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求高一的历史、地理、政治期末复习材料 急求高一会考复习提纲(地理、历史和政治,人教版的)不要网站

作者&投稿:宏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政治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我也想要,其事看书是最重要的.多看几遍自然会有思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和 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 ,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 条件、大小行星 ;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距离适中, 适中,原始大洋形成,
即具备 、 、 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____和 ,表面温度为___ 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其能量以 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和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和 ,其活动周期为 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 、 。

3、(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 向
北 南 一个 日
一个 日 除 外,
都是 规律:

公转 自 向
北 南 一个 年
大约 /d。 大约 km/s
规律:近日点( 月初)较 ,
远日点( 月初)较
(2)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 。
(3)时间计算:东 西 。(加减)
地方时:因 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
600E为10时,则800E为 时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 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 。
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 ,纽约为 。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 偏,北半球 偏。
(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 如 (选填1、2、3)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 。如
黄赤交角为 度。如 (选填a、b)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度,如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存在,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月 日 向
夏至 月 日 向
秋分 月 日 向
冬至 月 日 向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 向南北两侧 由 向南北两侧 由 向南北两侧
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范围 不填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范围 不填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 夜
南半球昼 夜 北半球昼 夜
南半球昼 夜 全球
出现极昼范围
不填

(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 和 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 月为春季、 月为夏季、 月为秋季、 月为冬季。
4、(1)地震波分为 、 , 波速度较快, 波只能通过固态。
(2)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叫 、 ,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 米, 米。
划分这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 。
(3)介于两不连续面之间的各层次的名称 , , 。
(4)岩石圈包括 、 ,软流层所在圈层 。
第二单元复习
1(1) 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 作用有关,
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 作用有关。
(3)大气运动
能量来源: ,根本原因: ,形式: 运动和 运动
最简单的形式: ,最常见的形式: 。
(4)热力环流:形成原因:
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 (运动), (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受冷的地方 (运动), (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 压流向 压。
(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
高空大气风向是 和 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 、 和 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风向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
2、(1)大气环流:
赤道到两极的热力环流形成条件: , , 。
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 、 和 。
(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注: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
低纬环流: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风带(风向:南 风、北 风)
中纬环流: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风带(风向:南 风、北 风)
高纬环流: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风带(风向:南 风、北 风)
全球共有 个气压带, 个风带,其中有 个低气压带。
由于 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 移,冬季 移。
(3)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 ,大陆上形成 ,切割 气压带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 ,大陆上形成 ,切割 气压带
分别写出名称: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太平洋上形成 ;
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太平洋上形成 。
(4)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风向:冬季 风,夏季 风。
成因: 。
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
风向:冬季 风,夏季 风。
成因:夏季风主要成因: 冬季风主要成因: 。
(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为t),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可略写,如热带雨林气候简写为热雨)
t>150C――热带
(年雨为 ,季雨为 (雨季>500mm)或 (雨季<500mm),少雨为 )
00C< t<150C――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年雨为 ,夏雨为亚 ,夏干为 )
t<00C――剩下的温带气候
(夏雨为 ,少雨为 )
每个月都低于150C――寒带气候
(6)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 、 、 、 。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热带雨
林气候 受 控制 南北纬 之间 全年
地中海
气候 受 和
交替控制 南北纬 大陆 岸 夏季
冬季
温带海洋
性气候 终年受 控制 南北纬 大陆 岸 夏 冬
全年降水
热带季
风气候 ①
② 北纬 大陆 岸 全年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南北纬 大陆 岸 夏季
冬季
温带季
风气候 北纬 大陆 岸 夏季
冬季
3、(1)锋面
锋面 概念 表示方法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气团主动向
气团进攻 、刮风、降温天气。 气压 、气温 、天气转晴。
暖锋 气团主动向
气团进攻 连续性降雨,降水在锋 (前、后) 气压 、气温 、天气转晴。
(2)气压系统
中心气压 垂直方向 水平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气旋 北 南
反气旋 北 南
4、(1)气候变化的阶段:地质时期:距今跨度大、周期长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变化是 ,
近代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 ,
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 0C
(2)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①燃烧 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② ,
危害:(1)引起 ,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措施: 控制排放温室气体措施 , , ,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措施 , ,
其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 , 。
第三单元复习
1(1)、地球水体的种类 、 、 ,其中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 %。
冰川水占陆地淡水的 。
(2)、陆地水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内流河的最重要的补给水源 ,
东北河流春季汛期主要由 补给,夏季汛期主要由 补给。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黄河下游 补给 。
(3)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组成内陆循环的各环节 (3个)
组成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 (6个)
组成海上内循环的是 (2个)
台风登陆属 环节,江河入海属 环节,它们都属于 循环。
塔里木河只参与 循环。
2(1)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
判定该图所处的 半球。
若为夏季,此图为 (陆地或海洋)
若为洋流影响,该图为 (寒、暖)流的影响。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 。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 、 。
a、b、c、d形成是由于 ,
a、d由于 风吹拂,b、c由于 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 ,性质上属于 。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 流和 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 流和 流。
(3)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 处往往多雾。
(4)四大渔场的成因。
北海渔场位于 和 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位于 和 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位于 和 交汇处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 。
(5)厄尔尼诺:近年来,每隔几年秘鲁沿岸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温暖的海水“杀死”大量的浮游生物,导致(1)秘鲁渔场 ,(2)秘鲁沿岸降水量 ,(3)澳大利亚、印度、非洲出现 。(4)其也会导致我国气候 。
3(1)广义水资源是水量总体,通常所说水资源指 ,
人们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 。
(2)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点 ,
六大洲而言排列由多到少顺序是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各国而言最多的是 ,其次是 ,我国居第 。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地区上 ,时间上 。
(4)以色列水资源“由少变多”的原因: , 。
(5)咸海面积缩小的最主要原因 。
(6)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 。
第四单元复习
1(1)
作用形式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 、 、
外力作用 、 、 、 、
(2)外力作用的地貌(举例)
流水的侵蚀地貌: 、 ,黄土高原的 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 ,山口 。
风力的侵蚀地貌: 、 。
风力的堆积地貌: 、 的形成。
(3)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

