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借景抒情的著名散文

作者&投稿:田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借景抒情的著名散文如下:

记得小时候,早春时节,父亲会带我们姐弟去野外春游。踏着窄窄的田间小路,两旁是一垅一垅的开垦地,种着一畦畦的农作物。攀着竹架子生长的是荷兰豆,卧在地上圆嘟嘟的是椰菜,黄灿灿的是油菜花,微风过处,风里弥漫着青蒜和芫茜浓郁的香气。

田埂边,蓄水渠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探下头看时,会发现水里有小小的蝌蚪在欢快地游弋。我和弟弟忍不住用手捧起一掬水,运气好时,一掬水就能捞到两三条蝌蚪,我们兴奋得哇哇大叫,比赛谁捉的蝌蚪多。虽然捉的蝌蚪最后都会放回水里去,可我和弟弟仍然百玩不厌,直到在一旁看着的父亲再三催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田埂上,不知名的小草正在争先恐后地冒出新绿,人走在上面,脚下软绵绵的,一股青草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人走过后,被踩踏的小草依然抬起头来,笑对春风。

走过一片片田垅,眼前出现了一座山,山脚到山腰栽满了桃花,花儿开得正欢正艳,放眼望去,那半个山坡的粉红哟,让人忍不住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派如梦似幻的仙境。桃花馥郁的香气,惹来了辛勤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蜂飞蝶舞的景象,为春天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南方的春天,总是伴着霏霏的细雨,或轻如鹅毛,或飘若柳絮。这时的村庄,隐没在一片濛濛烟雨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细雨中乡村的写照。“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景象,已成为我小时候的记忆了,现代特色的雨具,早已走进农村寻常百姓家。前段时间在镇的博物馆里,欣喜地看到旧旧的箬笠和蓑衣,一股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场春雨过后,萧杀的冬天渐行渐远,万物开始复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当蛙声四起时,乡村的日子重又热闹起来了。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感激之情。在冰心著名散文作品《荷叶母亲》中,慈祥的冰心奶奶以“荷叶”来象征“母爱”、以红莲来象征“子女”,表达了作者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感激。《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

《借景抒情的散文》
答:借景抒情的散文如下:天渐渐黑了,一轮闪闪发光的金盘,慢慢地升上了黑色的天幕中,一圈圈金黄色的光茫向周围扩展开来,像盏灯把黑漆漆的天空照亮了,这便是美丽的月亮。她那圆圆的脸盘上挂着慈祥,露着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几片薄薄的云雾在她的身旁,犹如仙女在舞动的纱裙。从这里,我想起...

《描写景物的抒情散文》
答:抒情散文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2、诗情画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立意清新,精心结构。 4、抒情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体地说,即: ①托物抒情; ②因事(人)抒情; ③借景抒情。 5、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

《名家写景散文 2篇》
答:这是一篇寓意深刻、意境独特的散文。它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其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十分完美。在这里,仅就它的艺术本身——那冷寂深邃的意境,那既蕴藉又强烈既仿徨又执着的心绪,以及那孤独的求索者的形象略作分析。 首先是它冷寂而深邃的独特意境。

《借景抒情的哲理散文》
答:朱自清的文章,特别是【荷塘月色】,是典型的文章。不过深刻理解“借景抒情”,只要明白了之后,再读就会有一定的体会,然后是多到大自然去,找灵感,或在网上图片,你会有一定的发现 这里有些范文和例句 抬头仰望天空,美丽的云在空中飘动,会使我的心情像云一样轻松。 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变化...

《朱自清散文《匆匆》》
答:《匆匆》作者: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是什么?》
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

《岳阳楼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古代什么文体?选自哪里?》
答: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

《借景抒情的散文》
答:清晨的雾萦绕在山间,颗颗的露珠在叶片上轻轻地滑下,太阳的光晕顺着林间的缝隙,洒下来,在掉满枯叶的地上,烙上斑驳的影,枯叶,艾草,山花,泥土混合成自然界的特有芳香,在乳白的雾色林间晕染。可人呢?心海的湖仍翻腾,深秋并没有让浪花卷起苍凉,思念仍然在深秋的雨中疯长。远方的你是否想到江南...

《听潮的故事-鲁彦散文精选读后感》
答:读《听潮》有感 《听潮》鲁彦30年代的作品,是《听潮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描述了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通过描写大海的变化,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作者抓住大海落潮、涨潮初起和涨潮达到高峰时,声音、情态的不同,感受的不同...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