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谁能告诉我近百年来的日食和月食!跪求~~``1!

作者&投稿:江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求近十年日食和月食的一些图片和有关介绍!!~

http://pupk.com/discovery/zt1/data/2850.htm(日食全过程)

【日食介绍】


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们开始看到阳光逐渐减弱,太阳面被圆的黑影遮住,天色转暗,全部遮住时,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恒星和行星,几分钟后,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生光、复圆。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发生日环食。发生日全食的延续时间不超过7分31秒。日环食的最长时间是12分24秒。我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记录,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确切的日食记录。




【科学解释】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如果在朔日,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发生日食,这是要满足的第二个条件。

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日全食发生时,根据月球圆面同太阳圆面的位置关系,可分成五种食象:1.初亏。月球比太阳的视运动走得快。日食时月球追上太阳。月球东边缘刚刚同太阳西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初亏,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开始;2.食既。初亏后大约一小时,月球的东边缘和太阳的东边缘相“内切”的时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开始,这时月球把整个太阳都遮住了;3.食甚。是太阳被食最深的时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阳中心最近;4.生光。月球西边缘和太阳西边缘相“内切”的时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结束;从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钟,最长不超过七分半钟;5.复圆。生光后大约一小时,月球西边缘和太阳东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复圆,从这时起月球完全“脱离”太阳,日食结束。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月球边缘是不整齐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来的瞬间月球边缘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阳时,未遮住部分形成一个发光区,像一颗晶莹的“钻石”;周围淡红色的光圈构成钻戒的“指环”,整体看来,很像一枚镶嵌着璀璨宝石的钻戒。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国天文学家)。

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长度(373293公里)小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 (384400公里),就整个地球而方,日环食发生的次数多于日全食。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太阳的一部份怎么会消失了? 这是那部分的太阳刚好那时躲藏在月亮后面。 这是2005年的第一个日偏食也是到2006年三月前可观测到的最后一次日全食图。日食其间,太阳、月亮与地球是在一直线上。这次的日全食首先在南太平洋登场,可观测偏食的地区则跨越南美洲与靠南方的北美地区。上面这张影像的景物是由手持数字相机在上周五所拍摄的。美国 北卡罗莱那州 Holly山区在整日霏雨后,部分被食掉的太阳暂时地从满天乌云中穿出。拍摄了一连串的影像后,这张最佳的日食照片是与另一张没那么好但有飞机的照片数字合成而来。



【发生的次数】



以下是20世纪(1901-1999)发生全世界范围内日食的次数:

日偏食 78
日环食 73
日全食 71
混合食 6
总计 228
【月食的过程】
月全蚀后半影食始: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肉眼觉察不到。

正式的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
标志月食开始。月球由东缘慢慢进入地影,月球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既: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
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
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半影食终: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正式完结。






【观看日食的知识】


期间,太阳不会发出任何特殊的射线。日食的观测常常被曲解,太阳不会预知地球上日食的发生,不会发出其它的射线,因此日食时待在室外并无害处。但看日偏食时应该 凝视还是匆匆一瞥呢?日食时太阳光虽比平时弱很多,但如若直视,对眼睛还是有伤害,可 能损伤眼角膜。人们由于好奇心,会凝视或斜视太阳。当然,日偏食还是很刺眼的,如果你 看太阳久一点,没等你反应过来你的眼角膜已经受损。日食时眼睛受损不是因为太阳的异常, 而是人们由于好奇而没注意保护措施。无论日食发生与否,都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 不要用所谓的“墨镜”; 不要用“太阳镜”,甚至几个叠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阳在镜子或水面的像;
用14号焊接镜看太阳; 用有特殊涂层的迈拉镜观看,这可以从著名的天文馆或科学博物馆获得;构制一个孔式投射器。



【日食的故事】


对古代人而言,日食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你能了解太阳对粮食耕种、日常生活的影响, 你就会关心天上的太阳为什么突然不见了。中国古代认为日食是因为一条龙吞掉了太阳,其 它的文明也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有许多“解决方法”:打鼓、朝天空射箭、拿物或人祭祀等。 据传,曾经有一次致命的日食报告错误。这是说公元前二世纪的两个中国天文家由于 一些原因没报告日食。那时的中国帝王认为自己是天子,十分重视天象,认为那是上天给的 暗示,因此他请了一批天文家定期观测天象。那时彗星和流星不能被预言,但日食是可以预 测的。两位天文家没有告诉帝王日食这一重大天象的发生,帝王盛怒,将两人斩首示众。那时的天文学家比现在危险得多。


