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文学史上,现代与当代是如何划分的 ? 中国文学里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是怎么划分的?

作者&投稿:延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代史与现代史是怎么划分的呢?!~

近代,从1840到1919 现代,从1919到1949 当代,从1949年至今 这是中国文学的时代划分 并不是历史领域的划分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越来越醒目,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笔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在中国的通常语境里,1840年以来的历史被划分成三大阶段。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现代”,1949年迄今是“当代”。以此为参照,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基本上对应着中国现代史的文学。目前学术界大多采用1917年到1949年的教学/研究框架。通常简称为“现代文学三十年”。但是,这样使用“ 现代文学”概念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在国外的非汉语学术界,很难从语义上区别“近代”、“现代”和“当代”。比如日本就把“现代化”称为“近代化”。在国内,一般情况下,“现代”和“当代”是同义词,只有专门学习过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的人才能区别这两个概念。所以对现代文学的范畴问题发生越来越多的质疑。特别是21世纪的到来,使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当我们说“现代”的时候,不是指包括说话时的“现在”,而是指半个世纪以前。这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范畴加以清理。 可是,当我们试图清理“现代文学”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现代”这一概念具有多义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价值概念。比如现在同是2004年,我们却可以说欧洲比非洲“现代”,还可以说某件东西很“现代”。因此,对现代文学的理解不仅仅是时段上的差异,而且包括空间上的差异。 让我们分别列举并进行简评。 从时间上说,首先存在一个“现代文学”的上限与下限的问题。 关于“现代文学”的上限,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1919年,划分点是“五四”运动。理由是文学与政治应该一致,“五四”运动使整个中国文化得到更新,中国文学的性质当然也发生了质变。这种观点目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很少,但是学者以外的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特别是中学语文课本就是这样教的。笔者给一年级大学生上现代文学课时,第一天问他们现代文学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全部说是1919年。这个观点思路明确,缺点是过于简单,因为实际上还是要去追溯1917年的文学革命和1915年的《新青年》。 第二种是1917年,划分点是文学革命,理由是文学的独立性,强调从文学自身的发展线索来判定时段。目前大学教学体制基本采用这个上限。但是这样就等于说现代文学只是新文学,它忽略了通俗文学的发展脉络。 第三种是1911年或1912年,划分点是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理由是现代文学应该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文学,推翻了皇帝,才真正有个人的精神空间。这也是把文学与政治相联系。从通俗文学的发展来看,这个上限倒是一个分界点。但是从文学运动来看,这个年份的意义不是特别突出。 第四种是1898年,划分点是戊戌变法,理由是思想变革是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北京大学一些学者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实际上就是以1898年为起点。谢冕先生主持的“百年文学总系”,挑选十几个年份进行分写作,第一本书就是1898年,谢冕先生亲自写的。1898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从现代教育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开端。 第五种是1840年,划分点是鸦片战争。理由是在古代与现代之间不存在独立意义的“近代”。这实际是把近代文学合并到现代文学。近代文学是历来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第六种是周作人等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文学是从明朝开始的,理由是个性解放、人的觉醒。这一观点无法在教学上实现,只能当作一种学术参考意见。 关于“现代文学”的下限,分歧倒不是很多。 第一种观点是1949年。这既是正统的,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但近年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理由是从文学自身来看,1949年没有什么重大事件。 第二种观点是1976年“文革”结束,从新时期以来是“当代文学”。这种观点认为50-70年代的文学基本是解放区文学的延续,应该属于“现代文学”,文革以后才进入了所谓“翻天覆地”的历史新阶段。 第三种观点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此前的文学是以五四精神为主导的,此后进入了以共产党思想为核心的当代文学。 最后一种就是主张不分现代与当代,打破下限,笼统称之为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主张影响很大,实际上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跨越“现代”和“当代”的研究。但是这个主张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它忽略了许多应该得到重视的差别。20世纪中国文学实际上的阶段性还是不能回避的。 从空间上讲,“现代文学”的所指经历了范围上的多次变化。从50年代王瑶先生等开创这门学科始,“现代文学”长期指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团结其他阶级参加的新文学。所以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革命文学占的比重最大,其他文学处于边缘,或者是同路人,或者是受批判的对象。 新时期以后,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边缘和中心开始对换。经过20年的演变,革命文学已经占比重很小,所谓“人性论”的和“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文学得到重视。但基本框架还是新文学的框架,而且产生不少新的问题。比如忽略了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想斗争,忽略了当年大众的阅读选择,变成一种个别专家趣味等等。 关于现代文学应该不应该包括通俗文学,很早就有过不同意见。严家炎先生与唐弢先生就曾经争论过。严家炎先生认为应该包括旧文学,包括旧体诗词。唐弢先生则强调“现代”的价值意义,反对包括旧文学。但随着学术界对“现代”这一概念理解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包括通俗文学。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学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的先进战胜落后的关系。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了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在每个10年都专门设立了通俗文学一章。这表明了一个极大的变化。旷新年先生批评这个框架有不妥之处,但这已经是一个趋势。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版现代文学史,也专章讲授了通俗文学。 所以,目前关于“现代文学”这个概念,出现了许多课题。一是在中国20世纪产生了各种文学,如何对待。以某一种价值观念进行取舍后,对不符合自己的标准的文学干脆不讲,恐怕是不妥的。比如有的当代文学教师不讲文革文学,有的连十七年也不讲。“空白处理”恐怕不是历史研究的最佳方式。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同文学的价值区分。张恨水与鲁迅就是不好随便比较的。要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我们就要回到文学史中去,仔细考察当时的文学生产、流通和接受的状况,包括考察出版、报刊、文学教育和各种亚文学的状况。这样我们或许会尽快找到妥善处理“现代文学”这个概念的方法。

1840年以前称为古代,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是现代,建国后到现在的时间称为当代。
我记得我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是这么讲的,是不是文学书里讲的就不知道了.

