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最风趣的对联,读读文人们的幽默 有趣的对联大全

作者&投稿:祖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值得读读的对联~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春节来临。从书上抄传一些哲理性对联,供乡亲们正之。

文为人表;礼是身基
胸中正气;雪里芭蕉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勤能补拙;学可医愚
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清心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处世当克己短;交友应学人长
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有守有为识进退;无物无我生妙相
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
知足是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
做事成败尽心力;处境顺逆随天意
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学不自满可言博;修而无我能达道
学当自发不为名;善应心甘非图报
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
学问多自虚心得;风物长宜放眼量
言以思忠归浑厚;气因善养得和平
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

有意思的对联,很多。在此仅举几副,供参考: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若不撇开终是苦;
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这一副对联写尽了人生哲理。“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 “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 一撇一捺即“人”字。“撇”与“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撇”不“捺”,为人就没有原则、分寸;只“捺”不“撇”,为人就过于计较、拘谨。“撇”“捺”互相弥补,互相支撑,相辅相成,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人”。对联中奉劝人们“撇”开的是人生的欲望、诱惑、贪念等等,建议人们“捺”住的是淡泊、寂寞、坚守等等。人的一生,就是要既能“撇”得开,又能“捺”得住,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这是一副描写山水的名联。青山虽然不曾着墨,但却是一幅留存千秋的美丽画卷;碧水虽然没有琴弦,但却亘古至今,奏出悠扬动听的琴声。图画、琴声远不能比青山碧水之美,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意 作者用寥寥几笔 勾勒出 青山碧水天人合一的优美意境。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孙行者;
胡适之。
——清华大学1932年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陈寅恪教授命题,曾经出过一个三字的上联:“孙行者”。据说只有一位考生对得最精彩,对句是:“胡适之”。
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此联运用谐音的回文联。醴:lǐ,甜酒。)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下联: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此联也是一奇联。上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个字重复,一个字谐音。原对寒热温凉为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的五种德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
这副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经国济世为己任,至今仍有启迪、教育意义,也就是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学以致用,而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作战;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
——传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一个自诩“中国通”的日本人在城墙上挂出一支上联,挑战似地征对:“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面对侵略者的挑衅,有位中国百姓不顾生命危险,挺身应对:“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全拿。” 这一妙对可谓有力回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挑衅者听罢愕然。

1、两猪一槽

晋代有一个读书人,自恃能诗善文,常出联嘲弄人。一日,他与友人正在一起吃饭,看到一位身穿妇女领着两个小孩从门前走过,便嘲弄道:一羊引双羔
那个妇女回瞪了他一眼,正眼答对:两猪共一槽

2、光棍难拿

传说,从前有一穷书生,娶不起媳妇,一个人过日子,但生性刚烈,好打抱不平,经常为受冤屈的百姓写状子,为豪绅所痛恨。一次有人诬告穷书生,县官将其逮捕,出了一个对子,并限定在从一数到十的时间内对出,否则严办。县官上联是: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话音刚落,穷书生不假思索,随后对出下联: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说完,掉头就走,县官瞠目结舌。

3、圆满

从前,有一位商人,父母去世后合葬,由于不懂规矩,误将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后来经人提醒,商人决定改正,但又不好移坟,于是便在坟前立二石柱子,准备求人写一副对联,刻于上面,以求补正。遍请乡中文士,皆推辞说不能。最后请到一位进士。那进士笑说:“那便试试看。”随机提笔写道:

生前既不离左右
死后何必分东西

过往者读此联,皆称其善。

《有哪些关于读书的对联》
答:10、若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11、藏古今学术,聚中外精华 12、读书必提要,处净在通情 1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都无做官志,惟有读书声 16、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 17、修业勤为贵,得意文必高 18、广藏古典名著,快读现代新书 19、萃古今之著作,罗...

《对联故事18》
答: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2、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

《有关谐音的笑话,歇后语,对联,古诗》
答: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注: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如《诗禅》中的“尼姑庵不值半文钱”射“光阴似箭”,谐音“光阴寺贱”相扣。这里的“光阴”是别...它最初并未引起谜人们的特别注意。只是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因为柯国臻先生等少数几位谜坛精英的...

《春联语言工整、凝练,赏读搜集到的春联,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副写一段...》
答:新春伊始,春节将是暂时的,在按照国家的传统和习俗,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表明新的一年,希望花,和睦相处,迎来甜蜜的美国和美国,在农历新年除夕。可以说,春节是在中国独特的传统节日,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对联。这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如春节,春联,每年春节走进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民情...

《历史上最“古怪”的对联,为什么一字不差呢?》
答:简单来说,这幅对联就是劝人们趁着年轻的时候要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这也就是所谓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意。上下联虽然都是一样的,但却因两个“好”字读音不同,因而意思也不一样,从而也使得此对联含义深刻,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徐渭这幅对联,可以称得上是...

《收集10种行业门口春联各一幅》
答:这对联也十分形象,幽默风趣溢于言表。 另有--- 新事业从头做起; 旧现象一手推平。 理世上千丝万缕, 创人间头顶事业。 俯首甘为毫末业; 立足就显绝顶...潇洒人生,让人颇多感悟;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相传。 另:回文茶联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倒读则成为: “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对照意境非...

《我最喜欢的春联(读书对联)是:》
答:有一些对联指导人们如何读书,介绍读书经验与读书方法:读书必提要 处世在通情 毛泽东年轻时也撰写一副对联提出读书贵在持之以恒: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有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还有一些对联剖析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强调读书对写作的益处: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 书声读落三更月...

《...按照要求作文。四川乐山凌云寺内佛旁有一副对联:“笑古笑今,笑东...》
答: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重耳不仅不责备头须的盗窃、对他的不尊敬,反而还将他看作自己的得力助将,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这不仅为重耳赢得了人心,...

《有没有好的对联?6条过年的,要有100字左右的赏析》
答: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4. 东墙倒西墙倒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楹联丛话》卷一)。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总是道貌岸然。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

《凌云寺的对联 很值得一读》
答:凌云寺历代留下的楹联,已经成为寺院的一大文化遗存,体现了寺院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至2005年时,楹联、碑记、石刻等文化遗存已消失众多,楹联仅剩下3副。经寺庙方多方搜寻,找到了50多副消失的老楹联,又向全社会征集到近50副新楹联,如今均在雕刻当中。气韵美,尽现嘉州山水“俯瞰三江,远水流长,一...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