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申万宏源杨成长:转变发展思路 注重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作者&投稿:镇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金融界网站讯 历经百年产业变迁,发挥 科技 创新和资本的力量,在机遇与挑战中 探索 上市公司未来产业布局和发展。2020年11月20日,由上海虹桥商务区、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矽亚资产管理承办,上海、广东、湖南、福建、陕西、安徽、河南、山西、广西等20个上市公司协会协办,招商银行战略合作、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金杜律师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为特别支持的“论道大虹桥 聚焦枢纽·引领经济增长极--2020百家上市公司闭门会”将在上海举行,金融界作为会议战略合作媒体也参与到此次会议。

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闵师林,副主任金国军,闵行区委常委、副区长吴斌、矽亚投资CEO张兰丁、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招商银行总行首席投资官/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EO赵驹, 3M中国总裁玮莫林、安永中国主管合伙人毕舜杰以及百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高管共聚一堂,探讨新一轮周期中,上市公司跨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增长的策略。

图为: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杨成长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作了题为“寻找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商机,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解读”主旨演讲,对当前新环境下的焦点问题:企业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如何应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进行了解读。从挑战和机遇呈现新变化的战略环境,远景与当期相衔接的战略目标,七大系统性举措的战略部署,到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心,层层递进。

关于如何落实双循环,他提到“供给端循环实际上就是打通 科技 、金融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 科技 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转化能力的提高,让 科技 研发最终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发展成为一个 科技 创新型企业,此外企业还要学会应用金融工具来锁住未来几年的市场波动风险。”他还提到,“要学会引领和创造需求,才能发展成为伟大的企业。”即以创新为基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国企业在“十四五”时期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想重点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们还是要理解一下总书记谈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们企业意味着什么。第二个,关于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或者党中央在建议当中,有关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对策是什么。第三个,大家都知道我们当下已经提出了新的发展格局--双循环,双循环当中,对于企业来讲我们要过哪些关,我主要是讲这三个东西。

首先,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底是什么含义,当然大家会有不同的解释,我想对于我们企业简单来讲有三种含义:一,意味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美国为主导建立了这一套全球的结构、体系和规则,包括我们企业投资的贸易投资规则都正在发生积极改变,不管你从不从事贸易,所有的企业经营是依赖规则的,依赖全球的汇率规则,依赖贸易规则、依赖投资规则,我们得承认,这个规则主要是以美国为主导,以西方国家为主体建立的这一套全球治理体系、治理规则,但是现在正在发生改变,大家在谈论美元是不是还能够继续或者长期作为全球的货币,作为我们贸易投资的主要目的,大宗商品定价主要以上来来定价,我们现在的大宗商品上窜下跳,我们坚持多边贸易规则,但是WTO的规则确实也要改,包括我们前两天签署的RCPC,双边贸易规则都在不断改变和进化,那就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依赖的这个治理体系、治理结构和规则正在发生改变,对企业来讲意味着什么?这是第一层意思。

总书记讲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怎样的转变,过去你可能还能说得清美国、中国、俄罗斯、欧洲、印度、日本这些国家是什么关系,今天你恐怕很难说得清,所以现在处于大国之间关系急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做投资、做经营也要依靠大国关系,所以大国关系极其重要,其中尤其突出的是中美关系,我们的中美关系持三种观点:

首先是我们不替代美国,我们非常希望美国好好发挥作为一个大国的作用,其次中美之间不能回到冷战之间的关系,不能像前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所以我们坚决反对把贸易问题、金融问题、投资问题意识形态化、政治化,全世界的贸易投资合作的基础就是一条--市场经济规则。第三,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对全球贸易规则韬光用晦,我们不参与,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必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是第二层意思,也就是全球的大国关系现在正在发生改变,但是怎么改变,往什么方向变现在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我们有一些方向性的原则。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企业发展的外部发生了长期趋势性的改变,我们知道我们企业在经营当中有没有把这个作为一个指导思想,你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长期的变化,尽管我们企业的挑战和机遇都在,但是这个挑战和机遇相比过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是我觉得我们首先要认知到的,我们现在的周期不是一个产品周期,不是一个经济周期,不是一个金融周期,它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要把这些当下的事情发生看作是偶然事件,比如说中美出现了摩擦,疫情在这个阶段发生,这个事件过去了一切都会太平,这种思路是要不得的,疫情的发生是很偶然的,但是疫情能够在几个月中在两百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同步传播这个就不偶然了,你在 历史 上能够找到一个疫情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让全世界的五大洲所有的国家和经济体都感染上,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的这样一种情况。这是我想跟大家介绍的第一个。

