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什么是超前校正装和滞后校正装置

作者&投稿:牟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有何不同?他们多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1、校正作用的作用因素不同。
超前校正:Gc(s)=(a*Td*s+1)/(a*(Td*s+1)).其中a>1, a越大,校正作用越强
滞后校正:Gc(s)=(B*T*s+1)/(T*s+1),其中B<1。
2、利用的原理不一样。
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频特性提高幅穿(截止)频率,从而改善暂态性能。应选择装置的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系统的幅穿频率。
滞后校正:利用幅值衰减特性,使截止频率下降,从而增大稳定裕量,改善响应的平稳性,但快速性降低。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相角超前特性,滞后校正装置利用幅值衰减特性。

扩展资料:
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
传递函数为的一类串联校正在超前校正装置上输人入一个正弦信号,则其输出量也是一个正弦信号,但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一个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于此.。
在复平面上,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是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方。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同时,如果存在噪声,则引入超前校正的结果会降低控制系统的信噪比,图中为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的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超前校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滞后校正

超前校正装置:是一种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
滞后校正装置:具有滞后相位特性的校正装置叫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之为积分校正装置。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音有削弱作用,增强抗干扰能力。
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也称穿越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这是滞后校正的作用之一。
为了避免滞后环节的负相位对相位裕度影响,应尽量使网络的最大滞后相位远离系统的截止频率。其目的是保持未校正系统在要求的开环剪切频率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基本不变。由此可知选择滞后校正环节零极点的准则就是,使零极点尽量远小于截止频率,以降低相角滞后所带来的影响。

扩展资料: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和限制

一、影响:
1、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2、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3、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二、限制:
当系统在低频段相频特性上找不到满足系统相位裕量点时,不能用相位滞后校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超前校正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滞后校正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即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滞后校正装置利用校正装置的滞后相位特性(即相频特性小于零)对系统进行校正。

扩展资料: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

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减小;

2、幅频特性在附近的斜率减小了,即曲线平坦了;

3、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5、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超前校正装置

百度百科——滞后校正



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2.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3.滞后-超前校正适用于对校正后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场合。施加滞后-超前校正环节,主要是利用其超前部分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其滞后部分改善系统的静态性能。

1、加入超前校正装置后为什么系统的瞬态响应会变快
答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使系统的瞬态响应变快。
2、什么是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它们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答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装置是超前校正装置。 利用滞后网络或PI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装置是滞后校正装置。 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3、实验时所获得的性能指标为何与设计时确定的性能指标有偏差
答由于实验的各种元件参数的误差以及一些不确定性引起的偶然误差引起了实验性能的偏差。

对于超前校正控制器

当p较大时,可看成PD控制器,加入一个零点,所以动态性能改善



《实验四典型环节和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
答:必须在开环二阶系统中,而且只能确定最小相位系统。2、实验时所获得的性能指标为何与设计时确定的性能指标有偏差? 因为在设计时,很多计算采用的近似计算,同时实验时用的电阻元件参数与设计不完全一致。3.什么是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他们各利用矫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答...

《能够增加自动系统的带宽,提高系统的快速性的校正是()。》
答:【答案】:C 超前校正利用了超前网络校正装置相角超前、幅值增加的特性,校正后可以使系统的截止频率wc变宽、相角裕度Y增大,从而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和平稳性。

《相位超前矫正装置的主要作用》
答: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

《超前校正装置,受限根据()计算(),然后根据()技术()》
答:这个过程通常包括确定超前校正装置的零点、极点位置以及增益等参数。根据计算得到的参数,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者软件编程等)实现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这个过程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和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的区别:1、频率范围:超前校正主要提升系统在中高...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动控制理论(二)试题 课程代码:0230...》
答:16.超前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中频段产生足够大的___,以补偿原系统过大的滞后相角。17.引入附加零点,可以改善系统的___性能。18.如果实轴上某一段右边的开环实数零点、极点总个数为___,则这一段就是根轨迹的一部分。19.在频域中,通常用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表示系统的___。20.若系统特...

《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可分为:》
答:1.串联校正: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2.复合校正:PID校正;3.反馈校正:对给定值的处理,对扰动值的补偿;4.前馈校正

《关于超前校正装置,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答案】:C

《若系统的稳定裕度不够大,可以采用以下(      )措施提高系统...》
答:【答案】:A、B、C、D 系统的稳定裕度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利用串联校正可以改变系统稳定性,对于结构不稳定的系统,可以通过改变积分的性质和引入比例-微分控制来实现。

《串联超前校正相当于高通滤波器》
答:是。串联超前校正,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乃是利用超前网络相角超前特性。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

《急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答:4、在同一坐标系里,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二、Matlab仿真设计(串联超前校正仿真设计过程)注意:下述仿真设计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计(校正),就是借助Matlab相关语句进行上述运算,完成以下任务:①确定校正装置;②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