2山岳的形成:山岳类型 、 、 。
(1)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 运动、 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 、岩层下凹的称为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作用。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现实指导意义: 储油、 储水; 下方建隧道,原因 。
顶部建采石厂,原因: 。
(3)世界著名的两大褶皱山系 、 。
(4)板块构造
(1)岩石圈由 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或静止)当中,
(2) 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碰撞或张裂)形成 。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碰撞或张裂)形成 。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
(5) :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 运动, 、 作用。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 ,如我国的 、 、 。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 ,如我国的 、 。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 。
(6)著名的玄武岩高原 ,长白山主峰属于火山。
火山的组成部分 、 。
火山口中央 ,火山锥上部坡度较 。
(7)山岳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 ,其线路的选址往往选在 和 。
这里往往人口较为集中,说明选址还受 影响。
3(1)河流侵蚀的种类: 蚀、 蚀、 蚀。
(2)河谷由沟谷发育而来,沟谷由于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
常形成 和 蚀河流发育初期横剖面呈 形,获得稳定地下水补给,
之后 蚀作用加强,河流 (凹、凸岸)受侵蚀,出现连续河湾,进入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 形。
(3)在河流堆积地貌中, 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山前形成 平原,
河流中下游 (凹、凸)岸形成 平原
河流入海口常形成 平原。
第五单元复习
1、(1)地理环境是由 、 、 、 、和生物等要素组成。
陆地环境各要素通过 循环、 循环、 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形成相互 、相互 整体。
(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 。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 。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 。
(5)植树种草可以 、 、 、 。
2、(1)地域差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更替方向 备注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经、纬)度方向的更替 、 纬度较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纬)度方向的更替 纬度较明显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海拔高度 方向 与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
(2)垂直分异规律与 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 ,海拔越 ,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
历史: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1.宇宙的基本知识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的地位: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中心天体:太阳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②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3.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4.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
  ◆注: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5.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6.地球自传的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
  昼夜更替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二
  地方时产生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7.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即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的作用: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大小:23°26〃
  画图注意:画出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重点:问题探究: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太阳公转轨道面之间的斜交存在夹角,太阳的回归运动是在黄赤交角之间进行的,在两条回归线之间出现了太阳的直射现象,所以夹角的存在使地球有了四季和五带的变化。
  如果黄赤交角为0的影响:也就意味太阳徘徊在赤道,全球毫无温度带而言,四季的变化是反映在温度的变化(四季变化的作用),既然任何一个地方的全年温度不变,那么四季也不会变了。同样在全球任意地方的最低太阳高度角全年大于0,也就无极昼极夜现象了。又因为地球存在黄赤交角时,每到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时太阳停留在赤道上),既然太阳永远停留在赤道上,那么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黄赤交角变大的影响: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的度数变大,极圈的度数变小。 (也就是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了,而温带范围变小了)
  黄赤交角变小的影响: 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变化的原因:南回归线北移,北回归线南移,北极圈北移,南极圈南移
  (北极圈的纬度+北回归线的纬度=南极圈的纬度+南回归线的纬度=90度)
  8、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以及12月22日前后)
  ②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夏至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冬至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流状况 其它特征(影响)
  对流层 越高越低 对流 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 天气现象
  平流层 越高越高 平流 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 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太阳对地球辐射,而辐射是以光的形式射向地球。
  .2.大气受热主要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尘埃的影响,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水蒸气、尘埃成云。
  .3.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放出热,而云又可以保护大量的未吸收的热流失,使这些热中的大部分继续在大气层与大地间反射。从而使大气受热。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实例:
  削弱作用 实例
  吸收作用 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增加
  反射作用 晴朗的天气呈蔚蓝色
  散射作用 阴天的天空灰蒙蒙的、太阳没出来天已经亮了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于: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举例:城郊风;海陆风)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摩擦力
  风向的决定:
  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
  -画法-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这是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单圈环流(热力环流):无自转,地表均匀
  三圈环流:自转,地表均匀
