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四大党章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为四大党章

作者&投稿:狂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共产党一共有过几部党章,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十九大先后制定、修正过十九次党章 。

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2、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详尽地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对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制度,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3、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共六章,三十条。相对二大党章只是做了简单修改,如在关于党员入党手续方面,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
4、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章程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
5、1927年4月至5月中共在武汉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专门讨论修改党章的问题,在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认定必须改正并补充旧时的党章”。五大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
6、1928年6月至7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党章共十五章,五十三条。六大党章基本保持了五大党章的基本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六大党章较以前几部党章,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7、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七大党章共有十一章七十条。在党章发展史上第一次增加了党章的总纲部分,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
8、1956年9月26日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新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9、1969年4月14日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方针。九大党章背离了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在党章中肯定了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10、1973年8月28日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沿袭了九大党章的总纲和条文,只作了个别的修改和补充。由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败露,十大党章删去了九大党章中有关林彪为接班人的内容。
11、1977年8月18日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十年内乱以后的第一部党章。它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在内容上与九大、十大党章比较作了较多的修改。
12、1982年9月6日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党章吸取了历届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在七大、八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写成的,也是吸取了九大、十大党章的教训并彻底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存在的“左”的错误而写成的。
13、1987年11月1日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对十二大通过的党章部分条文的内容作了修正。修改部分涉及到第十一、十六、十九、二十一、二十二、三十、三十三、四十三、四十六、四十八条。
14、1992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共有十章,五十条,是对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的进一步修正,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将其贯穿党章全文。
15、1997年9月18日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次修改党章集中在一个重大问题上,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6、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7、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18、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19、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为四大党章是对的。
四大党章,与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比较起来,总体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和较多的修改,仅从原来的六章三十条变成六章三十一条,增加了一条,并且这六章的体例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和附则六章。其主要特点如下:
1、首次规定了支部成立的条件及其成员产生办法
“凡有三人以上均成立支部”。每支部应公推书记一人或者推三人组织干事会,隶属地方执行委员会,不满三人的,设一名通讯员,属于附近的地方直属中央。支部人数过多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党小组,各组设组长一人,由支部干事会指定。可见,这里的党小组已经不是三大以前党章中所说的党小组的概念了,原来的党小组是党的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可这里的党小组只是作为党的支部的一部分。
2、对候补党员的权利进行了调整
取消了三大党章修正案有关候补党员有选举权的规定,新规定候补党员参加支部会议只有发言权无表决权。由于表决权的使用范围要比选举权宽泛得多,这意味着不仅取消了候补党员在选举中的选举权,而且不允许候补党员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行使表决权。还将原来规定的候补党员只参加小组会,改为参加支部会议,必要时可以经地方执行委员会决定,参加地方大会。
3、下放了党员管理权限
将接收新党员的审批权限做了调整,由原来规定经地方委员会审查,并报上级组织——区委员会批准,改为只由地方委员会审查批准即可,从而简化了发展党员的审批程序。党员自请出党的审批手续,也由原来规定“经过区之决定”改为“经过地方之决定”,实际上是将此项审批权下放了一级。
4、调整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基数
将原来规定一地方有党员40人以上者派代表2人,改为每地方党员人数在100人以上者派代表2人。这是基于在经过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组织措施后党员人数有所增加的情况,而作出的适当调整。
5、对党的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做了改变
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名称改为“总书记”,总理全国党务。不过,在产生办法上,党的总书记跟原来的委员长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互推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在权限上没有实质性变化,但毕竟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总书记,并实行总书记制,这是我们现行的党的总书记称谓和领导制度的历史源头。
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虽然只对三大党章作了个别的改动,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内容和结构,但是,它首次规定的支部的成立条件及其成员产生办法,强调了对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下放了党员的管理权限,实行党的总书记制度,从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中,能够反映出全党对党的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它对于后来正确开展党的组织工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党章的四个体系有
1、建党初期党章体系 (1-6大,受共产国际指导)
2、七大党章体系 (7-8大,中共首次独立制定)
3、九大党章体系 (9-11大,左)
4、十二大党章体系 (12-17大,规范,与时俱进)
拓展资料:
1.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一个党的党章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该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任务、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党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和纪律等项。通常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党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党章是政党的宗旨和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现行党章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于2007年10月21日通过。除总纲外共十一章五十三条。规定了党的纲领、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的条件、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党的纪律等项。
2.党章总纲是党章的组成部分,党章的前提和总则,即纲领、要领。泛指起领导作用的原则。党章的总纲,是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总纲的主要内容: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最终目标。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概括和总结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基本要求(五个方面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通规律(普通性与特殊性)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规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任务和基本政策。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出四项基本要求。
3.党员:政党的成员、党的细胞。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有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之分。 本章对党员的性质,申请入党人的基本要求,党员的义务、权利,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入党宣誓,预备期党员的教育情况,党员的退党、劝告退党,自动脱党,除名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入党宣誓:表示是对党员的要求以及党员对党表示自己愿意承担的政治责任,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的一种形式。入党誓词:预备党员在入党宣誓仪式上面对党旗宣誓的内容。