中国现代文学:1917年起,至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一般大学中文专业都是把中国现代文学限定在1949年以前,而当代是指建国以后的文学。这主要是为了开课的方便。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为其先导。现代文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实土壤上的新的产物,同时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的一个发展。

广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指1917年到1997年。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背景

清嘉庆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已由衰微而处于崩溃前夕。国内各种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危机四伏。清朝政府极端昏庸腐朽。

一八四一年起,外国资本主义的大炮,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的大门,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社会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村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速瓦解,沿海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并且迅速形成了上海这类畸形繁荣的近代都市。

新的阶级——中国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乃至买办资产阶级——也随之产生。“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

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横排本第2卷第593页。)

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命运,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斗争。

与此同时,“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注:《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横排本第4卷第1406页。)

因而又有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现代与当代的划分是以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文学来划分的。

一、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分期便于总结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掌握它的基本面貌,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但由于对现代文学性质的认识不同,在分期命名上又说法不一。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主要分为“社会主义初期文学”、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文学”、“中国先锋文学”、“中国自由文学”、以及“通俗流行文学”等五大类。

“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它的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当代作家,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更出现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作家,使中国当代文学呈现真正繁荣,有史以来最鼎盛的局面。

扩展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所占的比重

仅以20世纪末以来较有影响的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打通的文学史作为观照对象,看看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整体格局中所占的比重如何。

1996年出版的由苏光文、胡国强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是较早将中国现代与当代打通的文学史。其中,上卷为现代文学,从1901年算起,36万字;下卷为当代文学,写到1995年,27万字。现代文学所占篇幅明显多于当代文学。

1997年出版的由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一部126.1万字的鸿篇巨著,它从1898年写起,止于1990年。其中,现代文学约占64.2万字,当代文学约占61.9万字(其中包括港、台文学约30万字),现代文学所占篇幅也多于当代文学。

1999年出版的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为现代文学,从1917年写到1949年,39万字。下册为当代文学,从1949年写到1997年,30万字。

2004年出版的由黄修己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全书76万字,从1900年写到2000年,整整一个世纪。其中,现代文学约占44万字,当代文学约占32万字。

2007年出版的由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从1917年写到2000年。其中,现代文学39.7万字,当代文学38万字。

同一年出版的由曹万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百万余字,从1898年写到2006年。其中,现代文学约56万字,当代文学约44万字。

2010年出版的由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从19世纪末写起,一直到20世纪末,分上、中、下册,其中,上册为现代文学,44万字,中册也是现代文学46万字,下册为当代文学,只占39万字。

2013年出版的由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分上下两册,将民国元年作为中国新文学的起点,一直写到2010年。其中,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所占的篇幅基本持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中国当代文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1917年起,至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一般大学中文专业都是把中国现代文学限定在1949年以前,而当代是指建国以后的文学。这主要是为了开课的方便。

1840年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以此开始近代文学,现代文后学从五四运动开始,当代文学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划分

《文学上的当代和现代怎么划分》
答:现代文学在时间段落上,指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到40年代末的文学,而当代文学则指50年代以后的文学。参考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成 望采纳

《现代与当代的时间区别是什么?》
答:现代与当代的时间区别,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现代,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中国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为当代。这是中国文学史划分的文学史断代,不是历史学的概念。历史学没有当代的概念,即使使用“当代”一词,往往包括在现代时段内。中国文学上划分时代 近代:...

《“当代”与“现代”的区别?》
答:笔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在中国的通常语境里,1840年以来的历史被划分成三大阶段。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现代”,1949年迄今是“当代”。以此为参照,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基本上对应着中国现代史的文学。目前学术界大多...

《“当代”,“现代”,和“近代”该如何区分?》
答:近代: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现代:指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当代:指1949年10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至今。现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历史学上通常指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称“现代”,也就是说...

《怎样区分近代,近现代,当代,近当代》
答:中国文学界分法:1、当代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为当代,人民当家做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现代指: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为现代,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中国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近代指: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近代,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文学史上的划分,就是作者分为当代,现代...怎样辨别》
答: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

《怎样划分近代作家,现代作家和当代作家?》
答:一般来说,对我国而言,近代是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现代指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当代指新中国成立至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有:近代的梁启超、王国维,现代的鲁迅、张爱玲,当代的贾平凹、韩寒。不是以他的生活年代为限,而是以他的主要作品发表的时间为限。现当代的作家就是发表作品的时间跨越现代、当代...

《现代与当代怎么区分?》
答:近代: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现代:指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期。当代:指1949年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现代性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历史上,它通常是指无产阶级赢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称为“现代性”。

《中国文学史的阶段划分。》
答: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4、当代文学(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

《现代和当代有什么区别??》
答:3、名词解释不同。现代,在中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时期。 瞿秋白《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马克思主义不能够用两种根本上不相同的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一种用来研究历史上的现象,一种用来研究现代的现象!”现代既然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当代指过去那个时代。《后汉书·耿弇传》:...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