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高校教师 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有用吗 高校教师取消事业编后还可以去政府挂职吗?

作者&投稿:逯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职院校有编制的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对个人有好处吗~

当然有好处啦,毕竟你有了企业的第一实际经验,比起你讲理论就更生动了嘛

高校教师取消事业编后,还可以去政府挂职的

挂职锻炼有利于拓展眼界,提高业务能力
  对专业教师来说,要加强自身的培养,学历进修是很重要的途径,它可以增强教师的知识底蕴,更好地把握好教育的前瞻性,把握学科发展的动态。除此之外,去与专业教学密切相连的单位挂职锻炼是另一个重要途径。
  笔者是从原来就读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的,一开始总觉得实践功底不足,有心联系实际,但联系起来往往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由于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际情况没有切身的体验,有时对于一些知识点自己也一知半解,吃不准,在讲课时就点不透,显得苍白无力。去年暑假,笔者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去学校合作单位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在这期间,笔者身体力行地介入航空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不仅见到了新的东西,学到了自己想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把自身相对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阅读内部参考资料及与航空业内专家和一线员工的交流,笔者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使本人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能够及时把握社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选准“结合点”,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在教学中更加注重面向实际,注重与用人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适时调整授课内容,使教学与行业与时俱进,满足行业不断发展的专业人才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市场,受到市场的欢迎。
  在上航客舱培训部挂职锻炼期间,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培训部教员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上航客舱培训部教员都是活跃在一线的优秀的空中乘务员和飞行员,他们不仅实践经验丰富,善用案例,而且上课前准备非常充分,教案详细到每一分钟的教学活动。教员授课时表情丰富,有亲和力,注重细节,重视比较,利用知识点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前后联系,加上使用PPT、CBT等授课,加强了直观性、动态性,使一些深奥的知识浅显易懂,使学员在短时期内就能够掌握。他们在讲解时的耐心细致,笔者至今历历在目,教员的社会责任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他们说,“我们的教学不到位,那可是人命关天的!”
  结束短期挂职返校后,笔者及时归纳整理了挂职锻炼的记录,遴选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整改和完善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了教学的先进性,在授课时也觉得更加言之有物、论之有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挂职锻炼加快了本人从“书本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的转变。
  
  2 挂职锻炼有利于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
  在上航挂职锻炼时,通过与公司业务部门专家的交流,通过与以往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笔者进行了一些专业调研,亲身体会了企业的真实需求,了解到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获得了企业对于人才培养、对于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在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更能有的放矢,并根据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措施,努力解决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3 挂职锻炼有利于与相关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面向市场办学,走校企合作之路”。怎样进一步实现学校与企业发展的最优化,真正做到“学校离不开企业,企业离不开学校”?主动接轨企业,定期抽调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挂职锻炼可以加深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 双赢”。挂职锻炼是笔者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经历,不仅增加了实践经验,丰富了理论知识,熟悉了行政管理,提高了组织能力,而且开阔了心胸和思路,了解了行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需求,为促进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结合,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挂职单位的反应来看,他们觉得高校教师到单位挂职,带来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了职工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单位科学决策的水平。
  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不应该流于形式,应定期有计划地选派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且所学(教)专业为公司所需的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学习锻炼。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性和地区性,企业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学校实实在在地抓好教学工作:以培养适应本企业、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品德优良,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能立足本企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专业技术知识、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如何能使学生适应企业需要、专业过硬、思想品德良好,这就需要我们相关老师深入企业,先行了解、领悟,才能传道,才有传道基础。
  可以说,挂职教师到企业锻炼,不仅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校产学合作办学特色的理解,增强学院与社会的联系,扩大学院的影响,在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上迈出创新的步伐。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