附录


【太阳的相关知识】


日珥

日珥是突出在日面边缘外面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日珥出现时,大气层的色球酷似燃烧着的草原,玫瑰红色的舌状气体如烈火升腾,形状千资百态,有的如浮云,有的似拱桥,有的像喷泉,有的酷似团团草丛,有的美如节日礼花,而整体看来它们的形状恰似贴附在太阳边缘的耳环,由此得名为“日珥”。 日珥的上升高度约几万公里,大的日珥可高于日面几十万公里,一般长约20万公里,个别的可达150万公里。日珥的亮度要比太阳光球层暗弱得多,所以平时不能用肉眼观测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直接看到。 日珥是非常奇特的太阳活动现象,其温度在5000~8000K之间,大多数日珥物质升到一定高度后,慢慢地降落到日面上,但也有一些日珥物质漂浮在温度高达200万K的日冕低层,即不附落,也不瓦解,就像炉火熊熊的炼钢炉内居然有一块不化的冰一样奇怪,而且,日珥物质的密度比日冕高出1000~10000倍,两者居然能共存几个月,实在令人费解。

日冕

太阳最外层的大气称为日冕。日冕延伸的范围达到太阳直径的几倍到几十倍。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日冕接近圆形;在太阳宁静年则呈椭圆形。
b]日冕中有大片不规则的暗黑区域,叫冕洞。冕洞是日冕中气体密度较低的区域。冕洞分为三种:极区冕洞,孤立冕洞,延伸冕洞。太阳能以太阳风----物质粒子流的形式失去物质。冕洞是高速太阳风的重要源泉。 日冕物质抛射是发生在日冕的非常宏观庞大的物质和磁场结构,它是大尺度致密等离子体的突然爆发现象。对地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它。当太阳上有强烈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时,太阳风携带着的强大等离子流可能到达地球极区。这时,地球两极就出现极光。极光的形态千变万化。太阳系内某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发生在日冕的耀斑叫X射线耀斑,它的波长只有1~8埃或更短。它直接引起地球电离层骚扰,从而影响地球短波通讯。

日浪

太阳光球层物质的一种抛射现象。通常发生在太阳黑子上空,具有很强的重复出现的本领,当一次冲浪沿上升的路径下落后,又会触发新的冲浪腾空而起,如此重复不断,但其规模和高度则一次比一次小,直至消失。位于日面边缘的冲浪表现为一个小而明亮的小丘,顶部以尖钉形状向外急速增长。上升的高度各不相等,小冲浪只有区区几百公里,大冲浪则可达5000公里,最大的竟达1~2万公里。抛射的最大速度每秒可达100~200公里,要比最快的侦察机快100多倍。当它们到达最高点后,受太阳引力的影响,便开始下降,直至返回到太阳表面。人们从高分辩率的观测资料中发现,冲浪是由非常小的一束纤维组成,每条纤维间相距很小,作为整体一起发亮,一起运动。

太阳活动预报

日地空间环境状态的变化对现代生活、生产所依赖的现代尖端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前面已提到,X射线耀斑直接引起地球电离层骚扰,从而影响地球短波通讯。太阳质子事件会危及宇航员和宇宙飞行器上的传感器及控制设备,对在高纬地区飞行的旅客和乘务人员也构成辐射威胁。另外有人统计,剧烈的太阳活动与地震、火山爆发、旱涝灾害、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及交通事故都有关系。 所以,太阳活动和日地物理预报是非常重要的。太阳活动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和警报。日地空间环境作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在1957年人类进入太空开始的。50至70年代是探索阶段,人们逐步认识到太空环境的重要性。在大量探测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环境的静态模式,对一些重大的航天活动做了安全性的预报。80年代以后,在需求的推动下,日地空间环境的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自1979年开始每隔四年一次的国际日地预报会议均如期举行,规模逐次扩大。为了联合和协调各主要国家的工作,成立了联合的预报中心。总部设在美国,有10个区域警报中心分布于全球。我们 北京区域警报中心是其中之一。进入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空间天气”。

