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要以民事诉讼裁决为依据的,可以中止行政诉讼对吗? 行政诉讼中,如果存在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争议的,法院可以一并审...

作者&投稿:长沙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情况下应中止行政诉讼?~

案例:马某携带人民币17.6万元,与其妹夫去某镇的一个村变电站时,被市公安局便衣民警以其倒卖黄金为由抓获。马某及随身携带的现金被带到市公安局,在询问、录取口供后,市公安局将马某放掉,但是现金被扣押。之后,市公安局两次还给马某人民币3万元。马某在索要其余款项无果的情况下,以市公安局违法扣押财物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马某在一次法庭休庭后,被被告市公安局以涉嫌投机倒把罪为名抓走。人民法院随后裁定中止诉讼。问:人民法院在哪些情况下应中止诉讼?中止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进行过程中,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诉讼程序被迫中途暂时停止的一项法律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1条的规定,中止诉讼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探亲属表明是否参与诉讼的;(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6)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7) 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情形消除后,人民法院应当依照申请或者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并通知当事人继续进行诉讼活动。诉讼程序恢复后,当事人在 诉讼中止前进行的诉讼行为,依然继续有效。本案中,在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期间,由于被告中途将原告马某抓走,致使法庭的审理工作无法进行下去,诉讼程 序遇到了障碍,属于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由于该种特殊情况的出现,造成法庭审理程序中断,一审法院只能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1条第(七)项的规定,作出中止诉讼的裁定。在马某被公安机关解除刑事强制措施之后,诉讼程序才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 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由此可见,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而如果存在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 争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待民事争议解决以后再恢复 行政诉讼。
扩展资料:
《行诉解释》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一并审理《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相关民事争议,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
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这一内容是借鉴《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中关于原告或者第三人举证期限的规定,即在“开庭审理前”提出。
当事人在第二审程序中提出“一并审理”的申请,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准许,否则就剥夺了民事争议对方当事人的上诉权。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认为调解有可能成立的,二审法院可以一并处理。即,当事人在第二审程序中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对于能够调解的事项,二审法院可以在当事人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告知其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是的,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要以民事诉讼裁决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
首先,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行政登记、行政征收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行政相对人的民事权益,另一种情况是,行政机关有时会对民事争议作出裁决。针对这两种情况,如果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侵害其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案件又涉及到民事争议,并且有时行政案件的审理需要以民事诉讼的裁判文依据,因此,法律规定这两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其次,现实生活中,很多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密切相关,比如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人民警察可以对老人和老人的成年子女进行调节,并进行裁决,从而化解民事争议。再比如,不动产登记部门对名义权利人和实际权利人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节,并进行裁决。但是,行政机关在化解这些民事纠纷的时候后,行政相对人可能认为他人和行政机关均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既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又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行政诉讼。
最后总结一下,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要以民事诉讼裁决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三十八条 人民法院决定在行政诉讼中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或者案件当事人一致同意相关民事争议在行政诉讼中一并解决,人民法院准许的,由受理行政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发现行政案件已经超过起诉期限,民事案件尚未立案的,告知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民事案件已经立案的,由原审判组织继续审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民事争议为解决行政争议的基础,当事人没有请求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申请一并解决民事争议。当事人就民事争议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并已立案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行政诉讼的审理。民事争议处理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诉讼审理期限内。

如果一个正在诉讼中的行政案件,其事实认定需要以另一个民事判决结果为依据时,那么该行政案件就可以中止诉讼程序。待民事判决确定以后再恢复行政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案件本身属于行政诉讼但当事人已提起民事诉讼并已受理的人民法院...》
答:1、《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

《行政诉讼的三大原则》
答: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法律为尺度,作出公正的裁判。3、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什么规章》
答:5、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

《民事与行政同时存在纠纷,人民法院应该先审理哪一个?》
答:各自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治安行政案件案由有哪些》
答:法律客观:《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人民法院...

《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答: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应当依据什么作出裁判》
答:(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

《民事与行政同时存在纠纷,人民法院应该先审理哪一个》
答:民事与行政同时存在纠纷,人民法院应该先审理哪一个 如果判决结果有必然联系,一般是民事等行政。民事一般是最后的。都要等行政,刑事结果出来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
答: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1、法律、法规是行政审判的依据。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裁判的标准和尺度。中国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法律和法规。这里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参照适用规章。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