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近代史基本发展脉络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作者&投稿:宰父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括中国近代史基本发展脉络~

被侵略、内斗、被侵略、内斗不断循环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1840-1949年)
一、近代前期历史发展概况(1840-1919年)
  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840年-19世纪60年代),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
  1840年,蓄谋已久的英国政府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和清军的爱国将领对英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抵抗。腐败的清政府最终屈膝投降,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开始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太平天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阶级矛盾,在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迅速加剧,汇聚成的社会矛盾的大爆发,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大对抗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英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在华利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阶段。
  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在中体西用的指导下,地主阶级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产生了最早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竭力向外扩张,企图侵占朝鲜,进而侵略中国,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中国开设银行,开办工厂,开采矿山,修筑铁路,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同时,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面对瓜分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实行维新变法。1898年6月至9月,光绪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史称百日维新。这次变法在中国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次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镇压下去。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夺权斗争,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传教士欺压中国人民越来越猖狂;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大借外债,增加捐税,人民负担大大加重。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了,这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英、俄、日等八国组成联军进犯天津、北京,遭到义和团的沉重打击。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次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民主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和军阀割据(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这一时期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先后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有一定进步性,但其维护封建专制的目的却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他创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成功,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它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袁世凯在北京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专制,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解放了人们思想。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出卖国家主权。中华民族的灾难更加深重了。
  "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争夺中国,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同时,英、法、德、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有利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并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觉悟,这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阶级基础。
二、近代后期历史发展概况(1919-1949年)
  1.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19-1927年)
  191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指导了中国革命,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失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和革命的新发展。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为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对象是北洋军阀,革命力量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高潮--北伐由南而北,迅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作为新的殖民工具,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犯右倾错误,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反帝反封建任务最终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依然。大革命失败了。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大肆屠杀、"围剿"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镇压革命。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并日渐壮大。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及红军于1934年被迫长征,历时两年,完成了战略转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中日民族矛盾日渐上升,国共关系发生变化,从对峙逐步走向合作。西安事变标志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年)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初期,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对正面战场大举进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几次大会战,比较积极地抗战,但由于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会战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中共军队深入敌后,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政治诱降国民政府,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逐渐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强化独裁统治。同时,面对国民党的进攻和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使抗日根据地渡过难关,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领导下,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由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经历了由民族革命战争向国内革命战争的过渡。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展开的全面斗争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内容,如重庆谈判、旧政协会议的召开。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实行一党专制独裁统治,首先挑起内战,最后失民心而失天下,人民解放战争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告终。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月,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结束。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和详细事件》
答:脱离群众。27、1915年1月:“二十一条”。28、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29、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30、1915年12月:护国(中华民国)运动。31、1918年: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动。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还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答:一、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这场战争爆发于1840年,结束于1842年。二、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在此之前,中国是一个封闭但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在战争之前,中国虽然是一个封建大国,但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衰败,...

《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为什么?》
答: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事件影响是什么》
答: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发动了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3. 《南京条约》的内容包括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

《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
答: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怎么复习》
答: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四个结合”复习法: 一、纵横结合:从纵横两个维度宏观上、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体系。  从纵向的维度,就是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16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前三章叙述1840至1919年80年的历史,主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答: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东周春秋十六国战国北朝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近代史旧新19491840年前1901逐步沦为后1919年1945192719241937进一步深化年年年国民大革命年年年解放战争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中国现代史1949年19761956过渡时期1966今至1978年十年探索时期年十年...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
答:回答:①经济上:洋务运动;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 ②启蒙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促进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发展。 ③民族主义、孙中山。 ④特征:探索中不断深入发展,由经济上学习西方生产技术,到政治上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自然科学,宣传马...

《归纳我国近代化探索的发展趋势》
答:3.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4. 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二是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

《中国近代史开端是什么?》
答: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拥有完整的主权。然而,鸦片战争后,通过南京条约及其后续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百年受西方帝国...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