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有关李清照的轶事

作者&投稿:夹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李清照的小故事~

1、十六岁两阙新词轰动整个京师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十六岁那年,她的两阙新词轰动整个京师,其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更是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
2、再婚
女子再婚在宋代本属寻常,在明清则为重大道德污点,李清照几乎成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反证,这为“李清照未再婚说”提供了心理需求。
李清照的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品秩甚低,或有家暴和骗取李清照收藏之事,致婚姻破裂。按宋代法律,妻告夫即使胜诉也要被判两年徒刑,李清照便采取了迂回战术——告发张汝舟收受贿赂,使其获罪,则婚姻自动失效。

扩展资料: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
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清照的才女之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才女李清照:轰动京师的文艺女青年 晚年闪婚闪离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知己之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古代难得的一对门当户对而又才华横溢的才子佳人,据说,李清照在闺阁之中,就名动京城,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大做相思之梦。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虽说是传说,但也表明李清照在当时的气之大,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的倾慕之情。再以两家的身份背景以及两人的才学与容貌,成婚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就这样,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宰相的儿子,他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们的爱情不像我们熟知的那些爱情故事,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请看这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可以说李赵的爱情是典型的鸳鸯蝴蝶派爱情。





因为都爱好文史、诗书,俩人经常诗词唱和,相互切磋,这让俩人的家庭生活充满了笑声与趣味。他们经常做一些游戏,以增强记忆能力,拓宽自己的学识。其中,尤以“茶令”游戏最为著名。

为了撰写《金石录》,她与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而居。在治学著文过程中,李清照对自己的强记博学颇为自负,于是忽发奇想,推行一种以考对方经书典故知识为主的茶令,赢者可以先饮茶一杯,输则后饮茶,与酒令之行大相径庭。

俩人每次吃完饭,坐于"归来堂"中,烹好茶,然后一人指着成堆的书籍,要对方说出某一典故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甚至第几行,以是否说中来决胜负,并确定谁先饮茶。两人在行茶令中,常常是李清照获胜。有一次赢后她举杯大笑,结果得意忘形,乐极“翻杯”,将满满一杯茶倾覆在怀里,非但“头口水”没喝上,还连累了一身衣裙。

饮茶行令,启智助学,使人兴奋,对著书立说大有裨益,赵明诚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考古学专著《金石录》,成为考古史上的著名人物。在这部书中凝结着夫妇俩二十年的心血,是她奉献给我国文献宝库的珍贵遗产。


