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投稿:保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政治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发生变化,清廷内部也产生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化。(2)经济上,中国开始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所。同时,中国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经济朝着半封建和近代化的方向发展。(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探求新知,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的新式学堂,兴起留学教育,这些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的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4)外交上:列强开埠通商、公使住京和自由传教等特权,客观上迫使清政府逐步放弃闭关自守政策。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的标志。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列强侵华带来的最大影响,其他的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而起作用的。
破坏性和建设性:
(1)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如领土完整遭破坏,使中国长期不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海关行政权的丧失,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无法保护本国的民族工商业,也不能增加国家收入,仅仅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允许鸦片(毒品)进口,仅作为商品征税,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贸易主权,而且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外国公使驻京和在中国驻军,使中央政府处于列强外交和刺刀的监视之下。
(2)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如巨额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机遇,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必要的资金,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严重的依赖性。自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向中国勒索赔款之后,其后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数额步步升高。截止1901年,中国对外八次主要赔款达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的16倍。伴随着巨额赔款而来的是,清政府无力偿还时,不得不向外国银行团借款,忍受其高利贷盘剥。在偿还赔款时,又要以白银折合金币(美元、英镑)偿付,随着金涨银跌,列强从中捞取到更多好处,从财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却越来越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人民也因此越来越贫困化。总之,列强的经济侵略使近代中国成为“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
(3)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然,西方列强在侵华的时候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是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命任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特点: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②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③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中国社会性质一直如此。直到新中国成立,变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后,变成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_百度...》
答:封建王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史了)第一次:列强的侵略,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的丧失,成为列强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 第二次: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清政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第三次:由于封建至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资产阶级显的软弱无能,于是无产...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领土主权、海关主权、司法主权等都开始遭到侵犯和破坏。2、经济上,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和国外市场的刺激,中国丝茶等的生产和出口贸易,开始走上了依附外国资本的道路。3、阶级关系上,这个时期,中国产业工人虽然刚刚出现,人数不多,但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显示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种社会性质》
答: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如何转变的?》
答:经历了三次转变。转折点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签订。1、由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折点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半殖民地化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领海、...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有几次巨大变化?》
答: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总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中国社会性质一直如此。直到新中国成立,变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后,变成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了三次变化,指出有哪三次变化》
答:严格来说,中国近代史指1840年至1949年,这期间中国社会性质只发生了两次变化,第一次是1840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第二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性质由两半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如果一定是三次,那么【近代史上】第一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

《如何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所处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答: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