  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注: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季风环流的概念: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其中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
  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
  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重点: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即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
  ◆注: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重点: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 举例
  冷锋 暖气团控制 晴 气压低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锋后 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 冷气团控制 晴 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中心气压 水平气流方向 垂直气流方向 中心天气状况 举例 其它影响
  气旋 低 北逆南顺 向上 阴雨 亚洲低压 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 高 南顺北逆 向下 晴 亚洲高压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8-1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差大、湿度较小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8-2气候类型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1.以月均温定型
  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2.以水定型
  ——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
  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温室效应(污染物:二氧化碳)
  产生原因: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危害: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对策: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污染物:氟利昂等)
  产生原因: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太阳紫外辐射增加
  1、 危害:1、严重危害人类生物健康
  2、产生光化学反应
  3、缩短纺织品、塑料制品老化
  4、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
  对策: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产生原因: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
  危害: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途径(对策):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第三单元 陆地与海洋环境
  1.陆地环境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岩石):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
  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六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总体特点: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2.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 主要来源 作用结果 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它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使地表高低不平 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 使地表趋于平坦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P99—P100图)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
  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
  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3.海洋/水体环境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 空间分布
  地表水 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备注: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 潜水、承压水(图4.21)
  (备注:地下水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
  动态水——备注: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
  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
  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4.补给类型资料
  补给类型 汛期时间 影响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 雨季(我国为夏秋) 雨量 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 夏季 气温(冬季断流) 西北地区
  水源互补关系(河、湖、地下水之间,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 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5.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C垂直海温的变化——P70图3-4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注意图中曲线变化趋势);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盐度(◆高考考点,现在无需掌握)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6.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7.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上升流:秘鲁渔场
  D航海
  8.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 来源 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海洋污染
  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污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石油
  石油污染
  主要来源为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船;目前治污重点在于石油泄漏
  措施: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障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
  2、防治污染
  3、可持续的渔业生产;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4、沿海工程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实施
  海洋生态破坏的影响 1、海洋污染
  2、人类的生产活动:围海造田、滥捕等
  3、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9.自然界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B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 有机物;太阳能 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 动物 环境 微生物分解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 低等生物着生 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 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 植物 有机质
  土壤肥力 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 可再生 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 组成
  海洋化学资源 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 海洋