关于他们夫妻两人还有这样一则佚事。说的是赵明诚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每月朔、望才能请假回来,尽管同在一个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觉得如隔迢迢云汉,半月一次的相逢,也当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这天是上元佳节,正好也是赵明诚回家的日子,赵明诚刚在书房中坐定,丫环来报,有一位大学来的青年公子求见。当那公子走进书房,但见他头戴绣花儒巾,身着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缎靴,眉清目秀,风度翩翩。赵明诚连忙起坐,动问尊姓大名。那书生举止潇洒,还了一揖,答道:“小生与兄素有同窗之谊。半月不见,吾兄为何如此健忘?”赵明诚醒过神来,不觉哈哈大笑,一把扯过女扮男装的妻子。吃过午饭后,男装的李清照带着丫环,随着赵明诚穿街过巷,来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国寺。游过了大相国寺,蜇进一家外灶内堂的小吃铺里,赵明诚专拣那市井之人惯吃而李清照见也没有见过的小吃,让李清照都尝一点,然后又在流浪艺人的担子上买了些小泥人之类的玩物。大家闺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头,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这个故事纯粹是现在我们一些言情小说作家笔下活生生的情节,看来,古人的浪漫的确甚有其事。
然而,李赵的爱情并非没有磨难,两人所处的年代,正是北宋末年,熟知哪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外敌入侵,国将不保,家有如何平安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李清照的生活在乱世中出现了一生中刻骨铭心的伤痛,那就是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
1107年3月,赵明诚在朝廷担任宰相职务的父亲突然病逝了,这时,奸恶的宰相蔡京便暗下杀机,污蔑赵明诚父亲对皇室不忠。昏庸的徽宗听信谗言,立即追回了他对赵明诚父亲的各种赠官和所加称号,赵明诚兄弟三人,也因为“父罪”而统统免职。
在蔡京的迫害下,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只好回到家乡青州去住。由于官场的倾轧,连累李清照也遭此不幸。赵明诚内心深感不安,一天,他说:“看来我们夫妻两个要在此白头到老了。”
李清照笑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荣华富贵的人吗?我才不是呢!咱们的日子是清苦一点,可是苦中也有甜。我们应该像桂花那样:悄悄躲在绿叶丛中,暗淡清黄,甘为寂寞。从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研究金石,吟诗作词,以慰生平。
赵明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又叹道:“不做官,无薪俸,坐吃山空,纵然粗茶淡饭:也难长期维持,收藏书画碑帖,更是不易。”李清照说:“财源枯竭,更应当一切从俭。我想,从今日起,咱吃的饭菜,可减去肉类;穿的衣服,可减去贵重的绸绢。我头上戴的翡翠、明珠、.金钗、银簪等等,统统可以去掉。咱家中的涂金器具,贵重摆设,刺绣之类,也可以变卖典当,一句话,除了碑帖、书画、百家书史,全都可以变卖。”
赵明诚听罢,深为感动:“贤妻所言,正合我意,翠难相随,情同手足,真是千金难买呀。天下知己,你我而已。”典型地表现了夫妻两人的患难之情,也说明两人的真心相知相爱。
爱情和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生活部分,李清照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走向了自己的知己爱人赵明诚,虽然两人相知相爱,但他们的的爱情和婚姻同样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乱世时的悲凉。所以后人就一些只字片句来推断两人之间的一些爱情矛盾。
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几年后,赵明诚转赴湖州上任。青州遭掠,李清照离乡背井,携文物与丈夫相聚。赵明诚却遭人诬陷,死在异乡……李清照为澄丈夫冤案,雇舟携物,追赶朝廷,行至婺州,古董尽数被骗……
国破、家亡、夫丧、物尽,李清照陷苦痛与灾难……看来自古以来,天总是嫉妒红颜的,要有一个完满白头的爱情总是如此之难,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向往李赵二人的爱情传说。
也许,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本身就是爱情无法避免的特征,最后就让我们咀嚼着他们的爱情传说,听着这首千古传唱的曲子来结束这篇文章好了,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往往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可是,肯定没有人愿意这样的爱情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在我们感怀古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千万别忘记疼惜我们身边的亲密爱人,毕竟,做到“我爱你”并不容易。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浪漫初遇

文章摘自《陌上香锦蔷薇织》
作者:王臣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本书简介: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第一才女”。被誉为婉约词“一代词宗”。她留下了字字珠玑的《漱玉词》。李清照的人与文……[连载内容]


这一年,李清照十七岁,来到汴京已经两年。她的心思父亲李格非并非没有察觉,只是百般思量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女儿的心思结在他未曾有知觉的某一个时机,也必当要解在他不会知晓的另一个时机。李格非知道,女儿与时光另一头的那一个他,只是缘分尚不足,能量尚不够。孤独的时间还需要更加地长久。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一个女子若是对自己太苛刻,结果要么是铁树开花,要么是独自陷落在自己营造的幻觉里。李清照是这样的女子,对爱苛刻,对生命苛刻。但这并不表示这样的女子具备识别男人本质的能力。她知道要爱的男人需要具备太多的素质:才华横溢,风神俊朗,侠骨柔情,刚正不阿。她遇到赵明诚之后,她对他断然是这样以为的。但这也不过只是她的以为而已。

她让我想起张爱玲。赵明诚之于李清照,好比胡兰成之于张爱玲。区别是,赵明诚给予李清照的比胡兰成给予张爱玲的要多得多。但是,到后来她们都只是将他们当做自己幻觉里的那一个,以此来做一回自欺欺人的完满。而这件事,张爱玲始终没有做好,李清照却做好了。

