中文,汉语,华语,普通话和国语在这些概念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差别。首先,中文通常是指中国的语言文字,包括古代中文和现代中文。古代中文主要是指古代的汉语文学作品,如古代诗词、文言文等。现代中文则包括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和白话文。其次,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也称为汉文或华文。它不仅包括口语,...

《普通话的由来?》
答: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

《哪些文言文出自国语 战国策 汉书 后汉书= = 每个要两篇 题目啊题目...》
答:2009-04-21 《左传》《史记》《汉书》《战国策》《国语》的史书体例是什么 59 2006-06-12 有一些关于文学知识的题目吗? 20 2011-08-26 有关文学考试的试题 1 2012-07-26 推荐有用的历史读物和文言文读物。 2 2006-12-04 高一语文知识竞赛资料或试题 196 2010-05-24 文言文都有哪些? 16 2009...

《普通话的历史》
答:胡适在教育部第三届国语讲习班、南开学校、南开大学、教育部第四届国语讲习所讲授《国语文学史》。1927年4月北京文化学社以南开油印本讲义作底本出版《国语文学史》。胡适说“我以为中国将来应该有拼音的文字。但是文言中单音太多,决不能变成拼音文字。所以必需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

《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怎么说?》
答: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

《中国普通话的由来?》
答: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

《普通话的由来100字以内》
答:“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北京...

《普通话定义》
答:普通话的定义是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语文教育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的基础是北京语音和文言文的改良,最早的标准汉语为国语,后改为普通话。普通话是以现代汉语语法为基础的,它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受到了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化。普通话的普及是中国语言教育改革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