太阳活动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2年,它包含两个11年的太阳黑子周期,在每个周期中,太阳黑子的磁极极性相反,而其他各种日面现象的变化也象黑子一样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这些日面现象包括日珥、耀斑和磁效应等的频数起伏,磁效应则包括极光和对地球上无线电干扰的增强。太阳黑子的11年基本周期(有时也称为太阳活动周)是施瓦贝于1843年宣布发现的。有人企图把太阳活动周期同其他各种现象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如太阳直径的微小变化。甚至树木年轮的变化都同太阳活动周期有关。


【最早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居住在我国河南省安阳的人们,正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正常活动,可是一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人们仰望天空,之间光芒四射的太阳,突然产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来。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后,却又开始复原了。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它刻在一片甲骨文上。
我国古代对日食的观察,保持了纪录的连续性。例如在《春秋》这本编年史终究记载了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从公元3世纪开始对于日食的记录,更是一直延续到近代,长达一千六七百年之久。


【持续时间最长的日食】

日食(月亮界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持续的最长时间为7分31秒。1955年发生在费城西部持续时间为7分8秒的日蚀是近年最长的一次。据预测,2186年大西洋中部地区将发生一次持续时间7分29秒的日蚀。1995年,泰国曼谷的一次日蚀中,一位母亲和孩子被摄影照片,这次日蚀在该国某些地区为日全蚀。月蚀(月亮运行进入地球的阻影)持续的最长时间为1小时47分。2000年7月16日,在北美的西海岸人们看到这种景象。


【人类初识月食】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月食的天文特征 】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

以地球而言,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 180 度,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15日前后)。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 (称为黄道和白道) 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约 5 度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月食的分类】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月球上并不会出现月环食。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的多。

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月面的光度只是极轻微减弱,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一般情况下,由于较不易为人发现,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另外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著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蚀这种现象。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

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34.46%和28.94%。



【月食的过程】
月全蚀后半影食始: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肉眼觉察不到。

正式的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
标志月食开始。月球由东缘慢慢进入地影,月球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既: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
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
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半影食终: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正式完结。




【月食与科学研究】

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中国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原理。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

日食和月食统称交食。由日月食的原理可看出,交食的出现与日、地、月三者的会合运动密切相关,此会合运动具有周期性,所以日月食自然也应有周期性。交食的周期是古代巴比伦人发现的,叫做“沙罗周期”(“沙罗”是重复的意思),为18年零11天多一点。即6585.32天。



【月食的成因及不同阶段】

地球在背著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 见图一 )。

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在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於太阳光在通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红铜色。视乎月球经过本影的路径及当时地球的大气情况,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

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

月食全过程图片:http://www.2-sky.com/
有是有的...不便寻找...

要从头讲也没必要。我们先来明确三个数据。1.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06天,一个日食时季约为36天(一年中有两个日食时季),一个月食食委长约24天。那么一年中平均发生日食次数为36÷29.5306×2≈2.44(次),一年中平均发生月食次数为24÷29.5306×2≈1.63(次)。那么100年左右的时间内,日食大约有244次,月食大约有163次。(不过具体到一年内,次数并不均等)

日食大约有244次,月食大约有163次

——科学与宗教信仰

神,谁也没有见过,一看不见,二摸不着,究竟有没有呢?

世界上看不见的东西很多,应该知道,看不见的东西不等于没有。

比如电流,人就看不见它,随便乱碰,就有触电的危险。电流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再打个比方,许多人看见过他的祖父,至于祖父的父亲(曾祖父)就不定看到过了。虽未看到,但都知道有,不管上数到哪一代,都确信其有。

所以说 ,看不见的东西,不等于没有。神,也是看不见的,但有许多方法能证明他的存在。我这里只想用自然科学来证明。

从人造卫星到天体运行
要想卫星上天,首先要解决的是速度问题,经过精确的计算,一个物体发射的速度,每秒不少于7.9公里,才能低消地球引力,才能环绕地球运行。这个速度叫环绕速度,也叫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以每秒11.2公里的速度飞上天,那就能摆脱地球引力而绕太阳飞行,这叫脱离速度,也叫第二宇宙速度。要脱离太阳系,至少每秒16.7公里,这叫第三宇宙速度。