孤独带给人的恐惧大于爱情里的辜负。爱情里的辜负与爱的本身没有关联。有时,爱情与爱甚至都毫无联系。孤独是深渊,粉身碎骨之前,爱情的辜负是如此不愿意被人考虑。它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赴汤蹈火的事,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伤害而拒绝爱。

李清照大致是幸运的。赵明诚虽然在任莱州知州之时蓄养侍妾歌姬,对李清照有所冷淡疏离,但是到底这一些崎岖的路数在赵明诚与李清照相濡以沫的几十年光阴和能量面前显得已是微不足道。我们本就应爱上爱本身。如此,一切都是好的。十七岁的李清照带着满心热望等待着赵明诚,不管不顾,仿佛奔赴一场极乐的仪式。

于此,让我想到赵明诚离世之后的那一段光阴里的李清照,颠沛流离,孤独索居。那时的李清照定然没有忘掉此刻端然等待于深闺里的这一颗纯洁坦诚的心,这一颗少女的心。此地,彼端,两相照映。仿佛穿透了这个大气雍容的女子一生的流景殇情。

嗅青梅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这一日,日光丰盛。她独自在院落里摆荡秋千,做一个人的游戏,丝毫察觉不出掌纹的臆动。几个时辰不过眨眼一瞬便消散了去。她恍惚之间听见人声,温润敦厚,仿佛来自心之彼岸。她为之一惊。因那声音用不被知觉的瞬间传到她的耳里,竟能暖到心房里去。于是,她蹴罢秋千,起身寻声踱去。涔涔香汗渗透薄薄罗衣。身外是露浓花瘦,心里是默默温情。

岂料有人走来,她于匆忙惶遽之中落下了金钗,泄露出了怯怯的姿态。这是少女天性里的矜持,它时时都会得到体现。有的是蓄谋的勾引,有的是天然的娇羞。无论哪一种,它都需要感情,丰沛的感情作为诱导。无奈她的心里暗涌激流,她到底还是再一次回眸为偷觑那少年的风神。倚门嗅梅的静默表象之下是激流暗涌。

我始终相信缘分。人与人之间都有冥冥之中注定的关联。男人,女人,那一对的人。他不一定是最早出现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恰好出现的那一个。你的能量正好,他的磁场正好,你们的共振正好。那么,事就这样成了。妥妥当当。但是这很难,非常难,却被李清照遇到了。时光待她不薄。

关于这二人的缘,当然可以写成一本爱与生的大书。两人命理的路数在这个爱情事件里异常清晰明朗。当时,李清照颇享词名,笔下佳作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甚广。当时依然是太学生的赵明诚自然对李清照的才情有所耳闻。时间是良媒,那一字一句意深新雅。所谓“文如其人”,赵明诚不自知地便将这才华横溢温婉多丽的小女子印进了心里。

后来,赵明诚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他确认对于李清照的爱,单纯明确,并且义无反顾。赵明诚当时对李清照的倾慕早在古人的记载当中就已显露无遗。元代伊士珍所著《琅嬛记》里便记载一则关于赵明诚的故事,美其名曰“芝芙梦”。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唯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

这是一剂谎言。他的,关于她的。我们的,关于意念里的。都是爱的。赵明诚做到了,他让谎言比传奇更为动人心魄。甚至,他将它变成了一道恒烈的光,以至于此时此地,读来依然觉得浪漫,觉得温暖不已。

故事的真假虽已无从考证,但也不会是空穴来风。它之所以被流传,自然有它的道理,也定然有它的来头。而于此,赵明诚对李清照的倾慕已经一览无余。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初见。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的幸事,它带来的光辉足以照亮余生里的漫长与冀望。他们这一刻都成了时间的宠儿。