第二个,怎么样去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里面我觉得五中全会实际上已经提出了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总体指导思想。这就是总书记提出来的,以双循环为发展新格局,为什么要双循环?

首先,外部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不稳定且不可测性,我们很多企业可能依赖于国际市场、依赖于国际的能源和原材料,今年是什么价格、明年是什么价格,过去你可以预测,现在很难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依赖国内市场,依赖自身潜力,所以要加强内循环,同时我们绝对不是搞封闭经济,我们更大力度的开放,实现内外循环的良性互动,这就是总书记提出的双循环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双循环这个战略指导思想当中包含着很多十三五期间提出的变化,我们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三大攻坚战等,对企业发展都很重要,十四五期间会提出一些什么新的思想,这里我只是简单概要一下。我觉得首先从供给端来说我们提出了以自主自立的 科技 创新来带动产业链的现代化,这就是我们新一阶段企业发展的主线了,自主自立地实现统一,要推动企业产业链的高端化、现代化,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安全性,这个就是我们十四五期间供给端的重要指导思想。

需求端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十三五期间很少讲需求,我们觉得需求很大,我们企业只要生产各类产品不愁卖不掉,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特别重要地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中国的内需潜在空间很大,14亿人、4亿中产阶层,人均GDP1万、人均收入3万,人均消费2万,绝对水平都很低所以空间潜力很大,但是潜力是潜力,有些小孩一辈子只有潜力,再也成不了才了,所以你要面对现实的需求,我们面对中国的内需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双循环的观念,是怎么样把内需给激发起来的,所以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这是双循环的需求端。

上面空间循环主要是靠什么?前面一位专家提到了枢纽,我们也认同,但是更大范围的是城市群,我们现在不是34个省这样的概念,我们是19个城市群,有中心城市、核心城市、小城市,形成一个空间循环的组织结构,所以我们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就是发展城市群,为什么现在长三角不错,上海不错,苏州、杭州更好,因为大家感觉到长三角太方便了,就是一个城市群的体量正在不断加速融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流通,这样的城市群很有活力所以这几年发展非常好的就是城市群辐射力、影响力、导入力、吸引力增加的这些地方,郑州城市群、合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都发展得很好,所以这个城市群已经构成了整个内循环当中的重要空间单位。

对外,我们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对外开放也可以加名词,总书记在这次浦东开放30周年特别讲到了制度性开放,怎么做好制度性开放这个大文章,怎么理解什么叫制度性开放,原来我们搞自贸区是贸易、投资、金融一体化改革,现在提出来了更高标准的开放是制度开放,是规则开放。什么叫制度开放?是制度和规则的结合,这篇大文章当然就更多内容了,就不展开了。

除此之外,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把握两个底线,一个底线是安全,从国家来讲,当然我们知道我们现在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除了总书记讲的国家几个方面的安全,我们又出现了产业链的安全问题,生命的安全问题、 科技 的安全问题,这都是最近这两年突出出来的安全问题,除了传统的信息安全和 社会 安全等等所以安全是底线。

十三五期间我们提出风险是底线,安全比风险更高了,我们扎实推进 社会 共同富裕这个问题,这个我们企业好像关联度高,我们领悟到中国人讲的一句从商之道,大商之道是什么?利于天下,一个自私自利的企业是永远做不大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说得到企业战略对我们的重要。当然关于十四五的规划纲要明年两会才会出来,这是我依据中央的建议给大家提炼出来的几点东西。