光有速度还不行,还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精密机械、高精度自动控制系统、高精度数学计算技术手段……因为只要在火箭制造上、设备上、配合上、方向上、稍有一点点差误(哪怕是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二的差误),就会偏离轨道及失败。

30多年来,由于几个有能力的国家相继发射,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数以千计,这为数众多的人造卫星,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在地球的周围,把地球装扮得分外美丽。但人们的肉眼难以看到它们,即使你善于观察,看到的也只是一点微弱的星光。

地球的天然卫星
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天然卫星——天空的月亮,情况又是如何?

月亮又称月球,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景象大不一样。人造卫星无法与其相比。自从望远镜发明以来,月球的真实面目,已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尤其是自1969年以来已有12人分批乘飞船登上了月球。 在 月球上工作最长时间的人,要算宇航员杜克,他在月球上一共工作了72小时,并从月球上带回岩石和尘岩90多公斤……

月球距地球38万公里。那里没有空气,也没有水,因此也没有风(空气流动才成为风),没有云彩,没有生物,它像一个巨大而死寂的石球。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照射处,温度高达127℃,夜晚又可降到-183.℃。

然而,这茫茫无知的巨大石球,却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它以每秒一公里的速度环绕地球运行,从不懈怠。由于它运行是如此规律,人们可以计算到它每分钟应达到的地点,并可推算以后若干年每次日蚀和月蚀的具体时间,以及观测日食和月食的具体地点。

前已说过,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所谓天然,就是说它不是人造,也不是发射的。月球直径3476公里,重量为7400亿亿吨,这样大的物体,这么大的重量,毫无疑问,人根本无力发射它。

月球究竟是谁发射的呢?难道是自己发射的吗?发射的动力是哪里来的呢?请读者思索一分钟吧 !

地球 太阳 银河
说了月球,不能不说一下地球,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常识早已告诉我们,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它比月球大50倍,直径为12700公里,周长约40000公里,它能自转,自转的一圈为一天。

地球不但自转,同时也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物体,它不是几吨几十吨的重量,而是60万亿亿吨(6×1021吨),它的速度不是每秒八公里十公里,它的绕日公转速度为每秒30公里。

你想过没有,这样大的地球,这么大的重量,这么快的速度,又是谁发射的呢?这要什么样的运载工具,要用什么样的火箭,才能发射它呢?人有这种能力吗?

地球虽然如此庞大,可是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只能算是极普通的一员,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论体积,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都比地球大得多。那个爱漂亮的土星(她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就比地球大745倍。木星更大,是地球的1316倍,论速度,地球也差劲,跑不过水星和金星。水星最快,每秒跑48公里。金星成绩也不弱,每秒跑35公里,地球每秒跑30公里,只好屈居第三。所以说,从太阳系角度来看,地球只是普通一颗行星,平凡得很,仅此而已。

谈了地球,不得不说说太阳。因为太阳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的光和热,它是我们系统的中心,九大行星都环绕太阳运行,太阳本身也在运动,它带着一班臣属和大小官员(九大行星,和为数众多的行星及小行星,还加上数以千计的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飞行体)环绕武仙星座方向作每秒20公里的等速运行。太阳系像是个大钟表,大齿轮套着小齿轮,小齿轮连着微型齿轮,像有双看不见的手,给看不见的发条上足了劲,各个齿轮按各自预定的轨道,按各自不同的转速,不停地运转。

肉眼看太阳,不过月亮大小,实际上太阳比地球还大130万倍,整个是个燃烧着的大火球,火力极大,光亮极强,晴朗无云天气,人眼不能直接对着太阳观测,虽然太阳距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但强烈的阳光却会烧伤我们的眼睛,甚至能叫双眼失明。

