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长城遗址的楚长城

作者&投稿:古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楚长城遗址景点介绍?~

我国修筑最早的长城。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为"控霸南土,争强中国",约在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伐申灭邓之后,在南阳东北开始修筑长城,设缯关。该长城自隹隹(今鲁山境)经方城山,达比阳(今泌阳)入唐河。战国时又展筑,西循伏牛山脉及白湍河分水岭入邓州市。"楚恃以守卫其北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联军与楚对峙于召陵,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齐军。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遂与楚订盟,史称"召陵之盟"。该长城比齐长城早约300年,比秦统一后大规模修的长城早约460年。现方城黄石山西麓有楚长城大关口(即缯关)遗址。东侧残存南北二道土城垣,高1.5-3米,全长180米,南北城垣相距250-380米,南城垣北侧有土台7个,似为城堡或马面遗迹。西侧也有二道土城垣,全长约400米。曾出土战国铜戈、铜镞等文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之父”楚长城在河南省信阳市 南召县 有遗址。

在竹溪县西北部关垭子山口,即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界处。据考证,此段长城系公元前五世纪末,春秋战国之交的时候,当时诸侯并立,各自称王,互争雄长,于是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筑城墙,以抵御敌人侵犯。
根据历史记载,楚国于公元前七世纪时现今河南、湖北一带修筑城墙,称为方城,是中国最早修筑的长城。后来,齐、魏、秦、燕、赵等国也在自己的疆士上修筑高大的地墙。因为这种城墙很长,而且与一般城中的城墙有所不同,不是周围封闭的,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垣。 各国修筑的长城,横七竖八,有东西走向的,有南北走向的,与今天所见的长城并不一致。有些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有些至今还屹立。遗址以关垭子为中心,东起竹溪县平安乡与陕西省旬阳县的钛桶之间,沿着两省交界的崇山峻岭向西北绵延70余公里。中心处遗址长约300米,高5米,宽3米,里外三层。城墙外壳由0.5米厚的石灰和黄土混合筑砌。
城墙与山势融为一体,更显山势峭陡,关口险峻,易守难攻。 战国时代的长城,大多用土夯修筑,规模较小,互不连贯。齐长城是东西走向,西赳平阴,经泰山北麓,东达于海。此遗址的发现,为我国长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楚长城的全线分布情况,此前论者将其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形,故称方城。从现存遗址的实际情况看,又较为复杂,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山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楚长城西线,大致自湖北竹山县起,向西北交于淅川县、邓州市相毗邻的杏山,入邓州市东北的穰县故城,再转向西北,逾湍河,经内乡县郦县故城,连西峡、内乡两县间的翼望山,复折向东行,沿伏牛山脉入南召县;西内线循镇平、内乡两县交界北行到南召县板山坪镇周家寨(金斗关),再向北抵达南召县乔端镇野牛岭关。其北线,自南召县乔端镇沿崇峻的伏牛山脉迤逦向东,经马市坪、崔庄、留山、小店、云阳几个乡镇,入东北皇后乡之鲁阳关,东进鲁山县、叶县。其东线,东内线由鲁阳关南下,沿三鸦路经楚王行宫处和云阳关,至第一鸦所在的白花寨;东外线,自南召县东北部入鲁山县,转向东南,经叶县与方城二县交界的方城山(又称黄城山或黄石山),再向东南入泌阳县中部,又折西入唐河县境。楚长城的相对长度约为八百余公里。
通过二年多的调查,楚长城在南召县的分布情况已初步查清,大体上自东向西沿线的皇后、小店、云阳、留山、崔庄、马市坪、乔端、板山坪、白土岗、四棵树10个乡镇,在县境内绵延250多公里共有城寨148座,古道11条,连结城寨的重要关隘8处,一般口子门41处,著名山岭29座。共有云阳关、鲁阳关、分水岭关、野牛岭关和金斗关(即周家寨)五大关隘。云阳镇内的楚王行宫和野牛岭上的楚界碑,也是与楚长城密切相关的重要遗迹。 南召楚长城遗址只是整条楚长城的一部分,但与其它分布县份相比,线路最长(北线的绝大部分在南召)、关城最多、保存最好,是最典型的楚长城历史标本,经由最具权威性的专家学者和长城研究权威机构——中国长城学会考察认定,而且不少大型关城(如周家寨、京子朵寨等)最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楚长城遗址是我县甚至中原和江汉地区规模最大的地上文物,是历史的丰碑、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的宝藏,是提高南召县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最大品牌,因此,宣传、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楚长城,将对推动南召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楚长城的简介》
答: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东南至桐柏县,信阳地区,总长500多公里,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从遗址的情况看,又较为复杂,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

