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1922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提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

作者&投稿:蔡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

D

29题(1)“拳匪运动”指义和团运动。运动口号“扶清灭洋”。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社会主要矛盾变为民族矛盾。
(2)材料二“从机器上感到不足”,促使清政府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只是学习技术,反制对方、战胜对方。
(3)“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先是进行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甲午战败说明不成功;后是戊戌变法,但是后党势力过大,使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也是一次尝试,但被清政府后党利用,探索失败;同盟会成立,决心推翻封建统治,是旧民主主义的探索。
(4)孙中山的方案当时属于旧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概括来说民族即推翻满清帝制、民权即建立共和制度、民生即平均地权,在当时来说,这一理论的实践是最具有革命意义的!
(5)根据上述几个方案的结局,结合材料二,我觉得梁启超作为文化巨人,敏感地意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技术、体制的变革,不能改变旧中国,只有经过“新文化运动”涤荡的国人,才会重新出发,建设一个新中国。
30题(1)材料说的就是“五四运动”。这次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日本攫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
(2)这次运动采取了游行示威的方式,没有像义和团那样一味地排外、烧杀,而是以表达诉求为主。
(3)这次运动中口号很多,我认为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取消“二十一条”。既反对帝国主义,又针对封建复辟,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4)这次运动是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今日的五四青年节,即由此而来。
(5)学习当时的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斗争勇气和政治担当!

(1)“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中体西用”(1分)。
(2)辛亥革命(1分);结束君主专制政体(2分)。
(3)指导思想:民主、科学;(2分)影响: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精神;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或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3分)

《...材料二:粱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
答:(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变法维新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3)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层层深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答:(1)①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2)例:第二阶段:孙中山,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你怎么理解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所说的“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
答:1、认为是器物上不足而导致中国的虚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洋务运动”的旗帜下设立起来仿效西方的学堂、工厂,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终究没有带来中国的强大,紧随其后的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彻底战败。2、从制度上感觉到不足,认为实行先进国家制度就可以给中国带来美好的未来。甲午战败...

《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论概括 指出国民意识有了怎样的觉醒》
答:1、国民的民族意识觉醒: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2、国民的民主意识觉醒: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1923年,梁启超发表了《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部分原文如下:“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化概论》中说的第一期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中...》
答:1、机器不足:洋务运动;2、制度不足:戊戌变法,晚清宪政运动;3、文化不足:新文化运动。大致的事件就是这些,但这些是每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希望有所帮助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写于何时》
答:1923年2月.《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1]青年...

《在1923年梁启超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所谓的“这五十年来...》
答:梁启超主张的是明治维新式的君主立宪制,他所提的国民自觉,和现代意义的公民自觉意思一样。宪政意义上的公民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要素:其一是主体意识。只有当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明确认识到自己在宪法上是一个自主公民,而不是谁的臣民,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民生活的主体,而不是无足轻重的客体,是国家法治...

《(八年级历史)材料:进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 ...》
答:---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 (1)列举从“器物上感觉(中国)不足”的代表人物。为此他们在实践上有何行动?(2分)(2)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为此相继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这些活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如何?(4分)(3)针对中国“文化根本上的不足”...

《“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
答: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里“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的事件是指 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这句话是...

《梁启超的<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梁将这50年分为 三期,这三期中领袖...》
答:第一期,曾国藩、李鸿章。第二期,康有为、梁启超。第三期,孙中山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