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葫芦丝发音的问题,谢!~ 葫芦丝C调的1234567在哪里发音的.

作者&投稿:边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葫芦丝发音的基本原理?~

你好

葫芦丝是靠着气流冲击簧片,簧片震动,并在管身腔体共鸣震动所产生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民乐耀中华团队 灯丝寒

◆葫芦丝不管是什么调的,其1234567的位置都是相同的。
因为葫芦丝是靠簧片的共振来产生音阶的,所以通常只能吹一个八度多一个音的音域宽度。所以如果用筒音作5 来吹,最高音只能到6,要想吹出7来,就得用筒音作2的指法才行(此时可以吹到高音3,但又没有低音的56了),具体的吹奏方法及按孔如图所示:



基础理论讲解
一、葫芦丝、巴乌的构造、音域及分类
1、构造:首先介绍葫芦丝,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的传送到主管和附管。主管是主要的发音管,主管上开有起七个按音孔,一个出音孔,两个穿绳孔。附管分高音附管和低音附管,均持续发一个音,普通的葫芦丝只有一根附管会 响,另一根只作装饰。附管塞,需要附管时打开,不需要时关闭,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使音乐丰富多彩,更具活力。捆线主要是把主管和附管捆在一起,增强乐器构造上的稳定。主管尾塞,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区的发音圆润,注意不要往里推。
巴乌的构造比葫芦丝简单,构造上和竹笛相似,制作原理,演奏方法和葫芦丝基本相同。
2、音域:葫芦丝、巴乌发音管均开有七个按音孔以筒音作5为例,其音域为低音3到中音6,(示范),音域虽窄但表现力极强。
3、分类:常用的葫芦丝有小F调,小D调,小C调,bB调、A调、大F调、大bE调,巴乌常用调和F调。
二、按孔部位及手形
1、按孔部位
要吹出一个正常的音,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凡要求关闭的音孔是不漏气的,一丝都不能漏,否则,发出的音不准确,让人觉得刺耳不实在。为了保证所按音孔不漏气,我们采用指肚按孔,避免指尖和指腰按孔,因为指肚面积相对指尖和指腰要宽一些,其次指肚按孔手形较美观,并便于演奏,故我们在按孔时采用指肚按孔。
2、手形
为保证手形美观便于演奏,对手形的要求尤为重要,应避免的这几种姿势。(1)倒腕式(所谓倒腕式即手掌和手腕形成角度使手腕塌陷,这会使手指按孔的动作变的笨拙,其次从外观上看让人感到不舒服,正确的手腕角度应接近180度,这样手指的煽动既美观又灵活);(2)机翼(所谓机翼式即双手按孔的姿势好似飞机的双翼,也就是手指和主关节过平,手指没有正常弯曲,这样演奏起来,手指动作会显得僵硬);(3)孔雀开屏式。(孔雀开屏式主要形成与打开以后的手指造型,手指离开音孔后远离音孔,这样会造成乐器不稳定,没有实在感。其次,由于手指离开太高,当关闭音孔手指不能准确地落到所对应的孔上。希望大家避免以上三种及其他不正常的姿势)。 首先注意两个食指不要依附在附管上,这样会影响美观和今后的演奏,整个手形做到“通”“松”“空”。
其次是双手的小指应用是决定手形的重要因素,两个小指所起作用有三个:
(1) 起到固定作用,初学者大多依靠食指来固定葫芦丝,便形成了以上讲到的孔雀开屏式。有机地采用小指来固定,可使两个食指解放,手形美观。
(2) 起到定位作用,有的同学吹完下三音孔时,下手指会抬起后,会移位,待演奏到下三音孔时会找不到对应音孔的位置,当采用小指固定后避免手指与音孔的错位。
(3) 是保证手形美观,小指的采用避免了孔雀开屏式,由于采用了小指便限制了其他手指的高度,也就比了孔雀开屏式,在造型上达到美观。
初学者小指的应用不可忽视,其应用规律为:当用到下三指时下手小指应自然抬起,否则会使下三指的演奏不太灵活,当不用下三指时小指应放到主管适当的位置上,上手指也同样如此,待熟练后,习惯成自然,小指的应用就不必太注重,特别是在家较快的乐曲演奏中,小指的应用更自由了,可不受此限制,否则会顾此失彼,影响手指的速度和旋律的流畅。
三“咕”音的避免