自古中国人有门当户对之说,而匹配的意念至今尚蓬勃旺盛。只是这匹配的意思已然不是单纯的“门当户对”。

赵明诚之父赵挺之此时是当朝吏部侍郎,官居三品。赵挺之因政治才能出众,为地方官时便政绩突出,因此官职升迁迅速。而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此时官居六品,在朝廷担任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行狱。李格非虽然不及赵挺之的官品高,但亦是朝廷要职。因此,不看新旧党争带来的始端,两家也已经算得上“门当户对”。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李清照与赵明诚拥有相投的志趣与匹配的才情。赵明诚,他虽然贵为当朝高官赵挺之的三公子,却丝毫没有不学无术的纨绔之气,且才华横溢,并十分热爱寻访收集前朝的金石碑刻和文物字画。在李清照嫁与赵明诚之后,夫妻两人便共同致力于金石碑刻和文物字画的寻索收藏的事宜。这也成为夫妻二人婚后生活里最为郑重的事情,如同一场绵延不绝的盛大仪式。

虽然“门当户对”的说法并不能得到世人坦诚的认可,但是我们始终都不能否认更深层次的“门当户对”的必要性。虽然异境殊途里的情意总是更能博得世人的感善之心,但它的稀贵、偶然性以及不具代表性却是横亘于这嚣浊尘世的一个不争事实。

“有的心情你不会明白的。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那时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确知些道理。经过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像今天一样,你住在这个旅馆,正好是我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领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转身时你没有叫我,我们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这样”。

这是林清玄的话。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身上没有尘埃的男人。他仿佛始终都能站在一个洁净通透的空间里顿悟人生里最深刻却也是最朴素的道理,给予我太多启示。于是此时,我想起来这段话。如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初相见,仿佛带着宿命的意味。

如果人寿终正寝之时仍旧愿想,怕定是要应了纳兰性德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愁千缕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点绛唇》