党章的四个体系 1、建党初期党章体系 (1-6大,受共产国际指导) 2、七大党章体系 (7-8大,中共首次独立制定) 3、九大党章体系 (9-11大,左) 4、十二大党章体系 (12-17大,规范,与时俱进)
拓展资料
一、党的十二大党章的重要意义?
1982年9月6日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这部党章吸取了历届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在七大、八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写成的,也是吸取了九大、十大党章的教训并彻底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存在的“左”的错误而写成的。
二、十二大党章的重要特点是:
第一,有一个比八大党章更为充实完整的总纲,总纲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加强党的建设基本要求,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发挥作用,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规定。对毛泽东思想,新党章在十一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作了比七大更科学的表述。
第二,新党章对全体党员、党的干部提出比过去历次党章更加严格的要求。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要求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等。
第三,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较充分、比较具体的规定。而且吸取了历史教训,明确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第四,新党章对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体制作了重要的改变和新的规定,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还要选举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还规定党中央只设总书记,不再设主席和副主席,“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第五,对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也作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另外,十二大新党章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


四大党章体系指的是:1. 一大党章。1921年7月1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标志着党的正式成立。2. 二大党章。1922年7月16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党章。3. 三大党章。1923年6月12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党的章程的修正案。4. 四大党章。1925年1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是中共党史上第二个关于党的章程的修正案。

党章的四个体系
1、建党初期党章体系 (1-6大,受共产国际指导)
2、七大党章体系 (7-8大,中共首次独立制定)
3、九大党章体系 (9-11大,左)
4、十二大党章体系 (12-17大,规范,与时俱进)

《党规党纪有哪些》
答:1、《党章》党章即党的章程,它是一个政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开展正规活动、规定党内事务所规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具有最高党法、根本大法的效力。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它的内容上要是规定党纲、组织机构、...

《党章由政治主张和什么组成》
答:现行党章增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内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增写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同时,现行党章还第一次把“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正式写入,其中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党内法规体系的七大类》
答:法律分析: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规定,党内法规分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共七大类,四个层次,党章是根本规定,准则是基本规定,条例是全面规定,其余的是具体规定。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定、办法、...

《党内法规体系是以什么为根本》
答:党内法规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依据调整对象的不同,将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概括为“1+4”,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四大板块。党章是立党...

《党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最终目标。2、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3、概括和总结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基本要求(五个方面问题):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通规律(普通性与特殊性)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以一加四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指在党章之下分为》
答:一加四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指在党章之下分为四个层次。解释如下:1、一指的是党章它是党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党的性质、任务、组织原则和党员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对其他党内法规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四指的是党内法规制度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基本法规、基本制度、...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统筹进行科学编制党内法规制定什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构 ...》
答:《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依据调整对象的不同,将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概括为“1+4”,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四大板块。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与“党内法规”这一静态的规章制度不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主要有哪些?》
答:《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内法规体系是以什么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规章制度体系...》
答:党章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答:是的。党章即党的章程,它是一个政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开展正规活动、规定党内事务所规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具有最高党法、根本大法的效力。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它的内容上要是规定党纲、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