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近代罗马法的基本特征 罗马的历史文化

作者&投稿:狂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罗马的详细历史~

1、王政时代:罗马建城、地理位置公元前8世纪中叶,古代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孕育了古代罗马文明。
2、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罗马共和国开始向海外扩张。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罗马人确立了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3、帝国时代:共和到帝国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政敌,结束了罗马数十年的内战,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人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4、危机与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5、西罗马灭亡:公元4世纪开始,下层民众和奴隶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日耳曼人乘虚而入,频繁侵扰,冲击着帝国的统治基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
6、东罗马灭亡: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东罗马灭亡。

扩展资料
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图拉真在位时(98年-117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
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西罗马遂告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马帝国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里已有罗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罗马人骄傲地称它为“永恒之城”。相传罗马的创建人罗幕路是母狼喂养大的,故罗马的城徽图案是母狼哺育婴儿。罗马城是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和首都。公元1-2世纪罗马成为西方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罗马城进入全盛时期。
在罗马长达约2800年的历史上,曾经历了东、西罗马的辉煌时期。早在在公元前509年,罗马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恺撒以无与伦比的强势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度被元首制度取代。接下来一系列的战争与征服,罗马的领地跨过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的内海。此时的罗马代表了一个空前强盛的帝国。恺撒终结了共和时代,但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却是他的继承者奥古斯都(屋大维)。他开创了罗马兴建大型公共工程的传统,神庙、剧场、水道、浴池,使罗马城的面貌焕然一新,他曾自豪地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屋大维之后的千年,罗马都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也是西方世界的中心。耶酥和基督教的诞生粉碎了对罗马诸神的信仰,也动摇了罗马统治的基础,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光环也日渐黯淡。提奥多西皇帝于392年把基督教定为帝国的国教,使罗马一变而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至今保留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成为游客欣赏罗马的主要项目之一。基督诞生后1500年,古罗马艺术复兴,罗马成了艺术家的圣地。诗人歌颂它,画家描绘它,大师们竞相以最得意的作品来装点它。古罗马时代巨大的公共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百变的作品交响,罗马终于成了一座真正的露天博物馆。从那以后,罗马虽然不再是权力的中心,但艺术之都的地位再没有动摇过。 1870年,意大利王国军队攻占罗马,意大利统一事业完成。1871年,意大利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回罗马。

一、私法极为发达完善,而公法却不甚发展
  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和私法。相比而言,私法发达,对简单商品经济的重要关系均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而公法却始终未发展到私法的发达程度。这一方面是由于罗马高度发展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为私法的发达提供了根本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作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帝国,东西南北的经济贸易往来等,使当时的立法者和法学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商品经济关系中的法律问题,这是罗马社会独具的历史条件,也是导致其法制建设以私法为核心的主要原因。
  二、立法形式灵活简便,独具特色
  罗马国家的立法不完全依照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来进行,而大多是通过最高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和法学家的活动。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菱和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内容构成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立法形式能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的法律关系迅速及时地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灵活简便的立法机制,也促进了罗马法内容和体系上的不断革新与完善,使罗马法得以发展成为奠基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最完备的法律”。
  三、法制建设秘法学研究紧密结合
  罗马帝国时期,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法学著作琳琅满目,法学学说异彩纷呈,对罗马法的发展起了积极失去作用。罗马法取得的辉煌成就与罗马法学家的研究成果密不可分,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法学思想,进一步将法的正义学说、法治理论与自然法思想的研究引向深入,使法学学科得以建立;特点是他们还将法学研究与国家的法制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罗马法的法制建设具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例如,他们不仅积极从事法学研究,开展学术争鸣,普通法律教育,写出大量不同类型的法律著作,包括教材、学术论争、法律解答、法律汇编、法学专著等,而且量多重要的是他们琮积极参与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活动,充当立法者与裁判官的顾问,一些法学家的著述与法律解答作为罗马法的重要渊源具有法律效力。罗马法学家的地位与作用,客观上使罗马法在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不断升华,也使后世立法难以对它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四、深湛的原则与制度,科学的概念和术语
  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学已具备了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原则、制度、概念、术语。例如:私人权利平等、私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遗嘱自由等原则;所有与占有,他物权,时效,债权,私犯等制度;关于法和法学的定义,公法与私法的区分;人法、物法、诉讼法的分类;关于先占,添附,善意,过失,违约金,定金,特留份等一系列法律概念和术语。上述这些,均对后世法律和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卷轶浩繁、规模巨大的法律编纂
  帝国时期,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政治统治需要,统治阶级对法制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法律编纂活动,将零散的皇帝敕令加以汇集,这些汇编被称之为“法典”。
  最初几部“法典”是私人的作品,以其编纂者的名字而命名,其中第一部为《格利哥里安法典》,约公布于公元291年,主要内容包括从哈德良皇帝到戴克列先皇帝的敕令。第二部为《赫摩根尼安法典》,约公布于公元314年至公元324年间,其主要内容是从公元294年至324年包括君士坦丁和李奇安皇帝共同执政时期的敕令,实际上是《格利哥里安法典》的续编。
  第一部官方法律汇编是《狄奥多西法典》。公元429年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了一个由七名官员和一名法学家组成的八人委员会,以上述两部“法典”为样板,不仅对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进行汇编,而且把法学家的著作也包括在内,后来没有成功。到公元435年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仅对敕令进行汇编,结果于公元438年编成,内容包括自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3000多种。
  公元4世纪末和5世纪初,还出现了一些皇帝敕令和法学家著作合集。如公元1321年在梵蒂冈图书馆发现的“梵蒂冈残片”;“摩西律法和罗马法对照”,也是4世纪末,5世纪初编成的,其中包括一些皇帝的敕令和五大法学家的著作选段。此外,还有《叙利亚-罗马法汇编》,《保罗士格言》等,都是皇帝敕令和法学家著作合集。
  正是在上述这些法典和合集的基础上,后来的优士丁尼皇帝才编成了集罗马法之大成的《国法大全》。