李清照爱情故事
历史悬案:宋朝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晚年闪电结婚和闪电离婚的故事
简要内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在李清照最为无助、最为愁苦的时间里,一个自称是赵明诚同学、时任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来拜访李清照了。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这一方面得自家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婚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金兵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之后李清照孤独一身,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表现在了当时的作品中。比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忽寒忽暖的不适气候,淡薄寡味的清酒,窗外呼啸的秋风,似曾相识的北方过雁,满地的黄花,庭院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向我们描述了李清照清静的日常生活。词中透露的愁情远远超过了她前半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绝非《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以相比。年近半百的李清照整日被孀居之苦、沦落之痛和经济的窘迫所围绕,挣扎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之间。 家中没有了当家的男人,麻烦事接连而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家境殷实,生前收藏了很多古籍文物。他死后,李清照立志要保存丈夫遗物,并完成《金石录》作为对丈夫最好的怀念。但很快就有人盯上了这些财富。宋高宗宠信的御医王继先登门,提出用三百两黄金来收买李清照保存的古籍文物。李清照没有答应。后来,社会上又流传起来李清照“颁金通敌”的传闻来。原来有人指责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对金国的赞颂之意,宣称李清照通敌。当时金兵压境,朝廷本身流离不定。李清照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携带古籍文物追赶朝廷,希望通过向朝廷献宝既为自己洗刷罪名,也保住文物不致流散。  李清照跨出越海,跟随朝廷的踪迹。公元1132年,南宋局势略趋稳定。李清照决定将15车藏品中的绝大部分寄存到随皇室逃难到洪州的弟弟、敕局删定官李迒那里。然而,当年年底,金兵攻陷了洪州,藏品化为灰烬。  再次受到沉重打击的李清照带着随身的最后一点藏品辗转到了绍兴,决定在绍兴住下来。她租赁了一位钟姓的读书人的房子,把所剩的几箱书画古玩置于卧榻之下,闲时开箱把玩。不料,一天夜里,窃贼挖墙而入,盗走了其中的五个箱子。李清照伤心欲绝,为了重获藏品,不得不公开悬赏寻物。没几天,那钟姓房东拿着十八轴画卷领赏来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姓钟的读书人主导的。他变卖了多数藏品,拿着剩下的画卷来领赏。李清照虽然知道真相,但自己是流落异乡的寡妇,无力抗争,只好花钱赎回画卷。为此,李清照还大病一场。  在李清照最为无助、最为愁苦的时间里,一个自称是赵明诚同学、时任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来拜访李清照了。张汝舟对李清照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李清照孤身一人飘零异乡,也希望为自己的晚年寻找一个稳定的依靠,于是就被媒人“如簧之说”和“似锦之言”所打动,决定改嫁张汝舟。  李清照的改嫁决定酿成了更大的人生悲剧。原来张汝舟的出现是一场精心安排的阴谋。那个御医王继先廉价收买藏品不成,贼心不死,便串通张汝舟,要他去娶李清照,名正言顺地得到赵明诚遗留下来的古玩书画以及其他珍宝。那么张汝舟为什么同意帮助王继先呢?因为张汝舟之前虚报军员、侵吞军饷军粮,被王继先抓住了把柄。王继先答应得到藏品宝物后,帮助张汝州打通关节,消除罪行。所以张汝舟欺骗李清照,上演了求婚的丑剧。  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了本来面目。他向李清照索要宝物,遭到断然拒绝。张汝舟发现李清照还保存在手中的宝物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丰富,也颇为后悔。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对李清照横加虐待,希望将李清照折磨致死再轻易拿到宝物。李清照认清了张汝舟的丑恶面目,决定与他离异。当时李清照与张汝舟结婚仅有三个月,为了顺利离婚,李清照同时检举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的违法行为。按照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亦应徒刑两年。李清照为了早日摆脱噩梦,宁愿坐牢,也坚持去朝廷告发了张汝州。结果张汝舟与李清照离婚成功。张汝舟被免职,贬为柳州编管;李清照被收监关押。 李清照的改嫁和迅速离婚事件迅速成为南宋朝野的头号新闻,几乎传遍街头巷尾。赵明诚的姻亲、翰林学士兼兵部侍郎綦崇礼非常同情李清照的命运,仗义执言,毅然觐见宋高宗,代李清照陈述了冤屈。在最高层的直接干预下,李清照入狱九天后,即被无罪释放。李清照出狱后,特意写了一篇《上内翰綦公启》,向他表示感谢。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怎么样呢?因为缺乏资料记载,我们很难清楚地整理出她的生活轨迹。我们只知道李清照晚年写了《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拜访米芾的儿子米友仁求题跋。据说李清照还完成了赵明诚未尽的著作《金石录》,呈送给了朝廷。同时,李清照没有停止词的创作,在逆境中写出了许多作品。比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武陵春》写作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李清照避难金华期间。当时李清照的金石文物散失殆尽,孑然一身,而长江北岸金军正联合伪政权齐军再次南侵。漂泊流寓的李清照历尽崎岖坎坷,发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她有意泛舟双溪,舒缓一下情绪,但总放不下那江水也载不动的愁苦。可见,李清照的最后岁月是极为悲苦的。  可能有许多人对我书写的李清照的后半生表示反对。因为有关“李清照晚年改嫁”事件是一个历史悬案,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有关李清照“改嫁”说与“辩诬”说的分歧一直存在。认定李清照改嫁的人主要以《上内翰綦公启》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记载为根据,认为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孤苦伶仃,颠沛流离,为了晚年有所依靠改嫁过张汝舟。反对的一派则从否定两这个作品的真实性上入手,认为李清照没有改嫁。 他们的论点主要有:第一,《上内翰纂公启》是李清照去世多年后才在市面上出现的,摘录在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中。但是《云麓漫钞》这本书是无所不包、上自天文地理、下到民间故事的笔记类著作,真实性很让人怀疑。而据《上内翰綦公启》所述的内容、情节分析,很难判定它是李清照所为,至少不完全是李清照的行为。第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距离李清照死后近半个世纪的李心传的作品。《要录》的确记载了张汝舟的违法行为,但只是说张汝舟的妻子李氏因检举丈夫而入官定罪。后人认定这个“李氏”就是李清照是因为文中的一个注释“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辞,自号易安居士。”反对者认为这里的“李氏”只是与李清照同姓的人,而注释不符合行文规范,是攻击李清照的人后加的。李心传在写书的时候没有辨别真伪,照搬了原材料。这样看起来,正反双方的说法都有所道理。  我为什么认定李清照有过改嫁的历史呢?因为宋代对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一事并没有人提出疑问。对李清照改嫁史实的质疑声音是明清时期提出的。明清两代文人一再否定李清照改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和当时的社会观念有关。《宋史》中治平、熙宁年间都有许多诏许宗女改嫁的记载,可见改嫁在宋代是被社会接受的。因此宋人对李清照改嫁一事也没有人提出怀疑,大家更多的是纠结于李清照改嫁和迅速离婚的缘由和细节。而到了明朝以后,妇女守节成为社会普遍观念,社会对妇女婚姻的控制也越来越紧。因此,当时的人更多的是从明清朝的社会观念出发,去考证,甚至是要求宋朝的李清照了。站在李清照的时代和她孤苦无助的立场上去考察,李清照晚年改嫁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当然,“改嫁”说与“辩诬”说的争论肯定还会继续下去。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还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不管李清照改嫁成为定论也好,还是笔墨官司一直打下去也好,这都丝毫不会有损于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声誉。我们从李清照晚年的风波中可以看出,正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命运的不幸让一个北宋时期的闺房词人冲破了花间闺怨词的樊篱,在逆境中写出了绝大多数代表作,成为宋朝第一女词人。