葫芦丝、巴乌的发音非常特别,如气息较弱发出的音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咕”音,初学者一般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试着慢慢的加力音即变为正常,也就是说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气息需要一定的强度特别是低音区的演奏力度要更强一些,发出的音才正常。
大多初学者当能吹出正常的音后都会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音头总是“咕”音先发出接着才发出正常音,二是当吹一个音后,音尾总是会带出一个“咕”声,严重的影响吹奏效果,怎样避免音头和音尾的“咕”声。首先解决音头的“咕”声,大多初学者均用“呼”来吹奏音头,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一口气“呼”出来,气头是软的,力度很弱,发出的音便是“咕”声,尔后随着气流力度的增强,发音才正常。其实解决的发方法很简单,只要大家用“吐”音开头即可避免“咕”音出现,为什么“吐”音可以避免呢。因为我们发“吐”音时其实是一个爆发性动作,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我们知道,爆发音肯定带有一定的力度和强度,使气流一出来就达到了发正常音所需的力度音头便清爽干净。
其次解决的是音尾的“咕”声,当吹完一个音后,特别是低音5.6.7.三个音较为严重,随之便会出现“咕”声,听起来特别不舒服,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咕”声呢,因为当你吹完一个音后,其实口腔里还有余气,这部分余气释放时,几乎没有力度和强度,故这部分气发出的音便是“咕”声,我们要避免它,只有吹完后,快速的把嘴唇打开,把气流断掉,余气依然保留在口腔里,便可避免余音“咕”声的出现。
关于音头和音尾“咕”声的解决我在《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的第4页练习一和练习二下面的演奏提示作了详细讲解,大家可以参照练习一、练习二进行练习。
续一:
四、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在所有吹奏中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葫芦丝,巴乌中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分配,是演奏好巴乌、葫芦丝的这重要环节,主要讲一讲吹奏音阶时的气息运用,葫芦丝、巴乌的运气和其他的吹奏乐器有明显的差别,一般的吹奏乐器当演奏到高音部分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和强度,相对于低音的演奏要更用力,而葫芦丝、巴乌恰恰相反,越是高音气流就越弱,特别是高音5和6的吹奏。只需较短的气流即可。反之则会导致高音损坏,夹有气流声或根本没有乐音,故初学者演奏高音时要特别注意气流一定轻缓。
为什么葫芦丝、巴乌的气息运用会如此特殊,从簧片的聒噪上来讲大家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请同学们看下图。
注: 框内部分的线为簧舌切开口
这是放大后的葫芦丝、巴乌的心脏部件模形--------簧片,它是靠中间象鸟的舌头这一片上下振动和竹管的共振而产生音响,它的特点是:头部到根部由窄逐渐变宽,头部较尖,根部较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根部的震动是决定低音的发音,因为根部较宽故在振动时气流需要加强一些;尖部的振动是决定高音的发音,因为头部较尖细故在振动时无须太强的气流,其次葫芦丝、巴乌的每一个音所需的力度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演奏时必须找到这个音所须的最佳力度点,不能强也不能弱,我们通常说的“到位”在此体现的很恰当, 为什么初学者吹出的音乐不好听,主要原因就是气息的最佳力度点没有找到,通常会出现高音区失声,低音区失真,筒音偏高,或中高区发抖发沙等等所出现这些现象,排除乐器上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力度上的问题,请大家参照下图坐标来掌握每个音气息力度的分配:

