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孩子四个阶段的家庭“育养”方式

作者&投稿:瞿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的心理发展路径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首先是 情感 , 情感 是在孩子完全不能动的情况下,每一次的呼喊,你对孩子的照顾到不到位。当你照顾到位的时候,孩子会记住你的气味记住你的声音然后记住你的相貌。

当孩子从四个月到半岁开始,认人的现象出现,这个时候,“ 依恋 ”关系就形成。而这个,“ 依恋 ”就是 情感 最初的起点,也就是一对一对一个人的 情感 。当孩子的这个 情感 得到满足,Ta就对外界建立了信任,这个信任得到满足,Ta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扩展到亲情,到以后的伙伴情。

这实际上就是人性的核心问题。

3−6岁,性格是重点。

那么,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人的后天的行为方式建立的关键期。

人所有的 社会 行为都有第一次。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东西必须是父母来满足,那么,怎么去要?当一个孩子以哭闹的方式父母给了满足,那这是一种性格方式。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能够说话了,说出来,然后父母告诉孩子,我为什么能够满足为什么不能满足你的要求。3岁上下给孩子说“不”以及我们做一系列的性格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很多十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已经拿Ta们没有办法,用父亲的话讲“我说过Ta打过Ta骂过Ta,但是孩子都不听,我拿Ta没有办法”,这是为什么?因为父母没有在孩子6岁之前对Ta说“不行”。6岁之前对Ta说不行,Ta大不了在地上打滚,可是等12岁对孩子说不行,Ta可以拔腿离家出走,Ta可以把一瓶农药喝下去,Ta可以站在楼顶告诉你你若不答应我就跳下去。

因此,性格培养越早越好。在孩子6岁之前,在Ta反抗能力非常小的情况下给孩子建立行为模式。

在给孩子建立行为模式的过程中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那么观念也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形成。

观念也是一种“养育”的心理现象,它不是“教育”的心理现象。

教育 ”是说我们教给孩子很多知识,它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观念不是,观念是就一件事,这件事你的反应得当,孩子就会形成这件事行还是不行,是对还是不对的观念。但是如果孩子的错误行为父母没有制止,一旦这个行为出现重复,重复三次之后,就会形成定势。

心理学上定势有“知觉定势”、“思维定势”、“行为定势”。比如“自私”就是一种 社会 行为的定势,只不过变成了思维定势。

所以3岁之前的“养”“育”,我们 随势而就 的指正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在早年父母的陪伴,极为重要。

6岁开始,孩子上学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家庭把前两个阶段的事情做好,而且父母对孩子有心理影响力,那么后面对孩子的教育会轻松许多。

人是有个性的,而个性当中最最重要的是有一部分来自遗传,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后天。

其中智力的相当一部分是取决于遗传,而技能方面的东西才是后天。所以,智力是天生的,当父母发现孩子学习不占优势的时候,就要去研究孩子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天生我材必有用! 现在很多家长陷入一个误区,常常对孩子讲“别人为什么能考100分你却不能,别人为什么能学的那么好你却学不好”。这就涉及到孩子的能力问题。

对于孩子的能力问题,恰恰是需要甄别他的个性的。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Ta的能力的特长。帮孩子找到能力的特长实际上就是帮孩子找到了自我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孩子今后在 社会 中的一个定位。

当孩子的前三个阶段做好,18岁之后孩子的基本认知也成熟了,Ta可以通过认知来调整了。

修养 ”很多是需要靠自己来修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也是一种在 社会 活动中对自我的修养。

人成长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养育”和“教育”的关系,其中前两个阶段是在“养”的过程中“育”,而后两个阶段才是“教”,包括自我的实现。

结语:

养育是父母辛苦的付出,是积累教育资本的过程;

养育需要稳定的一对一关系、形成依恋亲子关系;

养育是人性被唤醒的过程,是 情感 发展的起点;

养=育,其中孩子,3岁前的陪伴极为重要。

一个人如果很不幸,Ta小的时候没有被人疼过,没有被人爱过,没有被人善待过,那么就不要指望Ta成年后善待这个 社会 。

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早年,把Ta的抚养过程尤其 情感 性格培养做到位。

@



《养育孩子的三个关键期》
答:家长群里也充斥着各种疑问与担心:我家孩子没上过学前班,会不会跟不上其他孩子呢?要不要去外面报辅导班?每天需要接送四次,也太辛苦了,要不要报托班?各种疑问不一而足。于是我又翻出了李玫谨教授的育儿讲座来学习,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在12岁之前有着各个年龄阶段黄金的关键期,只有把握孩子的...