  (1)私法极为发达完善,公法不甚发展;
  (2)立法形式灵活简便、独具特色;
  (3)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紧密结合;
  (4)深湛的原则与制度、科学的概念和术语;
  (5)卷帙浩繁、规模巨大的法律编纂。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

《近代西方法律思想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综合诸家的划分方法和西方法律思想演进的阶段性特征考虑,划分为五个阶段最为合适。从占主导地位的法学角度看,古代希腊罗马是自然主义自然法阶段,中世界是神学自然法阶段,近代17、18世纪资本主义革命时期是理性主义自然法阶段,近代19世纪是实证主义分析法学阶段,现代20世纪是实证主义社会法学阶段。(1)古...

《罗马的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哪个是罗马法的起源?为什么》
答: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请说说,罗马法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哪两部分?从结构上看又可以分为那些部分?生: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习惯法;从整体结构看可以分为公民法,万民法。 师(画) 按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习惯法罗 元老院法令 马 公民法 元首命令 法 按结构划分 万民法 大法官...

《古罗马法产生的背景》
答: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后世尤其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近代各国的立法都影响深远。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罗马法的产生与发展;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由于学生对古代罗马的历史...

《法治的完善与否对近代中西方发展的影响》
答:(注: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第46页。当然,第四次拉特朗主教会议对英国也有很大影响,它导致英国对陪审制度的倍 加重视和最有效地利用。参见[20](P245))在此后的罗马法复兴过程中,地方习惯法、教会 法、商法与罗马法互相竞争和渗透,但最终还是导致了欧洲...

《罗马三个法律的内容意义?》
答:2、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识记主要内容,理解古罗马发的发展变迁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与统一性。3、分析罗马法对维系帝国统治的历史作用,从中西法律制度特征的比较更进一步领悟法律对民主政治的作用,以及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以及民主化进程的深远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罗马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全面...

《大陆法系?》
答: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它的出现标志着大陆法系的形成,是继罗马法之后民法发展的里程碑。1810年《法国刑法典》是近代第一部刑法典,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 法国的诉讼法奠定了大陆法系诉讼制度的基础。 法国法是大陆法系的代表, 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 法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

《古罗马法对中国影响》
答:在《大清民律草案》之前,我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但《大清民律草案》对我国法制建设又是一个跨越,在中国近代法制建设过程中,也借鉴了罗马法中的精髓,在我国民法体系中,体现出了公法和私法的不同特点,民法是私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像罗马法系《十二铜表法》中所...

《对比论述西方近代与现代民法的特点》
答: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对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的扬弃,是人类朝着纯粹的理想的人文精神前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是对近代民法人文精神中二律背反的克服,具有辩证法的色彩,必将极大推动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自罗马法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民法以其自身逻辑...

《中国属于哪个法系?大陆 英美法系具体包括哪些国家?》
答: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它的出现标志着大陆法系的形成,是继罗马法之后民法发展的里程碑。1810年《法国刑法典》是近代第一部刑法典,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 法国的诉讼法奠定了大陆法系诉讼制度的基础。 法国法是大陆法系的代表, 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 法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 封建...

《论西方法律的渊源》
答: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它的出现标志着大陆法系的形成,是继罗马法之后民法发展的里程碑。1810年《法国刑法典》是近代第一部刑法典,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 法国的诉讼法奠定了大陆法系诉讼制度的基础。 法国法是大陆法系的代表, 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 法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 封建法律...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