第三个部分,我觉得跟此相关的就是落实到双循环战略,这个双循环战略当中包含了很多的次循环,我们不是要穿越百年周期安全嘛,关键就是在这些循环链上你怎么发挥出来,我们的供给端循环实际上就是打通三者之间的关系: 科技 、金融和产业的关系。我们大虹桥这个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热土就是在 科技 、金融、产业这三个方面融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过三关:

第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大 科技 创新,但是不能盲目,不是说企业一投入大研发就活了,风险也很大,有些人反而死得更快,所以不创新必死,创新了也未必活所以我觉得这个里面大家一定要认知到 科技 创新是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而不是我们过去所说的研发费用支出,这一点我觉得在我们国内的上市公司目前在财务上研发之初这个概念还比较突出,最重要的投资就是 科技 研发投资、创新投资,所以这个我觉得我们企业要过这一关。

第二,你光研发投入了,你 科技 创新了,你转化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转化不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那也不成。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专利数很多,商标专利最后真正能转化为产业发展核心动力的问题,那对于企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样让 科技 研发最后转化为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 科技 创新型企业,我们现在在企业当中,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当中能够屈指可数的实在太少了,大家能举的例子就是华为,这个问题还很突出,为什么大量的创新转化不了生产力呢?你转化不了企业也不敢 科技 创新,所以我们80%的 科技 创新就是新产品的设计推广费,而不是在原始投入上、在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重大工程上,这就是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刚才讲的, 科技 创新的投入风险极大,我们国内企业为什么都愿意在APP上、数字经济上、互联网上面投入,美国大量是在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上,大家知道因为药物的研发周期短的十几年,长的30年,一个新药起码要投15亿美金才可能出来成果,这么长的投资且又不确定性,企业承受不了,那怎么解决?得靠金融。

所以我们的金融不是帮你融资的,很多企业希望企业能够发债、建板,你一发债、一建板风险都压到你的头上了,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很多好企业因为信用贷的问题倒掉了,所以金融的核心是动产金融、风险金融,帮你管控整个投资创新当中的风险分散管理的金融,这是好金融,而不是单纯给你资金的金融,我讲的是 科技 、产业、金融要循环。

第二个需求端,我们企业要学会创造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你想满足的需求是饱和的,我们现在的需求大量是创造出来的需求,没有bilibili你不会去看,有了bilibili很多人天天上去看,这就是创造了需求,刚性的需求越来越少,新颖变化的这样一个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企业你要学会引领创造需求,要以高端的供给里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和激发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我们有多少的企业能够成为伟大的企业?就是在于他引领和创造需求,但是你创造出来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跟你喝白酒的一样,茅台那么稳定,因为它是基本的需求。

所以我觉得在需求端这个大家要注意,在空间循环当中企业要学会按照城市群的布局去进一业务布局,你不要每个省搞分公司,每个市搞个什么网点,你得按照发展模式,按照城市群结构去合理布局,你对每个城市有合理的判断,中央特别表扬的成渝都市圈,这两个城市群一般情况下是互相打架,但是两个城市圈合作起来了就发展得很好,所以空间布局能不能尽快做调整这是很重要的。

国际循环强调两点,第一你能不能应对未来几年全球能源原材料等各种要素市场价格的急剧变动,你不要以当下今天的这个眼光来判断四五年之后、一两年之后全球的情况,全球的情况有很大的不确定和不可测性,所以这个里面就要求我们企业要学会应用金融工具来锁住未来几年的市场波动风险,现在全国跑到脱贫地区,甘肃宁夏,好多农民就谈到了,这几年我们推出了保险+期货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农民都知道保险+期货对他有作用,不知道我们上市公司有多少用这些工具的。

那么这个产业链的全球垂直分工这是无法改变的,大家都在谈现在我们被芯片这些高 科技 卡住了,那还有很多的产业,当然我们说从头到尾去做这是不可能的,产业链的垂直分工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分工、全球贸易投资之所以有效率的关键,你都自己做了,那还要什么产业链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评估它,提高我们产业链的先进性、自助行和安全性,所以觉得所有企业应该带着新的视角思路,所以我们能不能很好的理解总书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从而好好研究一下企业的生态和态势,对我们当下是非常重要的,谢谢!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