《李清照出千古绝对,十几年后被一高僧对出了什么下联?》
答:李清照的上联: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和尚的下联:倘修山佛,休偕佳偶但依僧。 这件轶事显然是后人编造出来的。

《李清照是什么派的词人?》
答: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是哪的人?》
答: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

《复述伟人,名人故事200字数》
答: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

《李清照是什么派的》
答: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轶事典故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

《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出自:李清照[宋代]《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

《求:写李清照、苏轼或柳宗元的诗、词》
答: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而诗是用来言志的。她所写的有关时事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三首并几个残句,但是那种炽热的爱国情感却跃然纸上。 宋胡宗汲的《诗说隽永》载:“今代妇人能诗者,前有曾夫人魏,后有易安李。李在赵氏时,建炎初从密阁守建康作诗云:‘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觉易水寒。’ 又云:‘南渡...

《毕业论文:李清照的别是一家与苏轼的自是一家的异同点》
答:总的来说,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是要维护词的艺术体性和文人词的传统风格,主张在内容与形式上既与诗有所区别,又不流于浅近卑俗,脱离市井坊曲的俚俗之词。而以上数条原则中,又以“协乐”问题最为突出,争论也最为激烈。李清照在《论词》开篇以李八郎的一段轶事表达了作者对词在音乐方面的艺术要求,认为“可歌...

《怎么定义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的词全都是这种风格吗?》
答:李清照的出身和学识,使其后期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仍能有较高的思想和开阔的眼界,虽然自己也颠沛流离,也依然不忘惦念下层百姓。在优渥的环境中不娇奢,能够做赵明诚的温婉贤妻和精神伴侣,能写闺阁闲趣也能写爱情轶事。在困苦的环境中不堕落,苦中作乐,一个人也能带着十几车文物南下,一个人也有家国...

《古今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轶事一件》
答:在提炼镭的艰苦实验中,居里夫人写信给朋友说:“一年以来,我们没有到戏院或音乐会去,也没有拜访朋友。”有的科学家为,为了献身于事业,忙到晚年才办婚事。瑞典化学家白则里到65岁时才结婚。他在婚后第二天又钻到实验室去埋头苦干了。巴甫洛夫也有同类轶事,一个圣诞夜,他的未婚妻和朋友们到他...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