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台湾高山族舞蹈的高山族

作者&投稿:浑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台湾高山族舞蹈简介~

  台湾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耕种、收获、喜庆节日,他们都要举行歌舞盛会,以歌舞抒发情感,赞美劳动,赞美生活。
  台湾高山族舞蹈主要有祭舞、酒舞、模拟舞三种,自然淳朴、热情奔放,是劳动和生活的再现,也是力与美的结合。不同族群的舞蹈有着不同的风格。
  阿美人每到节日庆典,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穿着漂亮的传统服饰,载歌载舞。丰年祭是阿美人最隆重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中秋节前后举行,在这样盛大的日子里,阿美人更是要通宵达旦地歌舞狂欢。舞者们脚系铜铃,铃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雄壮而美妙。阿美人认为跳铃铛舞,可以逢凶化吉,带来好运和希望。
  杵舞又称杵歌、杵乐或杵音,是台湾高山族邵人特有的舞蹈。杵舞最初是人们用杵臼舂米时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跳杵舞时,妇女们头戴鲜花,身穿艳丽的传统服饰,三、四人一组,手持木杵,环臼而立,随着舂米的节奏而低声唱和,舞姿优美活泼,歌声、杵声铿锵悦耳。邵人这种原始音乐歌舞后来成为台湾日月潭八景之一。
  雅美妇女特有的舞蹈形式是甩发舞。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姑娘们散开自己美丽的长发,随着音乐旋律翩翩起舞。甩发舞以飘拂甩动的长长黑发为表演的中心,蕴涵着强烈的生命力,充分体现出台湾高山族舞蹈粗犷原始的特色。
  如果说,甩发舞是雅美姑娘的舞蹈,那么盾牌舞则是卑南勇士的舞蹈。传说,卑南人的盾牌舞是为了庆祝胜利和展现勇士们的威武英姿,只要是卑南的男子,几乎都会跳盾牌舞。在台湾高山族卑南人成年礼中,每位刚刚成年的小伙子都要轮流表演盾牌舞,象征自己的勇敢和成熟。

  高山族(宝岛原住民),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平埔人历史上包括10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北部、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为一体。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还有4461人散居祖国大陆东南沿海。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泛指早期即已居住在台湾的原住民族。就惯例讲,原住民族系针对迁徙而来的民族而言。属於南岛语系或者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该民族确实早于汉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在17世纪以前就已居住于台湾,他们的确有资格被称为台湾的原住民族。
  虽然历史语言学者不认为台湾是南岛语言的发祥地。而就台湾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也还无法将这两者关联在一起,但在大部分原住民族的神话中,可发现他们已把台湾视为其民族的发祥地。
  在与外人发生接触以前,他们以刀耕火种的技术种植粟(小米)、芋头、甘薯等农作物,或饲养猪、鸡、犬等家畜家禽,兼营打猎和捕鱼。他们没有文字、货币,亦未建立城市,更无类似国家的组织。但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经济与宗教体系等。
  根据学者的研究,台湾的原住民族可分为两大类∶1.住在西部平原与外界接触较早的平埔诸族,多已融合于台湾汉人社会中;2.住在山区或东部平原的诸族,尚能保持其固有风俗与语言。后者目前共有泰雅、赛夏、布农、邹、邵、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噶玛兰等11族,总人口约436,131(2003年)。
  高山族地区处于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海拔5 0 0 至2 0 0 0 米,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地区高山语差别较大。目前起码有1 5 种语言,大致可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台湾地区高山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和其他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耕种、收获、喜庆节日等,他们都要举行歌舞盛会。高山族的舞蹈淳朴自然,宛如高山原野中的鲜花,姿韵动人,天真烂漫。
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大陆南方古代百越人的后裔,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数千年特别是与大陆汉族移民共同开发建设宝岛台湾的历史长河当中,逐渐形成了富有自己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歌舞几乎充满着高山族人的全部生活,他们为鼓励生产劳作而歌舞,为庆祝丰收而歌舞,在传统的祭祀节日中更是离不开歌舞。高山族人以歌舞抒发感情,以歌舞赞美劳动,赞美生活。



《高山族的介绍》
答: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等,都有歌舞抒情寄意。因为高山...