太阳表面温度达6000摄氏度,由于地日距离如此恰当,又配合地球每天自转一周,所以地面所受的温度不致太冷太热。假如地球不是每天自转一圈,而像月球那样28天的时间自转一圈,那么温度将会像月球那样,白昼可达100℃以上,夜晚又可降至-100℃以下了。如此高温和严寒,一切动植物将无法生存。又假如地球自转的赤道面与环日公转的黄道面不是成23°27′交角,那也会四季不分,五谷不结了;又假如地日距离不是现在的1.5亿公里,若近一倍,将把地球烤成焦碳,若远一倍,也把地球冻成冰球了……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是如此重要,所以自古以来,太阳便成了人们观测的重点对象。由于观测手段日益精良,这个大火球的情况逐渐被揭开。现在测知:太阳总质量的98%的是氢氦二种元素,太阳中心在受极大高温和极大压力的影响下,由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因而产生了目前极其壮观的燃烧场面。科学家算出,照这样烧下去,太阳还能烧100亿年(摘自简明天文学手册,1986年版)。由于计算的不同,有的说还能烧300亿年,有的说只有15亿年,说法虽不太一致,但科学界对太阳总有一天烧完的看法是一致的。

科学家通过分光镜分析证明,宇宙间一切星球,都有如上的同一性质和规律,也就是说所有星球都具有幼年、成年、老年三时期,宇宙中的天体都有有着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也就是说宇宙在向着末日挺进,它有寿终正寝的一天。

现在再来看看银河。

谈起银河,人们都很熟悉,俗称天河。夏天夜晚,它像一条白云横贯在天空。自望远镜发明以来,得知那像云的东西,并不是云,而是一颗颗巨大的恒星,因距我们太远,为数又太多,肉眼已分不清一颗颗单独的星,只能看到一片云了。

银河系范围庞大,从这头到另一头有10万光年的距离,本世纪初,天文学家统计银河系中恒星数目有300亿颗,由于观测技术的进展,普遍认为有1200亿——1400亿颗恒星,也有人认为银河系恒星总数可达2500亿颗。现在一种新的估算,说它拥有3000亿颗以上,有人硬说有4000亿颗。

本世纪来,由于天文学的高度发展,陆续发现在银河系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庞大天体系统,称之为河外星系。目前这类河外星系,用仅现有的观测能力去观测,总数就达10亿星系。例如著名的仙女座星系,就属河外星系,它距我们220万光年,用肉眼尚能看到它像漂浮着的薄云。有的离我们太远,不说肉眼看不到,即使用最大的望远镜也只看到模糊的光斑。有的简直太遥远了,连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看不到它们的踪迹。目前发现离我们最远的天体达300亿光年,再远的就不清楚了。

读者思之,单在银河系内,就有1400亿到4000亿颗恒星,而银河系在天空中,只不过是无数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而已。试想,宇宙中共有多少星星哟!

前面曾介绍过太阳,是那么威武雄壮,神气非凡。可是说来十分遗憾,太阳在银河系内部是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一颗小恒星。我们仰看空中的那些微弱无力的点点小星,实际上都是一颗颗大“太阳”,有的体积比我们太阳大,有的光度比太阳强。

亲爱的读者,上面所述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故事,而是自古以来,尤其是近百年来中外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科学成果。因此,已成为中学生必知的自然常识而被编入课本中。

结 论
现在要问,这些运动的动能是从哪里来的?物体本身是不能叫自己运动的,必需一个外力才能叫它运动。试看现在环绕地球的上千颗人造卫星(包括我国发射的数十颗卫星),谁能相信其中有一颗是自己飞上天的?当一个石子在空中掠过时,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发问这是谁丢掷的。同理,那些星星同是物体,他们各自的重量,只要如太阳同样大小,就是若干亿亿亿吨,若没有一个雄伟的外力,能叫它们运动吗?

不光运动,还要和谐的运动次序,试看这亿亿万万的星球,各自有各自的轨道,各自有各自的速度,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即使在同一地点先后经过,也毫无碰撞的危险。读者已经得知,这些星球就说如太阳大小,份量就不轻,速度又那么快,有的快得惊人,一旦这样的两个星球相撞,后果将是多么严重,宇宙的均衡立将遭到破坏,整个天体系统立将受到不可思议的威胁。由于星球彼此互相吸引,其引力大小与体积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任何两星相撞,不用说立将引起连锁反应,美妙而和平的宇宙,立将造成惨不忍睹的结局。

为什么亿万年来,宇宙没有发生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亿万年来,宇宙依然是这般和平而美妙?难道还看不出在亿万星辰间有着和谐而稳妥的次序吗?看不出有个权威者在指挥和维护这种次序吗?