《怎样养好一个孩子?李玫瑾:养儿有“三忌”,养女要“三避”》
答:可这坊间流传的“ 育儿 真理”,真的就对吗?男女孩是否要区别对待? 李玫瑾教授曾经专门聊过这个话题,她给出的答案是: 养儿有“三忌”、养女要“三避”。 养儿有“三忌” 01 忌不爱护 前几天闺蜜女儿做入园体检。 平时也是一个爱哭的主儿,那天出奇的坚强抽了两管血没吭一声。本来是很偶然和平常的...

《李玫瑾教授: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再教育已经晚了_百度...》
答: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在 育儿 讲座中提到几个养育的问题,值得父母深思,现总结如下:“我经常从新闻渠道听到或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报道: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只能感叹自己的不幸,遇上这种病……事实上,多数疾病都与...

《李玫瑾“育儿经”受追捧,但她女儿却是普通人,网友:人设翻车了》
答:所以导致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因素有很多,父母的教育并不是其唯一的影响因素。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的那样,任何东西都没有孩子的快乐重要。我们也曾说快乐是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连快乐都失去了,那么就意味着其失去了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孩子阶段,一个人的快乐能力是父母给予的。但是反观 社会 ,...

《李玫瑾:家有男孩,教育要坚持这5个原则,儿子未来阳光有担当》
答:”这个词,我最开始是在霍思燕和嗯哼的身上看到的。霍思燕不会因为自己是大人就逃避对孩子的帮忙。相反,在很多小事上霍思燕都会寻求嗯哼的帮助,比如“妈妈的脚好像受伤了。”、“你能帮妈妈买杯咖啡回来吗?”。对孩子能力的信任让嗯哼成长为一个情商高、独立又懂得照顾人的男孩。育儿 有方法 ...

《儿童育儿专家李玫瑾:那些大方、从不任性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答:四个不要,您就坐在这里,把门一关,往孩子跟前一坐,说:“孩子,我今天这事不行,就是不行,你闹吧”,他就会跟你哭啊,我带孩子,小时候要套被子,也是跟我闹,我一句话不吭,我就坐在旁边,哭得累了,然后他把小被子挪下来看我一眼,结果我就坐在跟前儿,然后接着还在这哭,一直哭得他筋疲力尽。 这个哭完了...

《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真的管用吗?》
答:三、在李玫瑾教授的育儿知识上能够学到的知识三岁前的孩子往往是脆弱孤独的,这个时间段的父母应该把孩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增强亲子间的感情,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更大的依赖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够更好的教养孩子。六岁前的孩子是性格养成的一个时期,...

《李玫瑾:4岁锻炼孩子体魄,运动中获得自信,由内而外散发魅力》
答:健康 。说道爱运动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不仅仅需要能够坚持的家长,更需要家长的耐心与疏通引导,如果你不能够好好的领孩子走好第一步那么他就不懂得什么是坚持。运动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与自律,如果做到这两点那么你的孩子在将来的路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关注我每天更新 育儿 之道!

《李玫瑾教授育儿观:用对技巧和孩子说“不”,才能管好孩子》
答:孩子和父母耍赖哭闹,一定有自己的需求要父母满足。可父母不能一味满足孩子,否则让孩子时刻都被满足,那以后他会受不了生活中不被满足的情况。“小树不修不直溜”,但教育孩子也不能直接平白打压。三到六岁,家长们要和孩子说“不”,也要四个不做,不骂他、不打他、不讲道理、不走开。无论孩子...

《李玫瑾教授“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的育儿方式有效吗?》
答:看到这个问题,我去查找了李玫瑾教授这四个“不”的出处,避免断章取义。 在学习了李玫瑾教授的视频内容后,我发现,她的“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是针对3-5岁孩子想要通过哭闹达到某种目的的情况,对孩子做一次“克制任性”的训练。 除此以外,在孩子情绪平复后,还要通过沟通,为孩子“留一条路”,鼓励TA在下次有...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