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作者&投稿:濯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深圳 2024年公务员-报考时间\/条件\/流程\/科目\/职位~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知县大人的身影,似乎知县大人负责全县的所有问题。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除了知县大人,全县还有很多官员,但加在一起,有品级的官员不超过10位。分别是:知县、县丞、主薄、巡检、教谕等等,那么,依靠这么几位官员如何管理全县几十万人口呢?其实,古代的人口没有那么多,而且官员们有自己的办法。



一、中国古代的县没有那么大,只有现在的一半

目前,我国很多县的人口能够达到几十万,那些人口稠密的县甚至能超过100万人。例如河南省的唐河县,全县总人口140多万。但是古代的人口没有这么多,一般来说,总人口超过10万人已经属于上等县了。至于中等县和下等县,只有几万人口。在明清时期,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当然了,江南富庶地区的人口稠密,吴江县当年的人口达到了好几十万。除了人口稀少,古代大部分县的管辖区都比现在的县要小一些。例如河南省著名的兰考县,就是兰封县和考城县合并而来的。至于荥阳县,是成皋县、汜水县等3个县合并而成的。由此可见,古代县的管辖区比较小,再加上人口有限,人口总数自然不如现代县。除了人口,古代的县城面积也不大。



山西省的平遥古城是保留比较完好的县城之一,占地面积也就是2平方公里左右。按照平遥古城进行推测,古代中西部地区的县城应该都是这样的类型,江南地区的县城可能会略微大一点。现在社会中,一些比较大的乡镇面积都超过了2平方公里。由此可见,古代的县城面积不是很大,和现在的乡镇差不多。当时,一般有3种人居住在县城里。第一就是在县衙工作的小吏和衙役们,为了工作方便,需要居住在城里。第二则是在县城做生意的商人,县城是全县的货物中转流通中心,适合商人们做生意。最后一种则是各乡镇的乡绅们,由于担心土匪的侵扰,一些乡绅喜欢居住在县城。在古代社会一直是这样的模式,因此县城的占地面积始终没有扩大。


二、一个县通常只有几位有品级的官员

在一个县里,有品级的官员不超过10个,我们慢慢讲。首先是七品知县大人,知县是一个县的正堂官,掌握一个县的所有权力。因此出现了“破家知县,灭门府尹”的说法,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知县大人是绝对不能惹的。此外就是八品县丞和九品主薄,这两位官员也在县衙办公。由于知县是主官,这两个官员属于副职,其实没有什么事情,被戏称为“摇头老爷。”每个县都会设立3个巡检司,主要设立在交通要道上。巡检属于九品武官,隶属于兵部,不归知县管理。因此,巡检虽然品级不高,但权力不小。在孔孟之道的时代,每个县都有县学,县学的当家人就是教谕。教谕也是九品官,负责全县的教谕工作。明朝著名的海瑞,就曾经做过教谕。

除了上述官员之外,每个县都有驿丞、税课大使、县仓大使和河泊大使等官职。但这些官职很模糊,那些资历老的可能是九品官,那种资历尚浅的只能是吏,根本就没有品级。因此,每个县真正拥有品级的官员,基本上都在10个以下。至于县衙的衙役、小吏们,都没有品级,在吏部也没有备案,属于临时性人员。衙役和小吏可以世袭,因此对于本地人的诱惑力很大。在明清时期,县衙里的办事人员,基本上都是乡绅们的亲戚。每个办事员的背后,都能找到靠山。因此,虽然知县大人高高在上,但不会轻易开除县衙的任何人。其实,想治理好一个地方,作为外来户的知县,必须依靠县衙的办事员和乡绅们。



只需要供养二三十个衙役就够了,因为基层的工作有土豪乡绅代为处理。

通常要供养成百上千人,有一些是府里的丫鬟以及仆人,还有一些是为官府办事的人。

一个县最基本也需要养官员和衙役共五十人左右。其中官员大大小小需要七八个人,衙役也是需要四十个人左右,各司其职。

几十个,古代县衙的规模不大,官员加上衙役都只有几十个人,更小一级由当地人管理。

《古代的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如何管理全县几十万百姓?》
答:但是这些吏虽无品,但却也是一县不可或缺的职务,而县令也就是靠着这些官员才能有效的管理着自己的一县之地。至于怎么管理全县几十万的百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除了大县有几十万的百姓,一些小县的人口多则也就是数万,少则也只有数千人而已)。我只能说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县令只是负责...