葫芦丝的主要技法
--------------------------------------------------------------------------------
葫芦丝的主要技法
单吐是一切吐音的基础,依靠舌头的前后伸缩运动,使舌头有力地向前冲击,击打牙齿和上软腭之间位置,当舌头迅速收回时,口腔发出了“吐”、吐。。。。。的音,这种发音方法就是单吐。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由于用舌力度不同,单吐还可分为轻吐和断吐。断吐最适合吹奏强、顿、结实有力的音或乐句,要求用舌力度要强有力,富有弹性,发音短促,缩短原音符的时值。轻吐是在呼气的同时,舌尖向外轻吐一下,产生一个弱音头来完成,它和断吐的区别在于舌头伸缩的距离和弹吐的位置不同。轻吐主要用在每个乐句开头第一个音和乐句转折处。在吹奏叠音、打音时加一个轻吐,可使叠音打音的出现更准确清晰,建议大家使用!轻吐不宜吐的太重,否则会影响乐曲的连贯性。尽量不要换气,尤其防止吐一下换一口气的毛病。吹奏过程中小腹要加强控制。
双吐比单吐速度要快,适用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发音时舌尖有发“吐”音的动作,舌根有发“苦”音的动作,要练至两者的力度一致。开始时可用念字法,到后来就不用真正念出来了。
初学双吐时除了要看文字说明外,更重要的要用心去体会、摸索,比如,刚学双吐,在“吐”与“苦”之间容易出现尾音或两个音分得不十分清楚,而解决的办法无法用文字来完全描述,这就需要你不断地调整口形、舌形舌位、力度、口腔内的余气量,最终你会找出最佳的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
关于双吐音的练习,建议在保证葫芦丝质量的前提下,注意练习时口腔内 的感觉与连续说“吐苦”、吐苦时的感觉是基本一样的,葫芦丝的双吐音没有其他民族管乐器那么容易掌握,主要原因是由于葫芦丝本身是靠簧片与竹管的耦合震动而发音,在吹奏第一个音“吐”与第二个音“苦”时,气流在几乎断开的同时,簧片震动不能立即停止,也就是说第二个音“苦”要受到吹前一个音“吐”时有簧片震动所产生的余音对它的影响,不能做到象吹笛子等乐器双吐音那么干净,特别是低音区更难掌握,要注意吹奏低音区时在气流较强的情况下,舌头肌肉也要相对放松,气息不能太急,否则不易发音和控制音准。双吐舌的动作尽量小,喉咙与嘴唇要紧中有松,要注意控制高低音的气流变化。
三吐由一个单吐加一个双吐构成,有如下几种形式:
吐 吐苦 吐 吐苦
吐苦 吐 吐苦 吐
吐 苦 吐 吐 苦 吐
在正确掌握了双吐的吹奏方法以后,再进行三吐练习就容易多了,不论是以“吐、苦、吐还是以吐吐苦、都是三吐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四分音符用单吐,十六分音符用双吐或三吐来吹奏,双吐和三吐也可以结合使用,三吐最适合表现欢快、热情、跳跃奔放的曲子。
葫芦丝吹奏基本技巧(四)——颤音
一般颤音的奏法是先将本音发出,接着迅速而均匀地开闭本音的上一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大二度或小二度的音迅速均匀地交替出现。最后落到本音。大小二度的选择一般由该调的自然音价决定。葫芦丝的颤音也有小三度的。
颤音----是指由按主要音和上方相邻音的手指快速、均匀地交替颤动而形成的。一般用在乐曲的引子或华彩段和高潮中出现,是为了加强效果和烘托气氛时运用。颤音练习是手指运用技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还有弹力力度等。所以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长久的练习。练习时手指要按严音孔,不要出现漏气现象,手指要保持松弛状态,要让每个手指都能作到富有弹性和灵活跳动。演奏颤音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并用吐音吹奏音头。颤音可以由慢渐快或由快渐慢.
波音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交替演奏一至二次而形成。
波音----是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地交替演奏1-2次形成的一种音波。波音虽然可以稍微吹的明显一些,但决不能吹的很强、很生硬,不能使音波比本音还强还突出。手指要快放轻落,手指的动作应该一致,除了本音外,其他各音忌用吐奏。波音的速度同样可快可慢,要根据乐曲的速度及音符的时值的长短再决定.