《高山族雅美人的甩发舞有怎样的意义?》
答:甩发舞是高山族雅美人原始舞蹈的遗存形式,雅美人生活在名为兰屿的海岛上,暖湿的海洋气候和充足的阳光照射下,雅美少女们体质健美,都有一头乌黑的秀发,并喜欢赤足走路。甩发舞是高山族雅美人的女子舞蹈,具有浓郁的海洋色彩。据说“有祝愿父母长辈们健康长寿之意”。“发舞”可以和“杵舞”相媲美,...

《高山族文化艺术》
答:音乐方面,高山族的歌舞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劳动、庆祝还是祭祀,都伴随着动人的旋律。他们使用口琴、鼻箫等吹奏出悦耳的音乐,配以木鼓、木琴等传统乐器,演奏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木雕艺术是他们的另一大亮点,台湾人的木雕尤其出类拔萃,以其粗犷的刀法、古朴的造型和生动的图饰闻名,展现...

《高山族民族舞表现出哪些内涵》
答:高山族是富有艺术天才的民族。歌舞、音乐、雕刻等民族艺术驰名于世。史载高山族无论是劳动、恋爱、婚宴、祭祀等,均有歌舞表演,挽手合围,顿足 《高山族舞蹈》 陈玉先 绘 踏歌,摇头闭目,极备媚态。雅美人的甩发舞、赛夏人的矮灵祭舞、阿美人的丰收舞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高山族历史上有构屋笄...

《高山族甩发舞的起源和意义》
答:高山族雅美人,生活在兰屿的海岛上,在暖湿的海洋气候与充足阳光的照耀下,她们体质健美,以乌黑秀发和赤足行走而闻名。在明亮的月夜,雅美少女们聚集在卵石海滩上,跳起富有特色的“甩发舞”,这舞蹈象征着祝愿父母长辈健康长寿。舞者们排成横排,先放开长发,边歌唱边摇动身体,发梢触及地面时,她们会微...

《佤族甩发舞与高山族甩发舞有何不同?》
答:在佤族文化中,甩发舞是一种独特的自娱性舞蹈,它并非在特定的祭祀、哀悼或庆祝活动中出现,而是广泛地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普通的时节,佤族妇女都可以跳起甩发舞,展示她们的活力与风情。相比之下,高山族雅美人的甩发舞则带有一种海洋般的气息,是雅美人女子的专属舞蹈。与佤族不同,...

《佤族和高山族的甩发舞有哪些不同甩法?》
答:甩发舞的甩发方式经过了演变,从最初的单一前后甩,现已发展出多元化的动作,如前后甩、左右甩、转甩和跪甩等,这些动作展现了佤族女性的独特魅力和豪放、爽朗的性格。高山族的甩发舞蹈更是别具一格,开始时,她们站立成横排,散开长发,伴随着身体的轻盈摇曳和歌声的悠扬,卵石在脚下滑动的声音与歌声交织...

《关于高山族》
答:居住在台湾省的高山族因地区、语言、文化的差异,又分为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以阿美人的人口为最多。平埔人因为散居台湾各地,20世纪后已基本汉化。 清朝统一台湾以后,统称高山族为“番族”。又因分布地域的不同而分为“东番”、“西番”、...

《台湾特色舞蹈有哪些?》
答:杵舞是台湾特色舞蹈之一,也被称为杵乐。这种舞蹈主要在台湾日月潭地区流行。杵是由木头制成的,高度大约一人多,长度可达2米左右。在杵舞中,女子们会三五成群地围绕臼石,双手抱持长櫡,在石臼上进行有节奏的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她们有时还会边唱歌边跳舞,展现高山族妇女在石臼中捣谷等劳动生活的...

《拉手舞是什么舞》
答:“拉手舞”是高山族民间舞蹈中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凡婚姻、喜庆节日之时,均跳此舞。台湾高山族地区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已有这种歌舞活动了。据《北史·流球传》中记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予上膊,摇手而舞。”这种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踏地为节...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