《县衙的官员编制》
答:于是,州县地方政府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格局: 不断更替且缺乏经验的州县官们,领导着一批久踞其职久操其事且老于世故的当地书吏。 书吏们服务于县衙及僚属官员的办公场所,各县衙雇用书吏都有规定的名额,少则几个,多则二三十个。不过这种规定从未认真执行过,一个县衙雇用书吏总数,往往要根据其辖区规模和政务繁简而定。

《古代的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如何管理全县几十万百姓?》
答:10. 至于管理全县几十万百姓,实际上并非由知县一人承担。县令负责大局,其他官员分别负责教育、治安、税收、地方事务等,形成一套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11. 在这些官员之下,还有衙役和临时工等辅助人员,确保县的管理运行顺畅。12.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一县的实际人口并不像题目中所说的几十万,而是根据...

《清朝的“公务员”拿多少工资》
答:清朝的公务员分为两类,一为官、一为吏。官是皇帝任命的,吏是官聘任的。据《临川县志》记载{临川县是抚州府(类似于现在的抚州市)所在地,因而临川县供养的“公务员”包括府属机关}:清朝抚州府(类似于现在的市政府及其所属机关)的衙役(普通公务员)共55人。其中:知府门子(门卫)2人 马快(...

《清朝官吏的年收入是多少?“规费”又是什么收入》
答:近几年,江油民政给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人均每月补足210元,由此可见,清代江油县吏的工资,竟比现在的“低保户”还差一截,自己都难糊口,更何谈供养父母妻儿。县太爷的折中办法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县吏们也绝不会饿着肚皮去执行公务的。据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六日川北地区潼川知府阿通先生...

《古代的衙役是干什么的?》
答:在历朝历代的官衙当中,做事的公务人员分为官、吏、役三大类别。1、官员 以县衙为例,“官”通常设二至四人,主官一人,佐官数人。主官为县令或知县。下县主官通常为八品,中县主官为七品,上县主官为六品或七品。都城所在县的主官品级最高,往往为五品或六品。很多朝代,官员的品级分为正、从、上...

《为什么古代十几个官吏就能治理一个县呢?》
答:此外,教谕、典史、巡检、驿丞乃至各种大使,也都有自己的办事衙役。这些吏加起来不下数十人,此外,由于大部分县令是科举出身,既要管行政,又要管刑名、财政、赋税、治安……还要送往迎来,应付各路公文,不得不聘请一堆师爷辅佐,通常师爷也有10个左右,因此一个县的“官吏”...

《明朝,清朝的县级衙门有多少吃朝廷俸禄的?》
答:明清与今天不同的是,只有官员才有俸禄,由国家供养,比如说学校,明清县县设有学校,叫县学,县学里只有教谕与训导是国家官员,至于其他人员,统称为吏,国家以劳役的方氏下派给老百姓,就是我们俗称的“当差”,是不给钱的,一般老百姓都是务农的,当差会影响农业劳动,致使收入减少,所以一般是不...

《清代一个县有多少领导干部,多少公务员》
答:清朝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有编制吃皇粮的官吏额定是27000余人。具体到一县,官员不过10至20个,大小县略有不同:设知县、丞、尉、主簿、典史、巡检、司狱、课税、教谕、训导。每个职务仅一人不设副职,典史人数可略多一些。剩下都是胥吏衙役,不算官,有的社会地位很低。光绪14年某县县志载:捕快16、...

《清朝县衙三班六房具体干什么》
答:清朝县衙三班六房是衙役的总称,负责缉捕和警卫。“三班”是指衙役而言,即壮班、皂班、快班; “六房” 即吏、户、礼、兵、刑、工房,是按中央六部对口而设之州县官衙办事机构,一般由知州或知县委派幕宾代管,具体办事人员为胥吏,正式之名称为典吏。故“六房” 实际是泛指典吏,也可作为典吏...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