叠音是若干个音的重叠,起装饰作用,有二度叠音、三度叠音、四度叠音等几种,在听觉上以主音为主,听不到装饰音但又丰富了本音。
叠音是通过一个或几个音,起到装饰作用,这种技巧比较常见,叠音的演奏主要通过手指的敏捷动作,把本音孔与邻近或间隔的音孔快速而准确地按一下。叠音的使用上,一般在乐句的开始和两个同度旋律之间加入上方的装饰音,这种技巧在民族管乐中较为常见,虽然在一些传统乐谱上没有明显的标明,但在实际演奏中可以灵活运用。一般来说,过于快速、激奋的乐曲不适合使用,多用于慢速悠扬的乐段。手指不宜抬的过高,动作要迅速,并富有弹性。
吹奏时在本音的音孔上打一下,用于区分同度音。
转秋水文
打音是出现在相同的两个音中第二个音之前的下方二度,也就是说打音主要在连续吹奏相同音高时采用。它与叠音不同之处在于叠音出在本音上方二度或三度,吹奏打音的方法是用手指轻打本位音孔。这种技巧也较为常见。打音的使用上,是在处理相同音时为了把它区分开而采用的一种技巧,在同一音的按音孔上再用手指打一下。吹奏打音手指按发音孔要比叠音更快些,按闭发音孔手指动作须有力,如果手指按发音孔的动作慢而无力,会出现叠音的效果,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虚指颤音在演奏时能产生似弦乐揉弦的效果,方法是在本音下方二度音孔上,用手指平稳扇动。
关于虚指颤音的详细资料,请参照震音!
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和复滑音三种。
上滑音:由一个较低的音滑向另一个较高的音,即手指由较低的音孔向较高的音孔方向顺次逐个抹动抬起,同时气息要加以配合,口劲由大渐小,风门由小渐大,口风由急渐缓由细渐粗。
下滑音:全部动作与上滑音刚好相反(略)。
复滑音:由低音滑到高音再从高音滑回低音,或由高音滑到低音再从低音滑回高音。
滑音---是葫芦丝演奏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技巧。适当地运用滑音,能使葫芦丝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表情更为细腻,其具有圆润华丽的特点,甚至可以产生模拟效果,如人声等。滑音的演奏是通过口风的缓急并配合手指动作的快慢来完成的。是利用手指逐渐开放或关闭音孔(向上或向下慢慢移动到需要到达的音位)所产生的效果,从筒音开始至最末一个音孔之间都可以上下滑奏。
气震音:依靠腹肌和横膈膜有弹性的颤动,通过丹田提气、小腹自然向里收缩和用力,使平稳的长音有规律地强弱交替,开成一条水纹般的音波,对音乐产生美化和装饰的效果。
指震音:吹奏长音时,手指在音孔边或音孔上方均匀迅速地扇动,产生与气震音相似的波音。
腑震音也叫气震音,是依靠腑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震动。初学者很不好找到感觉,我练习的时候采用的是在吹一个长音的时候,第一下吹的要强第二下吹的要弱,腑部肌肉也随之有规律的震动,强弱强弱 如此反复,开始的时候慢些,随着感觉的出现,再逐渐加快,慢慢的就会找到感觉了。熟练以后再加上喉部、唇部的配合就完整了。它的震幅可随音乐变化的需要,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一点拙见,大家不妨试试。
因有网友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说一下什么是“扇指音”,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使这个音发出如微波颤动式的特殊音色,这是傣族民间固有的特殊演奏方法。可用于《竹林深处》,代替指震音那部分效果很好!记得听过一次《芦萧情》,好象也是用此技巧演奏的,欢迎大家补充! 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使这个音发出如微波颤动式的特殊音色,这是傣族民间固有的特殊演奏方法。在演奏扇指音时,也可以利用手指在本音孔旁大约五分之一处上下快速均匀连续开闭形成一种音波,同样也会收到很好的演奏效果!建议大家采用! 严格的说扇指音不是指震音,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在演奏扇指音时,也可以利用手指在本音孔旁大约五分之一处上下快速均匀连续开闭形成一种音波.指震音也叫虚指颤音或隔孔打音,顾名思义,不是扇动本音孔,是在本音的下二孔,平稳扇动,如果吹奏“3”音时就用右手食指扇动“1”音孔,吹奏“5”时用左手无名指扇动“2”音孔,吹奏“6”时用左手中指扇动“3”音孔。但它们所产生的效果有些相似。