思想:顾全局,抓重点。

1、顾全局:强记文科教科书知识结构。如这本书是按照怎样的思路编写的,都包括什么在里面。你可以画结构树形图,这样轻松记住。

2、抓重点:老师着重强调的题目在哪方面,或者自己认为那个题目会考。不要认为概率很低,这样比你不知道干什么效果好。

1.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②徭役繁重;③赋税沉重;④刑法残酷和秦二世统治的逾加残暴。
2.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①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②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③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④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上在长安设太学。⑤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3.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说汉语: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禁用鲜卑姓氏,改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 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百度百科里面有很多。可以自己去下。各方面的都有!

《需高一的政治 地理 历史的复习资料 好的高分》
答:需高一的政治 地理 历史的复习资料 好的高分 首先不要啰嗦的但也不要断章取义的要合适能靠个7080就可以可我是理科生... 首先不要啰嗦的 但也不要断章取义的 要合适 能靠个70 80 就可以可我是理科生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得了狂犬病会有什么症状?百度网友836f785 2009-01-08 · TA...

《高一下政治地理历史复习提纲》
答:政治:《政治生活》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复习内容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高一历史、地理复习提纲》
答: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体系统的层次...1.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点 ①维新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③维新派...

《高一学生期末如何复习 期末考试复习方法》
答:一、思想重视 期末复习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它,不能马虎麻痹。因为期末考试考查面涵盖很广。学了一学期,究竟学得怎么样?我们自己想知道,老师、家长也想知道。而这个效果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复习”不是可有可无,要下功夫搞好。 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一位教授...

《地理、政治必修1 期末复习重点(人教版)》
答:地理、政治必修一期末复习重点要人教版的请不要给一些题目要自己填的因为我时间不多了,马上就要考试了真的是很需要帮助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如果我觉得好的还会追加分数请大家帮帮我吧是... 地理、政治必修一期末复习重点要人教版的请不要给一些题目要自己填的因为我时间不多了,马上就要考试了真的是很需要帮助希望...

《高一历史政治怎么复习》
答:我虽然要学理,但是高一的分班考试还是要考的,我过几天就期中考试了,但是觉得文综这几科掌握的还是不太好,地理相对来说背的不多,但是历史政治真是我头痛,我现在晚自习还是经常看一些理综的书,做一些物理化学题,文综我没什么兴趣,所以一直看的不多,我想问一下我还要在文综上下大功夫吗,还是说考前顺一边书就差不...

《求高一文科期末复习方法!》
答:政治和历史,除了背我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只有在背的情况下,把那些困难的历史记忆当成在大脑里放电影。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你好好复习!o(∩_∩)o...复习 最佳学习法周循环学习法 (一)周循环学习法:是把一周学习量提前做计划,并循环反复的学习方法。制定周一到周六的...

《政治、历史地理考试各有什么技巧?》
答:政治、历史地理考试各有什么技巧? 有经验的朋友传授点技巧,谢谢!... 有经验的朋友传授点技巧,谢谢!...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

《求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答:高一政治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 本质: 人民民主的特征:3、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5、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6、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7...

《求高一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答:求高一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凌月天9G 2010-12-22 · TA获得超过3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