亲爱的读者,请再思索一分钟吧!

宇宙就像个大钟表,是个由无数齿轮组成的大钟表,是一个高速运转而又极其规律的大钟表,比人工的钟表复杂而精确得多。人工钟表,齿轮不过十个八个,走不多时,不是这儿磨损,就是那儿停摆,寿命有限。宇宙大钟表齿轮亿亿万万,运行精确,无需修理(实际上无处修理)。由于精确,人们可以计算它什么时候到达什么位置。人们可以写出今后几千年的日历,并可以预算几千年内太阳和月亮的全食、半食和环食,以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点,下次哈雷慧星将在哪个时刻再现……的确,宇宙是个精确无误的大钟表。

现在要问,这样精确无误的大钟表是谁设计的呢?是谁制造的呢?难道不需要设计者、制造者?

是岩石、矿物质在一起协议而成的吗?这些无知的星球能在一起开会协议吗?它们懂得物质间的引力计算和知道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来平衡这种引力吗?

或者有人说,这种宇宙奇观是偶然而成的,在多少亿万年前,宇宙间的物质突然来了个大爆炸,或刮起一阵偶然大风,宇宙间于是乎就立刻形成了精确无比的大钟表。

科学家尊重事实,不讲臆测,不兴诡辩。科学家的追求就是思考、探索、统计、观察和试验。我敢说没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会迷信偶然,一切头脑清醒的人也绝不信偶然。

不知是否有人肯作如下的试验:拿28个李白诗篇上的字抛在桌子上,看看抛多少次能偶然组成李白的诗篇;或拿一盒棋子(32颗)抛向棋盘,看看要多少次才能车马炮将士相各就各位;或把一把音符抛在地板上,看要多少次能组成一首刘天华的《空山鸟语》名曲;或者索性大胆一些,把铅字房的铅字搬出,任意抛撒看看几时能偶然组成一本《四角号码大辞典》。

宇宙,即使亿亿万万次大爆炸,决炸不出如此精确的大钟表来,只能是越炸越糟。偶然大风,也只能越吹越乱,最后只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宇宙,这高速运转而又精确无误的大钟表不是人造的,更不能是自造的,更不可能是偶然的。它必须有个制造者,这位制造者必须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最伟大的数学家,一切能量的泉源——神。

人,从家俱上看到了木匠,从建筑物上看到了工程设计师,从测验中看到了电,从推理中看到了祖先。人,从宇宙观测中看到了神,他是宇宙的主宰,或称造物主。

科学越进步,观测手段越发展,越发现上帝的伟大,越懂得上帝的全能,越体会上帝的无穷美善。

现在,我在下面介绍几位著名科学家的话吧!

万有引力发现者,伟大的天才物理学家牛顿说:“在望远镜的末端,我看到了上帝的踪迹。”

著名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哥白尼说:“最能令人心灵向上,超脱尘世的是天文学,因为从中能看得到造物主。”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敬佩世上所有的工程师,但我最最敬佩的是那位最伟大的工程师——上帝。”

大科学家法俾尔说:“我不是相信上帝,而是在科研中看到了上帝……可以剥我的皮,不可剥夺我对上帝的信仰。”

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重要创始人爱因斯坦说:“我对上帝的信仰,使我毕生获益良多,使我在科研中,纵使遇到重大难题,也不失望,因为我想,答案必会找到。因为上帝确系难测,但总不欺人。”

亲爱的读者,愿意探索真理的人们,请多思考,多探索吧!因为心地善良的人们是易于接受真理的!请随着科学家的探索和指引,去敬佩那位最伟大的工程师——上帝,而成为一名天父上帝的信徒吧