吹奏葫芦丝时,从低音5到高音6,所用气息程度是从大到小,低音5力气用小了,就成了低音3了,高音6用力用大了,就没有声音了。在多多练习,也就熟悉了。你是初学者吧?

初学者一般都是这样,音要发的匀,你不能吹的太强,也不能吹的太弱。
如果你是自己吹葫芦丝的话,我建议你应该去找个老师教你,老师教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我也是有老师教的。

楼主不要以为字写得多就是好的,楼上写的一堆都是废话。我告诉你吧,这是因为你劲吹大了,或者吹小了,所以没声了。

如果天气冷需加温反复练习一定成功

《葫芦丝不发声的原因是什么?》
答:1、葫芦丝是簧片乐器,不适宜长时间不间段地吹奏的,比如几个小时不间段地吹奏,可能就会使簧片发热过高,造成簧片变形,而产生沙音或者高音部吹不出音阶。2、吹奏后,葫芦内壁充满潮气、口水,这时禁止放入盒子内收藏,否则潮气无法得到有效的蒸发,会导致葫芦内部发霉至到延伸到外部,吹奏后,应该放在空气...

《b调葫芦丝如何发基本音指法,我是初学从无音乐基础,不妨说得直白一点...》
答:葫芦丝通常用筒音=5、筒音=1,的指法来演奏,筒音就是将音孔全部按住发出来的音,B调的葫芦丝的,可将音孔由下往上顺序排列,背后的孔为第七音孔 ,蒙上全部的音孔吹出来的声音是低音5。打开第一音孔吹出来的是低音6,第二音孔吹出来低音7。打开三音孔吹出来的音,就是正常1的发音,再依次往上打开...

《请问C调葫芦丝1234567是怎么发音的,他的发音和降B调相同吗?谢谢_百度...》
答:不相同。C调的葫芦丝声音比较干脆,降B调得比较沉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1:下三放,2下4放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大拇指按着葫芦丝后面的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着前面的上面三个孔,小指不按。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着下面的三个孔,一定要把每个孔按严,不然的话,有...

《葫芦丝吹不出声音是怎么回事?》
答:选购、使用保养及注意事项 1、初学者首选C调或降B调葫芦丝。2、葫芦丝吹奏时禁忌用力过大过猛,只能吹不能吸,否则会造成簧片的损伤。3、葫芦丝怕潮湿、怕日晒,有条件者在梅雨季节请使用干燥剂。4、葫芦丝保持葫芦和竹子的本色,但有涂刷清漆和不涂刷清漆两种。5、根据葫芦丝发音管的数量来分葫芦丝有...

《葫芦丝 1234567 怎么吹出来的什么指法?比如说吹1的时候把1松开其他全...》
答:葫芦丝每个孔对应的音随着调子的不同、指法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同样是筒音,采用不同的指法,其对应的音或可为1、或可为2、或可为5、或可为6---等。葫芦丝上的七个音孔加上全按的筒音,一共可以发出自然音节中的音do、re、mi、fa、sol、la、ti七个音。运用不同的指法可以吹奏出不同调的曲...

《我新买了个葫芦丝 在吹的时后 吹完老是有点尾音 我把嘴离开葫芦口但还是...》
答:你说的尾音,叫“咕音”。葫芦丝都会有咕音,所以这现象是正常的。但,咕音确实不是我们想要的音,所以葫芦丝吹奏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之。首先要了解咕音形成的原因:我们吹响一个音时,口腔中都会经历一个气压由弱到强、保持强、再由强变弱的过程,由弱到强发生在音头,而当我们要收音时,就会...

《葫芦丝为什么怎么吹都是一个音?不知道》
答:要么是葫芦丝坏了,要么就是气太轻了。 第三孔在F调里念“fa”=“4”,在bB调里念“do”=“1”。你可以试试,把气力加大,葫芦丝轻吹时是咕音,那说明你用的力气还没达到葫芦丝发出正常音,它所需要的力度。当你吹的力气小,发出咕音时,你变换其他孔就感觉没什么变化,都是一个音。这时你...

《葫芦丝连吐中断音的方法?》
答:单独练。想要吹成连续的、有颗粒感的吐音,就要把速度慢下来,这个时间慢练非常重要!吐音练习初期,要刻意练习训练舌的力度,专门分开练,加强”“苦”音练习,在演奏中,舌尖运动位置较靠前,舌根运动的位置较靠后,爆发力强,气流速度快,发音较为饱满、结实,能起到强化训练的效果。

《葫芦丝主管最上边的孔有事发不出音,是怎么回事》
答:主管最上面的孔是按音孔,本就 不发音,葫芦丝的出音孔在主管背面的最底下位置。你遇到的问题应该是高音区有时吹不出音是吧?高音区吹不出音的原因一般有二,一是可能气息力度没控制好,葫芦丝高音的气息要求是轻吹,而低音要重吹,初学者往往不能很好控制高音区的正确气息力度,一吹就重了,导致吹...

《什么我的葫芦丝高音6吹不出来啊??》
答:1、吹奏后,葫芦内壁充满潮气、口水,这时禁止放入盒子内收藏,否则潮气无法得到有效的蒸发,会导致葫芦内部发霉至到延伸到外部,严重影响葫芦丝的美观,特别是冬季更加注意。吹奏后应该放在空气流通较好的房间放置,建议倒挂。2、葫芦丝是簧片乐器,所以是不适宜长时间不间段地吹奏的,比如几个小时不间段地...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