《有关南召县楚长城?》
答:楚长城遗址现有状况怎样? 楚长城是依地形修筑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关城,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楚长城与以后的秦、汉、明时期的长城相比,比较原始、单调,但已具备了强大的防御功能。楚长城有以下几个特征: 楚长城系列建筑中以关城为主体工程。楚长城的关城数量巨大,仅南召县境内就有120多座,因...

《楚长城遗址的地理地势》
答: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遂与楚订盟,史称召陵之盟。该长城比齐长城早约300年,比秦统一后大规模修的长城早约460年。现方城黄石山西麓有楚长城大关口(即缯关)遗址。东侧残存南北二道土城垣,高1.5-3米,全长180米,...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位于哪里》
答: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独树镇中信庄村。东边为黄石山西麓擂鼓台、北岭头、尖山诸峰,西边为伏牛山东麓的对门山、旗杆山、香布袋山诸峰,东西山峰并列,两山夹峙,形成隘道,地势十分险要,称为大关口。战国时期,楚国为与中原诸国争锋,在其最北...

《楚长城遗址的建筑类型》
答:中心处遗址长约300米,高5米,宽3米,里外三层。城墙外壳由0.5米厚的石灰和黄土混合筑砌。城墙与山势融为一体,更显山势峭陡,关口险峻,易守难攻。 战国时代的长城,大多用土夯修筑,规模较小,互不连贯。齐长城是东西走向,西赳平阴,经泰山北麓,东达于海。此遗址的发现,为我国长城史的研究,...

《安棚楚长城遗址在哪儿?》
答:楚长城 桐柏县楚长城遗址(含烽火台):战国时期,位于桐柏县朱庄乡、大河镇、城郊乡、安棚镇、平氏镇。据史料记载,桐柏在战国时归属于楚国,该县现存楚长城遗址散落于大河镇、城郊乡、淮源镇、安棚镇一带,多由不规则石块堆砌而成,楚长城依自然山势而建,所处地形易守难攻,现仍存有部分城门、关隘...

《楚长城遗址交通指南》
答:楚长城遗址交通指南:楚长城遗址交通坐班车从十堰到竹溪县,再在汽车站内转乘到山口的汽车,之后由当地的摩托或麻木前往。在竹溪县西北部关垭子山口,即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界处。据考证,此段长城系公元前五世纪末,春秋战国之交的时候,当时诸候并立,各自称王,互争雄长,于是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筑...

《鲁山县楚长城遗址位于哪里》
答:鲁山县楚长城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鲁山县楚长城遗址时代:战国地址:鲁山县张良镇、马楼乡、_河乡、熊背乡、团城乡、赵村乡、四棵树乡、尧山镇位于河南境内的楚长城遗存,是2000年发现的,横跨平顶山市的鲁山县、叶县和南阳市的方城县、南召县等地,总长度约800公里。被考古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

《长城最早是谁修建的。(千万不要说是秦始皇)》
答:据查,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公元前722年—公元481年)至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汝水以南地带,为楚国属地,处在楚国的北部边境。楚长城总长800公里 现在的楚长城遗址,西起湖北的竹山,北到河南的汝州,东至河南的泌阳县,分为西线、北线和东线三部分,整体轮廓呈...

《楚长城的位置》
答:从遗址的情况看,又较为复杂,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造成东西两边各有内线和外线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楚国向北扩张所占领的区域由小到大,先占领的地区修筑长城(楚长城内线范围内基本上是申国地)后,又...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