日食月食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CaO 生石灰 Ca(OH)2 熟石灰 Nacl 盐 Fe3O4 磁铁矿 Fe2O3 赤铁矿 FeCO3菱铁矿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具体的形成原因如下:
日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月亮把太阳光挡住,致使地球上的局部地方,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太阳或只看到残缺的太阳,太阳完全被遮住称为日全食,遮住部分称为日偏食。
而月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地球把太阳光遮住,致使在晴朗的夜空,月亮也变得黑黑的,同样月食也分月全食和月偏食。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由于人们不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迷信地认为发生月食是将要有大的灾难,因此古时人们把月食叫做“天狗吃月亮“,现在我们知道,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
月食很常见的,同一个地方一两年都看见一次
日食和月食

http://www.astron.sh.cn/picbase/solar/eclipse.html

2006-09-08
月偏食
02:04 03:42
2007-03-04
月全食
03:36 09:06
2007-08-28
月全食
16:45 20:25
2008-08-17
月偏食
03:34 06:40
2010-01-01
月偏食
02:52 03:58
2010-06-26
月偏食
18:18 20:54
2011-06-16
月全食
02:19 06:03
2011-12-10
月全食
20:18 00:14
2012-06-04
月偏食
17:53 20:13
2013-04-26
月偏食
03:52 04:28
2014-10-08
月全食
17:08 20:36
2015-04-04
月全食
18:23 21:43
2017-08-08
月偏食
01:21 03:15
2018-01-31
月全食
19:45 23:19
2018-07-28
月全食
02:33 06:13
2019-07-17
月偏食
04:06 06:58

《关于日食》
答:看见天上有很多直径大约10CM的黑色圆状物从天上飘下,别人却看不见,这一直困扰我好久,各位达人谁能...我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记录,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确切的日食记录。【科学解释】 日食、月食是光在...那时彗星和流星不能被预言,但日食是可以预 测的。两位天文家没有告诉帝王日食这一重大天象的发生,...

《上次月全食是哪一年》
答:问题一:下一次日食和月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据广东天文学会介绍,最近发生的月全食(红月亮)持续时间仅为12.3分钟,是13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短的。错过这次,下次要等到2018年了。上次持续时间最短的月全食(红月亮)发生在1881年12月6日(清朝光绪七年农历十月十五)凌晨1时09分,持续时间少于60秒。此次...

《关于日食的问题》
答: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就担负着日、月食预报的工作。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而且这两次都是日食;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会发生(如1980年);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1982年)。一般说来,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年中有四次...

《谁能告诉我,怎么分清楚日食和月食?》
答:日食 概念: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形成:月球的影子挡住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 过程:太阳被遮部位从日轮的西边开始,东边结束。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时间:初一 月食 概念:月球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形成:地球遮掩太阳光 过程:月球被遮部位从月轮的东边开始,西边结束。类型:月全食、...

《关于日全食》
答:这是由于月食发生时,背着太阳的那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在日食发生时,月亮的影锥只扫过地球上一个狭窄的地带,只有在这部分地区的人才能看到日食,尤其是日全食发生时,全食带的范围更小,宽度只不过二三百千米,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看到。平均起来,一个地方要二三百年才能看见一次日全食。因此有不少的...

《关于日全食》
答:可我还是思虑着上午还要去学院里上课,课是不能缺的,心想这下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我是饱不成眼福了。在课上一直关注着手机上的时间的我,突然听到教室外的敲门声,有老师来告诉我们写作老师,说观看日全食的时间到了,听到这个告示我好兴奋,一下很失控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一会儿写作老师停止了授课,...

《贵州什么时候有日食》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问题一:2015年什么时候日食什么时候月食 2015年全球将上演4次日月食天象,分别是3月20日日全食、4月4日月全食、9月13日日偏食、9月28日月全食. 问题二:7月22日日食贵州是几点? 最精彩的日全食从上午9时至9时38分(北京时间) 这次日食的食分为1.0799,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

《月食少见吗?》
答:很常见。平均每年都能看到1-2次,极少数年份可以达到3次。因为月食和日食不一样,日食需要观测者位于月球的影子内才能看到,但月食时,只要观测者在夜半球一侧就都可以看到。以今年为例,有2次月食,下一次在今年8月17日。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观测报告》
答: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朔)。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会出现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连线上,这样才有可能使月球挡住太阳而形成日食。同样地,月食一定出现在望日,即农历十五。这是因为除了上面的条件外,影响日食和月食出现的还有其他...

《我国境内媒体刊登日全食500年一遇景观,如上海刊登300年一遇,到底是多少...》
答:1.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最多可以达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 1982年);2.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年中有四次日、月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3.因观测位置不同,因此每次日、月食的效果就有日偏食、日环食、日全食之说;4.一年中日食发生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